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485章 濟北王1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485章 濟北王1

司馬懿在巢湖呆了數日,又巡察了淮水的布防況之後,這才領著兩千騎兵北歸

行進至太丘附近時,突有細作來報:「太傅,濟北王劉貌,近月來多有異常,請太傅明鑒。」

司馬懿微皺眉頭,接過細作呈上的報,不可置信地問道:「如此大事,兩月前已有異常,為何現在才報?」

「稟太傅:兩月前數量極小,難以判斷;近月來,濟北王已經購買粟米、小麥、稻米五百多萬斛,近日又有商船沿著泗水送去大批粟米和黃豆,五日前又查獲一批炸彈,末將經過查證,證據確鑿,這才敢上報。」

司馬懿點點頭,接著問道:「你報所說的「轟轟」聲又是何意?莫非就是炸彈?」

「稟太傅:盧縣東南二十里的牛欄山,似有挖山開之嫌,偶有轟轟聲傳來,與蜀軍炸彈的炸聲特別相似;末將曾派人潛中,卻從未有人出來。」

司馬懿點點頭,王雄趕說道:「太傅,濟北城中有我細作,若是城中儲糧太多,我必然會起疑;劉貌購買的五百多萬斛糧草,必是藏在牛欄山的中;既然他能弄到炸彈,必是蜀軍應!」

「好你個濟北王!連蜀軍的炸彈也能弄到,本事倒不小。若說你是買的,也只有傻子才會相信。」司馬懿冷冷地喝道:「吃裡外的東西!竟敢如此大膽!今日,本太傅留你不得!傳令:兵發濟北!」

「太傅,濟北有盧縣、蛇丘、剛縣三城,如果濟北王真要謀反,若加上壯百姓,濟北或有六千兵馬,我不可輕視啊!」

「父親,王雄將軍說得不錯:濟北的西南是濟王劉熙的封地,濟以東又是山王劉懿的封地,山東南四百里,又是東海王劉敦的封地;這四個前朝餘孽,他們私下間多有來往,若他們有意謀反,至能藏兩萬兵,我得小心應對才是!」

Advertisement

「我文皇帝仁德,給你們留條活路,你等卻不珍惜。」司馬懿憤憤地問道:「除了濟北王,其他三王有無靜?」

「回稟太傅,暫無靜。不過……濟北王經淮水、泗水運來的炸彈,無法直達濟北,還需經濟水轉運,這就要經過劉懿、劉熙的封地,這兩個傢伙,必已跟劉貌串通一氣。」

「既然如此,我就擒賊先擒王。傳令:蔣濟引騎兵五千,何晏領步卒兩萬,刻日趕到濟北!」

「太傅,我手上只有兩千騎兵,該如何作為?」

「不急!」司馬懿笑道:「我不,先往西北而行,假意回師,待越過黃河之後再轉向東北,直撲濟北。」

……

濟北國。

當年,曹丕脅迫劉協禪位之後,又娶其二為妃;然後,又封劉協仍然健在的第三子劉馮為南王,封四子劉熙為濟王,封五子劉懿為山王,封六子劉貌為濟北王,封七子劉敦為東海王。

正是曹丕這一系列仁慈的舉,獲得了大批士族群的支持,他的纂位並未到多大阻力。

然而,曹節被接到都之後,向一大批反對曹丕的曹氏宗親,以及劉協的幾個兒子揭了曹丕纂位的始末。

在這之後,又逢「政變」,司馬懿大權在握,一些搖擺不定的勢力,也開始悄悄地招兵買馬或屯集糧草,以做為漢軍北伐時的應。去年,在陳留郡接應燒戈和李球的曹峻,他只是心向漢室其中的一個而已。

這日,幾個劉氏王正在蛇丘城中會,突有細作來報,近兩萬魏國的步、騎兵已經渡過黃河,正往北邊的盧縣殺來,劉熙、劉懿、劉敦聞之,臉大變。

「六弟,司馬懿為何來得這麼快?我等行事機,如何能被司馬懿所知?」劉熙大驚道:「今,司馬懿大軍已至盧縣,我該如何是好?」

Advertisement

「六弟,莫不是上月的那批炸彈被截獲?」劉懿不可置信地說道:「按理說也不會啊!當時,魏軍的兵卒確實登船檢查,但他們並未發現,也沒截走這批炸彈啊?」

「六哥,我在盧縣只有一千兵馬,全都偽裝了百姓,兵甲胃和糧草都存在牛欄山。此時,魏軍已至城下,我定無時間取回,也無法據城而守,這該如何是好?」

劉貌沒有說話,劉敦又問道:「六哥,我在蛇丘有三千兵馬,若是現在手,還能立刻武裝起來,切不可遲疑啊!」

「不,現在還不能。」劉貌平靜地說道:「此去牛欄山,一往一返就是四十里,司馬懿的騎兵轉眼就至,我本來不及取回兵和糧草。」

「既然如此,我也不能坐以待斃啊!要不……我急令牛欄山的兵馬,立刻將一批軍資送往南面的剛縣,司馬懿應該沒有那麼快趕到。我可以剛縣堅守,再從濟、東海、山三面出兵來援。」

