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526章 幕後主謀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526章 幕後主謀

李四被獄卒帶離的同時,劉閃給劉璿使了眼,他會意之後,立刻跟了出去。

「朕說過,朕不想知道什麼,你們也不用說什麼。來人,把張三的堵上,拉過來慢慢砍!」

「不,不,不!」被稱為張三的刺客趕告饒:「我說了……我魯邦,確實有人指使,我都說,只求一個痛快……」

「朕不想知道太多,你就張三。」劉閃不痛不地說道:「把張三帶下去,你們慢慢問。如果他比李四說得,就拉過來慢慢砍。」

劉閃說罷,又將目移向王麻子。

「不要啊……我說……都是龐晧指使,我都說了……給來個痛快就行……」

「既然如此,姐姐先且休息,呆會兒再砍吧!」劉閃說罷,費禕趕將劉舞嬋扶到一旁。

半個時辰后,三人全部招供,三份口供基本一致。

「龐家!哼!」劉閃冷冷地哼道:「你們就這麼喜歡記仇?」

在歷史上,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龐德被關羽斬首之後,其長子龐會襲「關門亭侯」爵,後來多有戰功,被封臨渭亭侯、會爵鄉侯、中尉將軍等職位和侯爵;公元263年,劉禪投降之後,龐家為報父仇,斬盡了關氏一族。

在劉閃看來,龐德確實是忠勇之將,他也確實是被關羽斬殺。然而,若是嚴格說來,關羽不能算作龐家的仇人,因為這兩人之間並無私仇,一切都是服從於國事。

龐會斬殺關氏全族之時,樊城之戰已經過去44年之久。就算關羽真是龐會的殺父大仇人,而他早已歸於塵土。時隔這麼久遠的時間之後,龐會依然沒有忘記父仇,可見仇恨的可怕之

與龐德,本是馬超的部將,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平定漢中之時,龐隨馬超一同川歸降劉備,龐德卻率部投降曹。幾年之後龐德戰死,龐又棄劉備而投曹魏。

Advertisement

關索在戰場上斬殺龐會之後,劉閃本以為一皆都已過去,歷史不會重演。然而,劉閃不知道龐德有四子:長子龐會戰死之後,龐德的堂兄龐、次子龐晧、三子龐淑、四子龐煜,仍然記掛著殺父之仇和殺兄之仇。

「陛下,據末將最近查到的資料,龐會戰死之後,龐家人即在軍中任職,也在四搜羅並培養死士。現在看來,他們的目標並非關將軍,而是……是……陛下……」

劉閃默默地點點頭,陳到繼續說道:「從三人招供的話來看,因為都戒備森嚴,龐家的死士無從下手,這才暫時將目標轉向太子。當時天很暗,他三人將提前出殿的太子妃誤作太子。」

「既然龐家有仇必報,朕的眼裡也容不下沙子!」劉閃冷冷地說道:「陳將軍,這事就給你去辦!龐家,誅三族,不許放走一個;軍中任職者,儘快查出在哪一路,由何人統領。」

「諾!」

陳到領命后,猶豫著問道:「陛下,龐家本來在雍州的南安郡狟道縣,我大軍復關中之後,龐家已遷往河郡修武縣,這裡地魏境。是將他們全部帶回都,還是在魏境?」

劉閃也知道,要將龐家的三族,全部從魏境抓到都,這非常困難,於是說道:「朕只要結果,在魏境解決就行。」

「諾!」

陳到領命后,似乎若有所思,又謹慎地說道:「陛下,龐家並非大族,僅靠幾人的俸祿難以養死士。據末將打探到的部分消息,朱家與龐家常有往來。」

陳到說的朱家,並不是揚州丹郡的朱然和施績等人,而是「顧、陸、朱、張」中的吳郡朱家,若要說來,就是朱桓和朱據一族。

自漢軍兵進柴桑之後,朱家為孫權獻出了數千奴隸和巨量資金,僅僅是朱家出資建造的戰船,就有一千多條!

