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412章 專坑隊友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412章 專坑隊友

前段時間,眾多的將領回都過春節時,劉閃看似整日遊手好閒,他卻制定了「攻略合」和「兩路進兵」的大戰略。

從現在來看,這兩個戰略都在穩步推進,雖然巢湖戰事焦灼、四千騎兵杳無音信,但這兩個戰略還是比較功。

當前,雖然有了明確的戰略方向,但南線大軍的張紹、北線大軍的關索,他們都是極好的「將才」,卻不是統領大軍的「帥才」。

北線大軍,由於姜維移帳靠前並親自指揮,面對鄧艾和諸葛謹的大軍卻推進順利,最先頭的李已經推進到歷附近!若不是長江的阻隔,距離建業還不到百里!

在南線大軍進攻阻,北線勢如破竹的況下,劉閃立刻調整方向,將柴桑的主力大軍調往江北,這讓姜維如虎添翼的同時,也按劉閃的預訂計劃,功調走了陸遜的主力。

「諸位將軍,咱們已經功調走了陸遜的大軍,如今,吳軍死守石城,我在威脅石城的同時,可以放心地收割豫章郡之麥。」

劉閃的目落在鄧芝上,他會意后說道:「據細作來報,吳國的糧倉已經空虛。如今,吳國若無豫章郡之糧,他們很難支撐到秋收。也就是說,我軍若進展順利,今年的年底,即可完滅吳的戰略!」

鄧芝說罷,眾將無不欣喜,劉閃卻說道:「當前,形勢對我極為有利,但我不能鬆懈!朕以為,我南線大軍雖,但仍有可能比北線大軍搶先攻建業。」

「陛下,我在柴桑才一萬步卒!雖有六千騎兵,但在石城方向,騎兵無用武之地,我如何能攻取石城?」高翔不解地問道。

「誰說我在南線才一萬步卒?」劉閃呵呵笑道:「董厥將軍徵召的五萬步卒,已經來到下雉。這幾日,吳國雖然切關注著下雉,卻忽略了這支部隊的存在。」

Advertisement

「陛下,這麼說來,我大漢在長江一線,已有……已有22萬步卒?」高翔睜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說道:「若再加上襄的三萬步卒,再加上趾的五萬屯田軍,我大漢已有三十萬步卒?」

劉閃呵呵笑道:「高將軍,你忘了漢中的六千步卒和四萬騎兵!另外,我在長江一線還有兩萬騎兵!若再加上「三張」將軍的兩萬糧草保障軍,再加上水師和奴隸,我大漢已有四十萬兵馬!」

「天啦!不算還不知道,我大漢竟有四十萬兵馬!還能人人吃飽飯!這跟魏國已經不相上下了!」高翔不可置信地說道,眾多的將領皆熱淚盈眶。

此刻的柴桑城中,恐怕只有高翔、鄧芝二位將軍,最能到當前大漢的強盛!

這二將多次隨諸葛丞相北伐,從來沒有哪次能集結二十萬大軍!第一次北伐時兵馬最多,當時號稱的「三十萬」大軍,實際也就十五萬出祁山,真正能上陣殺敵的,不過十萬而已!

眾將都在慨的同時,劉閃正說道:「如今,吳國皆不知道這支部隊的存在,他們認為柴桑只有一萬步卒。朕決定,讓這支部隊偽裝百姓,陸續前來豫章郡各縣搶割小麥,看看能否出駐守石城的吳軍。」

「陛下,我可將柴桑的步卒和騎兵調往他,預先將軍械藏於某座城中,石城的吳兵很有可能出來搶糧,我或許能有機會。」

「若要調走柴桑現有的兵馬應該不難,將五萬步卒偽裝百姓也不難。」鄧芝鄭重地說道:「只是……只是豫章郡還有諸多的吳國百姓,我若搶割小麥,恐與百姓發生爭執,不利於這些百姓的歸順啊!」

「這個問題,不難解決!」劉閃自信地說道:「如今,我已經在事實上控制了豫章郡,很快就能派來郡守和員;同時,我可派出騎兵,告訴各縣的百姓,若能歸於我大漢,本季的小麥可二民八;若暫時不肯歸順,則按五民五分配,應該不會與百姓產生矛盾。」

