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522章 悔之晚矣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522章 悔之晚矣

「好!甚好!郭將軍識時務!哈哈哈!」俄何大笑著策馬而來:「來人!把兩位郭將軍綁了!下所有魏軍的服,將俘虜押平縣城,嚴加看管!」

……平縣城?」郭亮弱弱地問道:「城中有五百兵駐守,你們又無雲梯,何時攻佔了平縣?」

「郭將軍,這很難跟你解釋。」燒戈哈哈大笑道:「若是本將告訴你,我軍已經攻佔盧縣,已經俘虜郭配和夏侯稱,你倆也不會相信,哈哈哈!」

「燒戈將軍,咱別跟他們廢話!」俄何正令道:「全軍加快速度,不得放走一個魏兵;半個時辰后,全軍進駐平,不得留下任何痕跡。」

「俄何將軍,從時間上看,郭淮和王雄,此刻應該正在渡淮。我等休整一日,有足夠的時間提前趕到盧縣。」李球欣喜地說道:「這一次,咱們先帶著郭淮,繞著泰山遊覽幾日;等他得皮包骨,到蛇丘城中尋糧之時,咱們再來個甕中捉鱉!」

「正合我意!」俄何哈哈大笑道:「咱們在羌郡時,被郭淮欺負了好幾年。這一次,老賬新賬,與他一起算清楚!」

鄧艾的步卒往淮水方向潰逃時,平靜多時的南郡也呈現出些許危機。

「報……滿將軍:蜀將呂岱、梁緒、凌烈,引三千兵馬,在符營小鎮紮寨。」

「符營?」滿寵對這個地方很是陌生,因為地圖上沒有這個名字。

「滿將軍,符營位於西峽的西北方向,位於均水以西,是進出武關的必經之道。」荀俁趕說道。

「嗯?」滿寵不悅地哼道:「蜀軍才三千兵馬,如此要地,怎會讓蜀軍輕易佔領?」

「滿將軍,符營只是一個廢棄的小鎮,它位於西峽縣城和重縣城之間,我在兩縣各只駐有五千兵馬。兩縣之間的峽谷長約四十里,寬約兩里,我無法在峽谷全部駐軍,蜀軍屯兵符營,我確實無法阻攔。」

Advertisement

「西峽縣城、重縣城,分別由誰駐防?」滿寵不悅地問道:「西峽距離符營最近,蜀軍登岸之時,為何沒去阻止?」

「滿將軍,西峽由羊祜的兄長羊發駐守;重縣城,由朱靈將軍之子朱駐守。」高俊解釋道:「西峽位於均水以東,此時應該還在搶收小麥。蜀國騎兵,經常以五百或一千騎的小隊,神出鬼沒地襲擾各城,我騎兵只能盡量驅趕,無法將其全殲。」

高俊說罷,荀俁也解釋道:「滿將軍,蜀國騎兵襲擾各縣時,我都是閉城門,再由騎兵去驅趕;近日,呂岱、梁緒和凌烈三將的位置並不固定,他們一直在漢水和均水的西岸活,他們多次屯在山都、谷城、南鄉、丹等城的城外,卻從來未曾攻城;我騎兵前去驅趕時,他們立刻就登船退走,我實在對他們無可奈何。」

「滿將軍,這幾個傢伙果然狡猾。」高俊恍然大悟道:「這段時間,幾人的位置飄忽不定,沿江各城又在搶收小麥,這就放鬆了警惕。此時,他們屯兵符營,這才暴了陸遜的真實意圖!」