Advertisement

朱桓是朱據的從兄,曾任吳國「前將軍」,被鮑三娘擲出的標槍,斬於孱陵城東的長江邊,有子朱異尚在;

朱據曾任吳國「左將軍」,其妻正是孫權之孫魯育,他被關索戰場斬首之後,孫魯育轉嫁劉纂。

此時,朱家和呂家早已投奔魏國,陳到說朱家與龐家常有往來,或是為龐家培養死士提供資金,劉閃對此深信不疑。

「陛下,朱家可能預料到孫權遲早會兵敗,我大軍兵進柴桑之時,朱家已將大部分財產轉移到魏國境。」費禕正說道:「今年年初,雖有陸家和騰家聯合出手,朱家到損失並不大。」

「這些大家族,沒一個是省油的燈。」劉閃冷冷地說道:「只要他們不是誠心歸我大漢,遲早是個禍患!陳將軍,朱家之事一併給你辦。不過,朱家不同於龐家,他們固,務必偵察詳實,暫且不要打草驚蛇,等到時機,再一次把他連拔起!」

「諾!」

「另外,諸位將軍的府上也要加強保衛,必須而行。當然,要事先告訴各位將軍和夫人,獲得許可後方可為之,不要讓大家心生誤會。」

「諾!」

陳到領命而出,劉閃安了費禕和劉舞嬋,待二人緒穩定之後,劉閃正說道:「費姬突遇意外,確非大家所願;費姬乃太子正妃,需以國禮待之,葬於惠陵;一切由太常孫玄辦,二位不必太過憂心。」

劉閃說罷,費禕趕拜謝:「陛下洪恩,微臣激不盡,定當以死報效!」

惠陵,位於幾年前新建的「武侯祠」之西南側,本是昭烈皇帝劉備的陵寢;經過擴建之後,現在已是大漢的皇家園陵。直到現在,葬於惠陵者僅有三人,分別是先皇劉備、甘夫人和吳太后。

Advertisement

費禕和劉舞嬋離開大獄后,劉閃看著劉璿,言又止。

這個時代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妁之言」,劉璿為太子,立費禕之為太子妃,這也是一場政治婚姻。

然而,在這個「先親后」的時代,劉璿與費姬婚半年多,在費姬已有孕的況下,兩人仍然如膠似漆,從未分離,可見二人之深。

看著一臉頹廢的劉璿,劉閃說道:「璿兒,朕經常聽皇后和你母妃說起費姬,確實是個好子。突遇變故,朕也很痛心。然,你是太子,是大漢的儲君,應當以國事為重。」

「父皇,兒臣明白!」劉璿不冷不熱地說道:「先前,太傅向兒臣提過,聽說諸葛將軍病重……」

「沒錯。朕和大將軍,都希由你掛帥關中。」劉閃說罷,嘆了口氣後繼續說道:「人非草木,孰能無。你所的太子妃遇刺,朕理解你的心。在陵之前,你可再陪幾天;半月之後,起兵北上,可有問題?」

劉璿聽罷,趕拜謝:「父皇,兒臣定當不辱使命!」

「此時,關中軍急,諸葛將軍的病不能久拖,待你凱旋之時,朕……重新給你一個太子妃。」

「父皇……兒臣……還不想納妃……」

眼看劉璿似有反對的意思,劉閃正說道:「璿兒,費姬遇刺,還未陵,現在談論此事,確實不太合適;朕也知道,你與姜霞青梅竹馬,等你凱旋之時……唉……還是以後再說。」

「父皇,暗影將軍麾下,有許多武藝高強的死士,既然魏國那邊敢派人過來行刺,咱們是不是也可以……」

「不!」劉閃肯定地說道:「古往今來,歷朝歷代,從沒哪個國家因為國君,或重要的大臣將軍遇刺而覆滅;在朕了解的各朝各代中,就算行刺他國要員暫時獲得優勢,派出刺客的國家也會很快覆滅。」

