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楊旭的話,楊嘯霆開口道:
“東瀛人普遍高也就這麼高了,沒有見過有一米七以上的,最高的是一米六五的樣子,就是東瀛太子,也是東瀛實際掌控者。”
李世民幾人聽到楊嘯霆的回答后,愣了一下神,沒想到這東瀛人的高居然這麼矮小,這還真是超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一行人邊走邊逛,來到了海邊的碼頭港口,此時的碼頭非常的熱鬧,同樣有不的東瀛百姓們在干活,他們將從新濟省以及鎮遠縣運來的貨從貨船上搬下來。
主要還是各種生活資和建筑材料,畢竟這里現在是屬于青的地盤,既然是自己的地盤,自然要盡力建設才行。
楊旭:“小恪,你和老楊多流流,多悉一下這邊的況,以后這里就給你來管理了。”
“以你在鎮遠一年多的為經驗,想必對于這麼一塊地盤的規劃和開發對你來說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再就是關于東瀛開放的一個港口的問題,他們的那個港口是歸我們管理,那麼這關稅該如何制定你需要好好琢磨一下,不懂的可以問一下你姨,也可以發電報回青。”
李恪:“知道了,舅舅,我會盡快悉這邊的環境,然后將這邊的發展規劃發回青。”
楊旭聽到他的回答以后,點了點頭,沒有再繼續說什麼。
同樣在人群中的李世民、房玄齡和長孫無忌三人聽到兩人的對話,互相看了一眼,但是并沒有說什麼,對于楊旭對李恪的安排,他們并沒有什麼好說的。
反正李恪的份,不管是對于大唐來說還是對于青來說,都不可能爭奪那個位置,既然如此,對于楊旭對李恪的安排,他們也就沒必要再過多的去說什麼。
“那銀礦的事怎麼安排,也給李恪來負責嗎?”楊嘯霆在楊旭耳邊小聲的嘀咕道。
聽到他的詢問,楊旭微笑道:
“不行嗎,既然他已經是這青駐東瀛的總督,那麼這里的一切事自然都給他來進行管理,而且不還有副總督麼,又不是他一個人完全說了算,你擔心什麼?”
聽到楊旭的回答,楊嘯霆不再說什麼了,他也就是隨便問一句罷了,至于楊旭到底怎麼安排,那跟他沒有多大的關系,反正這事跟他也沒有多關系,他管好他的海軍就行了。
同樣在人群當中的李泰,全程沒有說任何的話,就那麼這里看看那里看看,一直到了碼頭邊,看到停在不遠的玉峰號以后,他就覺像是被施了定法一樣,一直盯著玉峰號看著。
他的狀況楊旭自然看到了,于是微笑著對他說:
“怎麼,對玉峰號興趣?”
聽到楊旭的詢問,李泰下意識的點了點頭,接著又連忙慌的搖了搖頭。
楊旭看到他的模樣,笑了笑道:
“哈哈,想上去看看,就去嘛!”
“老楊,個人領他去玉峰號上看看。”
楊嘯霆聽到他的話,對著旁邊親衛示意了一下。
李泰聽到楊旭的話,對著李世民看了一眼。
李世民看到他的目,微微點了點頭。
看到李世民點頭,李泰心里瞬間高興了起來,于是連忙跟著親衛往不遠的玉峰號走去。
當他登上玉峰號以后,就好奇的四打量了起來。
只不過他并沒有過多的去詢問,只是自己四觀看而已。
親衛領著李泰將整個玉峰號逛了一遍,當李泰看到那無比大口徑的火炮以后,整個人還是被震撼到了。
不過很可惜,火炮發的畫面他是看不到的了,他就只能參觀一下罷了。
李泰在玉峰號參觀了半個小時左右,又重新回到了碼頭上。
看到已經回到岸上,臉上還帶有一激神的李泰,楊旭只是笑了一下,并沒有去詢問他的。
在臨近中午的時候,楊旭一行人再次返回到了他們的臨時住所。
楊旭一行人返回到正廳,看到楊曦、李麗質、李愔以及楊政道四人已經起來,此時正是客廳坐著。
“喲!起來了啊,這起來的還真是時候,可以直接吃午飯了。”
聽到楊旭的話,楊曦直接白了他一眼。
楊旭:“趁現在還沒有到飯點,你和恪兒說一下關于港口管理和關稅制定方面的事,畢竟以后這東瀛也是一個市場。”
楊曦聽到楊旭的話,對著李恪招了招手。
李恪看到楊曦的作,立即來到對面坐下,并且拿出自己隨攜帶的筆記本和鋼筆,等著楊曦開口。
楊曦看到他做好準備以后,就將關于如何管理港口,又如何針對不同的商品,制定不同的關稅。
畢竟這商品種類不同,所對應的關稅也不同,特別是奢侈品方面,那關稅可是要高的多。
楊曦在一旁教,但是聽課的可不只有李恪一個,李世民、房玄齡、長孫無忌甚至連李泰也在其中。
對于蹭課聽的這幾人,楊曦也沒有當回事,聽就聽了唄,反正這又不是什麼絕的東西。
而且青的關稅制度,放在大唐又不一定合適,所以他們就是聽了也沒有多大的作用。
李世民他們自然也知道,無非就是湊個熱鬧,然后順便看一下有什麼可以采用的地方。
至于李愔、楊政道和李麗質三人并沒有湊過去,這對于他們來說,目前還不需要。
楊曦一直和李恪說到吃飯的時候才停了下來。
“好了,就先跟你說這麼多吧,如果后面再遇到什麼問題,你再發電報回青,我和你舅舅再告訴你。”
“不要有太大的力,隨便發揮好了,一個東瀛而已,玩廢了就廢了,反正也損失不了什麼,就當給你積累經驗好了。”
李世民聽到楊曦對李恪的代,角猛的搐了一下,這話說的還真是財大氣。
同時也為這東瀛到一悲哀。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難承其重,定奪其冠。邊城少年擡頭的那一天,滿眼帝王將相冠冕不正,於是揚刀開始了獵冠的征程。這是一個以君王爲獵物的故事!
天漢八年,冬至時分,北風朔朔,北奴王親帥大軍十萬,攻破雁門關。燕州塗炭,狼煙四起,屍橫遍野,十室九空,骸骨遍地!王命數十道,無一藩王奉昭勤王。龍漢岌岌可危!京師城外,紅衣勝火,白馬金戈。少年立馬燕水河畔,麒麟細甲,精鋼鐵面。長柄金戈,直指長空,目光如炬,視死如歸!一戈破甲八千,五千紅甲盡出行,七萬北奴留屍關中。見龍卸甲,少年歸來。從此龍漢少了一位神勇天將軍,多了一位少年書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