滿寵點點頭,正令道:「傳令,令羊發、朱,立刻引西峽、重之兵馬,務必趕走符營之蜀軍!武關道的出口,絕不許半個蜀軍駐軍!」

「滿將軍,這……可能有些難辦!」荀俁有些擔心地解釋道:「武關和潼關的防衛,一直由太傅親自負責;重城的朱,恐怕難以聽我調遣啊!」

「不可能。」滿寵肯定地說道:「這條峽谷,是武關唯一的援軍和糧草進出通道。此時,蜀軍駐於符營,他朱自然知道輕重,必會出兵助我。」

「報……滿將軍:蜀將魏昌、王訓,引戰船五百條沿漢水而上,目的地不明。」

Advertisement

「必是西峽!」滿寵恨恨地說道:「陸遜!你的狐貍尾終於出來了!往符營增兵五千,何其險!立刻給朱和羊發傳令,在蜀國援兵到達之前,速速驅趕符營之蜀軍!」

「滿將軍,符營的蜀軍雖,但此地實在重要。若蜀軍已經紮好營寨,羊發和朱二將恐難破寨,我還得徵調附近各城的馬前往,方能保證萬無一失。」荀俁建議道。

若是從關中東南的藍田大營出發,沿著崇山峻嶺間的小道往東南而行,經商、丹二縣可至武關,再往東行六十里可至商南縣。

只要過了商南縣,曲折的山間小道就變得更加易行,沿著峽谷往東南方向再行百里,這就是重縣。

從藍田至重縣的這條通道就是「武關道」,它是關中通往南郡的唯一通道。

滿寵自然知道武關道的重要,在朱靈已經派駐五千兵馬防守重城的基礎上,滿寵又在四十裡外的西峽屯駐五千兵馬,就是為了保證武關道出口之安全。

呂岱、梁緒和凌烈三將,經過將近一月的迷,趁著魏軍疏於防範之時,出其不意地屯於重東南的峽谷之,其截斷武關道的戰略意圖非常明顯。

然而,此時的南,滿寵的防守重點是方城、葉縣和泌縣方向,這三城各有兩萬步卒駐防;除此之外,滿寵又在襄城外轉設下兩道防線,並調集兩萬大軍呼應防守,試圖將漢軍的步卒困在襄城中。

這樣的分散防守,既保證了南東北和東南方向的對外通道安全,也保住了南之糧。不過,這樣的部署已經用去八萬步卒!再加上滿寵在郡各城分別駐軍三百至五百,他能隨時用的兵卒之又

陸遜往峽谷的符營增兵,滿寵確實不敢大意,可惜他已經無兵可用。

Advertisement

經過慎重思索,滿寵令道:「傳令:漢水和均水一線,山都、谷城、南鄉、丹、順、筑、酇縣、縣各城,立刻集中兵馬於西峽,全部聽從羊發調遣,務必擊退符營之蜀軍!」

滿寵令罷,荀俁仍然有些擔心:「滿將軍,沿途各縣的兵馬聚集之後,可增加三千兵馬。若能再有騎兵相助,大事可。」

「荀大人,蜀國騎兵不停地襲擾各城,我騎兵雖多,卻全都在疲於奔命,實在不宜調騎兵。再說了,谷地勢崎嶇不平,騎兵難有用武之地;我已集中一萬三千兵馬,必能在蜀軍援兵到達之前,迅速吃掉符營之蜀軍,我等無需太過憂慮。」

高俊說罷,又想起魏延出征前給自己的報,心頭五味雜陳。自從魏延帶兵去了泌縣,西面只有呂岱引著三千兵馬四晃悠,滿寵也忽視了武關的防。現在看來,魏延給自己的並非假報,高俊心頭懊悔不已。

想到這裡,高俊急忙來到酒館。

「高將軍,別來無恙?」黑男子自顧自地喝著酒,不冷不熱地說道:「本將以為,你再也不會來。」

「一份回鍋,兩盤花生米,兩壇醬香型。」高俊點菜后坐在男子對面:「不知將軍如何稱呼?」

「鄙人本是孤兒,無名無姓。二十年前,即將被死之時獲魏將軍收養,幸得生還。自此之後,鄙人獲魏將軍賜名「魏朋」,也獲魏將軍指點武藝,發誓以死報效魏將軍。」

高俊點點頭,男子繼續說道:「這半月來,主公命我帶來三份報,可惜……高將軍似乎不興趣。」

「不,魏將軍誤會了。前段時間,高某回了一趟,此事若是給別人來辦,我也不敢放心。」高俊說罷,拿出三張五十萬銖的存款憑條,給魏朋后誠懇地說道:「我對魏將軍之報從無懷疑。不論這三條報是否過期,高某全部買下。」

