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明知曉張衍與他們不同,乃是後來就,算起來恰好就是那承擔劫果之人,隻是不知為何未曾躲了過去。 為免張衍知道此事後有所不滿,故他又是解釋道:“道友勿要不悅,此舉非是針對道友,便是承托劫果之人,隻要後來道傳不滅,下來也可找得他人來替繼自,到時仍能出來。” 張衍笑了一笑,若是按照其人說法,這等方法其實就好比接鼓傳花,承擔劫果之人等待下一人來此,當將劫果寄托給其人後,自己就能得以解。 他自不會為此到惱怒,他又沒有當真失陷其中,再說其人所言是否屬實,也是存疑。 擺劫果之法,不太可能就這一種。 換作是他,若是落此境地之中,也絕不會在一條路上走到底,要說所有大德都是這般作法,那卻未必。 這裏有一個最為簡單有力的證據,那就是落在虛寂之中的意念寄托之形就隻微明一人。 要說其他大德做不到這等事那是不可能的,隻是沒有這麽做罷了。 至於曜漢、季莊等輩,既然不曾涉及劫果就能找回力量,甚至在力量在未曾完全找回之前就能在諸有之中長存,那說明當初造化之破碎之事與他們牽連可能並不如何大。 還有那位疑似清祖師的持劍道人,其部分偉力能在虛寂之中存,想必同樣也是如此。 不過以清祖師的作派,的確也不太可能參與這等事,就算真是陷劫果糾纏之中,恐怕也是選擇自己一力對抗,而不是去選擇後輩替代。 所以微明所言,應該是自家歸來之法,說所有人都準備這般做,至他是不信的。不過這裏倒是可以看出,這些大德或多或都有歸來的安排,隻是方式不同。 他想了一想,道:“道友既已歸來,不知下來為何事?” 微明言道:“自是先化消寶蓮之中寄托偉力,免得一不小心,再是諸有,至於下來之事,自是觀造化,參悟道法了。” 說到這裏,他不由發出一聲慨,“早前造化之本是圓滿無,難作參悟,故是我等作以手段,從其中找尋上境之,卻不想導致後來劫難,可是現在這造化之破碎開來,反卻有了一解悟之機,道法天機之變,果真莫測非常,便你我這等道化顯之人,亦是無從預料。” 張衍道:“既是說及此事,貧道便再問一句,未知當年參悟造化之的道友有哪幾位?後來為何會引此破碎?” 微明搖頭道:“我雖是歸來,但是造化之破碎也是使我失去部分偉力,還有一劫力遮擋,使我隻記得此事,但是形卻是無以道明,或許待我功行歸複那時方得知曉了。” 張衍微微點頭,能覺到其人所言不虛,他行在大道星河中時,曾也試著一看造化之破碎之事,但被一力量所阻擋,這或許就是其人所言劫力了。 本來他還一問其人是否知曉先前那位道人來曆,不過從此刻形看其人也是無從知曉。便就對其打一個稽首,道:“有勞道友解了。” 微明亦是一個稽首,而後影一虛,已是退去不見了。
張衍往虛寂深看去,他能覺到,無論是諸位大德歸來之意念,還是那背後作生事的偉力,此刻都在不停往虛寂之中滲,而當這兩力量合在一時,將會形一極大推力,或許用不了多久,那些大德將會一個個歸來。 也正是這個緣故,他方才放了微明出來,因為即便他不做此事,其人遲早也是會歸返的,還不如提前一步解決此事,否則一旦有兩位大德同時歸來,可未必能擋住諸有不滅。 除此外,他還有一個目的。 那位自認為大德的道人背後,自有一力量推,遲早是會再弄出什麽事端來的,若是虛寂隻有他一個大德,那麽一定會盯在他一人上,與其如此,那還不如放得另一人出來,與自己一同分擔力。 這時他一轉目,了鏡湖一眼。 曜漢、季莊二人既然阻他道途,那他自也當有所還報,不過眼下倒還不急著置,因為在他應之中,這兩人似還牽扯到了什麽東西,大可等到那東西冒頭出來之後,再去收拾。 他心念一轉,霎時回到布須天中。 神常、簪元、青聖等人見他回來,忙是上前行禮,道:“見過玄元道友。” 張衍點首回禮,道:“這次得虧諸位相助,能保得布須天不失。” 神常道人忙道:“道友言重了,我等有何能耐,自家也是知曉,便無我等,布須天亦不會被外敵所破。” 