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攝政大明 第二百一十二章.不同的底線(下).

《攝政大明》 第二百一十二章.不同的底線(下).

“方法并非沒有……但就看俊臣你敢不敢去嘗試了。”

“不敢!”聽到周尚景的這一句詢問,又看到周尚景正似笑非笑、意味深長的看著自己,趙俊臣頓時眉頭一皺,卻是沒有任何猶豫,很干脆的回答道:“晚輩恐怕要讓首輔大人您失了,晚輩膽子很小,若是有您在后撐腰,那麼一切都還好說,然而若是連首輔大人都不敢嘗試的方法,晚輩萬萬不如首輔大人,自然更加不敢嘗試了!”

這一回,聽到趙俊臣的回答,卻是讓周尚景再次到了意外。

在這個世界上,能讓周尚景到意外的事本已經不多,但趙俊臣今天卻是讓這種狀況接二連三的發生了。

周尚景原以為自己找到了趙俊臣的弱點,可以利用這個弱點來影響、甚至控趙俊臣,從而達自己的一些不為人知的目的,卻沒想到趙俊臣對于周尚景所提出的計劃竟是問也不問,直接就否決回避了。

就好似,剛才那個急切的想要解決西北邊防患、一副憂國憂民模樣的趙俊臣,完全是另外一個人。

“看來,終究還是小覷了他了,雖然心中尚且殘留著一些不應有的善良天真,但也沒有喪失最基本的警覺。”

心中暗暗這般想著的周尚景,花白的眉頭一揚,剛準備再說些什麼嘗試說服趙俊臣,卻見趙俊臣突然起,向周尚景行禮道:“晚輩這次拜訪首輔大人,正是為了向您告知西北邊防的患,并向您討教對策,如今這般況既然已經告知于您,并且首輔大人您也不愿意手此事,那晚輩也不敢繼續打擾您休息,先行告辭了。”

見趙俊臣如此,周尚景輕輕嘆息一聲,一副非常惋惜的模樣,緩緩點頭道:“既然俊臣你不愿多談,那老夫也就不挽留你了。”

Advertisement

得到周尚景的答復后,趙俊臣向著周尚景躬一禮,然后也不再多說什麼,就這麼離開了周府客堂。

另一邊,周尚景坐在主位之上,默默的注視著趙俊臣的離去,也沒有起相送,眼神之中波,卻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直到趙俊臣的影消失在他眼中,周尚景突然揚聲命令道:“來人。”

“老爺您吩咐。”周尚景的話聲剛剛落下,就見一名周府下人閃來到客堂之中,向周尚景恭聲問道。

“去給兵部侍郎吳諄義發張帖子,就說老夫想要見他問話,讓他馬上來府里見老夫。”

“遵命。”

西北三邊防務的糜爛現狀,涉及到了大明朝的兵制弊政,又及德慶皇帝的心中忌諱,牽一發而,若是貿然及,獲益雖然不多,麻煩卻會不,所以即使是周尚景,在得知況后雖然心中震驚無比,但也不遠輕易出手改變現狀。

然而,周尚景終究是周尚景,為當朝首輔,朝野間這些年來的安穩局勢,絕對離不開他的功勞與苦勞,雖然剛才在趙俊臣面前表現出一副很為難的樣子,但實際上周尚景終究不會坐視不理——在不危害自的前提下,周尚景還是打算盡力做些彌補的。

當然,僅僅只是在不危害自的前提下。

不過,在做些什麼之前,周尚景還需要更加詳細的了解一些況,以備萬全。

所以,趙俊臣剛剛離開,他就派人去傳喚兵部侍郎吳諄義!

