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409章 莽夫有妙計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409章 莽夫有妙計

當年,為閹宦之後的曹,因為沒得到士族群的支持,始終不敢廢獻帝自立;曹逝后,曹丕在陳群的建議下施行「九品中正制」,獲得士族群的支持后,他就立刻廢獻帝而自立。

在這種況下,為皇后的曹節也只發出「天不祚爾」的控訴,許多勢力也是敢怒不敢言,畢竟曹丕是「禪位」稱帝,符合法理。

然而,劉閃犧牲了五名白毦死士,將所有群都認可的皇後接到都,尊其為太皇太后,曹魏政權的合法,就到很多群的質疑。

曹節剛剛到襄時,就以大漢太皇太后的份,給濟王劉熙、山王劉懿、濟北王劉貌、東海王劉敦、多個反對曹丕的曹氏宗親,以及眾多的世家大族和士族群送去書信,揭曹丕篡位的始末。

這樣一來,在吳國苦苦支撐,存亡一線,漢軍即將大舉北伐之時,許多勢力就呈現出搖擺不定的觀狀態,也有一些勢力在暗中招兵買馬,準備迎接漢軍的到來。

曹爽的父親曹真,他本是秦邵之子,曹爽並非曹氏的脈;如今,曹爽把持朝政,排除異己的行為,不僅到眾多朝臣的反對,許多正統的曹氏宗親也對他深表不滿,此時的陳留王曹竣也是一樣。

如今的漢軍攻勢兇猛,掃平江東滅掉吳國只在彈指之間,再加上姐姐曹節的勸說,對曹爽不滿的曹竣也變得搖擺不定。

糧盡兵疲的大漢鐵騎駐軍陳留城外,曹竣經過深思慮,終於下定決心賭一把:大開城門,迎侯漢軍!

半個時辰后,幾名進城查探的騎手,與兩個曹竣的親信一同返回到營地,城中確實沒有埋伏。

「燒戈將軍,若我能進城休整兩三天,咱們就能恢復戰鬥力,全殲這支虎豹騎絕無問題!」李球欣喜地說道。

Advertisement

「不行!」燒戈堅決地說道:「我若進城,雖可獲得休整,雖能戰勝虎豹騎,但這裡畢竟是魏境,我軍一走,曹竣咋辦?」

「兩位將軍不必擔心!」一名曹竣的親信說道:「陳留王已經做出決定:若走了風聲,他可偽裝商旅,往東去往山,暫投劉懿。」

燒戈略有些猶豫,這名親信又說道:「兩位將軍,你們有所不知:你們渡過淮水之後,江上的浮橋已被鄧艾拆掉,就算你們有足夠的糧草,仍然無法回到巢湖。」

「若是這樣,我只能設法擊敗虎豹騎,再擊敗或擺郭淮的追擊,然後……然後去往南,與白虎軍匯合!」李球鄭重地說道。

「當前,魏國的主力騎兵皆在關,若我行迅速,確實可以在魏國騎兵大批趕到之前,搶先去往南。」燒戈嘆道:「這可能是我擺追剿的最好辦法!」

「既然如此,還請二位將軍不要猶豫,速速城!」

「既然陳留王仗義相助,我等就不再推辭!不過,我還不能全部城!」燒戈鄭重地說道。

「燒戈將軍,你的意思是……」

「還有兩個時辰就要天明,我可挑選一千健壯,無傷病的騎手,先前往陳留東門,領取三日糧草,再折回營地。然後,這一千騎佯攻曹彥的營帳,然後往東退走,兩日後再迂迴至陳留!」

「燒戈將軍,你的意思是……玩個金蟬殼?」

「不錯!若我全部撤城中,就算城門閉,曹彥仍會起疑;我以一千騎佯裝我軍主力,帶著曹彥玩兩天,待他累個半死,回陳留附近紮營休整時,我城中的三千騎以逸待勞,豈有不勝之理?」

「燒戈將軍,你……你是如何想出此等妙計?你啥時變得如此聰明?」李球對燒戈之計讚不絕口:「本將可真小看你了!」

Advertisement

「這算啥計謀?」燒戈滿不在乎地說道:「以前在羌郡的時候,本將跟隨羌王,與俄何、伐同、滇吾等人經常用這一招,玩得匈奴和魏國騎兵昏頭轉向,屢試不爽!若非如此,本將哪能活到今日?哈哈哈!」

