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430章 自作聰明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430章 自作聰明

次日晨,一封信送至劉閃手中。

「不錯,一切盡在掌握中!」劉閃冷笑著,又將書信給鍾會:「賞!賞酒半壇!」

劉閃說罷,侍婢趕將酒罈搬來,可往碗中倒時,酒罈中卻一滴不剩。

「臥槽!幾個小兔崽子!」劉閃不悅地喝道:「上次不是剩了半壇麼?何時被了?」

劉璿、鍾會、諸葛瞻三人仍然正襟危坐,面平靜,似乎此事與他們毫無關聯,仍在靜待著劉閃賜酒。

劉閃正設法查出誰在喝,卻收到斥候快船送來的信,拆看之後,恍然大悟,卻又有許多有疑

劉閃暫時不想糾結誰喝了酒,示意侍婢重新打開一壇,心裡卻思索著自己了解到的《孔雀東南飛》。

此詩的作者是誰,首著於何時皆無從考證,但詩中的事發生在「建安中」,也就是漢獻帝時期,若說的年份,應該在公元196年到220年之間。

從信中的容來看,主角劉蘭芝、焦仲卿二人的名字都對得上。不過,此事發生的時間,以及很多事的細節與詩中不符:比如,詩中從未提到劉蘭芝逃婚一年之事,詩中也未提到縣令的三公子許勝對劉蘭芝如此癡心。

在劉閃的了解中,此詩到了南北朝時期才基本定型,其時間、地點、人、事件都經過多次修改加工,其故事凄人,發人深省,但它的容並非真實可信。

當然,劉閃的猜測並非空來風,若是細讀此詩,就能發現一些明顯的

拋開相差二十年的時間不提,詩中的故事發生在廬江郡的懷寧縣,這與當前事實基本一致。然而,在詩中,兩人殉后的合葬地點在「華山」,以當時的形來看,這就明顯不可能!

Advertisement

華山,在魏境的潼關以西,南接秦嶺,北臨渭水。不論在建安時代還是現在,華山與懷寧,兩地道路難行,相距數千里,怎麼可能將二人葬在華山?

劉閃相信,劉蘭芝與焦仲卿之間,或許確實發生了悲劇,著詩者以及後來的修改加工者,也想通過這件事表達對社會環境的不滿。

此時,劉閃想要做的,是挽救二人間不幸的結局,阻止這首詩的產生,或者,讓這個故事擁有圓滿有結局。

想到這裡,劉閃寫了封信,命人送往懷寧,要求當地的駐軍盡量協助五名騎手,要求幾人儘可能幫助劉蘭芝,化解所有的矛盾。

劉閃這樣做,是因為不想看到劉蘭芝的悲劇,也因為他尊重每一個藝姬,把們當做傳播文化的藝家。

不過,在普通人眼裡,劉蘭芝以及眾多「藝家」,們仍是青樓的姬,仍然在社會的底層。

不多時,又一封詔書由快馬送往都。

即日起,在「府」之下立單獨的「藝府」,現有的二百多個藝姬,自此歸於藝府,由劉閃直接管轄。

這樣一來,「藝府」就跟以前的樂府、太醫、尚書、東西織一樣,有了正式的「編製」。這些藝姬,再也不是青樓中任人欺凌的姬,而是人尊敬的「藝」。

石城。

小船自然被吳軍的戰船截住,劉纂獲悉船上信使的目的后,立刻派快馬將信使送往建業。

「劉將軍,阿斗果然狡詐!」騰胤后怕地說道:「若不是阿斗自毀長城,我如何能悉阿斗的詭計!」

「劉將軍,阿斗已經識破我計,卻不揭穿,反而將計就計給我下套,其用心實在險惡!」

「劉將軍,我已獲悉阿斗的圖謀,接下來,我該如何部署?」

Advertisement

「呂將軍,依你之見,我又該如何?」劉纂暫未表態,而是詢問陸遜給自己欽點的軍師。

「在我原來的計劃中,吸引阿斗的五到八千兵馬去往小道,然後在於潛附近堵截,使其無糧潰散;同時,我再以拒馬陣穩步推進,將阿斗殘存的兵馬往柴桑,搶得豫章郡之糧后再返回石城;如今,形勢有變!」

