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432章 何為忠孝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432章 何為忠孝

今日,即將獲得三千戰馬的消息,對孫權來說,確實是莫大的喜訊。

這幾年來,吳國朝中已經很久沒有喜訊。

孫權臉上的喜悅仍未消退,孫皎之,孫夫人引著幾名婢匆匆趕來,向孫權告狀。

「陛下,據軍中傳來消息,周胤這幾天整日酗酒,並且,他公然在軍帳中與婢有染,請陛下為臣妾主持公道……」

若是普通兵卒或將領,在軍中藏有子,或者與軍中侍婢有私通,這並非什麼大事,在事後按禮制將其納為妾室即可。

然而,周胤所娶者乃是吳國宗室之,正如關索和李嘲笑的那般,周胤與全琮、朱紀、陸遜、騰胤等人一樣,只要娶了公主或宗室之,他們就不敢輕易納妾。

此時,孫權並不認為是什麼大事,正想勸解自己的侄,卻又有信使來報:「陛下,周胤在軍中醉酒,不服陸丞相調配,公然辱罵毆打陸丞相,已被收押,等候陛下治!」

孫夫人一聽就慌了神:可以通過孫權給周胤施,使他不敢輕易納妾。然而,周胤違反多條軍規,並且以下犯上,若要嚴肅理,可被就地斬首!

很顯然,陸遜也是顧及到周胤娶了孫夫人,又考慮到他是周瑜之子,這才沒有按軍規將其斬首,而是向孫權稟報。

「陛下!我大吳已經危機四伏,軍紀渙散。此時,對於違反軍紀者,應當嚴肅理,以正軍規,以儆效尤,兵將方能令行止。」

「陛下,我大吳正在用人之際,更當謹慎而行!微臣以為,周胤雖然有違反軍規之,他畢竟是周都督之後,請陛下寬大理,許他戴罪立功。」

「陛下,若是違反普通軍規也就罷了。然而,周胤此舉,實在惡劣!若不嚴肅理,軍中人人效仿,以致兵不尊將,將不尊帥,軍紀必然更加渙散,如何能與蜀、魏兩國作戰?」

Advertisement

「趙大夫,此言差矣!」步騭繼續勸道:「陛下,以周將軍的軍職,完全可以攜帶隨軍夫人,他在軍中與子有染,這並非大罪;況且,我軍中將帥,在無作戰任務時,並無酒的軍規,周將軍任務歸來醉酒,這亦不是大罪;至於周將軍辱罵毆打陸丞相,這其中可能有些曲折,微臣建議,陛下應查清原委,然後再作理,方能讓人心服口服。」

「大司馬此舉,恐有包庇周胤之嫌!」趙咨正說道:「陛下,軍規就是軍規!違反軍規,按律治,方能正軍紀!軍紀若不正,如何能打勝仗?」

趙咨說罷,眾臣皆要求嚴肅理周胤,步騭很想保下周胤,卻敵不過眾臣之口,畢竟周胤以下犯上,乃是軍中的大忌。

若周胤只是與婢有染,孫夫人只要一句話,孫權即可將他治罪或赦免,這有很大的迴旋餘地,但牽涉到軍中之事,孫夫人卻不敢話。

「周胤以下犯上,理當斬!」孫權正說道:「然,周胤乃是功臣周瑜之後,亦是周都督僅存之子;有鑒於此,朕決定,免去周胤的「都鄉侯」爵位,免去一切軍職,流放會稽郡,以觀後效!」

