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帶著軍需來大明 第一百九十七章 有敵自遠方來

《帶著軍需來大明》 第一百九十七章 有敵自遠方來

這一吼將眾臣的目都集中在了他的上,「爾等為朝中重臣,此時如百姓般在這裡一團,統?」胡濙翹著鬍子大聲的質問著群臣。

論年紀和資歷,胡濙都有著足夠的資本,這一喊,不的臣子即將頭低了下去,不敢與之在爭辯什麼。但同樣有不懼胡濙者,比如說是兵部尚書儀銘手持笏板站了出來,「胡尚書,莫不是楊晨東是你的孫婿,你就在這裡如此的為其袒護不嗎?」

工部尚書石璞也是一步站出而道:「胡尚書,此刻可不是念親的時候啊。」

「是呀,當此國之危難時,應該以大局為重,親應置於一旁才是。」新任戶部尚書金濂也一步站出,指責著胡濙的不是。

參加了朝會這麼多年,胡濙還有一次被三位尚書攻擊的時候。但面對此此景,他沒有半分要退讓的意思,目反看著三人,帶著鄙夷之的說道:「哦?這麼說來,三位應該是知兵懂戰了?即是如此,為何之前皇上要選大將的時候,爾等沒有站出來力抗重擔呢?」

「這」被胡濙說的臉紅的兵部尚書儀銘,深知他是最應該站出來力扛一切之人,可他沒有自信,沒敢這樣去做。現在胡濙這樣說,分明就是在攻擊他。「胡尚書,我們現在說的是得勝門不攻自開之事,請不要轉移話題好嗎?莫不是楊晨東已經投降了瓦剌,你這個做爺爺的人也會有好,所以替其說好話不嗎?」

儀銘的這一波攻擊,可謂是說到了大家最擔心的事,一時間很多大臣的臉都發生了變化,即便是座在龍椅之上的朱祁鈺,這一刻也是臉煞白。如果儀銘尚書說的是事實的話,那他豈不是等於把京師拱手送給了敵人嗎?

Advertisement

「儀尚書,請自重。」眼見皇上包括眾大臣都被儀銘的話給說了,胡濙是一臉怒崩之的吼道:「請問儀尚書所說的這些可有什麼證據嗎?」

「證據?當然是沒有的,不過城門打開這是何故?」儀銘眼見胡濙被說的發了火,不由是有些沾沾自喜的說著。他原本連三品都不是,蒙朱祁鈺賞識,這才得了一個兵部尚書,為了大明正二品大員。但即便是此,他也清楚,一些個資歷深厚的老臣還是看他不慣的。現在,可以說的胡濙尚書啞口無言的話,以後在朝堂之上,當無人敢在瞧不起他即是。

胡濙可是數朝老臣,見過的風浪何其之多,又怎麼會被一個新貴儀銘給問住呢?耳聽對方並沒有證據,他不由就是一聲冷笑的問道:「即然沒有證據,儀大人剛才之言可就有誣陷之嫌了。」

連尚書都不了,改稱大人,胡濙眼中的輕蔑之意已然是十分的明顯。

一句反擊,頓時讓儀銘的臉變得非常的難看,只是不等他想在反擊什麼,胡濙已經繼續的說道:「這一陣子,誰不知道忠膽侯在京師中大置產業。試問,如果他不是對守住京師有著絕對信心的話,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這個.這可能是他想安定人心。在說了,如果他已經與瓦剌勾結到一起的話,想必等異族進到了京師,也不會他的產業吧?」儀銘被問不知如何回答,乾脆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說著。

「哈哈,笑話。這本就是你的無度猜想罷了。瓦剌是什麼人,想必皇上還有群臣心中都早有認識,這本就是一群貪得無厭之人,試想與這樣的人打道,那他們怎麼可能會因人而收起貪婪之心呢?如果忠膽侯想與瓦剌好的話,他本就不需要這樣去做。大家不要忘記,當初是誰從瓦剌的手中救下的英宗。如果他想與瓦剌好,本就沒有必要行此事之舉。」

Advertisement

將英宗的名諱提了出來,頓時群臣都是倒吸著一口口冷氣。不錯,如果楊晨東真是這樣吃裡外的人,當初本就沒有必要那樣去做。這個理由,瞬間就說服了很多人,也包括著代宗朱祁鈺。

「忠膽侯於英宗有救命之恩,可前一陣子他並沒有去往陪都南京?想必其中心思大家已經可以明了。這一次更是頂著巨大的力與強敵瓦剌對抗,那我們還如此的不相信他,豈不是太讓人寒心了嗎?」胡濙一幅為楊晨東打抱不平的樣子說著。而事實上,他心也極為的看好自己這個孫婿。

