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重生三國當皇帝 第2207章 論功行賞

《重生三國當皇帝》 第2207章 論功行賞

偽漢朝廷雖已遷走,江南大地依然存在著許多不穩定因素,誰知道會不會有人趁此機會占山為王,因此必須留兵駐守。

    思前想後,曹昂決定將陸遜留下來,由他率領五萬預備役新兵鎮守江東,協助龐統理政務,張遼郝昭等銳大軍卻調回了京城,一來避免地方上留太多兵馬造強枝弱幹的局麵,二來這些銳將士征戰太久,也該回家清福了。

    戰事結束,回去的路程自然不需要太趕,過了長江大軍便開始慢悠悠的晃,邊走邊欣賞沿途的風景。

    大軍雖然走的慢,得勝的消息卻以最快的速度傳回了長安城並快速登報昭告下。

    看到消息的世家們糾結了,江南地大博富裕的很,現在原主撤走,單憑曹氏皇族可吞不下這塊,肯定要與世家分的,世家隨便派個人過去就能跑馬圈地,別的不,偽漢留下的那些茶樹茶山足以死一幫人。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茶葉已經了日常的必備飲品,大魏茶葉又都是從偽漢進口的,等於七寸在人家手裏,南征以來偽漢忙著遷徙事宜,出口量急劇減,大魏很多世家的存茶都已告罄,市麵上同樣如此,茶葉價格翻了十倍不止依然有價無市,誰現在過去搶座茶山,那絕對是躺著數錢想賠都難。

    還有江東的綢,中原也有綢,但由於氣候地理等原因,本造不出那味,豫章郡鄱縣(景德鎮)的瓷更是一絕,這些都是接手就能來錢的買賣,誰不眼紅心

    更別江南的大批糧田了,衛寬研究的雜水稻已經,江南一年兩季,經曆過黃巾暴的世家對糧食是有執念的,如此良田誰不想要?

Advertisement

    問題是世家再大人口也是有限的,這個時代通信息又不暢,把人送去江南可就等於分家了,人都是自私的,在江南站住腳之後還肯聽從本宗的調遣嗎,一兩代或許可以,三代以後呢?

    真若分家,家族肯定會經曆一段時間的衰弱期,按照曹昂的尿,若不趁這段時間製定一堆對大魏不利的政策,他的曹字就可以倒過來寫了。

    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起了衝突,如何抉擇真是讓人為難啊。

    糾結隻是暫時的,親朋好友聚在一起一商量,還是決定分。

    倒不是他們多英明,而是知道就算不分家也幹不過曹昂那個王八蛋,現在偽漢退走,曹家父子攜得勝之師歸來,威風一時無兩,他東誰敢西?

    既然注定要臣服在曹昂的威下還掙紮個什麽勁,直接認慫再趁機撈點好他不香嗎?

    世家的執行力向來都是比較強的,做出決定立刻行,然後太傅董昭和戶部尚書王朗家的門檻就被踩破了,丈量土地登記戶籍可是戶部的職責,不找他們找誰。

    不過曹昂沒回來給出明確指示之前,董昭和王朗也不敢胡許諾,隻是好言安,讓他們先回家做準備工作,等陛下回京商量出方案之後再。

    世家也不是不講理的,聞言便沒再糾纏,加準備的同時耐心等待曹昂回來。

    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大魏朝廷和世家們將會進行一場瓜分江南的盛宴,一口下去幾代人的吃喝都不愁了。

    所有人都在等待,曹昂卻像沒事人似的在路上晃了半個多月才回來,回京這大都督夏侯惇與太傅董昭率領在京的文武百出迎,為曹昂和凱旋將士舉辦了盛大的歡迎儀式。

Advertisement

    儀式結束,曹昂將夏侯惇曹仁,董昭荀攸鍾繇等人召到書房議到半夜,早晨又舉行大朝會。

    曹昂太懶,登基之後將原本半個月舉行一次的大朝會推遲到一個月一次,除董昭等大佬之外,普通員平時見不到他人,但是今,剛回京就舉行大朝會,有些破荒了,朝議容雖然沒卻也不難猜,大軍凱旋下一統,論功行賞自然要提上日程了,江南又一下空出那麽多位,不出意外的話,很多人都要升個幾級了。

    升不積極腦子有問題,在京員全都起了大早,不亮便趕到皇宮門口等待,聚在一起頭接耳,言語中滿是喜

    終於熬過時間,鍾聲敲響宮門打開,百按照順序排隊形,有序的走進未央宮,等待許久曹昂才和曹在太監婢的簇擁下走了出來。

    今日的曹昂穿冕服頭戴旈冠,穿戴整齊,麵容藏在旈珠之下,顯的威嚴又神,讓人不敢直視。

    曹昂來到龍椅麵前,等曹在旁邊的椅子上坐定才坐下。

    百見此連忙行禮,躬拜道:“臣等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等拜見太上皇……”“眾卿家免禮。”

    曹昂雙手虛抬將大夥請起,向曹點了點頭才起道:“太上皇征戰三十餘載終於平寰宇一統下,從此之後華夏再無戰事,百姓皆可安居樂業,相信在朝廷治下,大魏一定會超越前漢,帶領漢家百姓走向更大的輝煌。”

    “當然,大魏能有今日離不開諸位卿的盡心輔佐,下一統殿中諸位都有功勞,因此朝廷決定論功行賞。”

    “陛下英明。”

Advertisement

    百,等了太久終於等到今了。

    曹昂抬手下止住嘈雜,繼續道:“封賞講究的是公平,不能任人唯親,更不能寒了有功將士的心,所以封賞之前先定製度,朕與太上皇董太傅等人商議決定更改大魏的爵位製度,在侯之上再加一公爵,大魏的爵位依次為公侯伯,但公爵事關重大,目前暫定為九名,多了就不值錢了嘛。”

    此言一出全場皆驚,公爵可不是開玩笑的,前漢的最高爵位就是侯爵,四百年隻出過兩位公爵,一是安漢公王莽,二是魏公曹,這兩人哪個不是大漢的臣賊子,至於魯公曹丕,穎公荀彧,嚴格意義上不算,畢竟遠在曹洲。

    現在曹昂竟然要將公爵合法化,這可太讓人意外了。

    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看穩坐釣魚臺的董昭等人,頓時明白幾位大佬已經知道並且同意,其他人支持反對都沒意義,便也懶的費口舌了。

    既然事不可違,百心中又開始好奇,哪九位幸運兒能獲此榮殊。

    公爵啊,這要世襲傳下去,家族能發展到什麽地步,海外建國最後發展春秋五霸那樣的量都有可能吧,想想真讓人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