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385章 無以為報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385章 無以為報

魏騰注意到,劉閃所指的那名子,一直跟隨在「劉公子」的左右,但對「劉公子」並不「恭敬」,完全沒有婦人對夫君該有的禮儀;

魏騰很難相信份是「昭儀」,但此等大事,又從出皇宮的劉姓公子口中說出,魏騰又不敢不信;

宮中的昭儀或其他封號的嬪妃,們跟隨皇帝出巡很正常。但是,們絕不可能與劉氏的宗親出巡!

既然如此,那……這位「劉公子」又是誰?

莫非……他是大漢的皇帝?

魏騰的腦子迅速轉著,渾大汗淋漓。

在這個時代,商人確實有錢,但始終排在社會的最底層。大漢的皇帝和昭儀,會紆尊降貴,前來參加一個普通商人家的婚禮?

魏騰寧死也不相信。

「老朽……老眼昏花……這……陛……劉公子,有些話……千萬不能說啊!」

「魏公,你可認得長沙郡的郡守朱熹?」劉閃問道。

劉閃也想過,魏家是商人!「種甘蔗」這個項目能否賺錢,錢景如何,他們自然會以商人的敏銳視角去分析。

不過,要讓他們將巨資投到這個行業,除了「錢景」之外,能得到方的肯定和支持,這十分重要。

因此,只有讓他們相信自己的份,才能消除疑慮,他們才能義無反顧地投其中。

劉閃雖是皇帝,但他出巡不會隨攜帶玉璽,要讓魏家相信自己的份,劉閃便想到了朱熹。

「劉公子,朱熹乃長沙郡守,老朽自然認得;此次家孫婚宴,能請到郡守前來捧場,也算是三生有幸。」

「甚好!」劉閃說罷,在向寵耳邊低語幾句后,一名宿衛兵急忙向朱熹靠過去。

「魏公,郡守朱熹正在那邊,他說的話,應該不會有假吧!」劉閃正說道。

Advertisement

「那是,那是……老朽有眼無珠,還請陛……劉公子恕罪!」魏騰見朱熹正往這邊走來,他已經確認了劉閃的份,哪裡還敢懷疑?

「魏公,本公子對生意上的事一竊不通。若魏公有賺大錢的意向,可跟詳談,我馬上給你們安排,你看如何?」劉閃指了指李昭儀,正說道。

「若得劉公子和夫人的指點,老朽求之不得,三生有幸!三生有幸!」

魏騰知道劉閃在刻意藏自己的份,他知道劉閃的份后又不敢行大禮,所以顯得很尷尬。

劉閃站起,在李昭儀耳邊嘀咕幾句后,心頭大喜,卻沒

「魏公,本公子很喜歡歌舞,今日前來正是為此。生意上的事我真的不懂,要不,你們找個安靜之詳談?」

「多謝劉公子,多謝劉公子!」魏騰趕,他對這個「逐客令」很是

朱熹與李昭儀、關銀屏等幾個子,隨同魏騰一同去往正殿,劉閃眼看就能清靜地欣賞歌舞,王伊若又大膽地靠了上來。

「公子救命之恩,小子無以為報……」

「不必!不必!舉手之勞!」劉閃趕打斷王伊若的話。在劉閃看來,這跟影視劇中的臺詞幾乎一模一樣,劉閃已經猜到了後面的幾個字。

「公子乃漢室宗親,小子不敢有非分之想;若蒙公子不棄,小子願侍奉公子左右,做牛做馬……」

「得了吧!」劉閃趕將話題引開:「本公子的牛,日耕五畝地!本公子的馬,日行二百里!你這副板哪行啊,哈哈哈!」

劉閃連續兩次叉開王伊若的話題,突然鼻子一酸,眼淚嘩嘩地往下掉。

先前,王伊若被跳湖時,劉閃覺得有些面,這才命宿衛兵將救起。

Advertisement

不過,就算並不面,劉閃也會救起,這僅僅出於對弱者的同,並非垂涎其;況且,就算是個普通的百姓落水,劉閃也會命人將其救起。

王伊若被救起時,劉閃將自己的服給,這只是出於對子的保護,稍有憐憫之心的男子都會如此;劉閃當眾說是自己的人,這只是想斷了潘平,以及其他世家公子的念想,並無納為妃之意。

然而,劉閃能否了解王伊若的心?

