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547章 大戰前夕1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547章 大戰前夕1

「大將軍,北邊發來最新戰報:我軍在傅縣西北三十里擊潰魏國騎兵,兩萬魏軍戰馬悉數被繳獲;郭淮、王雄二將率部退地,我軍正在全力圍捕俘虜。」

「不是在泗水擊潰魏軍?」姜維眉頭微皺。

「回大將軍,據悉,魏軍在任城、彭城二郡皆未尋得糧草;我步、騎兵審時度勢,決定提前發起進攻,因此,戰場並非在泗水一線。」

「莫非曹楷和曹據……選擇了投我大漢?」姜維抑制著心頭喜悅,大膽地猜測著。

「大將軍,我並未收到二人的確認信函。依我之見,這二人仍在猶豫,我還不能對二人掉以輕心。」呂祥正說道。

「呂將軍,依我看來,未必如此。」句扶滿不在乎地說道:「確認信函不過一張廢紙,毫無意義。陳留王曹峻,在在去年助我騎兵破敵,我至今也未收到他的確認信函。」

姜維點點頭,柳笑道:「妹弟,你讓劉貌準備三萬戰馬的一月之糧,現在看來,有點保守啊!」

「大將軍,我在淮北已有六萬匹戰馬,如何才能運回多餘的三萬匹?」廖化擔憂地說道:「六萬戰馬日常消耗甚大,我若不能及時打通淮水,恐難以久持!」

「廖將軍,你多慮了!」關索哈哈笑道:「不就多了兩萬匹嘛!現在才七月,淮北水草茂盛,戰馬暫時不用吃豆餅;就算我今年未能渡河,我在淮的兵將,他們還有幾個月的時間儲備越冬之糧,咱們何必心?」

「不錯,我在淮北並非孤軍。」董厥正說道:「就算到了冬天,我在淮北的大軍能獲得劉熙、劉懿、劉貌和劉敦的幫助,至有十幾個城池可以立足;再者,現在的淮北再無魏國騎兵,的虎豹騎不敢輕出虎牢關,滿寵也不敢輕易東出,我騎兵有足夠的時間儲備越冬之糧。」

Advertisement

「話是不錯,只是……淮水至今未破,我步卒和軍械難以渡淮,魏軍必會死守各城池,我很難擴大戰果。」

「廖將軍,你又多慮了!」李大笑道:「如今的豫、兗、徐、青四州,黃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全都在我騎兵的鐵蹄之下,縱然魏軍死守各城池,他們又能堅持多久?」

「李將軍之言,甚合我意!」董厥自信地說道:「我騎兵已在淮河與黃河之間立足,他們隨時可以襲擾各州郡的魏國城池。只要我擊敗鄧艾,打通淮水之後,這些城池要麼風歸降,要麼風逃竄,誰還敢死守城中?」

「確實如此!只是魏軍戰船眾多,鄧艾又死守淮水,我大軍不知何時才能渡淮!」

「廖將軍,你今天到底怎麼了?為何老是哀聲嘆氣?」文欽呵呵笑道:「我已擊敗魏國騎兵,鄧艾的陸上糧道可被我輕易截斷;我在淮北不是還有一萬步卒麼,他們在騎兵的協助下,還可輕易截斷鄧艾的水上糧道;假以時日,鄧艾必然斷糧自潰!」

「只怕這批步卒已經不會打仗!」廖化冷笑道:「他們會放過那批閑置的戰馬?恐怕這會兒已經變了騎兵!你們沒注意,關將軍說的是「多了兩萬匹」嘛!」

「呃……你們別瞪著我,此事與我無關!」關索趕撇清關係:「我也只是猜測罷了,哈哈哈!其實,不用猜也知道,三萬匹戰馬閑置在淮北,我那侄兒豈能輕易放過?」

「他就算變了騎兵,在我眼中仍是步卒!只是騎馬的步卒!」姜維正說道:「給關樾傳信,令他設法阻斷汝水、洪水、潁水、渦水和泗水,不許一粒糧食運往淮水!」

「大將軍,這……恐怕有些困難吧?」文欽疑地問道:「我在淮北沒有戰船,關樾手上才一萬步卒,如何能截斷這些水網?」

Advertisement

「我說過,他們只是會騎馬的步卒,他們始終是步卒!搶扎木筏的本事不會忘,江上打樁的本事也不會忘!這幾條河都不寬,只要他們在這些水域的關鍵位置打下木樁,再設卡盤查,要斷陸遜的水上糧道並不難;況且,劉熙、劉懿、劉貌和劉敦的麾下各有兩千多步卒,我將他們全都給關樾統領,他手上就有了兩萬步卒,難道還斷不了幾條小河?」

「大將軍說得沒錯!」張翼肯定地說道:「魏軍戰船眾多,關樾本來無法阻斷這些水道。不過,去年的時候,鄧艾為防止我水師北上,他提前在許多位置打下了木樁,只留出狹窄的水道供商船魚貫而行,這就為我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大將軍果然妙計,我咋沒想到?」廖化欣喜地說道:「鄧艾這是自作自啊,哈哈哈!他打下木樁使航道變得狹窄,得商船魚貫而行,他的戰船也只能魚貫而行!我只需扔幾個燃燒彈,魏國戰船再也不敢進這些水域,他們只敢在淮水抖抖威風!」