張衍道:“我今就三重境,頗有幾分心得,稍候當與幾位道友做一番論道。” 眾人一聽,不由大喜,張衍說是論道,實則是在變相指點他們,他們也不求能得與張衍一般之大德,但若能使功行更進一步,那也是好的。 現在那寄托意念之形既已歸去,先前斷絕道法,並製諸多煉神修士就一事,顯然也是沒有毫必要了。 其實那定在諸世及眾人頭上的寶蓮之力,在方才便已是消失不見了,顯是季莊見事機不對,悄悄收了回去。 張衍與眾人再言說幾句後,就回了清寰宮中,他先是作法推算了一下,而後坐定下來。 就大德並非是他的道途終點,縱然明悟了有無之道,他也並沒有能夠走到大道星河的源頭。 他相信任何打開大道界限,又得重歸諸有的大德,沒有一個不希早日解上所有大道束縛的。 這也難怪當年那些大德為找尋上進之路,不惜打造化之的主意。 方才微明與他談時認為,此破碎,卻對自己參悟上境更是有利了,這點他是認同的。 他曾做過設想,若是自己觀遍所有造化之地及造化殘片,是否能從中解開最終大道之妙? 這未必是正解,但卻值得嚐試。 隻是破碎的造化之現在遍布於整個虛寂之中,並被諸多現世附著,兩者混作了一團,很不容易找尋,再加上畢竟有部分現世被傾覆吞沒,所以很難說是否有一些造化之地及殘片隨這些現世一同消失了,要想找回來,除非是重辟諸有。
他心下推算過,要做到此事,除非將所有造化寶蓮齊聚,所以眼下不必去多想了。 現在倒是有一件事十分值得重視。 其實當初造化之破碎,不止是變作了造化之地及造化碎片,所有在等事之誕生的生靈,其實都是得造化之孕育而出。可以說,其本靈就是造化之一部分。甚至這些生靈不僅僅落在有造化蘊存駐的現世中,那些隨顯隨滅的現世裏亦當散落有不。 他先前傳下演教道法之時,高晟圖曾經疑自力量到底從何而來,並為此尋道數百載,其實這些生靈本為造化之氣所化,力量就埋藏在其等自之中,隻需要自己慢慢挖掘出來便好。 他在看到了這一點後,便就明白,要想觀看到原來造化之的全部,那麽這些造化之氣化變的生靈同樣不可忽略,而其等若是能虔心崇慕他所造立的道法,那麽他或許能將這缺失的一部分也是補上。 而另一邊,曜漢、季莊二人正躲藏在鏡湖深。 兩人回來之後,對麵相坐於法臺之上,也是久久無言。 季莊道人打破沉默,沉聲言道:“玄元道人就大德,我等阻道未,其人絕然不會放過我等,下來該是如何?” 曜漢老祖道:“除了守住鏡湖,別無他法。” 季莊道人搖頭道:“怕是鏡湖也難以守住。” 可是他本就是大德力量的一部分,自然知道大德偉力,莫說是鏡湖,就是布須天那等存在,也不見得能擋住。 曜漢老祖言道:“既然那一位歸來,我等不如前去相投?” 季莊道:“我等原不見得與這位有什麽,而此舉顯是會得罪那玄元道人,他未必會來相助我等。” 曜漢老祖道:“既是無路可選,左右值得一試。” 季莊道人對此並不看好,歎道:“姑且一試吧。” 曜漢老祖道:“隻是這裏有一個為難之,要是那玄元道人以偉力阻擋,我等偉力恐無法尋到那位。” 季莊道人想了一想,道:“無礙,那一位存在還有一分神鎮在此,其人應該是那位道友偉力所化,我若尋他言說此事,那麽那位道友必能知曉。” 將手中寶蓮一晃,便見那分神被提了出來,形也由虛無不定化作了實質,他有些詫異,冷笑道:”怎麽,兩位又有事要找尋到我頭上了麽?” 曜漢老祖道:“我等與你背後那一位道友言說幾句。” “我背後……” 那分神一怔,可隨即形一陣波,晃眼之間變作了另一名道人,其人笑言道:“不知兩位又是尋我何事?” 虛寂某一中,微明道人忽然一皺眉,發現自己似是忽略了什麽,然而算了一算,卻是沒有任何結果,便也是作罷了。 ………… ………… 如果您覺得《大道爭鋒》還不錯的話,請粘以下網址分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2/24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