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我能複製戰略物資! 第611章 刀必見血!人必負傷!馬必流汗!

《大明:我能複製戰略物資!》 第611章 刀必見血!人必負傷!馬必流汗!

胡大山站起來,向李建安抱拳;“大帥統千軍萬馬,負國朝安危,如何輕言生死?”

    “今日大戰,我等將士們拚命而已,何需大帥衝鋒陷陣。”

    “大帥隻管觀敵略陣,倘有變故,胡某掩護大帥和諸位先行撤退,唯死而已。”

    “爹!”胡一刀站起來,正要說話,被胡大山阻止了。

    李建安道;“此番決戰,隻能勝!不能敗!我等須有必死之決心,未到最後一刻,絕不輕言放棄。”

    “本王若不親自衝鋒,何以激勵全軍,何以命令諸位?”

    “本王心意已決,你們不必勸了。”

    “諸位隻需記住一點,本王未死之前,大戰勝負未分,任何人不得離戰場!”

    “所有參戰人員,刀必見!人必負傷!馬必流汗!無令不可停止衝鋒,違令者,斬立決!”

    眾將肅然起敬,紛紛站起來;“末將遵命!”

    李建安站起來,大喝;“早飯過後,全軍出兵!”

    “是!”眾將齊聲大喝。

    …………

    旭日東升,碧空萬裏。

    清軍大營前,旗幡招展,人馬簇立!

    這次關的清兵總計五萬,其中戰兵四萬五千,馬夫雜役五千。

    多爾袞為了能夠一戰定乾坤,讓四萬五千兵馬全部出了。

    此刻,多爾袞騎在一匹白花大馬上,仰頭看了看四周旗幟。

    今天刮起了北風,風力不大,卻能吹擺旗幟。

    多爾袞意氣風發,對左右將領笑道;“我軍在上風口,大吉大利,實乃天助我也!”

    旁邊準塔笑道;“王爺英明聖主,必定馬到功!”

Advertisement

    哈哈哈哈,多爾袞放聲大笑,他猛地揮手,一聲大喝;“出發!”

    嗚————

    號角聲響徹大地,清軍大隊開始南下。

    …………

    十裏外,朝廷大軍已經在大營外擺開陣勢。

    大陣前軍是震天東的戰車營,二百輛大戰車分列五排,四十輛一排,中間空隙很大。

    戰車營下麵推車的,是尚可喜統領的長山島水師,三千甲兵推二百戰車,正好十五人推一輛。

    戰車營後麵就是靖海軍騎兵營,六千鋼甲鐵騎,由胡大山統領,不過此時尚未披甲。

    騎兵營後麵是中軍,中軍前陣是靖海軍一萬步軍營,由李山、趙天龍、蔣銳統領。李建安的指揮大車就在步軍方陣正中。

    此刻,指揮大車上,旗幡招展。

    勁風激中,李建安一白鋼戰甲,傲然而立!

    他腰青龍刀,盔頂藍頭纓,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李建安周圍除了二狗子和張麻子,還有江泰山和司徒豹父子。

    指揮大車周圍還有四輛鼓號車,上麵鼓手、號手、旗手、金鑼、司令一個個也是盔甲齊明。

    步軍方陣後麵,是六千靖海水師,與步軍方陣一樣,靖海水師不僅有刀牌手、火槍手還有投彈手和弓箭手。

    靖海水師後麵挨著大營,這就是守勢一方的好

    大陣右翼,主要由保定聯軍防守。

    保定總兵尹忠鶴三千兵、西安總兵白良弼兩千兵、保定督標營參將楊超部三千兵,一共八千兵力全部麵向東側排開。尹忠鶴在最北一段,白良弼居中,楊超在南段。

Advertisement

    大陣左翼,由濟南聯軍布陣。山東巡世祖統兵,旗下包括山東總兵劉清澤五千兵、山東督標營躍升部三千兵,還有濟南團練總兵徐茂林部兩千兵,左翼合計一萬兵力。布陣方位是劉清澤在北頭,徐茂林居中,躍升在南頭。

    為了策應兩翼,也為了防守大營,大營裏麵留守兵力也是一萬。包括陳洪範的登州步軍營三千兵、陳洪江的登州水師兩千兵、朱八三的文登營一千五百兵、老將金日觀的萊州營一千五百兵。

    除此之外,還有王樸的大同營二千缺兵。

    留守大營的一萬兵力由總兵陳洪範統一指揮。

    指揮大車上,李建安支開千裏鏡,向北方尋

    北方大地上,大片兵馬正向這邊洶湧過來。韃子兵的速度不快,進兵線距離明軍還有五六裏。

    李建安看向西側,吳三桂的寧遠軍剛剛出營,正向東邊移過來。

    寧遠軍的速度很慢,兵力大概有兩萬。

    很顯然,吳三桂留下一部分兵力看守大營。

    李建安在寧遠軍隊伍裏找了一圈,沒發現唐通和雲營的影。

    李建安並不在意,看向旁邊張麻子;“全陣休息。”

    張麻子舉起木製大喇叭,向四周喊話;“全陣休息!”

    四周令旗車上,旗手們急忙向各營揮舞旗幟。

    “全陣休息!”

    “全陣休息!”各級軍頭呼喊著。

    靖海軍各營齊刷刷坐下來,地上涼,全部坐在盔甲包袱上。

    右翼保定聯軍那邊,也比較整齊,不是坐在盔甲包袱上,就是坐在盾牌上。

Advertisement

    左翼濟南聯軍有些混,很多士兵沒有盔甲包袱,三五群坐在一麵盾牌上,還有一些閑言碎語。

    世祖臉難看,劉清澤和躍升幾人大聲吆喝著,讓將士們安靜下來。

    由於寧遠軍走的慢,清軍先一步抵達戰場,在二裏外擺開陣勢。

    多爾袞兄弟率領兩白旗一萬鐵騎頂在最前麵,後麵是孔有德統領的五千新漢軍,新漢軍後麵是五千生真步兵,大清國自己稱為“索倫兵”

    清軍左翼是兩黃旗五千鐵騎,後麵是隸屬於兩黃旗的兩營朝鮮步兵,合計5000兵。

    清軍右翼是兩藍旗五千鐵騎,後麵是隸屬於兩藍旗的兩營朝鮮步兵,也是5000兵。

    令人意外的是,還有五千蒙古輕騎遠遠跟在清軍大陣後麵。

    顯然,多爾袞還沒有拿定主意,他想看看吳三桂如何布陣,然後再決定蒙古兵的方位。

    姍姍來遲的寧遠軍終於到達戰場,拖來大小火炮五十門。

    寧遠軍的大陣與明清雙方犄角之勢。它的陣型很有意思,幾乎是一個等邊三角形。

    在麵向明軍一側,吳三桂讓炮營頂在最前麵。大小五十門火炮安放到位,炮口全部對向明軍。

    左翼的濟南聯軍一片嘩然,很多將士們沉不住氣,已經紛紛站起來。

    劉清澤大聲呼喊;“不要慌!兄弟們不要慌!都是一些小炮,打不到咱們這兒!”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