有了胡濙這一番話,原本激的群臣很快就安靜了下來。便是皇上朱祁鈺也因為這一番話多了許多的自信,當朝講道:「不錯,忠膽侯是忠於大明的,任何人以後不得在說此番之言。現在還是讓我們靜候佳音即是。」

因為胡濙的拒理力爭,朝堂上的爭論終於被制了下來。對於這些還一無所知的楊晨東此刻正站在得勝門的城樓之上眺著遠方。他並不知道胡濙已經幫他擋下了眾臣的攻擊,讓他可以放心的在前方領軍打仗。

當然,就算是沒有胡濙相助,楊晨東也不會在此時出兵權的,只是會多了許多的麻煩便是。

站在城樓之上,當他將遠鏡放下的那一刻,面帶微笑的他向著一旁站著的四名穿迷彩服的子說道:「你們現在可以看看了,瓦剌騎兵來了!」

「啊!來了嗎?在哪裡,在哪裡?」胡濙四這一刻是激非常,各自拿著掛在脖頸上的遠鏡遠起來,果然,一陣陣的煙塵飛舞,瓦剌騎兵到了。

以賽刊王為首,喜寧做引導的瓦剌一萬騎兵正飛速的向著大明京師而來。人數如此之多,遠遠看去,當真是壯觀非常。

Advertisement

眼看著距離京師只有不足十五里的時候,前方派出的快馬斥候飛奔了回來,報告了京師得勝門大開的況。

「城門大開?這是何意?」賽刊王被這個消息給弄的有些不知所措。按說知道自己來了,要麼大明軍隊是死守城池,要麼就是瘋狂的逃亡,這打開城池是為了什麼?這於事實不符啊!

喜寧也被這個消息給弄懵了。這麼長時間不在京師,他也不知道這裡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所知的只是大明因為代宗朱祁鈺的上位,出現了雙帝同治的局面,僅此而已。

雙帝同治在喜寧看來是一件好事,力量分散之下,給了瓦剌大軍各個擊破的機會。可眼前京師大門打開,卻是讓他想不通,不明所以。

還沒有想明白這是怎麼回事的時候,一旁的賽刊王已經發聲問他,「喜寧兄弟,大明打開得勝門這是何故?難道是想投降於我等嗎?」

「這或許是吧。」喜寧弄不清楚原因,自然不敢胡說八道,也就只好順著賽刊王的話頭來。

喜寧這不過就是客氣之言,說白了就是他沒有主意罷了。但他的回答聽在了賽刊王的耳中,卻以為這是自己猜對了。當下大喜道:「哈哈,果然如此。大明軍隊都是鼠輩而已,知我銳騎兵到來,定然是驚慌失措。為了保命,便是主投降也是有可能的,這樣,命令大軍加快速度,爭取中午的時候進京師中就餐。」

聽到命令的瓦剌騎兵一個個是歡欣鼓舞,躍躍試,但只有喜寧一人覺到事不會如此的簡單,只是他也實在想不出這樣做的理由,便也只好跟著大軍一起向京師得勝門而去。

「他們來了,直奔我們這裡來了。」城樓之上,胡嫣蹦跳的說著,爾後這才覺到自己的表現有些失了禮儀,當即一臉通紅的走到了楊晨東的邊。

Advertisement

「呵呵。」看著胡嫣表現出如此可的一面來,楊晨東哈哈的笑了笑。他更得意的是瓦剌大軍按著自己的計劃向得勝門而來,這才是讓他真正高興的原因所在。

只有一萬城防兵,且還是二線軍隊。對他們,楊晨東實在不敢抱有過多的指。可大明的京師實在是太大了,僅是可進城中的大門就有十二座之多,怎麼樣能夠集中兵力,引敵人一路來攻這是首先就要考慮的事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楊晨東這才命令關閉其它十一門,只是打開了得勝門。如今看來,倒是功的吸引了對方的兵力。

不過是十五里地的距離罷了,僅是片刻的工夫,瓦剌的浩騎兵就出現在了得勝門外。當真是兵過一萬無邊無沿,加上又是騎兵,更是給人一種浩龐大之

這種陣勢也嚇到了胡嫣四們接有關戰爭的一切,不過都是聽人而言罷了,哪裡有像現在這般的直視過,一時間都因為張變得發抖了起來。

楊晨東早就注意到們的變化,走上前一一給予了一個大大的擁抱,那溫暖的懷抱很快讓們重新的鎮定了下來。隨後楊六爺就大步來到了城牆之前,目向下而視,正落到由騎兵隊伍中走出的喜寧一行人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