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懸疑推理 四歲小奶團:探案娘親拽翻了 第731章 后發制人

《四歲小奶團:探案娘親拽翻了》 第731章 后發制人

第731章后發制人

紀懷書與海大阿又互相觀了一眼,見這老頭仍是一副坦然自若的樣子,將他自己當局外人,心道:「這老狐貍當真是狡猾的,跟在老祖宗邊多年,事事都知曉得十分清楚,卻不願吐半個字。」

只好調整了語氣,小心翼翼的看向林錦驍,試探著問道:「殿下可曾聽聞過先太子腹子的事?」

「嗯,略有耳聞。」

林錦驍有些不耐煩的端起茶來淺抿了一口,總覺得這位老尚書今日很是反常。

海大阿見紀懷書始終不敢直言,終是沒了耐,隨即提醒道:「殿下,其實坊間傳聞並非謠傳,先太子腹子的確還活在世上。」

聽到這話,林錦驍平靜的面突然一沉,端著茶盞的手不由得定住。

瞞了殿下許久,實在迫不得已。」

海大阿惶恐的跪下來,請罪道:「自老奴來到蘆堰港就一直想將此事告知殿下,可想到老祖宗在宮中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不敢老人家的大計,故一直忍到現在方對殿下提及,不敢再欺瞞殿下,殿下你正是老祖宗心心念念的皇孫,先太子流落民間的腹子呀。」

「本王?」

林錦驍難以置信的搖了搖頭:「二位開什麼玩笑?」

可想到娘子往日不下一次的提及此事,再回想著經歷的種種,重新看著紀懷書和海大阿凝重的神時,他突然意識到只怕這二人並未撒謊。

心思徜徉迷離之際,紀懷書也立刻跪下來,一時間心中五味雜陳。

面對這位失散多年的外侄,他強忍著眼中的熱淚,咬牙叩首道:「老祖宗與太妃一直在宮中苦盼著殿下能夠早日還京,老臣此次前來正是為了迎殿下回京呀。」

「老祖宗,太妃?」

Advertisement

林錦驍站起來,腳步有些不穩的往後踉蹌了幾步,站定了子,這才意識過來,倘若自己就是那位腹子,那老祖宗不就是自己的皇祖母,紀太妃就是自己的生母?

「本王母妃還活著?」

他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滋味再翻滾。

自小就沒了母親的疼,這一刻讓他心中經不住升起一難以掩飾的喜悅來。

「活著,只是我那長姐.」

話到此,紀懷書已是泣不聲:「當年老太傅無奈之下,懇請亭書縣令用他自己剛出生的孩兒替換了殿下帶離出了京,可太妃並不知曉其中的,短短數日接連看著太子及其親信黨羽慘死東宮,又得知自己的孩兒蒙難,不住這沉重的打擊,心神俱。」

頓了頓,他語氣沉重的又接著講述道:「老青禾王平定靖靈城叛后,老祖宗雖是將太妃接回宮中安置在了昭純宮,可這些年太妃仍是渾渾噩噩的,醫用了無數的藥方也不見好轉。」

「楊潤宸。」

林錦驍狠狠的握了握拳:「殺父辱母之仇不共戴天,此人現在何?」

紀懷書埋著頭,痛聲答道:「楊賊已在宮變當晚同十餘位主謀一道決,陛下下旨赦免了楊氏家眷及其黨羽死刑,改為流放和貶斥。」

「楊潤宸罪大惡極,犯下如此罄竹難書的重罪,如何能赦免他的家眷及黨羽?」

先前不知曉自己的世時,林錦驍就對先太子和那些枉死的朝臣到極為惋惜,此時得知了自己就是林亭安的兒子,心中的怒火更甚,重重一拳拍在桌案上,怒道:「本王定要整軍京,將楊氏一黨盡數抄家滅族,為死去的忠魂鳴冤雪恥。」

「殿下,眼下時局混,實在不宜再大興殺伐呀。」

Advertisement

紀懷書苦勸道:「更何況楊潤宸輔佐三朝君王,門生故吏遍天下,與其相的黨羽說也有數萬人,若是大興株連之罪,恐怕一時間又要河,弄得人心惶惶,王妃何嘗不知殿下心中的仇怨,之所以主為楊氏一黨開,就是希殿下可以穩定心神趁此招攬人心呀。」

海大阿見狀,也趁勢勸說道:「殿下,眼下青禾王聲勢滔天,他竟敢不顧祖訓帶兵京,早已不將陛下放在眼裡,殿下切莫辜負了王妃的一番苦心,眼下該儘力招攬各方勢力早日還京才是。」

「王妃?」

想到仍在京都的楚南梔母,林錦驍心如麻,不由得蹙起了眉頭:「如若林錦珂謀反,首當其衝的就是要扣押人和稚子們,靖靈城遠在千里之外,這本王如何是好?」

他此時恨不得立馬飛奔京,將們母子幾人接回來。

「請殿下放心,一旦青禾王有所異,老祖宗必會設法護送王妃和小郡王小郡主出京。」

紀懷書遲疑了片刻,滿腹憂慮道:「常老和王妃急著傳信回來,怕是擔心唐儒會對殿下不利呀。」

「唐儒?」

林錦驍半瞇著雙眸,倒對此人到頭疼。

自打他長寧郡兵敗歸來,一直留在府上反省,並無出格的表現,自己想要再拿住他的短儼然沒有下手的餘地。

想了想,他也只得對海大阿吩咐道:「海總管,你替本王去趟都尉府,讓張鈺多派些人手留意唐儒的向,在王妃沒有順利返回前,絕不可放他與芊公主離去。」

眼下,閬州雖由紀容恆駐守,但他心中還是不放心,又立即補說道:「你再令何郢帶領王府的兩千鐵騎趕往閬州邊境,準備迎接王妃。」

紀懷書卻有些不放心:「殿下,你將府中銳盡數調離,若是唐儒趁機發難,該如何應對?」

Advertisement

在心中盤算了一遍,他趕忙諫言道:「不如請示大都督,命他從軍中調派些人手王府拱衛王府安危。」

「不可。」

林錦驍擺了擺手:「眼下司隸校尉康琇就駐紮在蘆堰港,府上還有長史宋遼的監視,本王若私自調集州府軍隊城,怕是要被青禾王攀誣謀反,如此王妃和稚子們更是很難返回,眼下咱們只能等著他們先下手。」

瞥了眼愁眉不展的紀懷書,林錦驍面上忽的出狡黠的微笑:「但本王也絕不會為他們砧板上的魚,既然尚書大人今日親自府,本王也勞紀尚書替本王辦一件事。」

「殿下請講。」

紀懷書急著催促道。

「王妃年節后就該返程,卻急著用暗樁的渠道將消息傳回,想必是料定了青禾王已有反意,他若謀反如今最忌憚的該是本王。」

林錦驍仔細分析道:「而他想要事,如今在這蘆堰港能倚仗的也就康琇那一千二百人的中都勁旅和唐儒僅剩的八百部曲了,本王不能料定他們在何日手,只能嚴加防範,府上的五百護衛能夠支撐一時片刻,還請尚書大人復朝前替本王接管南華山下的府衛換防駐軍,一旦有異,即刻率軍馳援。」

「老臣領命。」

紀懷書接過他遞上前來的腰牌,和海大阿一道欣然離去。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