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扎心的四寶
柳舒目視著店家賊眉鼠眼的盯著楚南梔看,再想到他剛才提到譚主簿,立時布滿警惕,攔到前,怒瞪著雙眼,大聲叱問道:「你想怎樣,我大姐不過是替人鳴冤,譚主簿也是罪有應得,你莫非還想替譚主簿尋仇不?」
「各位誤會了。」
店家立時跪倒在地,一臉赤誠道:「在下竟有眼不識泰山,沒能第一眼認出楚娘子,那朱縣丞於在下有恩,對他的死在下一直痛心疾首啊,萬沒想到竟是那譚主簿下的殺手。」
聽到這裡,楚南梔推開仍是小心戒備的柳舒,慢聲說道:「店家請起,不必行此大禮。」
店家緩緩起,拿過那三對疊在一起的筆盒,慷慨示意道:「楚娘子替朱大人報了仇,林大人又替咱們海康縣的百姓做了主,在下恩涕零,這三對圖蘭筆願贈與娘子。」
「店家言重了,我為孫家聘請的訟師,自該替罪人申述鳴冤昭雪,拙夫既為六縣令長,為民請命也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
楚南梔從錢袋裡掏出四十五兩銀子放到桌上,鄭重其事的說道:「這三對圖蘭筆的確是上品,值得起這個價錢,我買下了,大家都不容易,店家一番厚意我心領了。」
店家見狀,只好作罷,又從鋪子里拿來幾本字帖和四對筆,一併包好強塞給,真切的說道:
「這四對海康筆雖不比圖蘭筆珍貴,但也是我們縣裡最好的筆匠做出來的,幾本字帖乃是本縣大家臨摹的蘆堰港大儒常延玨常老的手跡,最是適合用來練字了,娘子一定收下。」
聽到常延玨的名諱,四寶小額得皺的拉住楚南梔,一頭霧水的問道:「阿娘,為什麼我們學習常爺爺的字還要拿別人臨摹的帖子,我們不可以直接找常爺爺要嗎?」
這實在有些扎心了!
楚南梔一臉苦意的瞥了眼小不點,連忙接過店家送的字帖和四對筆,謝道:「那就多謝店家了。」
趁著文寶齋的店家還沒反應過來,抱著四寶匆匆離開。
畢竟人家也是一番好意,如此扎人心倒是不太合適。
柳舒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跟在母二人後,一臉納悶的問道:「大姐,你不會真要讓小寶們臨摹別人臨摹的常老字跡吧?」
「當然。」
楚南梔目視著懷中的小不點,很認真的叮囑道:「四寶,你和三寶現在就得多拿這些字帖練字,否則和常爺爺上課的時候,你們寫不好他代的字,他老人家定是要責罵你和你三哥哥的。」
想到常爺爺那嚴肅的樣子,四寶就有些后怕,立刻點頭:「阿娘,那我回去以後好好練字。」
楚南梔很滿意的笑了笑,隨後領著四寶又去給四胞胎和小暮辭一人買了一新服開始回驛館準備晚上的飯菜。
有驛館的伙夫打下手,做起菜來更加得心應手。
驛館這群伙夫飯菜做的雖不合胃口,不過傢伙什倒是齊全,廚屋上下擺滿了各類琳良滿目的碗碟。
按照那個世界的做法,做了一隻烤魚盛銅鍋中,再將另外的黃魚做紅燒,接著又用驛館備的材料做了一道干鍋兔、一盤口水和一盤香魷魚,最後炒了兩道青菜。
領著雜役們將做好的菜端到東邊的雅室里,林錦驍已領著胡茂錫、彭湃、李策坐在茶桌邊敘話,看到端進來盛而又另類的菜品,胡茂錫搶先迎了上來,聞著散發出濃郁奇特的鮮味,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大家圍坐到飯桌邊,彭湃將自己帶來的兩瓶上好的陳釀打開,親自替眾人斟滿,先是舉起酒盞,滿懷敬意的看向林錦驍,侃侃言道:
「今日這兩瓶酒還是當年在下上任海康縣時,從故裡帶來的酒,一直埋在寒舍院中的古樹下,本想著等到功名就時再拿出來,沒想到這一晃就是八年過去,今日得遇知己,在下特意取來與諸位一道共飲。」
說完,他再次舉著酒碗與林錦驍和楚南梔一同示意道:「這第一碗酒,我敬史和史夫人,是你們讓我重見天日,有了一展抱負的機會,大恩不言謝,在下唯有鞠躬盡瘁,不餘力的整肅海康縣,來報答二位的恩,這碗酒我先幹了。」
隨後,「咕咚」一聲一飲而盡。
林錦驍若有所思的端起酒碗,楚南梔見著卻不由得挑了挑眉。
這濃郁的酒香味聞上去雖是清香撲鼻,但不比前兩日喝的駐酒那樣清淡。
倒是有些擔心。
林錦驍察覺到眼中的異樣,先與小聲說道:「沒事,我喝些。」
接著便喝了下去。
印象中鮮見到這小白臉飲酒,要麼是大悲要麼是大喜的時候,才會有此興緻。
看得出來,這趟海康縣之行,他很是滿足,對於結識彭湃這樣有傲骨有心志的世家子弟他更是歡喜,所以也沒再多說,跟著一道喝下了彭湃敬的這碗酒。
一獨特的醇香味蔓延在口鼻中倒是別有一番滋味。
楚南梔會著這別樣的滋味,算是到了古人飲酒作樂的愜意。
等著彭湃敬完胡茂錫、李策,柳舒,便吩咐大家嘗嘗自己做的菜。
胡茂錫環視著桌上的菜肴有些無從下手,每次聽聶老在自己面前誇讚這婦人的廚藝時都會出一臉姨父笑,今日一見倒是有些難為,除了烤魚、紅燒魚的做法看上去比較近往日里吃過的,其餘的菜品都有些另類。
眼見著楚南梔夾了一魷魚須到四寶碗中,小傢伙吃得津津有味,他也嘗試著夾了魷魚須喂中。
接著濃郁的醬味撲鼻而來,終於親驗到了聶老當日出的那抹姨父笑容,嘖嘖稱讚道:「果真是別有一番韻味。」
隨後狼吞虎咽的開始夾菜不斷送裡。
酒過三巡后,胡茂錫心滿意足的打了個飽隔,神愜意的面向林錦驍,意有所指的問道:「不知林賢弟接下來有何打算?」
「懲治蘆堰港豪強劣紳。」
林錦驍語氣淡然,漫不經心的回道。
胡茂錫臉漸漸僵,沉許久后,緩緩說道:「愚兄倒是建議先從海寧縣著手,那裡也是海防重地。」
楚南梔聽得出他這言外之意,想來是善意的忠告。
蘆堰港看上去雖是繁華太平,實則暗流涌,各種勢力盤錯節織在這裡,僅說所知的趙太公府和戚家,背後都有平寧郡僚做倚仗。
深知林錦驍和胡茂錫心截然不同,林錦驍為鋒芒畢,不與人留面,而胡茂錫含蓄斂,懂得審時度勢,這些年夾在蘆堰港那些豪門鄉紳中間左右逢源,誰也不得罪,還趁機撈了不銀子。
想來這也是朝廷命林錦驍擔任六縣令長的緣由。
只是他初上任,就要去撼蘆堰港明裡暗裡的大樹,實在讓人擔憂。
夾著幾分焦慮看向林錦驍,卻見他目堅定的面向胡茂錫,含笑答道:「胡大人的建議我會酌考慮的。」
胡茂錫沉思著點了點頭,沒再說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