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剛回到楊府前院,就看到小環捧著一個木箱放在石桌上,同時還把他們之前弄的那個手搖發電機也放在旁邊。
“小環,你在干嘛?”楊旭開口問道。
剛把箱子打開的小環聽到說話聲,轉頭一看就發現了楊旭。
“爺,你回來了啊!快過來,燈泡做好了,我們快試一下吧。”小環說道。
楊旭聽到的話,也立馬來到石桌旁,看到木箱里面放著八個和后世農村的那種老式燈泡沒有多大區別的碳化竹燈泡。
“居然花了十多天時間就弄出來了,厲害啊!”楊旭說道。
“爺,快試一下吧,到底行不行還不知道呢。”小環說道。
“別急,我先看看里面的竹怎麼樣先,有沒有連接好。”
楊旭說完就拿起其中一個燈泡觀察起來,他發現自己手里的這個用來連接的竹有點偏大,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行。
接著楊旭又把剩下的七個都看了,每一個之間的竹大小都不太一樣,其中有兩個看起來跟后世的鎢燈泡沒有任何區別。
“好了,我們先試一個看看吧。”楊旭說道。
小環聽到他的話,立馬拿起一個燈泡安裝在做好的一個卡座上面,接著就開始搖發電機。
隨著的搖,燈泡開始亮了起來,小環看到燈泡發出來,立馬道。
“爺,它亮起來了,你看它已經亮起來了。”
然而還沒等高興多久,剛剛亮起來的燈泡就直接滅了,無論怎麼搖都沒用。
“行了,行了,停吧。這個已經燒了,一看就是竹碳化不到位,要麼就是里面還有殘余的空氣。”楊旭開口說道。
小環聽到他的話,也停了下來。
楊旭把燈泡給取了下來,看了看,發現中間連接的竹已經斷了。
“你看吧,是不是已經斷了。”
說完把手里的燈泡遞給了,小環接過燈泡也往中間位置看了看,發現連接的竹確實已經斷了。
楊旭又從箱子里拿出一個燈泡給安裝了上去,并且自己開始搖起來。
楊旭沒有像小環一樣,一開始就猛搖,而是緩慢搖,并且最后還保持在一個穩定的速度。
隨著他的緩慢搖,剛剛換上的燈泡,開始忽亮忽暗,當他速度穩定下來以后,燈泡的亮度也穩定了下來。
“爺,你看,它這次沒有滅,一直都是亮著的,我們是不是功了。”小環興道。
楊旭并沒有回答,還是按照穩定的速度搖著發電機,并且還一直觀察著燈泡的變化。
最終在楊旭搖了差不多二十分鐘以后,燈泡又滅了,楊旭不用看都知道,肯定是又燒了,不過從亮的時間來看,這次應該是達到真空狀態了,只不過竹的碳化還是不夠,而且竹也太過寬大。
“唉!又燒了啊!還以為功了呢。”小環嘆氣道。
“把那個換上去。”
楊旭指著兩個中跟后世最像的一個說道。
小環聽到他的話,把楊旭指著的那個燈泡給安裝了上去。
楊旭看安裝好了以后,又開始搖起來發電機,同樣沒有任何意外的點亮了。
楊旭搖了半個小時發現燈泡的亮度還是非常的穩定,于是停下來開口說道。
“小環,你來,像我那樣,別一下子就猛搖。”
小環聽到他的話,也開始學著楊旭的樣子由慢到快,最后穩定在一個頻率上。
隨著的搖燈泡再次亮了起來,當速度穩定下來以后,燈泡的亮度也再次穩定了下來。
剛忙活完準備去前廳歇會,然后去食堂吃飯的黃管家在經過前院的時候看到楊旭和小環兩人圍在石桌旁,并且盯著一個發的東西看著,小環還在搖著一個古怪的鐵疙瘩,于是出于好奇就開口問道。
“爺,小環,你們兩個在干嘛呢?”
