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能不能讓未曦妹妹想想辦法,讓朝廷賑災?」林子衿發問。
張青楓搖搖頭,不作答,然後轉回到屋晚上打的什麼主意,他怎會不知道?(5,0);
伴君如伴虎,歷代都是這樣。 閱讀更多容,盡在S𝖙o5️⃣ 5️⃣.𝕮𝖔𝖒
他現在立了大功,皇上沒有召見他的意思,僅僅只是封了爵和賜婚,並沒有什麼實質的獎賞。(5,0);
他怎會不明白,皇家在遏制他的實力,否則竇碧也不會出現與他相爭。
嵐武郡,對他而言至關重要,對竇碧也是如此!
「不行嗎?」(5,0);
林子衿喃喃自語,隨後也跟了上去。
……
翌日。
秦素煙要張玄清陪在縣閒逛,來到街道上,他們時不時聽到耳邊議論。(5,0);
「今天糧價又漲了許多,我都快過不清日子了。」
「我早在兩天前就已經買不起糧了,別人是天災之年鬧荒,我們風調雨順也鬧荒,日子真是沒法過了。」(5,0);
「唉,有什麼辦法,只能去爵府買糧了,定額分配,又回到之前的苦日子嘍。」
「我說啊,這事怪不得爵爺,爵府為這事蒙了巨大損失。歸結底是因為年年征戰,導致多良田荒廢,我們種不出更多的糧食。」(5,0);
「誰怪爵爺了,那些人都是瘋了,才人蠱,除此之外能有什麼辦法?並且爵府幫我們致富,還能有錯不?」
「除了我們自種不出更多糧,更多的是有人暗中搗鬼,故意高價收糧,本就不多的糧食,現在更張了!」(5,0);
"唉,爵爺開設學堂、書籍降價,販賣細鹽、販賣鉛筆、大肆開設工坊,看似爵府大把地斂財,實則我們跟著撈了不好,如今荒又得麻煩爵府。"
「可不是嘛,我家娃兒都會從一寫到十了。」(5,0);
聽到周圍百姓的議論,秦素煙下意識地笑了笑,看來大部分百姓明事理。並且,張青楓在民間的名聲還不錯。
轉念一想,百姓說得不無道理。
從表面上看爵府日益強大,但實際上爵府壯大的同時,為百姓提供活計,增加收。(5,0);
免費開設學堂,書籍降價,鉛筆便宜,大大增加寒門出貴子的機率。
怪不得,他們這次凱旋歸來,在沒有提前通知的況下,百姓們夾道歡迎。
「秦姑娘,你我出來何事,難道不怕被侯爵懷疑,壞了你的終幸福?」(5,0);
張玄清笑了笑,打開手中的山河扇,姿勢別提有多瀟灑。
周圍路過的不子,紛紛被其吸引,這樣的翩翩公子,哪個子不心?
「誤會?」(5,0);
「這我倒不怕。」
秦素煙目直視前方,神平淡,並沒有因為張玄清的帥氣,到一波瀾。
不過,也沒有開口否認,終幸福一事。(5,0);
自從昨日,從那對母子門口回來後,再加上今日的所見所聞,已經把張青楓當做可能追求的目標。
這個男人的心並不冰冷、自私,那只是表面現象。
緩了緩,秦素煙臉上浮現出意味深長的笑意:「玄青姑娘,就算我真想嫁給張青楓,我們之間走得太近,他也不會有什麼誤會。」(5,0);
「玄清姑娘?」
張玄清臉上波瀾不驚,他故作疑地問道:「秦姑娘,你何出此言?」
「咱們好歹也認識一段時間了,你該不會認為,我是個子吧?」(5,0);
張玄清合上山河扇,故意出一臉笑:「要不,咱們找個客棧,讓你驗驗貨?」
秦素煙見狀,神依舊平淡,繼續說道:「男人跟人區別很大,就比如說你脖子上結並不突出。」(5,0);
「你型較小,皮細,你的招式輕飄逸,且世間有幾個男子會將針當武?」
頓了頓,的聲音,頓時轉變男子的聲音:「我也能輕易改變聲音,所以你這一招在我面前無遁形!」(5,0);
張玄清立馬收起了臉上的笑容,語氣變得嚴肅:「就不怕我殺人滅口嗎?」
話音剛落,張玄清握著扇子。
「如果我猜得不錯的話,你通暗殺之道,這柄扇子上面,應該藏了幾針。」(5,0);
「至於殺人滅口,且不說你敢不敢。就說你的武藝更適合刺殺,與我正面鋒,你十招必敗,五十招我能取你命。」
「除非你暗中襲,倒有可能與我手到百招開外。」(5,0);
秦素煙不慌不忙,若是怕死,當初也不會踏上戰場。
與張玄清不同,征戰多年,基本每天都遊走在生死間,戰鬥經驗富,在武藝上自然要更上一籌!(5,0);
「你想如何?」
張玄清聞言,將手中的扇子放下,對方說的沒錯,論武功對方更上一層樓,本沒有任何機會。
「是誰派你來的,皇上,還是攝政王?」秦素煙淡淡問道。(5,0);
在將門,秦素煙到一莫名的悲哀,因為玄武關雖然是秦帥獨攬大權,但是也有監軍存在。
至於不可見的暗,也不知道有多雙眼睛!
和秦勝心知肚明,只不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5,0);
沒想到,張青楓還會展頭腳,就已經被盯上。
也對,如此有作為之人,對於皇家的威脅,比他們秦家更大。
張玄清武功這麼好的探子,秦素煙還是第一次見到,可見皇家對張青楓的重視和忌憚!(5,0);
「張青楓到攝政王賞識,你覺得是誰派我來?」
「你既然發現我的份,那就該明白利害關係。」
張玄清的臉上恢復平靜,剛好路過一個酒肆,他便做了一個請的手勢。(5,0);
秦素煙點點頭,然後邁步跟上。
們來到酒肆,找了個安靜的位置坐下,然後要了兩壇好酒。
們相對而坐,暢飲了片刻後,秦素煙率先開口說道:(5,0);
「張青楓救了玄武關,讓玄武關眾將士在九泉下得以安寧。」
「你做什麼我不管,但別危及到他的命,這是我的底線!」
張玄清並沒有馬上作答,先斟了一碗酒,然後一飲而盡。(5,0);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我真到了這一步,你說我該效忠武朝,還是忠於心中的道義。」
「你若是站在我的立場,你又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