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462章 絕處逢生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462章 絕處逢生

「蜀軍細作,無孔不,實在可恨!」孫權厲聲喝道:「小阿斗!你真要趕盡殺絕才肯罷休?傳令:加派三千兵馬,立刻清剿城中細作!建業城中,所有百姓不得出門,違者格殺勿論;步騭,城中兵馬皆由你調遣,死守建業!再敢言降者,格殺勿論!退朝!」

顧雍和幾名大臣見孫權無意投降,無奈地搖搖頭;天仍未大亮,忙了一夜的眾臣各自散去,孫權憤憤地回到宮中。

天漸亮時,長江之上,雷聲隆隆,頃刻間就大雨滂沱,風向突然轉為東北風。

魯淑在船頭觀一番,趕回艙說道:「魏將軍,暴雨太大,視線極差,我戰船全部轉為逆風,必須馬上靠岸!」

「現在靠岸?」魏昌看著驚慌失措的魯淑,不解地問道:「魯將軍,這不就是一場暴雨嘛,何故如此張?」

「魏將軍,此場暴雨絕不簡單!我必須馬上靠岸!否則,全軍有覆沒之險!」

魏昌未罷可否,魯淑又說道:「魏將軍,我離建業不過二十里,何必急於一時?況且,陛下和大將軍,並未規定我抵達建業的時間。此刻確實不利於行船,我可靠岸休整,待到暴雨轉停之後再起行。」

「魯將軍,這場暴雨,一時之間恐難以停止。天很快就要大亮,我不如緩緩前行,以免延誤行程。」魏容勸說道,顧氏兄弟和王訓也點頭贊

「確實如此!」魏昌肯定地說道:「魯將軍,此時正值夏季,暴雨來得快也去得快。本將在庭湖也經常遇到暴雨,你何故這般張?」

「不行!必須得靠岸!」魯淑堅定地說道:「幾位將軍,建業靠近大海,海上氣候難測,時常有大風暴;此場暴雨,應該是海上的風暴引發,還有可能繼續加強。若我強行行船,恐難以抵擋此場風暴,戰船也將無法控制,很容易引發撞船或翻船事故。」

Advertisement

幾人說話間,所的戰船突然劇烈顛簸,似乎很快就要沉沒。此種意,魯淑和顧氏兄弟見慣不驚,魏昌、魏容、王訓,以及船上蜀兵,他們從未到過長江下游,更沒見過如此大的風浪,全都嚇得面如土

「傳令下去:所有戰船全部靠岸!快!」魯淑不顧魏昌的反對,立刻下達指令。

剎那間,各船金鼓齊鳴,收到靠岸的指令后,所有戰船趕靠到岸邊,迅速拋下裝滿石頭的竹簍固定船,這些作,劃槳的兵卒已經練多時。

微明,戰船全部靠岸之後,看著江上一尺多高的風浪,眾多的將士無不慶幸:幸好沒有冒雨行船,否則,所有的戰船都將被風浪掀翻!

「這只是小風浪,在夏季,這很平常。越往下游,越靠近大海,江上的風浪越大。」魯淑不屑地說道:「你們或許不知道:兩年前,孫權曾向公孫淵買過一匹戰馬,戰船在回航的途中,遇上五尺多高的海浪,兩千多條戰船沒有提前靠岸,全部沉大海,就連巨大的樓船也未能倖免!」

眼看魯淑不像說假話,王訓疑地問道:「既然海上如此兇險,為何當年的衛溫、諸葛直能順利到達夷州?倭國使者又如何能遠渡重洋?聽陛下所說,倭國距離建業,至有數千里之遙,大船要在海上航行數月,如何能避開風浪?」

「我軍的很多槳手和水師兵卒經驗富,也有一些漁民出的兵卒,他們都會觀天,辨氣象,只要多加留意,就算出海遠航,也有可能及時地躲開風暴。」魯淑又想起兩年前的那場海難,沉痛地說道:「這些都是的教訓!不論在江上還是海上,面對風暴,再大的戰船,再強大的水師,也猶如一片樹葉!」

Advertisement

若在以前,魏昌、魏容和王訓這三個將領,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魯淑的話;今日,三將親眼見到江上的暴風雨,慶幸自己躲過了一場大難,這才深信不疑,並對魯淑佩服得五投地。

舒城。

全琮是孫權的婿,孫韶被賜姓「孫」,也算得上吳國的皇室宗室,面對二人的來訪,鄧艾稍一細想,立刻選擇了接見。

「鄧將軍,上次的巢湖之戰,我家大將軍……確實是不得已,鄧將軍大人有大量……」

「全將軍,本將從未將那件事放在心上。」鄧艾滿不在乎地說著,很快又有一種幸災樂禍的表:「本將,本以為吳國能撐上半年,哪知如此不堪!」

「鄧將軍,正所謂亡齒寒!若我建業被蜀軍攻克,阿斗和姜維再無後顧之憂,必會傾全國之力北上伐魏,鄧將軍不可不察啊!」

「全將軍,孫將軍,本將也想幫吳國一把。但是,想讓我大魏出兵救援,這絕無可能。」鄧艾毫不猶豫地說道:「二位將軍,姜維在江北的部署,你們比本將更清楚!如今的舒縣屯有蜀軍重兵,我舒城的兵馬,很難攻克舒縣來到江邊!」

