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私鹽
譚驛丞嚇得心驚膽戰的渾直發抖,跪在地上埋著頭不敢吱聲。
見此景,楚南梔先是冷靜的問道:「驛丞大人,今日給大家做菜的鹽是從何得來的?」
譚驛丞唯唯諾諾的抬起頭,不假思索的答道:「自然是鹽道衙門送來的。」
隨後,又刻意將目轉到康銘沅上,強調道:「縣令大人,這鹽可是鹽令親自從鹽庫里調出送到縣衙各級衙門的,可不會有什麼差池。」
康銘沅斟酌著點了點頭:倒也是,鹽令上月才更換,此人再疏忽大意,也不敢懈怠衙門裡的事。
見胡茂錫還沒回來,康銘沅只得向林錦驍回稟道:「鹽庫的鹽都是從桑海邊府的鹽場取回來的,做不得假,而且縣中各級衙門所用的鹽更是經過仔細核查過的,沒人敢做手腳。」
「依康大人的意思,我等是在此故意生事造謠了?」
林錦驍冷著臉,餘所及之,衙役們都顧不得面正來來回回的四奔走,尋找茅房。
堂堂縣衙驛館之中,竟然發生這樣的事,簡直是不統。
向邊只是捂著肚子腹痛的李三木,林錦驍語聲嚴厲的吩咐道:「去將你們沒吃的飯菜端過來讓康大人親自查驗查驗。」
李三木正要轉,康銘沅看著十分惱火,懊惱頗深的住他:「不必了。」
接著看向林錦驍,信誓旦旦道:「貴使,本這便嚴查,一定給各位一個滿意的代。」
說完,他氣鼓鼓的瞪回驛丞,大吼道:「還不快去將今日做飯的伙夫雜役全部來,本要一個個嚴加盤問。」
譚驛丞應聲而去,沒多久就帶了驛館后廚里的伙夫和雜役共計六人過來。
康銘沅指著幾人,惱怒的就開始罵道:「你們這群蠢材,快如實給本代,今日驛館的飯菜究竟是如何準備的?」
伙夫長被他叱罵得心驚跳的,巍巍答道:「小的都是按照驛丞大人吩咐所做,每道菜都是心烹制,不敢有一懈怠。」
「放屁。」
康銘沅急得直罵口:「你好好給本看看,這些蘆堰港來的貴客都是吃了今日驛館的飯菜才到不適,你還敢狡辯,若不從實招來,本定將爾等打得皮開綻。」
瞧著一個個茫然無措的都被嚇破了膽,主簿譚邈在一旁順勢提醒道:「你們是不是有人賺了昧心的銀子,盜買了市集里以次充好的私鹽,若從實招來本念在初犯可向縣令大人請求從輕發落,如若不然,一待查出,必將按照謀害朝廷命的大罪懲。」
六人聞言,開始互相審視觀。
楚南梔不經意看去,發現那位說話的伙夫長後腦勺白花花的,了一頭髮,很是突兀。
這個時候也沒心思去欣賞這個,聽這些人提到私鹽,倒也想見識見識這些人口中所提到的私鹽究竟長什麼樣子,順便看看這位海康縣第一訟師有什麼本事可以審出摻假鹽之人。
只見他那鷙的眼神如刀鋒一般從眾人面前緩緩劃過,所及之,皆心驚膽戰的不敢與他直視。
「現在招認還來得及,謀害朝廷命可是掉腦袋的大罪。」
譚邈一邊審視眾人一邊威脅:「本說話算話,只要你們肯如實招認,承認過錯,本必會誓死懇求縣令大人保爾等命。」
這般恩威並濟的開導了番,當他的目再次視向形健碩的伙夫長陳五時,這人立刻垂下腦袋,驚懼著回道:「是小的大意,不小心將上月朱大人查出的一批私鹽放了飯菜中。」
「縣丞大人查出的私鹽?」
譚邈驚疑道。
他這一提醒,康銘沅立時反應過來:「上月朱縣丞的確是查出了一批製的私鹽,為此本才撤換了鹽令。」
說著,他威嚴赫赫的怒視向伙夫長,大聲斥道:「陳五,你好大的膽子,竟然還敢將劣質私鹽藏於驛館之中,你意何為?」
陳五瑟瑟發抖的答道:「回稟縣令大人,小的也只是一時疏忽,只因這幾日新鹽剛到,府庫里有些混,沒來得及理掉上一批私鹽.」
「可否將誤放的私鹽拿來讓我瞧瞧?」
楚南梔打斷伙夫長的話。
話音剛落,康銘沅便是一聲大喝:「還不快去。」
等著伙夫長取來誤放的私鹽,楚南梔將私鹽罐子端在手裡細細的打量了一遍,而後用手指粘起一些看似並無異常的私鹽到舌頭裡品嘗,正如馬來福所說,鹹味中的確夾雜著一濃郁的苦味道。
只是反覆的細品后卻始終沒有聞到那淡淡的鐵鏽腥味。
這倒是人奇怪了。
雖說自己不懂製鹽的工藝,可即便是吃了再劣質的私鹽,不良反應也不至於惡劣到如此程度,能促使這一連串惡劣反應產生的恐怕只有工業用鹽了。
很顯然,從澤上來分辨,手裡的鹽質白無瑕,鹹味頗濃,如同細沙一般,與灰暗顆粒狀的工業用鹽有著極大的差別。
方才瞧著柳舒、李策那副痛不生的樣子,若真是服用工業用鹽,長期服食恐怕再強壯的也撐不過幾個月就得一命嗚呼。
「可這個年代如何能產得出工業用鹽呢?」
楚南梔默默地在心頭狐疑道。
暫時還沒有眉目,而且也不能將此事和朱縣丞的死聯繫到一塊。
所以目前最好的方式便是保持沉默,不打草驚蛇。
淺笑著將鹽罐遞迴陳五手裡,溫和的說道:「這鹽的確是製濫造了些,不過不會有大礙,這縣裡千千萬萬的百姓都吃得,咱們偶爾吃上一次死不了人。」
聽到後半段話,康銘沅嚇得整張臉都黑了,連忙辯解道:「楚娘子這話可莫要說呀,本縣的鹽產一事事關民生,本一直都是嚴格監督把關的,但小人難防,總有些刁民千方百計的生產以次充好的私鹽流市集中,本為此也十分苦惱呀。」
「大人所言極是。」
楚南梔假笑道:「既然事都已經查清楚了,那就不再叨擾二位大人了,民婦還得準備明日與主簿大人的公堂對質呢,呵呵。」
「在下明日在公堂恭候楚娘子。」
譚邈面平靜的回道,他倒是不信這婦人真能辯倒自己推論出來的事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