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蜀漢之莊稼漢 第0217章 張子房

《蜀漢之莊稼漢》 第0217章 張子房

(4, 0);

  「兄長無事便好。小弟觀這沙盤,製作巧,也不知兄長是如何做出來的?」  立即訪問₴₮Ø.₵Ø₥,獲取最新小說章節

  「哦,這是師門所學,一般人是學不會的。」

  這要涉及到等高線,比例尺,甚至投影等知識,至於的手藝,倒是最不重要的。

  「兄長之意,這世間,他人竟是做不出來?」

  李頓時一臉的失,心下嘆惜,難不是兄長不願意外傳此法?想來也是,這個看來是兄長師門兵法之重寶,如何肯輕易傳出去?

  「他人倒是可以做出來,只是做不出這般細罷了。」

  馮永倒是沒多想,笑了笑,「若是想做出這般細的,卻是要學其他學問輔助才。」

  「就算是再簡陋,也比只曉得向當地土人問路要好吧?再說了行軍打仗,哪來這般講究,能知曉山川河流,已然稱得上是知地利。」

  李本已失,沒曾想兄長卻是說出另一番話來,當下大喜過

  只見他滿臉激地繼續說道,「若是能把山川河流放於眼前一尺之地,那就是真正的運籌帷幄啊兄長!當年的留侯想來亦不過如此!」(5,0);

  留侯,就是助高祖皇帝奪得天下的張子房。

  這話過了哈!拍馬屁也要適度嘛!

  馮永看著臉上通紅的李,饒是他這般厚臉皮,都到有些不好意思:「文軒此言過矣,留侯何等人,我如何能與之相提並論?」

  「以兄長之才,便是此時不能,以後卻是未必不能。」

  李毫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繼續說道,「兄長勸和東吳,計定南中,此乃安邦,屯墾漢中,以羊羈絆胡人為大漢所用,又能讓朝廷得利,乃此治國。」

Advertisement

  說著,李駢指為劍,指了指外頭,「問天下,在兄長這般年齡時,有幾人能做到這些?更不消說,這沙盤……」

  只見李放低了聲音,「這沙盤,無論是對平南中,還是收荊州,皆是大有裨益。畢竟這兩地,對大漢來說,都是極為稔之地,故做起沙盤來,也是容易得。」

  「好了,你不用說了。」馮永拍了拍李的肩膀,笑了笑,「這沙盤,我做出來,本就沒想著要瞞,你若是想報上去,便報了便是,何須說出這般話來?」

  雖然心裡很舒爽,而且李這馬屁拍得越狠,關姬的眼睛就越亮,最後看向馮永的目,差點就出水來,讓馮土鱉心頭舒爽的同時又直,但他終究還是要臉皮的。(5,0);

  「那小弟便謝過兄長了。」

  李心愿得償,連忙拱手道謝。

  「過了,你我兄弟之間,何須如此?」

  「此非全是小弟道謝之意,而是代大人向兄長道謝。」李嘿嘿一笑,「畢竟大人在南中,得沙盤,如又得一利矣!」

  「莫忘了子實的大人也是在南中,到時讓王將軍也參與此事。」

  「小弟省得,自不會忘了。」

  馮永擺手止住那邊王訓想要道謝的作,「對了文軒,除了丞相讓我做縣令一職之事,這漢中太守之位,丞相打算讓誰來坐?打聽到了嗎?」

  「哦,小弟差點忘了,是馬參軍。」

  「馬謖?」

  馮永一愣。

  「正是。」

  這馬謖看來當真不愧是諸葛老妖的弟子,深得諸葛老妖的信任。

  我搶了他的平定南中之計,卻又送了他一個漢中太守之位,一啄一飲,豈非天定?

  不過這馬謖,帶兵打仗不行,但卻算是個好參謀。(5,0);

Advertisement

  不然給諸葛老妖獻計平定南中時,也不可能會大放異彩。

  只是他如今當上這漢中太守之位,也算得上是牧守一方,等諸葛老妖北伐時,漢中就是後勤重地,也不知會不會再帶上他?

  到時就是讓他管後勤,也比讓他去守街亭要好吧?

  想到這裡,馮永沉一下,向趙廣和王訓招招手,「義文和子實過來。」

  趙廣等人一看馮永這架勢,就知道兄長這是有事,當下連忙放下沙盤,圍了過來。

  「馬參軍算得上是諸葛老……咳,丞相所重之人。一旦他來漢中當太守的消息傳開,只怕所有人都會知道丞相對漢中的重視之意。介時漢中估計就會吸引不有心人的注意,所以我們要早做準備。」

  「卻是不知兄長做何打算?」

  眾人神皆是一震,聽兄長之意,這是要搞事啊?

  「這幾日,我把沙盤製作之法教與你們。然後義文與子實,帶著自家的部曲,前去安關找馬將軍。我估著過了最冷的時候,馬將軍就要手了。」

  所謂的手,自然是找藉口對周邊的胡人僚人進行掃——不然漢中哪來的人手進行耕種?(5,0);

  來漢中開墾的權貴們已經憋了整整一個冬天,相信他們都深深地覺到了人手的缺。

  郡、汶山甚至平,不是僚人就是胡人,以前不管,那是因為覺得他們沒價值,現在有價值了,只怕恨不得他們一年能生一窩,一窩就有七八個。

  「兄長覺得,馬將軍最有可能會對哪裡手?」

  馮永說的什麼意思,幾個人都懂,畢竟他們都不止討論過一次這個事了。

  「平和武都。」

  「為何?」

Advertisement

  馮永冷笑一聲,「當年斄鄉侯馬將軍策氐人反,氐人多響應,平氐王強端卻是反其道而行之,殺了大漢的將軍而投曹賊。此乃舊恨。」

  「再說了,如今平武都雖名為曹賊之地,但實是羌氐胡人聚集之所,全是附曹賊而敵視大漢,此乃國讎。拿他們開刀,最是合適不過。」

  「那來年丞相收羊之事……」

  「那是丞相要心的事,想來馬將軍若當真要帶兵出境,肯定會稟報丞相的,這種大事,非我等所能揣。」

  羈絆胡人這種事,當然是打一半拉一半,沒有對比,哪來的傷害?(5,0);

  先把刺頭給收拾了,然後再給他們甜棗,還怕胡人不被收拾得服服帖帖?

  後世的人希不就是這麼幹的?而且一干就是一百多年,屢試不爽!

  再加上有諸葛喬前面收羊立下的信譽,那可是實打實的糧食,一手糧食,一手快刀,胡人願意要哪個,本就是不用想的事

  出兵的藉口,那就更不用發愁。

  年年冬日了曹賊的指使來擾,亦或者是當年漢中之爭時,殺我大漢將軍,甚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隨便拉一個出來就行。

  討不臣嘛,教化嘛,開疆拓土嘛,反正史書上都是這麼記的。

  至於被討的對象,後來怎麼樣了,誰去心?王師討不臣,平蠻夷,吃你三瓜兩棗咋啦?牽你家幾頭牛羊又咋啦?還用給錢?

  不臣的人,被弄去放放羊,耕耕地,以此贖罪,難道不是大漢心廣闊的象徵?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