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蜀漢之莊稼漢 第1350章 料事如神

《蜀漢之莊稼漢》 第1350章 料事如神

(4, 0);

  第1350章 料事如神

  陸胤楊竺被下獄,此二人,又分別正是太子與魯王的心腹賓客。

  孫權下詔,把這兩個兒子斥責一番後,再次下達令,讓他們專心好好讀書,不許與賓客往來。

  這個令,對於魯王來說還好。

  畢竟居於宮外,只要想辦法,總會有機會能見到心腹。

  但居於宮中的太子就不一樣了。

  想要在孫權的眼皮底下與賓客相見,無異於跑到虎老虎屁

  而且在太子一黨看來,陛下看起來是各打五十大板,但實則是偏向魯王。

  更別說就算是真的各打五十大板,太子也是吃了大虧——那可是太子,是儲君,是國本,豈能與親王一併而論?  前往𝕾𝕿𝕺𝟝𝟝.𝕮𝕺𝕸閱讀更多

  本就擔心陸胤在獄中堅持不住,把太子牽連進來的朱據,此時再得知陛下的決定,終於是再也按捺不住了。

  萬一陸胤當真熬不過獄中的用刑,那太子就真的是再無機會了。(5,0);

  朱據覺得,自己必須要在此之前,做點什麼。

  於是他聯合了太子太傅吾粲、尚書僕屈晃、無難督陳正、五營督陳象等大臣將軍,一起上書。

  再次懇求孫權,明嫡庶之分,儘快把太子的令解除,以安人心。

  只是看起來聲勢浩大的上書,被送宮中後,卻如石沉大海,甚至沒有掀起一浪花。

  朱據看到孫權對自己等人的上諫無於衷,又請求宮覲見。

  宮本就守衛森嚴,再加上宮談話被泄出去以後,孫權更是大力加強了對宮的守衛管理。

  除非是孫權下詔,想要召見大臣,否則的話,臣子想要見到居於深宮之中養病的皇帝,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Advertisement

  更別說孫權本不用接見朱據等人,就知道他們想要說什麼,想要幹什麼。

  明嫡庶之別?

  真要聽了你們的話,這麼早就明嫡庶之別,好讓你們這些江東世家世代把持大吳,把孫氏當傀儡?

  那朕故意挑起嫡庶之爭,還有什麼意義?(5,0);

  想到這裡,再想起太子一黨的主要人員,孫權的臉就越發地沉無比。

  「陛下!」

  正當孫權惱火不已的時候,宮人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路。

  「何事?」

  孫權大是不耐地反問了一句。

  奏章有專人送宮裡,除了有事要召見數的臣子,他已經讓宮門的侍衛,把想要覲見的大臣都擋在了宮門外。

  就是想要清靜一下,沒想到這宮人還這般沒眼,讓他心頭就是莫名的煩躁頓起。

  若是無事就敢這般驚擾自己,我倒要看看,這些下人有幾條命?

  迎著孫權冷而不悅的目,宮人子就是不由地一

  自從與潘夫人一起修仙以來,陛下的脾氣是越來越古怪了,特別是這一年多來,總有宮人莫名地消失。

  就連宮裡的老人,有時候都會在不經意間惹怒了陛下而被杖斃。

  這種況,不單單是發生在陛下起居的宮殿,在潘夫人那邊,也是同樣的況。

(5,0);

  潘夫人脾氣亦是極惡,常常是就要罰宮人,讓人戰戰兢兢的同時,亦是怨言不已。

  (註:歷史上的潘夫人之死,有兩種傳聞,其一就是因為經常待宮人,宮人不勝其之下,這才在孫權死後把縊殺)

  不人都說陛下正是因為與潘夫人雙修,所以才會變這樣。

  正當宮人被孫權的眼神嚇得有些魂不附的時候,只聽得上頭一聲怒喝,打斷了他的胡思想:

Advertisement

  「狗奴,問你話呢,為何不答!」

  宮人下意識地就是雙膝一,連忙匍匐在地回答道:

  「稟陛下,宮外有人叩闕。」

  「叩闕?」

  孫權本就是煩躁無比,再聽「叩闕」二字,心頭怒火就是騰騰而起:

  「叩闕叩闕!就知道叩闕!是誰在叩闕?」

  這是第幾次了?

