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527章 納五百個妾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527章 納五百個妾

「向將軍,在各地的飯館或紡織作坊,工一般多錢一月?」劉閃奇怪地問道:「朕記得……好像是六十銖,對吧?」

「陛下,確實如此。據做工時間的不同,一般在六十至一百銖。」

劉閃點點頭,仔細地看著幾張榜文。

「陛下,這幾張榜文已經是修敢過的。」趙夫人解釋道:「剛開始,婦科的太學生跟政科、軍科、技科完全一樣,都是從小學到太學的幾年間全部免費,無人前來應徵學;太皇太后就修改了榜文,考上太學者,每月發一百銖錢,還是無人應徵學。」

「這不是銖錢的問題,這榜文還得改。」劉閃正說道:「不應該寫招收婦科醫,也不能寫招收太學生,應該寫招收「小妾」才行!」

劉閃說罷,趙夫人和袁夫人一臉的愕然,向寵大膽地問道:「陛下,若是招收小妾,那就更沒人來應徵了……普通子都想做正妻,若不是家庭特別困難者,或是男子特別有錢或有權勢,哪個子願做別人的小妾?」

劉閃未置可否,轉而問道:「向將軍,若想納個普通的庶人子為妾,一般需要多錢?」

「陛下,這……得看子的年紀和相貌。」向寵如實說道:「一般說來,若是長相稍稍好看些的,十到十二歲的子價格低些,一般在三千到五千銖;十三到十五歲者,一般在五千到八千銖;若是長相傾國傾城者,價格多在一萬到兩萬銖。這種子,在幾年前已經可以被選為妃了!」

向寵說到這裡,突然大膽地說道:「陛下,宮裡的夫人全都有孕,我大漢也有多年不曾選秀,是不是讓孫玄安排一下?」

劉閃一臉的黑線,不想在這個問題上糾纏,繼續問道:「向將軍,據你所知,在飯館或織坊做工者,年紀一般多大,是否婚配?」

Advertisement

「這些子都未婚配。」向寵肯定地說道,似乎明白了什麼,立刻補充道:「陛下,已經婚配的子,若是家裡的正妻,一般都在家相夫教子,不會再去做工;為妾者,男子的家庭一般不缺錢,們也不會出去做工。」

向寵說罷,劉閃肯定了「招收小妾」的做法。

這個時代的子,雖然沒到嚴重的儒家禮制的束縛,但們的社會地位普遍不高,們始終是男人的附庸。當然,那些出於富貴之家,或是出於王公貴族的子,自然要比「庶人」出子好得多,不過,這畢竟是數,並非社會的主流。

從榜文上看,曹節將庶民出生、年紀在12歲左右的子,做為婦科醫的培養對象,這一點劉閃非常贊同。畢竟,那些出高貴的子,們不會做為學生去學醫;年齡太大的子多已嫁人,們也不可能去學醫。

不過,曹節的想法雖好,卻忽略了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現實,招不到太學生的原因,並未找到:這個時代的子,們出之嫁之後,不論為妻還是為妾,對於娘家人來說,們已經是「外人」!

當然,這種況並非全部,一些「嫁得好」的子,們偶爾也能回趟娘家;若是遇上比較開明的夫家,出嫁的子也能適當地接濟娘家。

這種況畢竟是數,對於庶人出子來說,們出嫁后就了夫家的人,與自己的娘家再無關聯,哪怕是自己的父母去世,們也很難回家祭奠。

先前,前來詢問的那些很想報名應徵,卻因「父母不會同意」而放棄,正是因為子地位低下的原因。

對這些子的娘家人來說,們未出嫁時,可以在家種田、養蠶、紡紗掙錢,也可去飯館或其他作坊做工,在這個時候,們的收全部歸由父母支配;若們正該為娘家掙錢的年紀去學醫,雖然沒給娘家人帶來額外的負擔,卻減了娘家人的一大筆收

Advertisement

並且,們上完太學了醫之後,已經達到或超過出嫁的年紀,們很有行醫賺錢的機會,就算能賺錢,那也是為夫家賺錢,與的娘家再無關係。

若是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明白曹節招不到人的原因;在短時間,劉閃無法改變這種社會現象和百姓的思想,他只能用簡單暴的辦法:假意將那些子納為「妾」,變相地「買斷」們與娘家的關係。

劉閃講明其中的原委之後,向寵拍手好,對劉閃佩服得五投地。不過,趙夫人卻表達出另一個擔心:「陛下,這個辦法解決了學的問題,卻沒能解決們學之後的問題:們學之後,馬上就面臨著出嫁,在這之後,有行醫的機會。」

「陛下,趙夫人說得不錯!」向寵無奈地說道:「子始終與男子不同,朝廷花同樣的錢培養出一個太學生,男子可以為國所用,子……最終還是竹籃打水啊!」

「也不盡然。」劉閃自信地笑道:「咱們招收一批子之後,有四五年的時間改變百姓的思想,等到那時候,已經出嫁的子在外行醫,應該能被人們普遍接。」

劉閃說罷,趙夫人和袁夫人半信半疑,劉閃接著說道:「據朕所知,那些藝中有一些已經嫁人,們嫁人之後,並沒有整日呆在家中相夫教子,就連男子學戲者也很多,其中不乏夫妻一同唱戲者,這就是思想轉變的結果。」

