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沒有向西也沒有往東,而是南下直奔宛陵,準備直接退往錢塘,他選擇的撤退路線與龐統的包抄路線一樣,又提前出發一整夜,魏軍想追上他怕是不易。
通往錢唐的道上,數萬大軍快速奔行,為首的正是周瑜及副將周泰和朱然。
周泰不忿的道:“都督,末將實在想不明白,濡須口守的好好的幹嘛要撤退,太便宜魏軍了。”
周瑜解釋道:“平,看問題不能隻看表麵,要全盤考慮,濡須口再險要也隻能擋住正麵之敵,敵人一旦從後方包抄過來咱們可就完了,魏軍兵多勢大必然會選擇對他們最有利的戰法,繼續打下去被包圍是遲早的事,侯在羨溪,郝昭在橫江渡,但你知道陸遜在哪嗎?”
周泰搖頭表示不知。
“這不就結了。”
周瑜兩手一攤無奈道:“陸遜肯定在別渡河想著抄咱們後路呢,要想不被包圍,最好的辦法就是提前跳出去,咱們在濡須口擋了魏軍五,五時間足夠了,現在安全撤到海上坐船離開就是勝利。”
被他藏起來的兩萬大軍就沒去支援呂蒙和董襲,而是待在長江南岸防可能出現的陸遜,他早已掐好時間,時間一到立刻撤離,絕不戰。
他之所以敢這麽做,是因為江東不比荊州,江東之地離海岸線和珠崖島都不遠,該撤的已經撤的差不多了,至吳郡和丹兩郡沒給魏軍留下半點東西,至於豫章,會稽二郡和州諸郡,距離太遙遠地形又複雜,魏軍趕到還需要一段時間。
聽完周瑜解釋,周泰雖對倉皇逃離的事依舊不忿,卻知道這是目前最好的辦法,改口道:“可是都督,魏軍不會輕易放我們離去,必然會追來的。”
“他們追的上嗎?”
周瑜冷笑道:“咱們出發的早又悉地形,本就比他們占優勢,而且曹賊生多疑,沒搞清楚咱們的位置之前是不敢放肆追擊的,等反應過來咱們早跑遠了,傳令下去,將沿途經過的橋梁都炸掉,我看他魏軍怎麽過來。”
江南水網布河流太多,為方便通行和運輸,近幾年偽漢也搞了不基建,修了很多橋,這些橋大多都與道連接,一旦炸毀路可就斷了,魏軍想過河又得費一番功夫不可。
三萬大軍拋棄了火炮鎧甲等輜重,隻帶著步槍子彈及量糧草輕裝簡行,速度遠非魏軍可比。
周瑜在會稽諸城中留了糧草,路途雖然遙遠,補給卻無問題。
他這邊跑的比兔子還快,繞道居巢趕往樅的陸遜也沒閑著,過江之後直奔涇縣,準備過於潛奔錢塘,將周瑜大軍困在吳郡,再包圍圈,可惜慢了一步。
合到樅二百餘裏,沿途道路難行不還要防備可能出現的漢軍斥候,速度自然有些不盡人意。
陸遜過江沒追多久便接到了同樣過江的曹的命令,這才知道周瑜已經消失,對著地圖分析一番沒改變既定路線,依舊火速向錢唐趕去,但能否追上周瑜,他心裏一點底也沒有。
侯和郝昭的況也好不了多,猛攻數日未摧毀漢軍陣地,始終被漢軍擋在江中,曹為引周瑜上當派出的援軍趕到,兩人重整旗鼓準備向對岸發起更猛烈的攻擊,結果人家撤了。
一拳打在棉花上,鬱悶的兩人隻想吐,但也沒發泄,隻好忍著憋屈渡江。
牛渚渡口。
郝昭過江之後拿著地圖分析一番,果斷放棄對董襲的追擊,率軍沿著石城丹直奔溧,準備包抄呂蒙,已經升為軍長的副將王雙不解的問道:“將軍,咱們的敵人是董襲,追呂蒙幹嘛,放跑董襲,萬一太上皇和張都督怪罪下來咱們可吃罪不起啊。”
郝昭苦笑道:“你還沒看出來嗎,漢軍的撤退是早就計劃好的,董襲連夜撤退,現在到哪了鬼才知道,再退一步講,就算找到他又能怎麽樣,這裏是他們的地盤,對地形悉的跟自家後花園一樣,就算雙方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咱們也未必追的上人家,更何況他們提前一晚上出發。”