孫權說罷,孫夫人臉大變,趕跪地求饒:「陛下開恩啊……周胤膝下尚有三子一,若是被流放會稽,臣妾沒法活啊……陛下開恩啊……」

「哼!你就不能消停點?」孫權不悅地喝道:「要求治周胤的是你,現在告饒的也是你!你到底想鬧哪樣?」

「陛下開恩啊……陛下……周胤若遭貶,臣妾這孤兒寡母……該如何活命啊……陛下開恩啊……」

孫權,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柴桑。

「陛下,天已大亮,該起啦!」

Advertisement

「還早呢……咱們再睡會兒!」劉閃說罷,又把坐起的李昭儀拉被窩中。

「陛下,臣妾今日要回都,得早些才行。」李昭儀說罷,又坐起,幾名侍婢趕來到榻邊。

劉閃示意幾名婢退下,然後幫李昭儀穿好衫,又抓過木梳幫梳頭。

「怎麼,這麼快就想劉諶了?」劉閃略有醋意地問道。

「唉……」李昭儀無奈地嘆道:「諶兒還不到兩歲,老是娘和皇后,臣妾也不放心啊!昨日宮裡送來書信,說諶兒又染風寒,臣妾也急啊!」

「昭儀,你急也沒啥用!你回去又能幫什麼忙?」

「陛下,諶兒自弱,臣妾實在不放心……」

劉閃也知道,劉諶這孩子格很倔強,自就能看出來:劉諶出生之後,因為李昭儀水不足,他被娘餵養幾次之後,就對李昭儀特別排斥。只要李昭儀上前抱一抱,他立刻就會哭鬧不止,而其他的嬪妃或婢去抱,他馬上就能安靜下來。

正因為如此,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李昭儀就像惹人討厭的「後娘」一般,一怒之下,這才狠心扔下年的劉諶,獨自來到下雉。

這段時間裡,劉閃也看得出來,只要稍稍靜下來,李昭儀就會想起劉諶,經常暗地落淚,多次想返回都,都被劉閃強留了下來。

劉諶的子倔強,並不僅僅現在他的嬰兒時期,哪怕是歷史上的幾十年後,劉諶的格也與眾不同,就跟他的母親一模一樣:

漢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冬,鄧艾兵臨都城下,劉禪接譙周的建議,準備向鄧艾投降。

然而,此時的劉諶卻憤怒地說:「大漢已經窮途末路,亡國在所難免!此時,理當父子、君臣誓死一戰,為大漢的江山而戰!縱然死,也能坦然地面對先帝!」

Advertisement

然而,劉禪不聽其言,執意向鄧艾投降;劉璿、劉瑤、劉琮、劉瓚、劉恂、劉璩這六個皇子,以及劉林,劉胤、劉輯、劉晨等眾多的劉氏宗親被一同遷往

在這之後,劉璿與姜維仍在暗中試圖復國,最後兵敗被殺;其他四個皇子都死於抗擊匈奴侵的永嘉之

不過,在眾多的皇子和劉氏宗親中,唯有劉諶沒有投降:勸諫劉禪失敗后,劉諶始終悲憤於亡國之恥,他在昭烈廟痛哭祭祀劉備之後,又將妻妾及子全部殺死,然後回到昭烈廟自殺殉國。

在這個以「忠孝」為立之本的時代,劉諶自殺殉國,劉閃對此並不到驚訝。讓劉閃難以想象的是,他竟然事先殺死自己的妻妾和子

在這個特殊的時代,雖有漢武帝獨尊儒,但很多固人心的儒家思想還沒有大行其道。不過,「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觀念,已經逐步深人心。

劉閃實在想不通:當時的劉諶,有眾多的妻妾和子,面對「夫君」和「父親」的長劍,這些人竟無一人逃走!當然,或許是「三綱」、「忠孝」的思想讓他們不能逃走,不敢逃走,或者,沒有機會逃走。

一個時辰后。

李昭儀在宿衛兵的護送下前往下雉乘船,劉閃站在江邊,著江北,又想到了「孔雀東南飛」,想到那個悲劇中的焦仲卿和劉蘭芝。

在劉閃看來,若是這個故事為真,造這個悲劇的源,其實也是「忠孝」的觀念。

不論在哪個時代,忠於自己的國家,孝敬父母,這無可厚非!此時的劉閃,他無法定義劉諶的行為是否屬於「愚忠」。但是,劉閃能肯定的是,「孔雀東南飛」這個故事中的焦仲卿,他確實是「愚孝」!

如同劉閃極力反對的「三年守孝」一樣,在他看來,守孝三年者並非就是真正的「孝」;所有事,不問對錯,不問原因,唯父母之命而行,這也不是真正的「孝」!

此時的江北,劉蘭芝正與幾名騎手一同,前往焦仲卿的老家潛山縣。

在幾名騎手的慫恿下,劉蘭芝也意識到:對於焦仲卿給出的承諾,自己有必要問個明白,不能沒有期限地一直等下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