Advertisement

「此舉應該可行。」鄧芝點點頭說道:「吳國在豫章郡的賦稅是七民三,不論如何,我的賦稅都低於吳國,必能得到本郡百姓的支持。」

「陛下,那……我如何才能出石城的吳軍?」馬承擔憂地說道:「石城易守難攻,若沒有讓吳軍信服的理由,若沒有足夠大的餌,他們絕不會出城!」

「管他呢,先把城中的一萬步卒給他上去!」劉閃滿不在乎地說道:「先駐軍石城外,再隨機應變。」

「陛下,末將願領兵前往!」

「關將軍?你……還是留在柴桑,多陪陪夫人吧!」

「陛下,這是為何?」

「哼!你的名號太響!」劉閃呵呵笑道:「若你引兵前去,吳兵必會嚇得城中,誰還敢出來?」

關樾一臉茫然地閉了,劉閃看了看留在柴桑的幾個將領,高翔、鄧芝、馬承、俄何以及關銀屏等人,似乎都不適合前往。

「馬將軍,你來軍中不久,對吳軍來說還是生面孔,你可引三千兵馬去往石城。若能出城中吳兵,當記首功!」

「諾!」

「不要讓吳兵知道你父親的名號,否則,會嚇壞他們!」

「諾!」

「諸位將軍皆可想辦法,只要能出城中吳軍,也可記大功!」

「諾!」

……

當日,未時。

這幾日,巢湖北岸的各方兵馬,全都保持著高度的警惕。

正午過後,溫暖的灑下來,各營各寨都在昏昏睡。

此時,吳兵的營寨突然大開,寨中兵馬一窩蜂地往北而去,就連急於搶人頭的關索也不敢輕舉妄

「關將軍,我……要不要追?」句扶謹慎地問道。

「若我去追,萬一吳軍回兵反殺,我豈不被夾在中間?先前不是有哨探說,吳軍在石鏡山和長山駐了一軍?我更不敢輕易追趕!」

Advertisement

「關將軍的意思是……」

「先等一刻鐘,再派出哨探,查明吳兵向。」

「呃……這樣最好!」

不遠,魏軍寨中的兵將皆一臉的懵:諸葛誕、毋丘儉二將接到的軍令是今夜撤走;如今,吳軍棄寨而去,這是有計劃的敵還是逃走?

「諸葛將軍,吳軍這是……」

「半個時辰前有哨探來報,吳將呂岱、丁封,在石鏡山和長山屯有伏兵,或許……或許他們在敵?」

「若是這樣,只要蜀軍去追,我魏、吳聯軍即可夾擊蜀軍,必能大勝。不過,若是吳軍一去不返,我豈不了孤軍?」

「看這架勢,吳軍……恐怕再難返回!」諸葛誕很是擔心地說道:「可是……我得到的軍令是今夜撤走,若是現在就撤,我一旦離開大寨,就再也無險可守,豈不被蜀軍殲在寨外?蜀軍可有六萬啊!」

「蜀軍也太狡猾了!他們為何不追吳軍?」毋丘儉鬱悶地說道:「吳軍一撤,我必被盯!萬一蜀軍的騎兵提前到來?我聽說,蜀軍的騎兵裝備了怪異的鉤子,他們拔寨可快了!」

「不錯!我也聽說了!聽說蜀軍的騎兵還裝備了炸彈,還有燃燒彈,而且……還刀槍不……」

「臥槽!那咱還等什麼?還不快撤?」

「可是……鄧將軍的軍令……」

「可是個屁!將在外,軍令有所不……」

「毋丘將軍,那是說的「君命」,不是「軍令」……」

「一個意思,反正都一樣!快撤!」

吳軍的大隊已經不見蹤影,二次商議多時,終於下定決心:棄寨而走,往施水方向退走。

吳軍退走時,各寨蜀軍無不高度警惕,魏軍剛剛打開寨欄,哨探立刻將消息報給關索。

「哈哈哈!天不負我也!謝蒼天!謝大地!謝諸葛謹!」關索哈哈大笑道:「三萬個人頭啊!本將終於要發財啦!傳令:全軍出擊,不許放走任何一個!毋丘儉、諸葛誕,這二人誰也不許,必須給本將留著!哈哈哈!我大漢的勇士們,隨我沖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