王伊若出自王侯之家,在魏國也是錦玉食,因為一首《岳樓記》,便對劉閃芳心暗許,並一路追尋;

在這個時代,因為禮制的原因,子就算再仰慕某個男子,也不敢直接表白;王伊若毅然放棄了自己高貴的份,甘心到青樓做一名樂姬,就是為了接近的「劉公子」,再趁機向其表白,這得需要多大的勇氣?

王伊若違反禮制,不顧子的矜持,不顧別人異樣的眼,用全部家在棲樓包場,並在劉閃離去時向其告白,然而劉閃卻「不明其意」,王伊若如何不痛心?

劉閃將救起,又用自己的服為,還當眾稱王伊若是自己的人。此時,王伊若的心,劉閃又是否了解?

剛才,王伊若再次當眾告白,劉閃卻故意叉開話題,這分明就是拒絕,王伊若如何能不傷心?

這個時代的子,多是男人的附庸,出高貴的子自然要好得多;普通百姓家的子,能有一日三餐,能有布,不被男子毒打,們就心滿意足了。

然而,又有幾個子能有這般好運?

劉閃肯定不是傻子,王伊若的話如此直白,又如何不知其心意?不過,劉閃確實沒有納為妃的意向,眼看哭得梨花帶雨,劉閃的心馬上就了下來。

Advertisement

劉閃正出言安,王伊若突然抬起頭說道:「劉公子,小子還是有自知之明,不會再來打擾公子!多謝公子救命之恩,小子告辭!」

「呃……王姬……你去哪……」

劉閃站起,這才發現自己還不知的姓名,想要留住時,已經遠遠地跑開。

「這個時代的子,看似弱,但子都倔強!」劉閃心頭暗嘆,又在竹椅上坐下,目不時盯著臺上藝姬的表演。

「向將軍,你說……若是今日,咱們沒有到此,若是這個王姬被潘平擄走,然後會如何?」劉閃低聲問道。

「劉公子,就算王姬不是奴隸,若被潘平搶走,按現有的禮制,可以被納為妾室。」

「若是王姬不願意做他的妾呢?」劉閃問道。

「若是這樣……可能會被毒打,強製為妾,或是尋找機會逃走。」向寵不知劉閃之意,如實回答道。

「王姬既然有戶籍,便不再是奴隸,仍然只能逃走?難道就不能報?難道就沒有律法懲戒潘平的行為?」

「劉公子,報有何用?末將惶恐……」

「報沒用?為何會沒用?」

向寵猶豫片刻,然後肯定地說道:「劉公子,漢律源於秦律,但又做了很大的修改。潘平若擄走王姬,這種行為可以屬於「罪」。依照現有的律法和員的理方式,子報,確實沒用!」

罪?何為罪?可細細講來!」

「在漢律中,罪分為三種,通、強和居喪。其中,「通」是男雙方都有家室有況下,與其他人自願的行為,一般是罰做徭役,但員執法時有很大的自由。比如嗣侯董朝,在元狩三年任濟南太守時,與城王的兒私通,被判三年徭役;嗣侯宣生,在元朔二年與別人的妻子通,結果被免職。」

「強,是指違備方意願的強迫行為,罰與通基本相同;罰最重的是居喪,也就是在守孝期間與人通,可被以死刑。」

劉閃點點頭,向寵又說道:「不過,只有被人當場發現「罪」,這才能被員認定;對於事後告發的,員都不會理。」

「原來如此!」劉閃心頭暗嘆:「難怪封建社會的幾千年裡,很有「強」案件的記載!要被員認定犯有此罪,必須被人現場發現,這何其難也!原來,那些害的子只能默默地忍!」

劉閃正在尋思著制定相關的律法,一名著便裝的舍吏匆匆趕來,在向寵耳邊低語了幾句。

「劉公子,王姬……又跳湖了!」

「唉!這個小妮子,為何這麼倔!有沒有事?」

「劉公子,剛剛被撈起來。跳湖的地方,是在無人的角落,被發現得晚,恐怕已經……」

「引路!快!」。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