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后,王叢義完了工作方面的接,然后拖著自己的行李箱,前往了員進修學校。
當然也不只是他一人,還有其他的員,他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員罷了。
不過這次進來的都是前往新增加的兩省進行任職的員,并且還都是一些中層員,最高級別的也就是到市級。
王叢義辦理好手續以后就直接往自己的宿舍走去。
王世杰返回長安以后,就將他這次的結果通過電報傳回了太原。
很快太原那邊就給了他回復,王世杰看完以后就沒有再管了。
太極宮,李君羨來到了李世民的邊,然后將一份電報遞給了他。
李世民接過電報看了起來。
“消息可否屬實?”
李君羨:“應該屬實,王世杰從青返回以后第三天,太原那就安排了差不多五百名年輕一代子弟離開了太原,應該是前往青的,是因為什麼還不確定。”
“還得到一個消息,那就王世杰的長子王叢義已經從青的工商部門離開,并且進到了青的員進修學校,據報,這次進里面的,都是前往青新增兩省的員。”
李世民聽到他的匯報,開始沉思了起來,王叢義進到這個員進修學校意味什麼他自然清楚。
也就是說這王叢義被下放了,而且不出意外的話,最低也是一個縣的部門局長,高一些的話,可能是副縣長或者副縣委書記之類的。
這其中王家和楊旭之間達了什麼易,他也能大能夠猜到,無非就是王家前去這新增的兩省進行投資,而楊旭作為回報,就將這王叢義下放鍍金。
不用想也知道,三年后,這王叢義肯定是縣長或者縣委書記,接著再等三年,就直接升市里。
當然這里面王家肯定要投大量的金錢投資為這王叢義刷政績。
“王家其他進青政府系的子弟有沒有,應該不只是他一個人吧。”
李君羨聽到他的詢問,回答道:
“還有兩個,其他的沒有。”
“去將他們幾個過來。”
“還有把太子也過來。”
李世民又補充了一句。
李君羨聽到他的吩咐,走了出去。
沒過一會,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魏征以及李承乾走了進來。
“見過陛下。”
“見過父皇。”
“免禮,坐吧。”
五人聽到他的話,在椅子上坐了下來。
“你們看下這份電報吧。”
李世民說完就將電報遞給了房玄齡。
房玄齡接過紙張,開始看了起來。
看完以后遞給了旁邊的杜如晦,然后開始沉思了起來。
杜如晦接過紙張也開始看了起來。
五人看完以后都開始沉思了起來,紛紛開始猜測這次王家派五百年輕一代離開太原是為了什麼。
如果說是為了參加青今年的公務員考試,不可能會派這麼多人。
他們早就知道,楊旭給王家每年參加考試的名額只有一百名。
“玄齡,你覺得他們這次是為了什麼?”
房玄齡聽到他的詢問,將自己的猜測說了出來。
“陛下,會不會這五百人里面有一百人是去參加青今年的公務員考試的,剩下的四百人可能是前往青這新增加的兩省進行商業方面的打理。”
李世民聽到他的回答,又想到李君羨口述給他的一個報。
“貌似有這個可能,朕還收到一個報,那就是王世杰的長子王叢義已經被下放到這新增加的兩省為,目前已經進到青員進修學校進行進修。”
“陛下,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就是這樣,畢竟青員的升遷流程我們都已經了解,這王家要是想將這王叢義快速培養起來,那就只能不斷的進行投資,給這王叢義足夠的升遷資本。”魏征附和道。
長孫無忌和杜如晦也紛紛認可了這個猜想,畢竟這個目前是最合理的猜測。
只不過李承乾并沒有出聲,還是在一直思索著。
李世民發現了李承乾的異常,于是出聲詢問道:
“太子是有別的看法嗎?”
李承乾聽到李世民的詢問,在糾結到底要不要將自己的猜測給說出來。
思慮了幾秒后,他決定還是說出來。
“父皇,最近青三軍好像正在進行擴軍吧。”
“嗯,確實是在進行擴軍,畢竟現在青的領土又增加了,進行擴軍不是很正常麼。”李世民回答道。
房玄齡在聽到李承乾問出青三軍是不是在擴軍這麼一句話后。
瞬間也想到了什麼,同時也知道了李承乾要說什麼了,不過他并沒有急著說出來,他想看看自己到底有沒有猜錯。
李承乾得到李世民的回答后,這才繼續出聲道:
“父皇,你說有沒有這五百人是加到青的三軍當中去的,畢竟現在王家不管是在青的政治還是商業都已經有了涉獵,但是唯獨這軍隊還沒有,以這些世家的做法,不可能放過軍隊這一塊。”
此話一出,除了早就已經猜到了的房玄齡以外,其他四人都直接呆滯了一會。
過了一會后,長孫無忌才出聲道:
“太子的這番猜測非常有可能,說不定這五百人只是奔著加青三軍去的,臣建議我們還是注意一下這五百人的向。”
李世民聽到他的話,沉思了一會后,神凝重的出聲道:
“李君羨,派人注意這五百人的向,看看他們是不是加青三軍去的。”
“是,陛下。”
他們之所以如此凝重,并不是因為那五百人,他們更擔憂的是這五百人所帶來的背后影響。
別忘了進到軍隊以后,就代表著這五百人可以接到青最先進的武裝備以及青的軍事訓練,這才是他們所擔心的。
如果這五百人待得時間長了,那就不一樣了,等他們記了各種武的構造以后,要是將這些泄給了王家那邊,那到時候王家就有了制造熱武的能力,這對大唐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雖然王家不敢對青怎麼樣,但是不代表人家怕他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