但是并沒有收到任何的回應,很顯然現在兩人的注意力一直都在那個已經亮了快一個小時的燈泡上了。
看到兩人沒有任何回應,黃管家也好奇了起來,那個發的玩意到底有何神奇之,能讓兩人如此的專注,連別人喊聲都聽不到。
“爺,這個是不是功了,都亮了一個小時了,還沒有燒,我手都快搖斷了。”小環說道。
楊旭聽到的話,開口說道:“還不能確定它算不算功了,如果功了的話,它可以一直亮個十天半個月甚至一個月都沒有問題,這才亮了一個小時我也不知道它有沒有功。”
“爺,小環,你們在說什麼,什麼十天半個月的。”
黃管家的聲音在兩人后再次響起來。
“黃伯,你什麼時候來的。”楊旭問道。
“爺,我來了有一小會了,開始你們兩個,你們兩個太專注沒有聽到,我這不湊過來看看,這個玻璃球怎麼還會發了,是跟那個鐵疙瘩有關系嗎,我看小環一搖它就亮,不搖就不亮了。”黃管家回答道。
“黃伯,這個燈泡,我搖的這個發電機,我一搖它就能發出電來,有了電以后,這個燈泡它就亮了。”小環解釋道。
“哦!此竟然如此神奇,居然可以發出雷電的厲害,這雷電不是只有雷公電母才能掌控嗎,難不這是電母的法。”黃管家問道。
楊旭和小環兩人聽到黃管家的話,面面相覷,一時間竟然都不知道應該去怎麼解釋的好。
跟他說原理吧,他也明白不了,跟他說理吧,他也不懂。
“額!黃伯,這不是電母的法,就像你說的一樣,就是一個鐵疙瘩擺了,只不過我們通過一些特殊的手段,能夠讓它也發出電來,這是一種新的學問,就像我們能夠把沙子燒制琉璃一樣。”最終還是楊旭著頭皮解釋道。
“原來是一種新的學識,不過這玩意跟墨家的機關倒是有些相似,如果不是我知道爺你的況,還以為你是墨家的傳人了呢。”黃管家說道。
“黃伯,你知道墨家?”楊旭好奇的問道。
“知道啊,不過現在的墨家已經沒落了,傳人也的可憐,也不知道藏到哪里去了,墨家的機關確實很厲害,爺你也對墨家興趣嗎?”黃管家最后問道。
“確實非常興趣,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我們科研院的王院長可能就是墨家的傳人,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楊旭回答道。
黃管家聽到他的話,想了想開口說道:“確實有可能,從他弄出來的那手弩來看,確實像是墨家的傳人,不過肯定不是墨家巨子。”
“是不是又有什麼區別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我們只需要知道他現在是我們科研院的院長就行了。”楊旭笑道。
隨后三人沒有再過多的言語,楊旭和小環又把剩下的幾個燈泡都進行了試驗,最終只有三個燈泡撐過了一個小時,其中包括楊旭挑出來的兩個。
“好了,把這三個裝起來吧,明天我們去楊府后面的那條小河邊去,我們在那里弄個小水壩,把這個發電機安裝到那邊去,讓水力來帶它,再進行試驗,看看這三個燈泡到底能亮多久。”楊旭開口說道。
“嗯嗯!明天我們就去,如果真的功了,到時候我們就可以在青河修建一個真的水力發電站。”小環說道。
楊旭聽到的話,心想:“你在做夢呢,就現在的進度,你還想修建水利發電站,再說了我腦子有病呢,放著火力發電站不用,去用水力,用來建大壩的錢都可以建好幾座火力發電廠了,又不是沒有煤。”
“行了,快收拾一下吧,去吃飯了。”楊旭催促道。
第二天,楊旭,小環,以及科研院的電力項目組的部分員來到了位于楊府后面的一條小河,說是河,用小溪流來說更恰當。
眾人找了一水流相對比較急的地方,用水泥和磚頭修建了一個攔水壩,隨后把那個已經改以后的發電機給安裝了上去,就是在電機上給裝了一個渦,這樣就能利用水流的推力讓渦轉再帶電機勻速的轉起來,從而發出穩定的電量。
接著楊旭又帶人利用木頭立了幾電線桿子,把從發電機上接出來的兩銅線經過電線桿最后牽到了楊府的前廳。
楊旭在前廳按了一個簡單的開關,他把燈泡重新裝上,接著把開關撥到接點,瞬間燈泡又亮了起來,并且發出的也非常的穩定。
楊旭看著燈泡散發出來的亮度,估計了一下,按照后世的計量單位,估計也就五瓦左右的亮度,中間從發電機經過銅線再到楊府的前廳,距離估計有個三百米左右。
這中間的損耗了大量的電力,這才最終導致了只有五瓦左右的亮度,反正楊旭自己是這麼想的,畢竟這是從發電機發出來的直流電,而不是經過變以后的流電。
其他的眾人看著發的燈泡,開口說道。
“這就是電的作用嗎,真是神奇,難怪書上說這電力運用的方面非常廣泛,別的不說,這燈就比蠟燭好用多了,而且也亮多了,這天還沒有黑呢,就已經這麼亮了,這到天黑以后,得多亮啊。”
“好了,就讓它一直亮著吧,測一下它的使用壽命到底有多久,不過還是要盡快去弄一些鎢礦回來,那玩意才是原配,這碳化竹只能是替代品。”楊旭說道。
大明初年風雲激蕩,注定要身敗名裂、被活活燒死的王,必須要走上叛天之路。恩怨愛恨,功過成敗,一切將會如何重演?
一不小心成為了國公府的贅婿,怎麼辦?在線等!挺急的!
這是一個迷失在亂世中的大唐,中原藩鎮割據,邊疆危機四伏,內憂外患,長安卻夜夜笙歌,羅裙慢舞。他是一個獨孤的猛卒,鷹鏑千裡,強悍的遊牧勇士聞之喪膽,但大唐卻沒有他的榮耀。他拔劍茫然,英雄無覓歸處。。。。。。
一覺醒來,貴為大蕭國新君,卻是傀儡,皇后稚嫩,太后聽政,朝臣各懷鬼胎,邊關危機四伏,四面楚歌,朕要笑臥美人膝,霸掌天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