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512章 原始的「期貨」交易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512章 原始的「期貨」交易

侍離開后,李昭儀說道:「陛下休恤萬民,乃我大漢百姓之福。可惜,白糖的數量實在太,若用陛下的「搶購」之法,這看似公平,其實很多百姓無法買到,搶購時也極易引發鬥毆事件。

此時的孟還未上殿,劉閃急於知道孟的分配之法和賺錢之法,想到李昭儀與孟的夫人多有往來,於是問道:「昭儀,據你所知,孟大人有何計劃?」

「陛下,我大漢已經平定江東,轄域共有一百二十萬戶,人口大約八百萬;在這之前,孟大人向魏騰了解過白糖和紅糖的大致產量,他以最保守的三萬六千斤印了糖票,確保每戶百姓能買到三錢廉價白糖。」

「這樣也好,剩下的九千斤可以發往軍中,也可發一部分到各地的藥廠,宮裡也能留幾百斤。」劉閃滿意地點點頭:「朕早就跟孟大人說過,這批白糖,必須以低價賣給百姓,孟大人又如何從中賺錢?」

「這……臣妾也不知道。」李昭儀如實說道:「聽許夫人所說,孟大人印的這些糖票,既要發到每戶百姓手上,又要用它賺魏國人的錢。」

李昭儀越說越複雜,也不知道孟的詳細方案,劉閃滿頭霧水,只得等候孟前來。

大約一刻鐘后,孟匆匆趕到。

李昭儀也對孟的計劃到好奇,賴在宣室殿不肯走,劉閃對此也不介意。

「孟大人,你印的這些糖票,如何讓百姓買到白糖的同時,又能賺魏國人的錢?」劉閃開門見山地問道。

「陛下,白糖市價昂貴,每戶百姓能買到三錢的廉價白糖,這是皇恩浩,亦是我大漢百姓之福。然,三錢實在太,這對很多百姓來說意義並不大。微臣印發糖票發給每戶百姓,是為了方便百姓間私下贈送或轉賣,也能減輕各地治所的員負擔。」

Advertisement

「確實如此!」劉閃肯定地說道:「有的百姓暫時不需要白糖,有的百姓又想要多購白糖。有了糖票,他們私下間可以相互協調;若治所員每次稱量三錢,這確實是巨大的負擔。」

「依陛下看來,這張三錢的糖票,若是出售,它能賣多錢?」孟地問道。

的問題自然難不住劉閃,他明白,這張糖票並非是簡單的「票」,而有著它的價值,劉閃正說道:「現在白糖的市價,大約在兩萬五千銖一斤,這張糖票可買三錢,拋開供應的低廉價格,僅以市價來計算,它的最高價值,大約是七百五十銖。」

劉閃說罷,立刻又補充道:「不過,百姓之間多有人往來,若是他們私下贈送或低價轉賣,或者準備自己購買白糖,這張糖票就不值七百五十銖。」

「陛下,白糖雖好,但許多百姓由於自的原因,更願意將這張糖票換銖錢;依陛下之見,願意換錢的百姓有多?或是在哪個價格區間,願意用它換錢的百姓最多?」

「這很難說,這得看收購糖票的人出多錢,也要因人而異:朋友親屬之間轉讓,或是賣給專門的商人,價格完全不同,但最高不會超過七百五十銖。」

「不!陛下,它有可超過七百五十銖!」李昭儀肯定地說道。

「呃……對!昭儀說得不錯!」劉閃趕糾正道:「糖票的價格,會隨著白糖的市價而波,但是,它不會超過三錢白糖的價格。」

「陛下,這還是不對!」李昭儀再次糾正道:「它雖然只能買三錢,但是,它很可能超過三錢白糖的市價格!若有人在暗中炒作,它的價格難以估量!」

「陛下,李昭儀說得對!糖票的價格,不一定與白糖的市價掛鉤,若是商旅預到白糖還會漲價,他們就會高於白糖的市價收購這張糖票。」

Advertisement

劉閃似乎明白了什麼,默默地點著頭,孟繼續說道:「陛下,市場上的白糖,數量極其有限,其售賣價格暫時由魏騰決定;如果魏騰手上的貨已經賣完,而朝廷的手上恰好有貨,仍然是憑糖票廉價出售,那麼……這張糖票的價格又是多?」

「孟大人,你想用這張糖票,狠狠地坑魏國人一把?」劉閃終於明白了孟的目的,心頭驚嘆不已:這簡直就是最原始的「期貨」易!

「陛下,並非完全如此。」孟狡猾地說道:「陛下,微臣已經保證,每戶百姓都能買到廉價白糖,雖然數量不多,但也沒有違背陛下的囑託;至於百姓們是自己購買還是換銖錢,就由百姓們據市場價格自行決定;微臣已經向魏國商旅放出風聲,首批印好的糖票也發到了部分百姓手中。」

「孟大的速度還真快!那……現在糖票的價格如何?」

「陛下,據微臣暗中調查,可能是能買的白糖數量太的原因,九以上的百姓都想換銖錢;現在的商旅,都想用二百銖的價格收購糖票,很多百姓還在觀者極。」

「畢竟還有四個月才正式出售。在這段時間裡,商旅都想低價格,百姓又想賣個更好的價錢,在沒有達到雙方認可的價格之時,不會有太多的者。」劉閃說罷,又充滿期待地說道:「孟大人,你要做的事還很多啊!既要抬高糖票的價格,又要讓這些糖票砸在魏國人手上,這可不容易!」

