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份電報上的主要容也不是關于東瀛遣唐使的事,而是關于青和大唐關于渤海海域劃分的問題。
畢竟這渤海目前屬于兩者領土范圍,這電報上的容主要還是講兩者之間商討如何劃分的問題。
不過他并沒有很在意這個所謂的渤海海域到底歸屬誰的問題,對他來說這渤海貌似也沒有多大的作用。
他本人的想法是如果楊旭那邊想要,就全部給他就是了,大唐又不缺海域。
就在這時,李承乾走了進來。
“兒臣見過父皇!”
李世民:“高明啊,你來找父皇有何事?”
李承乾:“回父皇,兒臣此番前來是有一些關于長安城街道的事想與父皇請教一番。”
李世民:“長安城街道,這個有什麼好請教的?”
李承乾剛準備回答,看到了李世民手里的紙張。
“父皇您手里拿的是什麼?”
李世民聽到他的問話,正準備直接告訴他,突然又停了下來,他想看看李承乾是什麼想法。
李世民:“關于渤海海域的問題,你看看吧,順便說一下你的想法。”
李承乾聽到他的話,接過紙張開始看了起來。
李世民等他看完以后,對他開口詢問道:
“你有什麼看法,可以和父皇說說。”
李承乾:“父皇,此事必須重視起來,這渤海海域對我大唐來說也非常的重要,如果我們在那里建立港口,那麼對大唐的海外貿易有很大的好。”
“不止如此,如果我們在那里修建了港口,那麼我們就可以和青的新濟省直接的貿易將會節省非常多的時間和本。”
“除此之外,這海洋的資源也非常的多,特別是魚類資源,父皇應該也知道鎮遠縣靠著販賣海洋魚類獲得了多的財政收吧。”
“還有就是海邊鹽場的問題,鎮遠縣的那個曬鹽場產出的食鹽可是非常的可觀,現在大唐的鹽價比之前低了不知道多就因為鎮遠縣的鹽大量流到大唐的原因,這才導致普通百姓們能夠吃的上那雪鹽。”
李承乾說了將近一個小時,將他自己想到的海洋有多好都給李世民說了一個遍。
李世民聽完李承乾的述說以后,也開始沉思了起來,同時對這渤海海域的劃分也開始變得重視了起來。
同時他也反應了過來,連楊旭都如此重視的事,那麼就說明不是簡單的事,不然一般的事楊旭可不會去管。
李世民:“去將他們幾個找來。”
王升聽到他的話,應了一聲就走了出去。
李世民:“之前說關于長安城街道的事,你現在繼續。”
李承乾聽到他的話,于是將他最初來找李世民的事給說了出來。
“父皇,兒臣認為長安城現有的街道需要翻修一下,修像青那樣的水泥公路,除此以外就是關于每個坊之間的圍墻也需要拆除。”
李世民聽到他的話,并沒有立即出聲,而是開始沉思了起來。
過了一會后才繼續開口:
“能說說為什麼嗎?”
李承乾:“父皇,兒臣前幾日去了長安城外的火力發電廠一趟,青市電力那邊的負責人同兒臣講,長安城預計在今年十二月中旬的時候就可以實現通電。”
“如果長安城實現通電以后,那麼朝廷離取消宵也不遠了,一旦這宵取消了,那麼如果想更好的發展商業,那麼這道路和坊間之間的圍墻就了一道阻礙。”
李世民聽到他的回答,想了一下確實如此,關于取消宵的事,已經有不的員提過了,其中最積極的就是世家派系的員。
至于那些人為何會這麼做,他也非常的清楚,無非就是為了賺的更多而已。
當然朝廷方面也是一樣的訴求,他們又不是傻子,自然也發現了這工業和商業所收的稅收要比農業多的多,畢竟已經有現的列子擺在這里。
李世民:“這事后面再談,父皇有一件事要給你去做。”
李承乾:“請父皇吩咐!”
李世民:“這次由你帶隊,你率領克明、輔機、魏征、蕭禹、秦瓊、侯君集、張亮他們一行人以及率領一些其他的隨行文武員前往青,參與關于渤海海域劃分的會議。”
李承乾聽到他的話直接愣了一下,顯然沒有想到李世民居然會將這個差事給他。
其實最開始他打算直接讓李孝恭代替朝廷參加會議和青那邊簽署相關協議,但是后面聽到李承乾關于海域的重要介紹,他才臨時改變了主意。
就在李承乾還在愣神當中,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魏征以及段綸五人則已經來到了太極宮。
“見過陛下,見過太子殿下!”
李承乾連忙給幾人回禮問好。
李世民等五人都坐下后,就讓李承乾將紙張遞給了房玄齡。
房玄齡看完以后將紙張遞給了旁邊的杜如晦,隨后開口道:
“陛下,這渤海的劃分我們必須得重視起來,將來青將它們東北的新濟和黑水兩省發展建設起來以后,那麼大唐和這兩省之間的商貿絕對會大量增加。”
“那麼這渤海對我們來說就顯得非常的重要,如果我們沒有一定的話語權,那麼對我大唐來說將是非常不利的局面。”
李世民聽到他的話點了點頭,表示已經知道了,畢竟之前李承乾也說道過。
剩余四人看完以后,也都表示對這渤海的海域劃分表示要重視。
李世民:“既然如此,那麼這次由高明帶隊,克明、輔機、魏征、叔寶、張亮以及侯君集你們六人輔佐,率領一部分文武員前往青,參與這次關于渤海劃分的會議。”
五人聽到李世民的話愣了一下,顯然沒有想到居然會讓李承乾帶隊。
雖然說李承乾是太子,原則上來說由他帶隊確實沒有什麼問題,只不過有點出乎了他們的意料之外。
不過既然李世民已經這樣安排了,他們自然就按照李世民的吩咐來,都表示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