楊文嶽點了點頭;“若是有所剩餘,可否讓各地督招兵買馬,助我等北伐?”
李建安擺手;“那是絕對不行的。地方督有了大量兵馬,就不願歸附朝廷了。手持利刃,殺心自起,溫飽思。不能讓地方督太富裕了,尤其是不能讓他們擁有大量兵馬,否則後患無窮。”
楊文嶽點了點頭;“第三件大事是不是北伐?”
李建安道;“沒錯。如今,李自揮師山海關,京師空虛,正是我們趁虛而的時候。新君登基,如果能夠殺回北京,奪回京師,那天下人就看到了新朝的能力和希,新朝也就穩了。新朝穩了,天下也就穩了。”
楊文嶽道;“可是我們兩方兵馬有限,各省督遠水不解近,又當如何?”
李建安道;“興師北伐,隻需我們山東兵馬。若江南兵馬來得及自然最好,若來不及,我們也要打下京師、奪回京城。”
楊文嶽連連點頭;“你有信心就好。到時候興師北伐,老哥雖然年紀大了,腳還算靈活,可以跟你一塊去。”
李建安道;“那是自然。沒有楊公坐鎮,我人微言輕,如何能夠服眾?楊公,這三件大事,你看還有什麽不妥之?”
楊文嶽道;“不妥之沒有。隻是愚兄有兩點補充,你看是否得當。”
李建安道;“楊公但說無妨。”
楊文嶽道;“太子登基,一定要有先皇的詔書。先皇殉國,在全民中還是有一定聲的。”
李建安道;“這個肯定要有。我已經有了草稿,就在包袱裏。”
楊文嶽高興笑了;“另外一點,你此番回靖海衛,可以派船去朝鮮,讓朝鮮盡快派使團來承認新皇。若各地屬國和部落承認了,新朝就穩固了。”
李建安點了點頭;“楊公所言極是。我回到靖海衛就派船過去。”
楊文嶽又道;“再有一點,大封群臣的名單當中,最好登萊諸將也在其中。一來讓天下人知道新君周圍擁立者眾多、兵馬充足,二來也好調請登萊兵馬一同助戰。”
李建安笑道;“楊公所言極是,就這麽辦。”
楊文嶽和李建安商量好了,來汪師爺和劉耳朵。
四個人挑亮燈火,開始計劃明天太子繼位的書案工作。
李建安打開包袱,拿出偽造的傳位詔書。
眾人又商量禮儀,編寫幾份重要的詔書。
所有文案工作都弄好了,時間已經來到後半夜。
李建安和劉耳朵回去睡了兩個時辰,次日早晨,便起來忙活太子繼位的事。
按照計劃,汪師爺從戲班裏找來龍袍,給太子爺穿上。
一行人來到德州天覺寺。
德州城的文武百,還有一些民間代表一同來參加。
首先是宣讀崇禎皇帝的傳位詔書。
然後是百勸進,太子爺推辭。
然後是民間代表勸進,太子爺又推遲。
最後是寺廟裏的和尚出來大呼天降祥瑞、真龍降世!
太子爺無可奈何,黃袍加,祭拜天地,算是繼了皇帝位。
剛剛繼位,太子爺就宣布了第一道聖旨,表示自己才疏學淺,德不配位,待興師北伐之後,奪回京城,為父皇報仇,然後願意讓出皇位給賢德之人。
楊文嶽當即宣布,在收複北京城後,必將請來各國使臣,隆重舉辦登基大典。
定下年號安業。
安業帝第二道詔書就是大封群臣。
首當其衝的是太子太保、總統天下兵馬大元帥、東王李建安!
原本遼東王的封號去掉“遼”字,僅剩下一個“東”字。
第二位就是楊文嶽,加封太子太師,閣總理大臣兼兵部尚書。
楊文嶽原本的爵位是中興伯,加封為中興公。
其他德州的大小吏基本上升兩級。
接下來,李建安代表安業帝又宣讀兩道詔書,大赦天下!大放天下!
詔書宣讀之後,楊文嶽簽發各省督,隨同各省督和軍閥的封賞聖旨一並下發,由快馬分別傳遞出去。
忙活了一天,諸事妥帖了。
次日一早,李建安留下江泰山照顧安業帝,他帶領其餘幾個人出了德州城。
幾個人一人三馬,快馬加鞭直奔登萊方向。
……………………
濟南城,城,德王府。
德王府正殿大堂上,胖的德王朱由樞坐在高大的椅子上,渾發抖!
朱由樞太興了,自己等了一輩子,日夜期盼的好消息終於來了!——崇禎帝上吊自殺,大明朝要完了!
作為大明朝的親王,朱由樞對大明朝沒有任何恩。相反的,他痛恨大明朝,痛恨自己皇親國戚的份。
作為大明朝的藩王,朱由樞從小錦玉食,然而朝廷對各地藩王管理十分嚴苛,親王沒有皇帝的聖旨,不能走出城。他們一輩子生活在幾畝地上,吃喝拉撒幾十年,是個人都要憋瘋了!
朱由樞在城生活了五十三年,一輩子沒有離開過濟南城,從小開始的終監簡直毫無人!
朱由樞痛恨大明朝,他相信以自己的才能,如果自己有權利走出城,早已經創下一番大事業:錦玉食不在話下,皇圖霸業都是有可能的。
現如今,大明朝要完了,再也沒有人可以囚自己了。
朱由樞準備放開手腳,大展宏圖。
一個偉大的想法,從昨天晚上進朱由樞的大腦,讓他一晚上幾乎沒合眼。
如今崇禎帝死了,太子下落不明,大明朝需要一位英明君主,登高一呼,力挽狂瀾!
英雄不就是自己嗎?
現如今,在整個大明朝的勢力範圍,隻有山東兵馬人多勢眾,可以北上平定闖賊。那麽山東的幾位王爺,最有機會被擁立新皇。
原本山東有六位王爺,現如今隻剩下三位,魯王在兗州,衡王在青州,這兩人都不如德王近水樓臺先得月。
朱由樞認為,自己這邊先一步得到消息,隻需要招兵買馬,登高一呼,繼承皇帝位簡直就是水到渠!
朱由樞正在興,賴師爺匆匆忙忙跑進來,一臉的歡喜!
典默穿越到東漢末年,成為了典韋的親弟弟。 為了入主曹營,典默一紙書信直接震驚曹操。 曹操:無論如何也要找到寫信之人,此人必是我要找的天縱奇才! 在大營開啟尋人模式的時候,典默自動找上門,開啟謀士生涯。 袁紹:典家兄弟一文一武,曹阿瞞的運氣為何如此的好啊! 劉備:典默真乃千百年不遇的曠世奇才,難道真的是天要亡我大漢! 周瑜:既生瑜何生默呀! 甄宓:夫君謀定天下,妾身佩服...
【三國】+【種田文】+【無后宮】歷史系學生李憂穿越到三國,竟然意外與郭嘉結緣。輔佐劉備,征戰四方,看腹黑學生如何在三國之中創造不一樣的神話。諸葛亮“李伯川天縱之才,我不如他。”曹操“若是早知伯川之才,何至于此。”郭嘉‘“什麼神謀鬼算李伯川,我倆喝完酒沒錢時,他跑的估計比赤兔都快。”劉備“我得伯川,如魚得水也。”阿斗“我錯了,我真錯了,你不要過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