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云放沒走,拉拉李明樓的袖子擔心的道:“過去看看。”
李明樓怕爺爺出事,忐忑著走過去。
“醫生,我老公怎麼樣了?”
高葉很擔心的問道。
醫生摘下口罩有種如釋重負的覺,道:“萬幸,沒有捅到要害,手很功,再觀察二十四小時,如果離危險期就沒什麼事了。”
也就是說還沒有離危險期。
這就有點難熬了,李明樓看爺爺疲憊惆悵的站在一旁向手室,就知道不僅現在走不了,可能一會也走不了了。
事實跟李明樓想的一樣。
李嘉銘已經被送到重點病房監控去了,但是家屬能過玻璃看見里面人的樣子。
李臨泉和高葉不放心李嘉銘,都趴在窗口看著。
李明樓想知道渣爹的現狀,也趴過去看。
這一看心都沉了,李嘉銘的面向正氣不足,了外傷的人還正氣不足非常容易引起發熱。
用西醫的解釋是由于外傷到了細菌染,所以人會發熱。
中醫的理論是為什麼有人傷不會發熱有人卻會呢?
別說什麼手的時候是在無菌的況進行的。
首先,不可能絕對無菌,其次,人本就帶有很多細菌病毒啊,還用得著外界的嗎?
所以中醫理論認為,如果一個人外傷卻發熱不止,那說明他一定正氣不足。
西醫的語就是抵抗力弱。
一旦正氣不足,就算打針吃藥未必能把染消滅,因為是源上的問題。
李嘉銘這個況現在就應該上湯藥。
李明樓方子都想好了,應該用圣愈湯。
方子組有,地、生地、人參、川芎、當歸、黃芩。
地,川芎,當歸,這方子中含生的四湯,但卻沒有白芍,又加了人參,生地和黃芩。
是一般人看不明白的方子。
其實四湯去掉白芍加上人參,是因為怕有形之一時不能迅速的生長,就先補氣,以起到固攝作用。
中醫認為氣能攝。
什麼意思呢,好比之所以能在管中有規律的流淌,是因為人中有氣,這些氣能把攝住,讓它有規律,一旦氣息了,就可能崩了,像有人大出,或者貧之類,氣不攝。
或者氣滯瘀……都跟氣有關。
人參是四百多味中藥中唯一一個能大補元氣的。
李嘉銘失過多,此時正氣不足,會引起虛高之熱,方子中的生地是滋清虛熱的,黃芩也是清虛熱的,正對李嘉銘。
這個方子是元代名醫李東垣的方子。
現代學醫的人如果研究古人的書籍和方子就會發現一個問題,他們特意喜歡用補藥。
其實這是時代造就出來的問題,那時候人是真的窮啊,營養跟不上,生病就只能補。
李東垣生活在元末明初,正是社會的時候,老百姓過朝不保夕的生活,所以論補,他的方子都特別優秀。
后人還據李東垣的補方創立一個補益派。
可見對于補這件事來說,李東垣是真的下了功夫的。
可是李明樓想了想,還是把話咽下去了。
第一,還是那句話,李嘉銘死不死的跟李明樓有什麼關系?要不是看在爺爺的份上100cc都不會輸。
何況也不見得會死啊,興許有抗生素幫工,人免疫力發揮作用李嘉銘就好了。
畢竟現在還沒熱呢,抗生素都還沒有上呢。
再一個,人家主治醫生也不見得會用。
高葉眼的看著里面問李臨泉:“爸,嘉銘就沒事了吧?不是止了嗎?手很功是吧。”
李臨泉的聲音沙啞,仿佛一瞬間就蒼老了,道:“是,只要不發熱。”
李明樓:“……”
不行,得找個地方睡覺,不然今晚別想睡覺了。
“爺爺,晚上找個護工看護他吧。”李明樓直起腰跟李臨泉建議。
他不李嘉銘爸爸,都是他代替。
李臨泉見怪不怪,并沒有責怪也沒有生氣,他搖頭道:“請護工我也不放心,我和你媽守著。”
高葉:“……”
每天要睡八個小時覺啊,睡不夠一天就昏昏沉沉完蛋了。怎麼能熬夜陪床啊。
高葉看向李明樓道:“人家都說兒侍疾,明樓晚上還是你在這吧,你爺爺年紀大了,不能讓他熬夜。”
“那你呢?”李明樓皺眉問道。
這家伙當時哭的那麼傷心,不會不想伺候自己的老公吧?
那也太轉眼無了。
高葉看了李臨泉一眼,紅著臉道:“我……我怕我笨,理不好你爸的事,畢竟你們都說我靠不住是不是?”
天,為了逃避勞都開始承認自己頭上的屎盆子香了。
懶得喪心病狂。
李明樓沒反駁,李臨泉道;“就我自己可以的,我睡不著,明樓剛獻完,得好好休息,不用管我。”
李明樓倒是想一走了之,可是如果半夜李嘉銘發熱,到時候老爺子胡思想再出點什麼事怎麼辦?
唉!
算倒霉吧……
不對,不是算,攤上這樣的父母本來就是倒霉。
李明樓道:“算了,我跟爺爺一起吧,我去租個行軍床。”
陸云放知道李嘉銘手功后就走了。
主要是不想跟高葉爭執,怕引人圍觀,
天也黑了,外面有租床的。
不知道高葉是看李明樓不愿還是心疼李明樓獻了,突然提議道:“讓那個野種來守著爸,難道爸爸不是爸爸嗎?”
李明樓好像唱兩句爸爸,爸爸,爸爸去哪里了。
王珊珊的爸爸到底是誰啊?
沒接話,李臨泉擺手道;“那是個孕婦,你怎麼讓守夜?”
“算了,你不想守你就回去吧。”
可能最后看出李臨泉生氣了。高葉答應留了下來。
那李明樓為了李臨泉也不敢走啊。
到了晚上,租了兩張床放在走廊,這樣會舒服一點。
睡著不久,事果然不出的所料,到了半夜人氣最弱,氣最重的時候,李嘉銘發熱了。
護士給量的溫,一看嚇了一跳,趕去主治大夫,李明樓他們走廊睡覺的這些人自然全都被驚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