Advertisement

此時,兩盤花生米首先送來,魏朋也不客氣,不停地往裡夾,喝口酒後說道:「君子財,取之有道。主公曾多次叮囑末將這句話。前兩份報已經過期,再無意義。不過,你來得太晚,第三封報也已過期。」

魏朋說罷,將三張白絹放在桌上。

「高某說過,我與你家主公是朋友,不論報是否過期,我都不會虧待魏將軍。」高俊說罷,將三張憑條推到魏朋跟前,順手取回三張白絹。

前兩張報,分別是魏延屯兵泌縣之後的部署,以及各路騎兵襲擾南各城的大致路線,這確實已經過期。

第三份報,詳細寫出了呂岱進兵符營的時間,以及魏容和王訓引戰船增援符營的時間。

高俊閱后,對魏延提供的報確信無疑:他已經詢問過酒館的細作,魏朋在前日夜間就到了酒館,之後再無離開;而呂岱進兵符營是在今日辰時,魏昌和王訓的增兵時間是在一個時辰以前。

報上的這兩個時間,與實際時間有半個時辰的誤差。然而,這並不影響大局,由於可見,報的真實非常可靠。若前日就已獲得這份報,滿寵必能提前做好部署,極可能全殲呂岱所部。

此時的高俊非常後悔,可惜為時已晚。

「魏將軍,不知……還有沒有更新的報?」高俊滿臉期待地問道。

「暫時沒有。」魏朋不冷不熱地說道:「若有報,我必會再來。不過,我不會每次都等你兩日!」

魏朋說罷,將三張憑條推到高俊案前,將兩盤花生米倒袋中,然後大步離開。

,太傅府。

在太常荀適的主持下,司馬懿正妻張春華的喪事草草結束。這兩日間,司馬懿關心最多的就是濟北的酒廠,以及遠在潼關的司馬昭,可惜距離遙遠,至今都沒收到任何消息。

「太傅,你又發了六道軍令,鄧將軍必會調集騎兵回援濟北,太傅無需太過擔心。」王觀勸說道。

司馬懿點點頭,面無表地說道:「再給潼關發去急信,令司馬昭立刻返回,不得有半刻拖延!」

「太傅,潼關古道無法速行,前日和昨日,我已先後派出五批信使,估計再過七日就能到達,太傅不必心急。」

「不急?我如何能不急?」司馬懿厲聲喝道:「濟北危在旦夕,只有司馬昭親自前往,我才能徹底放心!再派兩批信使去往潼關,務必召回司馬昭!」

「諾!」

和王觀實在想不明白:濟北已由郭淮、郭配和夏侯稱領兵去救,這與召回潼關的司馬昭,到底有何關係?司馬昭從未有領兵作戰的經驗,他去了濟北又有何用?潼關距離有十日行程,就算司馬昭是一員戰無不勝的猛將,等他從潼關去往濟北,至還需二十日,這也遠水難解近

王觀和高雖然百思不解,卻忠實地執行。二人出殿後,司馬懿仍舊心緒不寧,坐立不安。

前日夜間的那個夢,司馬懿記憶猶新;

「牛繼馬後」的預言,司馬懿從未忘記。

當初,將司馬昭調往潼關避風頭之時,司馬懿忽略了牛金駐於關中。

此時,最讓司馬懿擔心的就是牛金:據剛剛收到的軍,馬岱、趙統正在引騎兵退回大散關,唯獨牛金還在藍田至華一線活,司馬懿如何能不急?

看著不的司馬伷和年的司馬亮、司馬乾,想起被姜維殺的長子司馬師,司馬懿無奈地搖搖頭,對司馬昭去潼關之事懊悔不已。。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