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466章 勸降陸遜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466章 勸降陸遜

「陸丞相,咱們終於見面了!能與陸丞相同殿對飲,本將一等就是五年,可真不容易啊!」姜維呵呵笑著,舉起酒碗說道:「以這種方式將陸丞相請來,這也是迫不得已,還請丞相恕罪。」

陸遜略加猶豫,舉碗同飲后說道:「這碗酒,算是答謝大將軍的救命之恩。其他的話,大將軍就不必說了。」

「吳國氣數已盡,我大漢卻如日中天;孫權生多疑,氣量狹窄,無大志,絕非明主;我家太后也曾面斥孫權「有家不能齊,又何以平天下」。一個子尚且有此見地,陸丞相,你不會連個子也不如吧?」

姜維的話很是大膽,其中有著貶低孫太后之意,若被人上綱上線,他極有可能被興師問罪。當然,姜維了解劉閃的格,他相信,自己不會因為這句不敬的話就獲罪,為了勸降陸遜,姜維也顧不上這麼多。

「大將軍,你不必多言,陸某不會再侍二主。」

「陸丞相忠貞不二,姜某佩服。不過,請恕姜某愚鈍:孫權算是「主」嗎?你又侍過「主」嗎?」

陸遜不想與姜維多說,但姜維問出這個問題,陸遜覺十分可笑,不屑地說道:「一國之君,不能稱其為「主」,何人才能稱為「主」?」

「陸丞相,自黃巾之起,天下雖,但漢室未絕;曹丕纂位之時,孫權迫不及待地上表表達忠心;我昭烈皇帝於西川繼承漢統之時,孫權在國書上也稱我為「漢」;由此看來,孫權不過是漢室天下的一方諸侯,如何能以「君」自居?」

「劉玄德欺世盜名,還真以為自己是漢室正統?實在可笑!」陸遜不屑地說道。

「陸丞相,此言差矣!」姜維正說道:「若我沒記錯,獻帝在位之時,你的叔父陸儁曾任漢廷的郎中令;靈帝之時,你祖父陸康曾任忠義將軍,至九卿;建武中年,你烈祖陸續任漢廷尚書令;武皇帝在位時,你遠祖陸閎任潁川太守;陸丞相,姜某沒說錯吧?」

Advertisement

「好你個姜維!」陸遜佩服地贊道:「我陸家的族譜,你竟比我還了解!不過,這又能說明什麼呢?」

「今,獻帝之皇后,我大漢的太皇太后曹夫人尊居都,向天下揭了曹丕篡位之始末,並以我昭烈皇帝為漢室之正統;我家陛下承先帝之志復興大漢,伐孫討曹不惜駕親征;我大漢之君尚且如此,你陸遜又有何作為?」

陸遜不為所,悠閑地喝著酒,姜維繼續說道:「自你陸遜開始,你陸氏九代先祖皆為漢臣!你祖父陸康尚且忠於漢室,死戰孫策,你卻置陸氏一門之榮耀於不顧,尊地方諸侯孫權為主,並且不思悔改,實為陸氏家族之叛逆!你有何面姓「陸」?」

「姜維,你無需激我,這些對我沒用。」陸遜呵呵笑道。

「陸丞相,漢興平二年,獻帝東歸。也就在這年,你陸家差點被孫家滅門,你十二歲便扛起振興陸家之重擔,這實屬不易;唉!其實大家都知道,你二十歲便委於孫權帳下,實為明哲保之舉;今,我漢軍兵臨城下,孫權敗亡在即,你若繼續認賊為主,不思棄暗投明,豈不讓陸家蒙?」

「陸丞相,我家陛下銳意進取,力推新政;我大漢治下,百姓食富足,各個世家繁榮昌盛;然,若是沒有你這塊主心骨,陸家必將衰弱暗淡。你再不棄賊人而歸大漢,你陸遜不僅僅陸家的罪人,更是大漢的罪人!」

「陸丞相,想必你也知道,謝夫人政,謀圖孫和的太子之位,孫權明知如此卻置若罔聞;謝夫人心積慮,偽造聖旨置你於死地,更派出二百侍衛前往吳郡華亭縣,試圖誅你陸家滿門;幸得我家陛下的護佑,你陸家才幸免於難。如此種種,皆因我家陛下惜你之才。陸丞相,你再不迷途知返,實在讓人寒心啊!」

Advertisement

「大將軍!」陸遜大驚失,趕問道:「你剛才說的這些……都是真的?」

「陸丞相,你見過這幾人,方知姜某所言不虛。」

姜維揮揮手,幾名宿衛兵帶著幾個人進殿

「夫人?抗兒?陸喜?陸英?」陸遜大駭,急忙問道:「你們……怎麼也被抓來了?」

「夫君,幾天前,二百侍衛手持聖旨闖陸家,意誅我滿門。幸得幾名壯士拚死相救,陸家上下百餘人,這才幸免於難。」

「來人,給孫夫人和幾個孩子看座!」姜維令罷,又對陸遜說道:「陸丞相,相信你們一家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至於能否把握,全在你一念之間。」

