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今日是元旦,算是開春過春節了。吃五辛,可以發五臟之氣呢。」 ѕᴛo𝟝𝟝.ᴄoм第一時間更新,彩不容錯過
阿梅看到自家主君一臉驚訝的模樣,一邊擺好飯食,一邊笑著解釋道。
「主君多吃一些,還有這桃湯,這可是關娘子在天還沒亮時,就出去采桃枝回來熬的。是關娘子在元旦給各位郎君的一片心意,主君多喝一些。」
馮永聽了,眼落到下邊的關姬上,只見伊人正舉袖遮臉吃東西,連看都沒看這邊一眼。
「元旦算是春節?」馮永覺得有點蒙。
在這副的記憶里,關於過節的記憶極。
連飯都吃不上的流民,哪來的資格過節?
等後來家裡好不容易才有了一百畝地,那也只是離了流民的份,勉強能吃上飯,但一年到頭卻還是有大半年只能算是半飽,哪有心過節?
能吃上五辛的人,家裡說也是能不愁吃飽飯的。
「元旦自然就是春節,也是過年。過年要喝桃湯,說是可以避百鬼。」(5,0);
趙廣拿起桃湯碗,「咕嚕嚕」地喝下去。
後世子孫不孝啊!
馮永嘆息,原來現在的元旦和後世的元旦不是同一回事。
看著那有點褐綠的湯水,馮永心裡實在是有些拒絕,只是再看看關姬,當下一閉眼,端起碗「咕咚」地喝了幾口。
趙廣拿起麵餅,把盤裡的五辛菜卷在裡面,然後咬下一大口,嚼了幾口咽下去後才又開口說話。
「只是元旦要吃五辛,我卻是不知是為何。吃五辛發五臟的說法,阿梅娘子是如何知曉的?」
阿梅擺完飲食後,站在馮永後隨時伺候主君,聽到趙廣問話,彎腰回答道:「回趙郎君,婢子是聽大人說的,婢子的大人,是個醫工。」
阿梅的大人,當年就是因為去深山採藥才與的阿母認識的。
「怪不得。」
趙廣三口兩口吃完麵餅,毫沒有食不言的規矩。以前大概是有的,可是跟了馮土鱉這麼久,就是有也變得沒了。
「我說呢,你怎麼會做月牙餛飩。」(5,0);
月牙餛飩,就是餃子。
這種食,如今還算是一種半藥材。
是張仲景為了避免老百姓耳朵上生凍瘡而做出來的。
所以說,現在的餃子,往往是與醫工聯繫在一起。
這是東漢末年最偉大的醫生,沒有之一。
至在馮永眼裡,他比華佗還偉大。
這個時候,醫生還不醫生,醫工或者醫匠,是與工匠同一階層,屬於賤籍,連黔首都比不過,遠不是後世那種白天使所能比的。
或許華佗的醫要比張仲景的高,但華佗卻只因為這個職業被人看不起,而經常懊悔自己做了醫工。
但張仲景不一樣,他的出,勉強算是一個世家子。
可是就是這麼一個世家子,對賤籍的事產生了興趣不說,甚至還苦學醫,給黔首們看病。
世家子總是很容易當的,張仲景雖然當了,卻很輕視途。
甚至當他坐到了長沙太守的位置時,為了給百姓解除病痛,竟然不顧世俗的眼,每月初一和十五,都會大開衙門,親自坐堂,給百姓把脈看病。(5,0);
這在當時算得上是一件極為轟的事。
「坐堂醫生」,便是由張仲景而始。
相比於華佗經常後悔自己做醫工,張仲景在世人眼裡,卻是自甘墮落。
但他卻不顧非議,只願能解除百姓病痛,形象確實要高大不。
「主君,這飯食不合胃口嗎?要不要婢子拿些酏湯?」
看到馮永看著月牙餛飩,突然怔怔地發呆,阿梅有點擔心地問道。
「哦,不是,好的。」
馮永從發呆中回過神,問向李,「三娘,我想問個事。」
「不知兄長要問什麼?」
關姬聽了,放下手裡的吃食,又拿著絹子了,這才放下半掩著臉的袖子,端端正正地坐好,看向馮永。
不得不說,在很多時候,關姬確實算得上是一個大家閨秀。
容貌清麗,不茍言笑,平日嫻靜,行坐間自有姿態——如果不是紅太糟糕的話。
「張君侯舊年鎮守荊州時,三娘可曾聽說過當年的長沙太守張仲景此人?」(5,0);
這個年代,可能有人不怕死,所以看不起醫生,可是馮土鱉怕啊!
可是馮永對張仲景此人的了解,最多也就是到長沙太守為止——因為歷史書上就只記載過他當過長沙太守。
後來這位醫聖跑哪去了,還是出了什麼事,卻是再也沒印象了
因為到了後來,荊州一帶就是劉表為備曹孫權等這些大人的舞臺,小小一個醫工,誰有閒心去關心?
「張仲景?」關姬想了一下,問道,「兄長問的可是張機?」
「張機?」
馮永一愣,心想張仲景什麼名來著?好像他從來沒留意過。
後世都張仲景張仲景地,想來是他的字,至於名是什麼,鬼才知道?
「張機,也張仲景?也做過長沙太守?」
馮永問道。
關姬點點頭,說道:「張太守名機,字仲景,當年做過長沙太守,後來為了避戰,就辭去了嶺南居。當年大人中了箭毒,聽說張機醫了得,才特地派人去請來去箭毒。」
「刮骨療毒?!」(5,0);
馮永口而出道。
「對。」
關姬了,臉上煥發了一些神采,仿佛想起當年自家大人的豪邁無畏。
「當年張機為長沙太守時,曾大開衙門為人看病,所以醫在荊州一帶,早有名氣。大人也是聽到傳聞,這才請了他過來看病。」
「不是,刮骨療毒,不是華佗做的嗎?」
馮永覺有些混。
「華佗醫,自是名滿天下,只是那時他是曹賊的人,而且已被曹賊所殺,距大人負箭傷已有多年了,又怎會來荊州?」
關姬臉上帶著奇怪的神問道。
臥槽!
馮永一臉蒙。
所以說當年我為什麼不好好讀書?
關羽的刮骨療毒,許多人都以為是假的。
可是馮永當年為了和別人辯論關羽當不當得起威震華夏這個詞,還是專門去看過三國志關於關羽的記載的,他知道確有這麼一回事。
只是書上沒記載究竟是哪個給關羽的手,沒想到竟然張仲景。
想來也是,雖然沒有華佗的麻沸散那麼牛,可是刮骨這種事,必然是會大出的,如果沒有湛的醫,想必關羽也會失過多而掛掉。
而張機,恰恰是合適的極數人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