「既然如此,我就趕回城中稟報陳留王,他可立刻安排人手,將一批糧草搬到東門,大約一個時辰就能辦妥!」

「這麼慢?」李球擔憂地說道:「外圍有曹彥的哨探,若拖得太久,很容易出破綻,可能會功虧一簣啊!」

「二位將軍,畢竟是一千兵卒兩日的糧草,這不是小數目啊!城中只有二百舍吏……若想加快速度,恐怕只能徵招城中百姓,但這大半夜的……」

「無妨,只要天亮前佯攻曹彥的營帳就行!」燒戈撓撓頭說道:「先派五十弓騎出營,趕走周圍的哨探,只要能保城就行!」

說干就干,各路人馬分頭行

時間剛到卯時,一千大漢鐵騎猛衝向十裡外的魏軍營寨,還未來得及發火箭,曹彥和夏侯玄就領兵殺出。

這支騎兵本來就是佯攻,他們自然不與之戰,立刻轉向東南方向而去,後的虎豹騎自然窮追不捨。

與此同時,三千騎悄無聲息地進陳留城中,城外的馬糞、蹄印等痕跡,很快就被舍吏和城中百姓理掉,一個時辰后,城門依然閉,毫無破綻可尋。

次日晨。

首批渡江的趙廣率三千騎兵,浩浩地往桐城方向而去,大批步卒和騎兵仍在等待過江。

這一切無法藏,被江上的斥侯看得清清楚楚,急忙報往彭澤。

「今,蜀軍戰略方向調整,這已定局,我只能順勢而。」陸遜環視眾將后,鄭重地說道:「我江北兵力薄弱,本相決定:親率六萬大軍過江,與大將軍一起,守護大吳的最後一道防線!」

Advertisement

帳中眾將全都一臉的冷峻,陸遜深吸口氣后說道:「我主力雖已離去,仍需一軍留在此地駐守石城,誰敢前往?」

「丞相!末將願往!」

「末將願往!」

「末將亦願往!」

眾多的將領全都請命前往,陸遜一時之間難以決斷。

「諸位將軍!石城,是我在長江南岸的最後防線!石城若破,建業也將門戶大開!此次駐守石城,不同以往!諸位不可等閑視之!」

即使陸遜不說,眾將都知道石城的重要

九華山與長江形狹窄的天然隘口,石城就位於這個隘口的當道。石城若破,蜀軍的騎兵和步卒,可輕易地繞過銅陵、春谷、無湖、當途,直搗建業。

「劉纂、騰胤、呂據、孫畯!」

「末將在!」

四將上前聽命,陸遜卻久久未能下令。

劉纂、騰胤皆娶公主為妻,絕對效忠於孫權,大吳現有的諸多將領中,這二將也算有勇有謀;

孫畯,吳國的近支宗室,孫暠之孫,孫恭之子,勇猛剛膽,深得孫權的常識,是孫權的重點培養對象。

呂據,吳國前大司馬呂范之子,謀略強過軍中的許多將領,只要他在軍中,陸遜或諸葛謹執行重大決策時,都會徵求他的意見。

陸遜也想派更多的將領協助鎮守,但在長江以北,面對蜀軍的十幾萬兵馬,需要更多的將才相助,陸遜也是無可奈何。

「劉纂、騰胤、呂據、孫畯!你四將領兵兩萬,死守石城!不得讓一個蜀軍通過!」

「諾!」

一個時辰后,四將領兵出發。

陸遜攜眾將,在江邊為四將送行。

抱著喝乾的酒罈,看著四將遠去的背影,陸遜覺得,這次話別之後,恐難有再見之日。

著奔流而去的江水,陸遜心頭悲愴地祈禱:周瑜都督、魯肅都督、太史慈將軍、甘寧將軍!若你們在天有靈,請佑我大吳!周泰將軍、程普將軍、黃蓋將軍,徐盛將軍,凌統、韓當、賀齊、陳武……諸位將軍,你們若是在天有靈,請佑我大吳!

「丞相,時辰已到!」

江上戰船仍舊,卻也是人非。

陸遜緩緩睜開眼睛,長嘆口氣,鄭重地令道:「大軍起行!五日趕到烏江口下寨!」

「諾!」。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