「哎呀,這樣也不行啊!」劉敦焦急地說道:「我在東海雖有五千兵馬,可趕到剛縣就得四百多里,這一往一返……糧草又屯在牛欄山……」

「是啊,若從濟、山發兵來援,雖然距離較近,但也無糧草兵,仍舊無法馳援,還得另謀他法!」

「幾位兄弟,我說現在不能,並未說過要坐以待斃啊!」劉貌呵呵笑著,舉起酒碗平靜地說道:「三位兄弟,咱們只管飲酒即可,我已做好應對措施。縱然司馬懿來到蛇丘,縱然他找到牛欄山,我仍有應對之法。」

「六哥啊,這都啥時候了!你還有心思喝酒!」劉敦猛地摔掉酒碗,大聲說道:「三位兄長,我等絕不能坐以待斃!咱們可立刻騎快馬去往東海!我早就準備好船隻,我可沿沂水、泗水、淮水去往巢湖,只要到了巢湖,我等就安全了!切不可遲疑啊!」

Advertisement

劉敦說罷,劉熙、劉懿就要起準備離開,三人卻被劉貌強行按坐下來:「三位兄弟,咱們若是這樣走了,你們在濟、山的家小必將難保!棄妻兒於不顧,絕非大丈夫所為!所以,咱們不能走!」

劉貌說罷,又給三人倒滿酒,呵呵笑道:「三位兄弟,你們是否細細想過?我在山、濟、濟北、東海四地徵兵,為何偏偏將糧草和軍械放在濟北?」

「這還用問?」劉熙不屑地說道:「各城都有司馬老賊的細作,若我城中的糧草軍械過多,必遭魏軍懷疑;因此,我只能將兵卒偽裝百姓分散各城,並讓魏軍尋不到糧草軍械,方能掩人耳目。」

「沒錯!這正是大將軍給我等的建議。」劉貌滿意地點點頭,心悅誠服地說道:「大將軍早就料到我屯集糧草會被魏軍察覺,他在信中,已給我設了掩人耳目之法,我皆依計而行。所以,三位兄弟勿要張!既然司馬懿已經兵進盧縣,我等去往拜見即可。」

「六哥,話是不錯,可是……就算糧草能掩人耳目,你就不怕盧縣的兵馬泄?司馬懿兵進盧縣,他必會打問城中百姓啊!」

「幾位兄弟,你等招兵屯於城中,是以何種方式掩人耳目?」劉貌若無其事地問道。

「那還用說?自然是以組建商旅、徵收買賣資為借口了!咱只是偶爾向他們提起大漢的政策,引導他們對漢室的嚮往,只有幾個親信才知道咱們的目的。唯有這樣,才能瞞過無不在的細作。」

「這不就對了嘛!」劉貌哈哈笑道:「若大將軍沒有猜錯,司馬老賊來濟北之前,必會前往濟、山打探況。然而,他的大軍過黃河之後,並未分兵去往山和濟,說明這兩沒被他懷疑。因此,只要我濟北能掩人耳目,咱們大事可。」

Advertisement

劉貌見三人仍有懷疑,於是勸道:「司馬懿來濟北之前,必然道你們在這裡。若你們藏起來不敢前去拜見,司馬懿老賊必會生疑。」

「好!咱兄弟就豁出去了!就算事,就算殺不了那個老賊,臨死前也要咬他一塊!咱兄弟能同生共死,也是一件幸事!」

「不錯!我等為高祖皇帝之子孫,肩負著復興大漢之重任,哪怕一死,也要死得轟轟烈烈!」

「唉喲,我的兩位兄長,你們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劉貌呵呵笑道:「我跟你們說了多次,大將軍已教會我掩人耳目之法!咱們大事未,豈能輕易送死?」

劉貌說罷,奪下三人的兵,然後一人發了兩壇酒:「三位兄弟,你們路上儘管喝!到了盧縣,最好喝個不省人事,我自有應對之法,哈哈哈!」

幾人見劉貌竹在,心頭多有疑,卻也來不及多問,只得各自抱著酒罈,騎著快馬往盧縣飛奔而去。

此時,盧縣的四門大開,何晏領著兩千步卒城后,將城中翻了個底朝天,並未發現任何可疑跡象。

「太傅,我派往牛欄山的騎兵回報,牛欄山確已挖出一個大屯糧至三百萬斛,兵卒正在清點;守衛二百餘人,皆已被俘獲,等候太傅發落。」

「只有屯糧?」司馬懿奇怪地問道:「沒發現軍械或炸彈?你們時,沒有遇到抵抗?」

「回稟太傅:量兵,也有二十多個炸彈;中守衛全都束手就擒,我並未遇上抵抗。」

「奇了,怪了!」司馬懿疑地問道:「莫非……他們事先得到風聲,已經逃走?這也不對啊……並未見到有人出城或遁走……對了,那四個餘孽何在?」

「回稟太傅,據細作回報,他們此前一直在蛇丘飲酒。獲悉太傅大軍到來,現正策馬往這邊趕來。」

「既然如此,那就先派人守住口,再派步卒去往蛇丘和剛縣。」

「太傅,蛇丘和剛縣……不是已派騎兵去了麼?」

「這樣啊……那我就在這裡等!我倒要看看,這四個餘孽能作何詭辯!」司馬懿說罷,打開一壇酒,聞了聞卻未倒碗中,冷冷地說道:「他們的家眷,都到了麼?」

「稟太傅,已經派人去拿,兩日可押到此。」。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