德慶皇帝這些年來牢牢把控著大明朝的兵權,絕不讓任何人手與分,這幾十年來的兵部尚書,更全都是德慶皇帝的絕對親信。

然而周尚景經營朝野數十年,終究還是在兵部和軍隊中安了一些親信——雖然數量不多,也大都沒有實權,但還是有一些自己人的。

Advertisement

而兵部左侍郎吳諄義,正是其中之一。

~~~~~~~~~~~~~~~~~~~~~~~~~~~~~~~~~~~~~~~~~~

爺,和周尚景那只老狐貍談的怎麼樣了?他同意要手這件事了?”

隨著趙俊臣剛剛離開周府,許慶彥就迫不及待的問道。

“既然他是老狐貍,這種沒什麼好又壞明顯的事,他如何會那麼容易就同意出手?”趙俊臣搖了搖頭,說道:“這次我不僅沒有說服他共同手西北邊防的事,竟是還在他面前暴了一些連自己都沒發現的想法,卻是有些得不償失了。”

說話之間,趙俊臣若有所思。

剛才在周府客堂之中,趙俊臣因為心中的莫

名沖,竟是一反常態,在明知道會得不償失的況下,依然向周尚景求教解決西北邊防患的辦法。

心中會出現這種沖,卻是連趙俊臣自己都沒有想到。

而如今回想之下,趙俊臣也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這究竟由何而來。

趙俊臣來自于后世,在后世所到的教育讓他比這世上的所有人都更備國家意識,也更看重民族大義——畢竟這個時代的人大都還沒有形“國家”的觀念——然而這種國家意識與民族大義,卻又會在不知不覺間影響趙俊臣的選擇與判斷。

在趙俊臣的心底深,依然會把五胡華時的“兩腳羊”慘劇、蒙古滅宋后的洗劫襲掠與“民分四等”制度、滿清關后的“揚州十日”與“嘉定三屠”,都視為是莫大的恥辱與人間慘劇。

就更不要說日寇侵華時所做出的種種罪行了。

趙俊臣很清楚,如今大明朝承平已久,尚武神早已不存,一旦異族侵后就會帶來莫大的浩劫與恥辱,乃至于千百年后依然無法忘記與洗刷,所以在得知邊防患后,也會竭盡所能的避免這種浩劫與恥辱出現在自己面前。

Advertisement

但冷靜下來想想,這種熱青年般的想法,對如今的趙俊臣而言,卻并非是一件好事。

趙俊臣如今還沒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資格。

青年固然值得敬佩,但歷數古今中外,他們卻大都逃離不了被政治人利用的宿命,而趙俊臣則偏偏最不愿意為他人的手中棋子。

所以,對于周尚景接下來的提議,趙俊臣很干脆的聽也不聽,直接拒絕了周尚景。

…………

另一邊,聽到趙俊臣的回答后,許慶彥出一副“果不其然”的表,說道:“我就知道會是這樣,周尚景那只老狐貍,本來就謹小慎微,如今更是越老越怕事,哪里會主手這種麻煩事。”

“慎言!”

斥責間,趙俊臣回頭瞪了許慶彥一眼。

如今兩人才剛剛離開周府大門,但周圍還是有許多來往的周府客人和負責迎送的周府仆從,許慶彥的這番評論一旦落他人耳中,最終被周尚景得知,趙俊臣必然會迎來一番麻煩。

雖然對這次會面的結果到不滿,但如今還不是趙俊臣與周尚景撕破臉面的時候。

而看到趙俊臣的不滿神,許慶彥也終于注意到了周圍環境的不妥,連忙閉不言。

好在如今趙俊臣份尊貴,周圍眾人見到他與許慶彥主仆兩人談話,即使心中好奇,但也都會主避開以免得罪趙俊臣,所以倒也不怕被人聽到。

“今后你這囂張跋扈又說話不過腦袋的子,最好還是改改,否則遲早惹麻煩,害人害己!”皺眉之間,趙俊臣已是回到自己的轎子前。

隨著轎夫掀開轎簾,趙俊臣坐轎中后,看著轎子外正一臉諾諾的許慶彥,卻是突然冷笑一聲,說道:“這次與周尚景會面,我本來也只是為了盡人事罷了——只是,如今周尚景既然已經知道了西北邊防的患,如若他接下來什麼都不做,將來萬一出了什麼意外,那就別怪我到時候把一口大黑鍋扣在他頭上了!大明首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不是那麼好當的!”

Advertisement

“那……西北三邊軍鎮的事,咱們就不管了?那西北三邊總督梁輔臣的幕僚徐文清,可還早咱們府里住著等結果呢。”許慶彥猶豫了一下后,又問道。

“蒙古習慣于每年秋后才會南下劫掠,如今才不過立春后不久,時間還早得很,又何必著急?這種雖然吃力不討好卻又會利國利民的事,既然周尚景不管,卻總有人會管!咱們到時候順水推舟就是了!”

說話時,趙俊臣出一意味深長的笑意,正猶如剛才周尚景準備利用趙俊臣時的表一樣。

而許慶彥聽趙俊臣這麼說,也難得的聰明了一次,遲疑的問道:“爺你是說……讓太子去管這件事?”

趙俊臣點了點頭,說道:“這種麻煩事,除了咱們那位正義的太子殿下,又有誰真的會去管?!又有誰真的敢去管?!不給他給誰?說起來,咱們那麼太子殿下離京查案多日,如今也快回來了吧?”

爺英明。”

趙俊臣微微一笑,眼中卻突然閃過一芒,話鋒一轉,又說道:“不過,咱們接下來的重點,卻不是這個!”(未完待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