“董襲的主意你就別打了,累死咱們也追不上,但也不能空手而歸,因此就隻能從呂蒙上找補回來了,若能生擒呂蒙太上皇不會怪罪的,別忘了,姓呂的可是百萬魏軍共同的恥辱,傳我命令繞道向西,不管誰發現呂蒙都給我立刻阻擊並迅速向其他部隊求援,什麽也不能讓呂蒙跑了。”
為擴大包圍圈將呂蒙徹底堵住,郝昭率軍火速趕往溧,又命王雙領一路大軍擴大包圍圈,沿著吳郡與丹郡的分界線直奔羨,故鄣,什麽也不放呂蒙離去。
同樣順利過江的侯卻沒郝昭那麽多彎彎繞,死死追著呂蒙而去。
與董襲一樣連夜撤走的呂蒙顯然輕視了魏軍對他的恨,依然按照原計劃路線,準備經溧撤往羨,再乘船穿過太湖趕往吳縣,再到婁縣乘船出海,幾路大軍陷追逐,而且都沒清對方向,宛如瞎貓一樣在江南大地上四轉,能否上死耗子全憑運氣。
軍令不可違,王雙雖然有些不讚郝昭的意見,卻也不敢違抗,率領一萬大軍加趕路,年輕人腳利索,僅用一就趕到了羨的太湖邊上,太湖可是吳郡最大的湖,湖裏有沒有藏點兵馬或者其他誰也不清楚,王雙賭氣似的來到太湖邊搜尋,邊搜邊罵罵咧咧的道:“郝將軍也是,什麽呂蒙有可能從水路逃跑,這不扯淡嗎,當著陸地不走走什麽水路。”
他是北人,理解不了南人對水的熱,隻好將人撒出去意思意思,領導代的任務還是要辦的嘛,辦不好是能力問題,不辦可就是態度問題了。
罵罵咧咧間,一人跑到近前拜道:“將軍,前方發現大量船隻,裏麵藏著糧食,米缸上都寫著軍糧字樣。”
王雙大喜,興的道:“還真要走水路,快去看看。”
跟著士兵來到船隻所在的位置,發現那裏藏著整整一個船隊,再從船隻的載重量判斷剛好能坐一萬人,王雙不由的欣喜若狂,道:“不用猜了,這肯定是呂蒙給自己準備的,把這堆破爛一把火給我燒了……等等,不能燒,萬一呂蒙看見火不來了咱們可就抓瞎了,下去一隊人把船開走,再仔細找找船上有沒有人,這麽多船不留人看守不太可能。”
人生百年一場夢,爭名逐利紅塵中。誰人笑看風雲淡?唯我金牌小書童!
安史之亂對煌煌大唐而言,並不是恥辱的終結,而是痛苦的蛻變。中晚唐,既開此後五百年華夏之新格局,也是個被理解得最為僵化的辭彙。朝政衰敗?藩鎮割據?外敵欺辱?黨爭酷烈?單單是這些?不。肅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雖亡日月新!現代不得志的編劇高子陽,因個微不足道的偏差,穿越到了唐代宗大曆十二年,獲得了太學生高岳的身份,並準備要通過考試,當大唐的公務員。在他眼前,是個盛世不再但又歷久彌新的大唐,至此一副榮華遷轉的八雋圖卷徐徐展開。
李易穿越了,帶著一個壽命系統穿越了,只有做出有利於唐朝社會發展的事情,才能增加壽命。而此時他的壽命以時辰來計算,然後他遇到了對他隱瞞身份的皇帝李隆基。故事從這裡開始。 李易:只要能增加我的壽命,要啥技術我都有。
穿越后,我竟然憑借幾首詩震驚了世人!皇帝對我贊不絕口,大學士搶著收我為徒,皇子為了爭我斗的頭破血流! 而我,楊凌,沒什麼大本事,老婆是個山賊,父親是個鐵匠。可怎奈,嘴里念的是唐詩宋詞,手上做的是現代科技,吟詩作對,士農工商,無所不曉,無所不能,仰天長嘯:無他,憑詩上位而已!
他命運不濟,身為21世紀的大好青年,卻被老天爺一個響指送回數千年前。戰火紛飛,餓殍遍地的時代,他不甘餓死,想賺點小錢。沒想到數年之后,卻被百萬將士以死逼迫,執掌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