  第幾次了!

  朕一不聽他們的進諫,就知道跑到宮門外叩闕。

  孫權再也躺不住了:「來人,給朕穿!」(5,0);

  穿好服後,他怒氣沖沖地向外走去,後面的宮人一路小跑,都差點跟不上他。

  登上白爵觀,向白虎門的高闕看去,果見有不人正跪在闕門下。

  「是誰帶的頭?都有些什麼人?」

  「回陛下,是驃騎將軍和吾太傅為首。」

  左右回答道,接著又念出跟隨的群臣。

  孫權越聽,臉上的厭惡和反越濃。

  他們這裡哪裡叩闕?

  這簡直就是宮!

  朕還沒死呢,伱們就這麼想要在太子面前表現?

  是不是要把朕氣死,才算是遂了你們的意!

  住火氣,孫權吩咐左右道:

  「派人前去,告訴他們,太子之事,朕自主意,不須他們心,讓他們各自回府。」

  「喏!」

  本以為自己下了詔,宮闕外面的群臣就會散去。

  誰料到孫權只看到外頭的群臣了一陣,卻是遲遲不肯離去。(5,0);

  「怎麼回事?」

  炎炎夏日,本就容易讓人上火。

  這些日子以來,孫權又偏生是火氣頗大。

  雖是站在蔭涼,但看到外面的群臣,孫權一下子就覺得全上下就是燥熱煩悶,眼看著火氣又開始冒起。

Advertisement

  出去傳詔的小黃門很快就滿頭大汗地跑回來,同時還帶回來了一個讓孫權驚怒加的消息:

  「陛下,朱將軍和吾太傅他們,面上塗泥,自縛己,求見太子!」

  「什麼?你說什麼!」

  孫權聽到這個消息,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他只覺得腦袋轟地一下,耳朵也嗡嗡作響。

  小黃門傳回來的消息,如同炸雷一般,讓他一下子呆若木

  死一般的寧靜。

  良久之後,孫權這才神經質般地森森大笑起來:

  「這就是朕的輔國之臣啊!好一幫忠臣良將啊!」

  笑了好一陣,孫權這才收住了笑聲,然後暴怒的聲音響徹起來:

  「他們這哪裡在叩闕?他們這是在朕!這是宮!」(5,0);

  此話一出,邊左右都連忙匍匐在地,有些宮人甚至在瑟瑟發抖。

  「怪不得!怪不得!狗彘不食的東西!」

  孫權又破口大罵了幾句,然後張著口急促地起伏,仿佛呼吸有些困難。

  天地一陣旋轉,孫權不得不閉著眼睛,把手部。

  他只覺得心已經快要裂了,接著捧著腦袋,因為極度的厭惡和憤怒而渾搐起來。

  怪不得自己讓太子代替自己前去太廟祭祀,太子居然膽敢藉機前去張家,果真是想要商議大事乎?

  孫權面部已經是有些扭曲,他的思緒如水般翻湧。

  原本自己還有些不太相信。

  今日看來,大虎(即全公主)所言,全是真的話!

  若非今日之事,自己都不知道,原來太子已經勢大如此!

  孫權越是想,一邊是後背發涼,一邊怒火衝天。

  又氣又怒之下,再加上雙修之後,吳國大帝已經是越來越控制不住自己的緒。

Advertisement

(5,0);

  此時早已是失去了理智,當即猛地睜開眼,咬著牙下詔道:

  「太子太傅吾粲,蠱群臣,違忤聖意,有不軌之心,召有司收獄中,嚴加拷問!」

  「無難督陳正、五營督陳象,不思報國,反挾私心,罪無可赦,召有司抄其家,夷之!」

  說到這裡,孫權的目,死死地盯向宮外。

  若非你是我的婿……

  孫權恨恨地想著,繼續下詔:

  「去,把驃騎將軍和尚書僕宮來,杖一百!」

  你喜歡繩縛,那朕就滿足你!