「呂將軍,雖然形勢有變,但對我來說,這也不是壞事!」劉纂謹慎地說道:「依我之見,我獲悉阿斗的圖謀之後,形勢反而對我更加有利!」

「不錯!」呂據冷笑道:「阿斗派七千兵馬佯裝進小道,行四日而返,這支部隊八日後將出現在東至縣,反截我軍退路,阿斗真是狡詐!不過,我已知曉阿斗之計,便可輕鬆應對。」

「幾位將軍,此事,恐怕得從長計議,我不宜擅自行!」孫畯憂心忡忡地說道:「若我截獲的信使有詐,我豈不……」

「孫將軍,你多慮了!」騰胤解釋道:「其實,不論我是否截獲蜀軍的信使,不論阿斗是否看破我計,我都會向豫章郡進兵,難道不是麼?」

騰胤的話很有道理,孫畯不再說話,劉纂說道:「正如騰將軍所說,我終究會向豫章郡進兵!今,截獲蜀軍的信使,我正好查補缺。」

「不錯,正是查補缺!」呂據點點頭后說道:「我只需在小道口附近的險要之,部署五百兵馬,不論蜀軍四日而返還是三日而返,我皆可將蜀軍堵死在山間,這正是我計劃中的重大疏!」

「可是……據信使所說,燒戈將騎兵匯於柴桑,再調往下雉準備渡至江北,這也是阿斗的敵之計。莫非,阿斗已經知道我會兵進豫章郡?我步卒兵進豫章,豈不正中阿斗的圈套?」

Advertisement

「孫將軍,你實在多慮了!」騰胤哈哈大笑道:「這確實是阿斗的圈套,他確實想我到豫章郡!然而,不論阿斗是否設下此套,在我原有的計劃中,我仍會以拒馬陣阻擋蜀軍的騎兵。今,阿斗主將騎兵調往下雉並藏在幕阜山,並且第八日才返回柴桑,這正好是他的步卒返回東至之時!」

「不錯,騰將軍說得對!阿斗是想以退回東至的步卒阻我退路,將我關在豫章郡,然後以騎兵殲之。可惜的是,阿斗沒料到我已有拒止他騎兵之法,也沒料到我已經吃掉了他的步卒!」

劉纂、騰胤、呂據都覺得應該按計劃進兵,孫畯仍有疑,不解地問道:「從阿斗的部署看,他確實在豫章郡給我下了套。奇怪的是,按我截獲的信使所言,阿斗在營寨中扎滿草人,又趁著昨夜攻我城池時,地兵進小道,這明顯是掩蓋自己兵馬不足的窘境,希阻我進豫章郡!阿斗此舉,豈不自相矛盾?」

孫畯的擔心不無道理!

此時,城中的幾個將領全都陷苦思。這幾人犯了跟陸遜、諸葛謹一樣的病:蜀軍的任何部署,只要沒有完全看破,或者沒有合理的解釋,他們都不敢貿然行

「呃……我們不妨反推一下!」呂據思索片刻后說道:「若是我們沒有截獲這個信使,以我哨探的偵察,要發現阿斗寨中的假人,需要多長時間?」

「大約……兩到三天!」劉纂謹慎地說道。

「在這段時間裡,阿斗又能做些什麼呢?或者,他有什麼部署沒有準備充分?」呂據繼續問道。

「破壞道路!」騰胤恍然大悟:「先前,有江上的戰船來報,說阿斗在破壞石城到彭澤一線的道路!」

「這就對了!」孫畯也恍然大悟,欣喜地說道:「因為阿斗只剩一萬步卒,他對圍死我軍沒有信心,這才破壞道路,試圖遲滯我軍返回石城的時間!」

幾名將領完全看破蜀軍的部署后,立刻派出五千兵馬,猛攻城外的蜀軍營寨,希儘快退寨中的蜀軍,搶在道路被破壞以前,儘快到達彭澤。

大寨中,看到吳軍黑地殺來,劉閃不屑地冷哼道:「這幾個笨蛋,簡直自以為是!自作聰明!他們就算想找死,也不用這麼猴急吧!」

「陛下,我寨中只有三千兵馬,劉纂必會迅速增兵,還會搬來重裝備,快撤吧!」

「向將軍,莫怕!」劉閃不屑地笑道:「他們抬著那麼多拒馬,如何跑得過咱們?傳令:全軍撤往柴桑,留下一千人斷後,繼續用炸彈破壞道路,能炸多爛就炸多爛!」

「諾!」。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