Advertisement

劉璿半信半疑地點點頭,劉閃繼續說道:「璿兒,你得明白:國與國之間的爭鬥,拼的是國力。要想最終獲勝,除了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還要有賢明的國君、能征善戰的將帥、一往無前的兵士、誠心擁護的百姓,而不是背地裡的險刺殺。」

「父皇,我大漢擁有這些嗎?」劉璿疑地問道。

「璿兒,你在軍中呆了很長時間,應該知道,我大漢擁有能征善戰的將帥,也有一往無前的兵士;朕是否賢明,太子是否賢明,這不是幾個大臣和將軍而決定,而是由後世的百姓而定;你在廣漢郡呆了數月,百姓對我大漢是否擁護,你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劉璿點點頭,向寵前來稟報道:「陛下,太子妃已經上了馬車,眾臣皆在城外等候。」

「璿兒,該起程了。」劉閃起說道:「走吧,送太子妃回都。你要記住:不論是國君還是太子,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責任,只能由自己去完。如果咱們能做好這些,應該可稱「賢明」。」

時,劉璿領著一個營的兵卒,護送著車隊緩緩往都而去。為了不驚擾百姓,車隊出城兩里后才發喪。

按照禮制,劉閃並未與大隊同行,他也沒有先行回都,而是暫且留在新都城中。

解除戒嚴之後,新都縣很快就恢復如常,劉閃卻在城中看到兩個面孔:趙夫人和袁夫人。

縣府外,幾張榜文猶為醒目,一群十幾歲的縣府,圍著兩人不停地詢問打聽。

「夫人,子真的可以上學?真的可以為?」

「我大漢並未子上學;我大漢的子為已有先例,各城中表演黃梅戲的都是「藝」,們每月都有俸祿,也能到各個青樓演戲賺錢。」

「夫人,榜文上只是說免費,是小學、大學和太學都免費嗎?學習期間的食宿也能免費?」

「呃……榜文上好像沒寫清楚。」袁暉耐心地解釋道:「這是醫科之中,婦科的定向招生,與普通太學略有不同,只收子,懂醫理或藥理的優先;學製為一年小學、一年大學;考上太學之後還需學習兩到三年;不論小學、大學還是太學都不收學費,學習期間食宿免費;若能考上太學,每月還發一百銖補家用,太學結業后即可為「醫」,專門為子診病。」

「若是了醫,可以不宮嗎?聽說宮裡的那些娘娘……都很……很……折騰人……」

「婦科的醫,每月都有朝廷發放俸祿,可以不宮,可以自己在各地開設診堂,賺的錢歸自己所得,二十年不用上稅。」

「榜文上說,只收12歲以上的子。若是考上太學,還要學兩到三年,這就超齡了,朝廷不會罰款嗎?」

為醫子,或是婦科的太學生,婚嫁年齡可放寬至20歲,榜文上有寫。」

「大學畢業,若是沒考上,還能重學再考麼?」

「小妹妹,榜文上有寫呢!」趙夫人耐心地解釋道:「一共可以考三次太學,重學期間也不收費。」

「我才沒那麼笨呢!」子嘻笑道:「考上婦科的太學,每月都有一百銖,這比在家養蠶劃算多了!若真了醫,這輩子就不用愁了!」

「小妹妹,如果你有信心,如果你家人不反對,現在就可以報名,九月份正式開學。」

「我很想報名,可是……父親……肯定不會同意……」子的表突然變得暗淡,不捨地離縣府。

不多時,十幾個熱滿滿的子全都默默地離開,趙夫人和袁夫人很是無奈,們看到著便服的劉閃前來,剛要行禮就被止住。

「兩位夫人,你們……都在幫太皇太后做事?」劉閃奇怪地問道:「怎麼?招不到學生?」

「陛下,孫太后也在幫忙招醫學生。」趙夫人沒有否認,卻無奈地說道:「已經過去一個多月,問的人很多,都想報名。只是……最終報名的不足十人。」

「才招了不到十個人?」劉閃奇怪地問道:「小學、大學、太學全部免費,還包食宿;考上太學之後,每月額外再發一百銖錢;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為何招不到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