「大將軍,這計劃是不錯,真要實施起來也不容易!」文欽想到另一個問題,擔憂地說道:「關將軍能阻斷魏軍戰船,卻無法核實每一條運糧的商船!大家也知道,每日都有幾百條商船將糧食賣到巢湖,我如何防止鄧艾從商船獲得糧食?」

「文將軍,你怎麼也變糊塗了?」姜維呵呵笑道:「關將軍設卡之後,不許任何糧船通行。屆時,我再要求各路商旅將糧食運到濟北、濟、山或東海。這樣一來,我淮北的大軍就不會缺糧,鄧艾也難以將糧船偽裝商船,兩全齊。」

「鄧艾的水上糧道被斷,陸上糧道也被斷,他在淮水就再難支撐,大將軍果真妙計!」廖化心悅誠服地說道:「前不久,大將軍執意要求一萬步卒渡淮,直到此刻,末將才知道這支步卒的作用!大將軍深謀遠慮,末將實在佩服!」

Advertisement

「大將軍,據報所說,鄧艾在壽春屯糧充足,足夠他的大軍三月所需。我這樣做是不是太慢了?那不得幾月之後才能渡過淮水?」

「鄧艾控制著淮水,我水師若是沿海而上,風險太大,我暫時也別無他法。」姜維如實說道:「今晨收到陛下的飛鴿傳書,命我暫時忍耐,想必陛下已有妙計。此時的鄧艾比咱們還急,他都沉得住氣,咱們又急什麼呢?」

姜維說罷,再無兵馬調,眾將只得怏怏地散去。

……

關中。

經過二十多天的休養,被馬蜂蟄傷的王平終於痊癒,徐質、戴陵二將傷勢較重,仍被皇甫謐當試驗的工;為報皇甫謐的救命之恩,王平放棄了將徐質、戴陵二將捉回關中的打算,拜別皇甫謐后,幾經輾轉回到了長安。

「王將軍平安歸來,本應設宴為王將軍洗塵,奈何魏軍有新的調,我等不敢大意,還請王將軍勿要見怪!」

「諸葛將軍言重了!」王平拱手致歉道:「末將多日未返,又無法傳回信息,讓諸位將軍多擔心,末將實在慚愧!聽聞司馬親臨潼關,是否屬實?」

「不錯!司馬懿親臨,我等不敢小視。」諸葛恪謹慎地說道:「本將自知能力有限,統領大軍只是權宜之計,不敢有毫懈怠。我已下過軍令,在擊退司馬懿之前,軍中暫時酒,還諸位將軍多多理解,多多包涵!」

「諸葛將軍言重了!」朱然正問道:「司馬懿從津渡和潼關兩路出兵,沿著渭水兩路而來,不知諸葛將軍有何應對之策?」

「此前,我軍的總戰略是「佯攻潼關,實為武關」;實施起來,我軍的計劃是藏主力騎兵,向魏軍示弱並緩退敵,然後以騎兵阻其歸路,再分割殲敵,藉此削弱武關和潼關之魏軍主力;此時,司馬懿為復仇而來,揚言踏平關中。我以為,我可將計就計,在保存實力的況下層層抵抗,將魏軍主力、武功一線,使其遠離大本營,再出騎兵殲之。不知諸位將軍以為如何?」

Advertisement

「這是諸葛瑾將軍去漢中之前定下的計策。此番司馬懿為復仇而來,他只會瘋狂地追擊我軍,卻不影響此計的實施。本將以為,此計可行!」

「我關中之糧已經收割完,各縣之糧也已運往散關,我再無顧忌;只要我堅壁清野,司馬懿追得越遠,他就敗得越快。本將也贊此計,只怕司馬懿不敢追來,哈哈哈!」

「司馬懿此次西征,據說帶了二十多個司馬家的老弱殘兵,他怎肯無功而返?正如諸葛瑾將軍所說,我再也不用辛辛苦苦地示弱敵,一切皆水到渠,此計必!」

「好!」諸葛恪欣喜地說道:「既然諸位將軍都沒意見,我就將主力大軍屯於咸以南,由黃崇、張梁二將屯兵長安;由周魴、胡綜二將屯兵灞水;魏軍若來,各部堅決抗敵,等我命令到達之後,再有序後退。」

四將領命而出后,王平問道:「諸葛將軍,我只在渭水以南敵,渭水以北卻未置兵馬,司馬懿會不會看出破綻?」

「渭水以北的地形更加開闊,有利於進攻卻不利於防守;然而,司馬懿出津渡之後,他的大軍立刻轉向渭南,我若在渭水以北駐軍,司馬懿若是不派兵來攻,我豈不進退兩難?再者,若是司馬懿橫渡渭水,再派兵襲我渭北大軍之後,這對我更加不利。」

「諸葛將軍所言甚是!」朱然點頭同意,然後補充道:「關中地勢平坦,若司馬懿繞過我在渭北駐軍的城池,再截斷南渡渭水的各座浮橋,我渭北大軍必危;我若集大軍於渭南,不論是有序後退還是反擊司馬懿,指揮調度將非常方便;待我敵遠離大本營之後,以步卒堅守渭南抵司馬懿,由以騎兵從渭北繞至司馬懿後,必能截他退路和糧道,一戰即可將其重創!」

朱然和諸葛恪的話很有道理,王平再無疑,各營各部分頭而行,靜候司馬懿大軍的到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