幾人默默地點點頭,劉閃相信自己的辦法肯定能行,趕問道:「兩位夫人,太皇太后預計招多個學生?」

「陛下,預計今年招收五百名,待都的校舍擴建完畢后,預計每年再招一千名。」袁夫人如實說道,略加計算后臉大變:「陛下!太皇太後主持修建校舍,高薪聘請民間醫做西席,聽說已經花了八百萬銖;若再用「買妾」之法招收學生,五百名就得二百五十萬銖;若是每年再新招一千新學生,加上這些學生的日常開銷,這得花費幾千萬銖啊!」

Advertisement

「陛下,若是連招四年,學生全部招滿之後,每年都要花幾千萬銖!」向寵補充說道。

「臥槽!」劉閃恍然大悟:「太皇太后建的學校,只能容納一千五百人,這遠遠不夠。若是每年招一千人,至需要五千人的校舍才行,還得繼續擴建。」

向寵聞之大驚,急忙說道:「陛下,末將聽說……都已有的太學,政科、技科和軍科,總共還不到一千學生。婦科的太學,是不是……用錢太多了?」

「不,在朕看來,這點投遠遠不夠!」劉閃正說道:「大漢的強盛,在於經濟和軍事的強盛。只有不斷地加大教育投,百姓開啟了民智,有了健康強壯的魄,這種強盛才能長久地持續;如今的大漢,子正在逐步走出家門,們也是我大漢長盛不衰的重要力量,們的健康,也應該像男子一樣到重視。」

劉閃沒注意謝夫人和袁夫人怪異的眼神,繼續說道:「如果朕沒有記錯,不論是先皇的甘夫人還是糜夫人,亦或是孫權還是曹的夫人,因病無法診治而早逝者甚多,普通百姓家的子,們就更難得到醫治。人的命也是命!所以,醫的培養不能再拖!」

「陛下,既然如此……那……由誰去買妾啊?」向寵疑地問道。

「這還不簡單?就由向將軍出面去買唄!」劉閃哈哈大笑道:「屆時,向將軍家裡幾千個小妾,你家夫人會不會剝了你?哈哈哈!」

「使不得!使不得!」向寵大窘,趕說道:「陛下,就算朝中員全都暗中出資買妾,也無法買這麼多吧?」

「不怕,隨便編幾個人的名字就行。」劉閃滿不在乎地說道:「買妾又不需要縣府出文書,這有何難?到底行不行,咱們一試便知。」

Advertisement

劉閃說罷,迅速回到縣府堂,擬了一份買妾的榜文,然後抄錄幾份,讓縣府加蓋印璽后,迅速張於治所和新都縣的四門。

「兩位夫人,你們也知道,按照禮制,納妾時需要經過正妻的同意。就由二位夫人假扮某人的妻室,這乃不得已而為之,還請二位夫人幫忙演演戲。」

劉閃說罷,趙夫人和袁夫人滿臉通紅,幾乎未加考慮就點頭應允。

縣府的舍吏張榜文時,劉閃心頭慨萬千,這個時代,子的地位確實很低:若是買賣幾個奴隸,還可以要求縣府出契文做為憑證;若是娶妻或納妾,縣府並不會出任何證明。

這個時代的子,若是做為正妻出嫁,至還有人和三書六禮,這就是雙方的婚姻關係憑證。然而,若是做為某人的妾室出嫁,這就簡單多了,不需要人和三書六禮,只需向子的家人送上一份聘禮就行。不過,此時的聘禮與娶妻時的聘禮完全不同,它實際就是「買妾之資」。

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妾」在家裡的地位僅僅高於普通的婢;劉閃廢除漢籍奴隸制度之後,漢籍的婢不再是奴隸,不能像以前那樣隨意買賣或殺害。們與僱主是「雇傭」關係,按月付錢,若是到無端的打罵凌辱可以隨時離開,也可以報;因此,在部分家庭中,「妾」的實際地位,很可能還不如婢

然而,因為常年戰爭的原因,造多男的社會環境;就算在廢除奴隸制度以前,稍有見識的子都不願做別人的妾室;可惜的是,若不能遵從「父母之命」出嫁為妾,又會被人戴上「不孝」的帽子。因此,在很長時間裡,許多子雖然不願,卻只能做為妾室出嫁,這確實是子的不幸和悲哀。

想到這裡,劉閃又在思索著,覺自己應該能做點什麼。

榜文出時已近正午,四門出的百姓見到榜文之後,臉上大喜,紛紛前來治所詢問;得到確定的答案后,他們趕留下自家兒的姓名,然後匆匆返家,準備將們領來。

劉閃正在竊喜之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突然傳來:「誰這麼囂張?敢納五百個妾?難道,不問問本公子的意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