「報……大將軍……」

校事匆忙殿,眼見陸遜在場,言又止。

「有事直說,不必顧慮。」

「大將軍,東吳左丞相顧雍,手捧孫權的降表,正在寨外求見!」

「降表?孫權要降了?這會兒才卯時,天都沒亮!我才剛燒他第三座糧倉,這麼快就忍不住了?」姜維冷笑道:「讓他進帳!」

陸遜猶豫著是否出帳迴避,顧雍已經手捧降表帳,他瞥了一眼陸遜,趕上前說道:「大將軍,漢軍已經兵臨城下,我主恤城中士卒命,不忍城中生靈塗炭,特命外臣前來請降。」

侍衛接過降表呈給姜維,顧雍繼續說道:「大將軍若能應允,我主將按禮制,三日備足亡國之禮,城中文武皆著衰服,素車白馬,袒面縛,銜璧牽羊,西門請降。」

姜維滿意地點點頭,正說話,諸葛果搶著說道:「大將軍,國君的出降和降非同小可,乃是國禮!既然陛下和史正在石城,我等為臣子,絕無僭越之理,可馬上派人迎陛下前來,我等做足準備即可。」

Advertisement

「不錯,確實應該如此,還是夫人想得周道。」姜維正說道:「顧丞相,你可轉告孫權,將出降時間定在七日之後。」

「大將軍,絕無問題。」

「甚好!」姜維考慮到自己三面圍城,為了讓陛下降后安全地進建業,於是說道:「既然孫權有意出降,必須大開四門,城中兵馬全部放下兵,一日由東門出城,由我軍安置;孫權還需下一道聖旨,詔令江北的兵將放下兵,立刻向我軍投降。」

「那是自然!」顧雍趕說道:「我主已經擬好聖旨,大將軍可命人送往江北,諸葛謹見到聖旨之後,定會出降。」

「甚好!城中兵馬出城之後,建業的城防,城中治安,皇宮外,必須由我軍接管。」

姜維說罷,顧雍略有為難地說道:「大將軍,按照禮制,在我主正式出降之前,貴軍可以城維護治安,可以接管城防,可以駐於皇宮外圍,但不得進皇宮,因此……」

「有這種禮制嗎?」姜維疑地問道,帳中兵將全都默不作聲。

諸葛果猶豫著說道:「大將軍,皇宮畢竟是孫權的宮,就連旁支宗親和外臣也不能進。在陛下正式降之前,我不宜宮,派兵守在宮外即可。」

此時,悉各種禮制的「太常」孫玄並未前來,姜維能做的就是迅速接管建業城,確保城中外的安全。

「顧丞相,你可回去轉告孫權:在明日正午以前,城中兵馬必須出城:其他降細節,你可隨時與本將商議。」

顧雍點頭應允,告退之後,姜維立刻命人將降表送往石城,再令關銀屏引五百騎兵前去護送。畢竟從石城來到建業,沿著江岸的陸路騎馬前來,比戰船的速度快得多。

Advertisement

「傳令:高翔、鄧芝、馬承三將,各引五千兵馬,切注意東、南、北三門;關樾、周魴二將,引兵兩萬屯於西門,吳兵出城之時,務必將其安置好,絕對不能生;俄何,引騎兵一千五百,協助城西兵將。」

傳令的校事離開后,諸葛果說道:「夫君,既然孫權出西門而降,我得儘快將出城的降卒轉至他,再給鐵臂將軍傳信,請他派白毦兵藏各,確保陛下之安全。」

姜維最在意的就是劉閃的安全,他部署妥當后對陸遜說道:「陸丞相,想必你也看到了,孫權已降我大漢,你還在猶豫什麼呢?」

「大將軍,吳國確實已到窮途末路,你家陛下也對陸家有恩,陸某激不盡。然,犬子陸延之死,與你家陛下有莫大的關係……」

「啪……」

一個掌拍在陸遜的臉上,陸遜趕低下頭。

「你這老東西,簡直不知廉恥!能將一個青樓至絕路,還好意思怪罪別人?」孫茹厲聲喝道:「兔子急了也會咬人!那個子,老娘早就查得一清二楚!陸延之死,皆是你父子二人咎由自取!」

諸葛果見過豪放的楊蘭,也見過既彪悍又的關銀屏和鮑三娘,卻未見過如此暴戾兇悍的孫茹!敢當眾責打自己的夫君,恐怕只有那種皇室之才做得出來。

帳中幾人全都愣住了,陸遜乖乖地低著頭一語不發,孫茹繼續喝道:「老娘說過,老娘還能生!這不是又給你懷了一個麼?老娘已經準你納妾,你也該知足了!」

「夫人……」

「吾父雖然害死許多陸氏族人,但老娘委於你,又給你生兒子,這也算替父贖罪,就算你與孫家有怨,這也兩清了!你從建安八年投到孫權帳下,為他效力三十多年,就算孫家對你有恩,這也兩清了!今,孫權放任謝夫人胡作非為,竟敢謀取老娘命,你再敢認他為主,老娘遲早弄死你!」

「夫人……」

「你住口!」孫茹喝止陸遜后,又一個掌拍在他的臉上,厲聲喝道:「你陸家上下一百多口,誰願意跟你歸山林?老娘習慣了錦玉食,哪吃得下茶淡飯?你若敢歸山林,老娘就帶著陸抗和肚裡的孩子去改嫁!如今,幸得大漢陛下不棄,並且有恩於陸家,你再不知好歹,休怪老娘弄死你!」

「夫人……我……」

看著孫茹高高揚起的掌,陸遜嚇得鵪鶉一般,趕低頭求饒:「夫人……一切都聽你的……只是……這裡的人實在太多……咱回家再打……呃不是……回家再說……」。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