  不但讓你縛,還要你,長長記

  下完詔令,過了一會,但見宮門猛地被打開了,衝出一群如狼似虎的侍衛。

  在小黃門宣告了皇帝的詔令之後,宮裡的侍衛就拖的拖,押的押,把那些帶頭的大臣都拉走了。

  剩下沒有被孫權點名的,又被侍衛舉著子一陣打驅散了。

  白虎門前發生的事,震驚朝野。

(5,0);

  就連表面看起來與此事無關的呂壹,在得知這個消息後,都被嚇得一下子坐不住了。

  原本他給糜十一郎送了拜帖,意是在約定好時間再上門請教,這樣才會顯得尊重和鄭重。

  哪知約定的時間還沒到,就發生了這等大事,他再沒能沉住氣,直接就往糜十一郎的院子跑。

  一見面,就連忙道:「糜郎君,事急矣!還請教我!」

  糜十一郎顯然還沒有得到消息。

  畢竟興漢會滲得再厲害,在這種事上,也不可能比校事府的消息來得快。

  請呂壹坐下,糜十一郎還有心給對方倒了一杯茶:

  「呂中書這是遇到了何事,如此慌張?且慢慢道來便是。」

  「慢不了!」

  大熱天的跑過來,呂壹也是真口了,直接舉杯便一飲而盡,然後一抹,正開口,又下意識地看了一下周圍。

  糜十一郎看到他這個模樣,心頭就是一跳。

  這是真的有事啊!

  連忙屏退左右。(5,0);

  大約是真的太了,呂壹又自己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喝了一大口,看到所有人都退下了,這才把皇宮白虎門前的事說了一遍。

  雖說糜十一郎早就料到吳國的兩宮之爭會出大事。

  但他也沒有想到,這等大事居然會是孫權先手幹了。

  把大臣拖宮裡行杖刑,甚至把大臣直接抓獄中,還讓宮的侍衛對大臣進行暴地驅趕……

  刺激啊!這個是真的刺激!

  糜十一郎瞪大了眼,簡直是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話。

  這等事要是發生在未央宮門前……

  嘖嘖!

  呂壹可不管糜十一郎半天沒回過神來,只見他又把茶杯里剩下的茶一口飲盡,有些焦急地問道:

  「糜郎君,你說陛下,是不是真的要扶持魯王上位了?」

  眼看著陛下這一次,不但是把支持太子的大臣打掉了大半。

  就算是以呂壹的眼看來,這幾乎已經算是陛下表明了對太子的態度——這才是最要命的。(5,0);

  所以呂壹得到消息後,是一刻也不敢等。

  糜十一郎眨了眨眼,同時把因為太過驚駭而張開的悄悄閉上。

  強行穩了穩心神,努力地想要捋清思路。

  可是此事的衝擊委實是太過驚人,糜十一郎呆坐在那裡,心思在一時間,竟是沒能完全轉過來。

  呂壹又是了幾聲,糜十一郎這才完全回地神來,歉然一笑:

  「呂中書所言之事,讓某心神難寧,一時沒能回神,勿怪,勿怪!」

  看到糜十一郎這般反應,呂壹倒也是理解,苦笑道:

  「某初聞此事,亦是心神不安。」

  接著又繼上剛才的問話:

  「某現在擔心的,是陛下這是何意?莫不當真是要廢黜太子而立魯王?」

  若是陛下當真如此,那自己等人慾扶持七殿下之舉,又還有什麼意義?

  「呂中書莫急,發生此等大事,吳主對太子不滿之心,自是昭然若揭,但……」

  此時的糜十一郎,已是恢復了平靜,但見他故作沉一下,「但若真要說魯王大局已定,那倒也未必。」(5,0);

  「哦?」呂壹此時最需要的,正是讓糜十一郎幫自己樹立信心,聞言眼睛頓時就是一亮,「糜郎君有何高見?快快教我!」

  我有個屁的高見!

  表面看起來老神在在的糜十一郎,心裡其實同樣是慌的一匹。

  莫不兄長所料,當真出了差錯?