「陛下放心,現在才剛剛開始。」孟自信地笑道:「陛下,微臣已與魏公商議好,他會在合適的時候控制白糖的出貨量;另外,微臣也與江東大族和將軍夫人們商議好,大家都會統一行,既讓糖票高價砸在魏國人手裡,還要讓魏國人低價賣出來,咱要賺他兩次的錢!」

Advertisement

「孟大人,這次可是豪賭啊!」劉閃略地計算道:「白糖和紅糖共有三萬六千斤,就算炒到現在的市價,糖票的價值總量將有五萬萬銖!我大漢銀行不方便出手,只有各個世家齊心協力才行。」

「陛下,其實沒那麼誇張。」孟自信地說道:「這次與魏國人玩,他們的多個世家也會聯合出手。咱們這邊,只需陸家、騰家、顧家和張家出手,這就足矣;在足夠的利益面前,我江東的幾個家族必會齊心抗敵,微臣也有九的勝算。」

想到孟發明了最原始的期貨易,並且能從中謀利,劉閃由衷地贊道:「甚好!我大漢有大司農孟,國家必興!朕亦無後顧之憂!對了,魏國的大司農,由何人擔任?」

「陛下,在曹爽被誅之前,魏國的大司農由桓范擔任;現在的大司農是樂亭侯常林。」

「常林?何許人也?朕為何從未聽聞?」

「回稟陛下,常林,字伯槐,河溫縣人,曾任博陵太守、幽州刺史,建安25年曾任大司農,建興五年轉任祿勛;曹爽主政時曾被貶職,司馬懿主政后被重新啟用。」

「罷了,這個常林……朕都沒聽過,想來也沒什麼本事,肯定比不上我大漢的大司農;糖票的事就由孟大人全權負責,朕不再多加過問;對了,今日的晚膳由魏公請客,孟大人……」

「陛下,不必了!」孟推辭道:「魏公還會在都停留數日,微臣必會與他商議妥當。」

「那就有勞孟大人。」劉閃也不勉強。

畢竟,今晚參加宴席都是皇族,若是有大臣在,大家都會有所拘束。

這幾日以來,十幾騎魏兵晝伏夜行,與數百漢軍騎兵玩起了捉迷藏。

牛金、馬岱留下收編魏軍的降卒之時,王平尋遍了翔縣周邊方圓五十餘里,卻無半點蹤跡。

Advertisement

王平失地退回翔時,又聞十幾騎魏兵從城西經過,極可能往北而去,王平大喜,趕引兵追出。

然而,直到天亮,王平還是沒有發現半個魏兵的蹤影。

「徐將軍,這幾個蜀軍將領,果然全都是莽將!」戴陵愜意地躺在草叢中,沒有半點逃命的疲憊和恐懼,反而樂此不彼。

「我就說嘛!蜀軍必會派重兵到渭水一線去尋,哪會料到咱們又反殺回來,哈哈哈!」

「徐將軍,咱們一直這麼躲,這也不是辦法啊!」一個小卒說道:「咱們真的不去涼州?潼關也回不去啊?」

「為何要去涼州?」徐質呵呵笑道:「若我沒猜錯,蜀軍必會派騎兵到隴縣一帶搜索,咱們此刻再往西去,必是自投羅網。」

「不錯!咱們往北去往山區,隨便找個旮旯一躲,就算蜀軍知道咱們進了山,就算蜀軍的騎兵再多,也對咱們無可奈何!」

「唉!我就不明白了!咱上次也是逃命,蜀軍隨便搜了一陣就放棄,為何這次……老咬著咱們不放?」

「徐將軍,你就有所不知了!」戴陵呵呵笑道:「咱倆若是被俘獲,每人值一萬銖啊!一萬銖!蜀國的「大漢萬年」啊!」

戴陵說罷,饒有興趣地計算著:「按蜀國人的收購價格,十銖可買一斛稻米,兩萬銖就是兩千斛;就算一斛吃十天,這得吃兩萬天啊!臥槽!夠一個人吃五十年?難怪他們揪著咱倆不放!」

「唉!睡吧,晚上還得趕路,逃出這片平原才能安全!」徐質說罷,拉過一堆雜草,將自己蓋得嚴嚴實實,很快就打起了呼嚕。

不知過了多久,戴陵猛地睜開眼,發現自己的被人堵住,正掙扎,這才發現是徐質。

「噓!」徐質做了個息聲的手勢,低嗓音說道:「那幾個小兵不大對勁,咱們得馬上走!」

長久以來,戴陵對徐質的話從不懷疑,眼看徐質不像開玩笑,這才覺到事態的嚴重

二人稍加比劃后,若無其事地起,趁幾名小卒不注意,突然發難,輕鬆地將他們砍倒在地。

了五個!必是向蜀軍報信去了!」徐質肯定地說道。

「徐將軍,這些兵卒……跟隨咱倆甚久,怎麼會……」

「哼!全都怪你!若不是你說咱倆值兩萬銖,若不是咱倆夠吃五十年,他們怎會如此?」徐質不悅地說道:「哼!你說話的時候,我看他們的眼神就不對勁!咱倆若是睡到傍晚,必被蜀軍所擒!」

戴陵點點頭,忽然聽得一陣微弱的馬蹄聲傳來,兩人掀開草叢,卻見近百騎漢軍正往這邊殺來。

「徐將軍,好像是王平領兵殺來,咱得趕逃!」

「哼!這個王平!想錢想瘋了!他想抓我徐質,恐怕還了點!」

徐質冷冷地說罷,兩人各自拎起一塊馬,縱躍上馬背,一路往北而去;王平自然追不捨,並不停地來箭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