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論罪
宮雖已恢復寧靜,可皇城外此時卻是熱鬧得,軍的影穿梭在城中各個角落,由林錦紓、紀岑安和林錦珂親自帶隊,開始捉拿今夜叛的叛軍家眷及其黨羽。
楚南梔心知今夜註定是個不平靜的夜晚。
而且隨著靖靈舊黨的失勢,也意識到小白臉的世只怕不久就要被公之於眾。
這對於自己和他來說,既是一個嶄新的開始,卻又充滿了更多的艱辛。
太后和青禾王必會加對自己和小白臉的打。
眼下,既然解決了太皇太后心中積的舊事,得盤算著往後的事了。
在腦海里苦思冥想了一番,開始謀劃著倘若不能在短時間挫敗林錦珂和太后,該如何全而退。
向承乾殿走去的途中,尹恩慈瞧著一副心神不寧的樣子,以為是了驚嚇,便捨去轎攆,陪著緩步前行。
握著楚南梔的手心,尹恩慈那平靜的面容下此刻心卻洶湧澎湃,充滿了困。
走了許久,忽然側過來,小聲對楚南梔詢問道:「丫頭,你是如何察覺到今夜會有異樣?」
「其實也不難猜。」
楚南梔餘斜倪著一臉淡然的林亭琰,笑道:「老廷尉出事,想必老祖宗已然察覺到這背後之人必會有所作,就是這時間難以確定,臣媳料想著該是年終尾祭這前後幾日,因為只有這幾日才是城中防備最為薄弱之時。」
說罷,扭過頭去,笑盈盈的直視著林亭琰,繼續道:「說起來還得謝六皇叔的提醒,若不是他提及要我與紓公主提防三皇叔和楊司徒,又言及年終尾祭城中軍隊調頻繁,臣媳怕是也很難猜測到他們會在今夜手。」
聽完這話,林亭琰卻是一臉苦意。
明顯這婦人早已察一切,這個時候卻將功勞都推到自己上,顯然是包藏禍心,無疑是要讓靖靈舊臣嫉恨上自己。
真是個心機深沉之人。
可為了徹底撇清自己的嫌疑,他又不得不應下這份別有用心的邀功,僵笑著回道:「侄媳婦說笑了,都是你運籌帷幄,我也不過是順口多了句,畢竟負大任,怎敢懈怠,陛下已有多年未曾親自主持年終尾祭了,我自當謹慎些。」
「亭琰呀,你這次的確是有心了。」
想到林亭楷之死,尹恩慈經不住慨道:「你與他是多年的兄弟,這個時候你能選擇大義滅親,足見哀家和皇帝沒看錯人,往後這朝中的政務還得多多仰仗你相助皇帝。」
「母後言重了,這本就是兒臣應盡的職分。」
話落,林亭琰信誓旦旦的又承諾道:「請母後放心,兒臣必當鞠躬盡瘁,替陛下守住這帝國的江山。」
田語嬋在一旁聽著甚為不悅,強歡笑道:「陛下有如此忠心的皇叔輔佐朝政,真乃帝國之福。」
但沒有將此人放在眼裡。
畢竟是個毫無基的弱勢親王。
倒是眼下,楊潤宸徹底倒臺,去除了心腹大患,決不能容忍楊氏一黨再有翻的機會,義憤填膺的說道:
「老祖宗,這楊司徒實在可惡,謀害亭安太子,挑唆皇族,又殘害亡夫,罪大惡極,這些年結黨營私,使得黨遍布帝國上下,這次務必要嚴懲楊氏一黨。」
想了想,又補說道:「平寧王前陣子對戚家門徒開的夷十族的刑罰如今正好適用,不如再開夷十族之罪,對楊氏一黨斬草除。」
尹恩慈豈不知這是想借刀殺人,除掉政敵。
叛黨縱然可惡,但楊潤宸為三朝元老,結的門生故吏遍及朝野,若是擅開夷十族重罪,恐怕整個大禾帝國的吏皆要被屠殺殆盡。
想到這裡,僅是淡然一笑,沉默著並未答話。
一行人到達承乾殿,皇帝林錦笙和皇后早已候在殿,看到尹恩慈的影,連忙起相迎:「怎麼樣,老祖宗,一切可已塵埃落定?」
尹恩慈漫不經心的打量了眼旁的太尉尹斯年。
尹斯年立刻回稟道:「啟奏陛下,黨盡數伏誅,南都王畏罪自戕,司徒楊潤宸及中郎將龐垣等賊首皆已收押等候發落,紓公主和駙馬正帶著皇城軍連夜捉拿叛軍黨羽。」
「甚好,甚好。」
林錦笙欣喜的連連點頭,又迫不及待的問道:「謀害先太子和先王的可正是此黨?」
「正是。」
尹斯年又拱手作答:「楊司徒對一切罪名都已供認不諱,正是他當年挑唆了諸王之,派人行刺了老青禾王,並主導了這兩次的宮變。」
「可惡。」
林錦笙咬牙切齒的了拳。
憤怒刺激到心中的怒火,又止不住的連聲咳嗽了起來。
「陛下。」
眾人嚇得面一。
「不礙事,今日朕高興。」
林錦笙從容的擺了擺手,田語嬋見狀又再次提及了對楊氏一黨夷十族的刑罰。
林錦笙卻猶豫了起來:「楊潤宸固然可惡,可若要盡數誅殺楊氏黨羽,只怕一時間又要流河。」
作為過現代刑律熏陶的刑警,楚南梔最是反這種株連之罪,一人之罪,鄰里鄉親,親朋好友皆要過,而且還是盡數屠戮。
這實在是太殘忍了些。
小白臉對戚家開夷十族重罪,那上千人的鮮就已讓冬花江染遍地,這楊潤宸為三朝元老,位高權重,門生故舊說也有數萬人。
這其中不乏良善之輩,更有像鄭海川那等無奈攀附之人。
青禾王仗著有豪門顯貴扶持,暴無度,凡事有恃無恐,殘忍打異己,這個時候絕不能與他一般,坐視數萬人就此殞命。
唯有反其道而行之,方能讓人心歸附。
審視了眼太后,鼓足勇氣向皇帝諫言道:「陛下,一人之過豈能連累他人罪,還請陛下從輕發落未參與此次宮變的楊氏門徒故舊。」
雖是阻止林亭琰前去捉拿楊氏黨羽,但也不過是不願此人趁機收攬人心,包庇楊氏家眷和心腹黨羽。
林錦笙思忖了片刻,坐回龍椅,緩緩開口道:「朕心意已決,立刻問斬今夜宮變主犯楊潤宸、龐垣等十二名員及將領,其餘楊氏故舊及家眷或是流放或是罷免,皆由廷尉府問罪發落。」
「陛下英明。」
楚南梔滿臉欣的朝著尹恩慈笑了笑。
而尹恩慈此刻也彷彿看到了一代賢后的影。
堅信有這樣一位聰慧賢淑的孫媳婦輔佐孫兒,將來必定會讓大禾帝國再度實現中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