  眼下這局面,無論怎麼看,也是孫權想要廢黜孫和而立孫霸的樣子。

  那前面費了這般大的力氣布局,豈不是要付之東流?

  心裡想到這裡,糜十一郎的額頭,已是有了些許的汗水。

  心思如電轉,他裡卻是強地說道:

  「魯王一日未立為太子,這大局就不能說是已定。」

  「呂中書可別忘了,魯王的心腹,也有人被關在獄中呢!」

  「還有,支持太子的人,地位最高的那位,可是還沒有現。」

  呂壹馬上就反應過來:「陸伯言?」

  「正是。」糜十一郎點頭,心思也跟著順了過來,「陸伯言在朝野聲極隆,朝中軍中,門生故吏,何其多也?」(5,0);

  「吳主若是當真有廢黜太子之心,那就須得說服陸伯言,呂中書,你說是也不是?」

  「這……」呂壹一時語塞,這個話,似乎哪裡不太對,但一時間,又覺得有些道理。

  「可是糜郎君,就算是如此,那事亦急矣,若是陛下當真有心立魯王,那一切就來不及了。」

  「莫急莫急,」糜十一郎安道,「吳主有無意立魯王,只要再看看接下來會如何做便可。呂中書現在就是再急,也是無用。」

  如果孫權當真看好孫霸,那麼到了這個時候,想要改變其心意,恐怕也晚了,只能是日後再計較。

  「就這麼看著?」

  「對,靜觀其變。」糜十一郎低了聲音,「看上大將軍會如何,看那楊竺與陸胤會如何,便能略窺吳主之意矣!」

  得到這麼一個建議,呂壹也是沒有其它辦法,最終只能心事重重地告辭。

  在呂壹離開後,原本還一副竹地給呂中書提建議的糜十一郎,立刻如同火燎般地彈而起。

  攤紙,研墨,走筆如蛇……(5,0);

  然後粘上上紅紙。

  「立刻送回長安!」

  「喏!」

  命而來的興漢會信使深知紅信代表著什麼,重重地應下。

  而聽了糜十一郎的建議,回去焦慮地等待消息的呂壹,第二日就得到一個驚雷般的消息:

  「呂中書,太傅死了。」

  「太子太傅吾粲?」

  「正是。」

  吾粲才被抓獄中,就突然死了,要說這其中沒有,誰信?

  太子太傅都這麼死了,那太子豈不是……

  正當呂壹心如麻的時候,接著又傳來了消息:

  「呂中書,獄中傳來消息,說是楊竺認罪了。」

  別的地方不敢說,原本負責監察百的校事府,早年也是曾親自把不人抓獄中。

  故而在獄中,還是能有些耳目的。

  正在麻爪的呂壹頓時就有些懵了:「楊竺認罪了?」(5,0);

  楊竺,不是魯王的心腹嗎?

  如果楊竺認罪,那豈不是意味著會牽連到魯王?

  那,那……

  局勢的再一次翻轉,讓呂壹愣愣地反應不過來。

  接著,更勁的消息傳來:

  陛下好轉,在重新第一次上朝的時候,再次當眾斥責了上大將軍。

  而且這一次,不是單純地斥責,而是拿出楊竺在獄中招供的罪狀一一羅列,上面竟有二十條罪名是與上大將軍有關。

  同樣是一直稱病在家,重新第一次上朝的陸遜沒有想到,楊竺在臨死前,居然會這般反咬自己一口,而且是骨三分。

  偏偏自己侄子陸胤,在獄中一言不發,為太子瞞了聽陛下與楊竺談話一事。

  這讓陸遜本沒有辦法在此事上為自己辯駁。

  又驚又氣又憤又忿之下,陸遜被罵得猛吐出一口,當場暈倒在地。

  了,一切都了……

  面對一日三變的局勢,呂壹本沒有辦法應付,他六神無主之下,下意識地再次來到糜十一郎的小院。(5,0);

  哪料到糜十一郎竟是對著他拱手:

  「恭喜呂中書,大事有矣!」

  兄長料事……真的神了!

  (本章完)

  【麻煩您手指,把本網站分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