看著二將失的目,鄧艾繼續說道:「再者,我大魏的戰船本就不多,蜀軍阻斷了濡須水,我軍戰船皆被阻在巢湖,無法江相助;就算能江,也很難突破屯於歷的蜀軍戰船之圍堵。」

鄧艾說的皆是事實,二將出使之前,諸葛謹已將形勢分析得十分徹。當然,二將並未放過一一毫的希,堅定地說服了諸葛瑾,這才來到舒城求援。

鄧艾也莫能助,全琮絕地嘆道:「莫非,我大吳真的氣數已盡?」

「並非完全如此,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如果建業能堅守兩個月,或許還能拚死一搏。」

Advertisement

「鄧將軍,你的意思是……」

「這也是唯一的辦法。」鄧艾解釋道:「你江北的大軍可分為兩支,一支堅守烏江口,拖住含山和歷的蜀軍;另一支趁夜迅速北上,搶渡滁水,然後繞至亭子山下游屯紮。」

全琮秒懂了鄧艾的意思:蜀軍阻斷滁水的位置在亭子山,如果步卒繞到亭子山的東北方向,就可以依靠滁水暫拒蜀軍,並趁機搶扎大量的木筏,再順著滁水下行江,這是繞回建業的唯一辦法。

諸葛瑾早就想過這個辦法,卻被他早早地放棄了。全琮無奈地說道:「我在滁水對岸搶扎木筏,然後繞回建業,最快也要半月時間。我軍存糧只夠堅持三天,恐怕難以撐過半月啊!」

「全將軍,正如你說的「亡齒寒」。吳國若敗,蜀軍就能全力攻我大魏。因此,我不能坐視吳國兵敗。」鄧艾鄭重地說道:「只要你的大軍能過滁水,我可為你提供足量的糧草,你不必擔心。」

「鄧將軍高義,我等激不盡!我家陛下也會傾力報答!」孫韶致謝后又無奈地說道:「鄧將軍,我扎木筏沿滁水繞行,蜀軍必會察覺;他們屯於建業的戰船,必會提前抵達兩江的阻我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縱有鄧將軍大義相助,我江北的大軍,仍舊難以回援!」

「孫將軍,你說的沒錯!」鄧艾哈哈笑道:「不過,本將剛才的話,你忽略了一個細節。」

全琮和孫韶回味著鄧艾先前的話,並未發現什麼異常,滿臉皆是不解。

「二位將軍,本將說過,要用此法的前提,必須是「建業能堅守兩個月」!」

「鄧將軍,這是為何?」孫韶不解地問道:「拖延越久,蜀軍的戰船就會運來更多的兵馬,他們也有足夠的時間在江上設防,並且可以阻斷滁水下游,這對我江回援更加不利啊!」

Advertisement

「不,二位將軍誤會了。」鄧艾呵呵笑道:「此法乃「瞞天過海」之計:你在亭子山搶扎木筏,這不過是吸引姜維的視線;你在搶扎木筏的同時,可將主力大軍悄悄北上至淮水,然後乘我大魏的戰船,從淮水海,再繞回建業,或者在建業東北任意地點登陸。唯有這樣,方可躲過蜀軍戰船的阻截,順利回援建業。」

鄧艾說罷,全琮和孫韶眼前一亮:此法雖然較緩,但絕對是最有效的辦法:從淮水海再繞回建業,蜀軍戰船再多也難以阻止。

鄧艾慷慨地提供糧草,又提供戰船相助,並獻上一條妙計,全琮和孫韶如獲至寶,連聲謝后告辭離開,欣喜地向諸葛瑾彙報。

二將離去之後,鄧艾的角微微著一難以察覺的笑容。

正如魯淑所說,這場暴風雨是由海上的風暴引發,連續三日未停,蜀軍戰船泊於江岸寸步難行。

「報……幾位將軍,大將軍回話,不許我棄船登岸!」

「呵!我就猜到大將軍不會同意!」魯淑著仍未停止的暴雨說道:「我水師總共才四萬兵馬,就算一半的兵卒棄船登岸,就算兵臨建業又能如何!難道就能攻下建業?」

「唉!建業畢竟有三萬吳兵,糧草充足,兩萬兵馬確實難以破城。」魏昌苦笑著嘆道:「這場風暴,又讓孫權多活了幾日,真是天意啊!」

「晚幾日就晚幾日唄!」王訓滿不在乎地說道:「待到暴風雨一停,我可在一個時辰包圍建業。我戰船又可運來更多的兵卒,吳軍在江北無法回援,吳國之敗,不過是遲早的事。」

「就算我不加派援兵,這四萬大軍也足以破城。」魏容也滿不在乎地說道:「我伏於城中的細作,據說已燒毀兩座糧倉,城中之糧不夠孫權支撐一月。就算咱們不攻城,孫權急了,他也會主出來找吃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