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完美人生 第一七四章 19%與61%!

《完美人生》 第一七四章 19%與61%!

在李謙曾經經歷過的那個時空,有著名的所謂“人生三大錯覺”,其中第一條就是:我這本書(或電影)要火!

正確率99.99%!簡直正確得一塌糊涂!

換句話來說,覺得自己要火的,99.99%,都會撲!

擱在電影市場來說,票房沒出來之前,誰都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撲街!

電影立項之前,這個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電影項目,通過各種復雜的計算和調查,得出結果,我這部電影、這個項目,將來拍出來,肯定賺!

不然它兒也立不了項!

編劇會覺得,我寫的這個本子超級牛,大家怎麼可能領會不到其中的牛呢?它肯定特別好看,大家一準兒愿意買票去看!

導演會覺得,我這個故事理的那麼牛……

好了,電影制作完了,終剪版出來之前,電影公司就會先找一批絕對靠譜的行幫忙看一看,提提意見,然后,按照制片人和電影公司的要求,最終終剪版,也即上映版本,就算是徹底定型。

但這并不是結束,絕大部分電影公司,在電影正式上市之前,還會把各大院線的看片專員們請來,讓他們來看,來提意見。

因為這批看片專員每年都要看幾百部電影,他們的目,他們的判斷,道理上來講是最接近市場普羅大眾的眼的,而且他們看完了片子,給出的評價,也將直接決定院線方對這部電影的上映等級——即給出的排片數量。

那麼好了,他們看完了電影,有的給好評,有的給差評,甚至有些電影可能會拿到一致的好評或一致的差評,然后,提出個別的修改意見,這些意見經匯總之后,給制片人定奪,到底還要不要修改一下——結果麼,如果不是普遍的意見,或者比較重大的問題,制片人一般都頂天了微調一下。

Advertisement

然后,OK……一部電影,終于要走向市場了。

導演也好,演員也好,各種制造新聞,各種宣傳,甚至很多電影為了宣傳,不惜制造假新聞——最省錢省事兒又惹眼球拉關注的,當然就是男緋聞。

這個時候,外界已經是各種看好、各種期待了。

什麼投資很大啦,什麼特效一級棒啦,什麼超級燒腦啦,什麼鏡頭特別啦,當然還不了導演是誰誰誰,此前曾有什麼著名作品,男主角主角是誰,怎麼怎麼牛,為了去看某某都值得一張電影票,還有什麼某某大咖不惜自降片酬出演配角,什麼某某大咖零片酬加盟,還有某某、某某和某某友客串……

總之,各種,各種好。

院線方看好,給個不低的排片比,乃至于電影初初上映,影評人或者接了紅包、禮品了,或者純粹就是喜歡,紛紛大肆好,號召大家進電影院去看。

然而,就是這樣投資浩大,經過系統的,每一個步驟都由最專業的人士進行把關,而被拍攝和制作出來的電影,這樣一部很可能是從制片人、編劇、導演、演員,到看片專員和影評人,都覺得不錯的片子……撲街了!

是的,說撲就撲,毫無征兆!

而與此同時,也會有那麼一些事先本就不被看好,被各種不屑、各種小瞧,甚至有時候你大口喝酒、陪院線經理喝酒喝到吐,甚至不惜跪下哀求都拿不到排片的電影,莫名其妙就突然火了——同樣毫無征兆!

誰會火?誰會撲?

即便是再專業的人,也只敢說自己能估個七八準確,想要出手必中——除非你是穿越者!

到底,電影上固然著商業的標簽,但說到底,它卻絕不是你按照規定的流程去做就一定能做好的,因為它還有另外一個不容忽視的屬——電影,還是一件藝品。

Advertisement

數百萬、數千萬乃至上億的觀眾們的普遍選擇,其實充滿理和規律,非常之客觀,但藝品的創作,從來都是主觀的。

以主觀,去對上客觀,從來都沒有百分之百的準確率!

…………

2003年3月13日,上午。

因為此前在柏林電影節上已經首映過了,而且最近這一段時間,《紅高粱》這部電影的熱度,也已經被刷得足夠的高了,所以,明湖文化最終還是選擇了不再舉辦首映典禮,直接上映。

截止到2002年年底,國的銀幕數量,已經突破一萬塊,據國家電影行業協會和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的方數據,是10126塊。

當然,即便是方的數據也要承認,在這一萬多塊銀幕之中,其中仍保留著大概將近四千塊銀幕,是低端的、急需改造的,也即觀影驗非常差的老舊式單銀幕影廳,有很多甚至是以前的老式戲院改裝而來的。

這樣的電影院,絕大多數都本就不跟著市場大去走。往往都是外面的電影院在放什麼,他們等最熱的那幾天剛一過,就去租個拷貝拿回去,白天不敢放,怕相關執法部門查出來,就晚上的放。然后,等到各大一線城市的觀影熱過了,他們再去正式的拿拷貝開始放映——那可想而知,這些院線的售票況是本就不可能完全的公開明的!

所以在很多的電影公司、發行公司那里,都把這高達四千塊銀幕數,占到了全國銀幕數高達40%的市場,當肋——市場很大,但你就是賺不到錢!

也因此呢,真正被各大電影公司部公認的,是整個市場的一部分的銀幕數,其實全國范圍只有大概六千塊左右——這個數量,比之九七九八年市場斷崖式雪崩之前,已經是增長了很多了,主要是很多的老舊電影院沒撐過去當時市場幾近崩潰那一場,要麼被收購了,要麼主改造過了。

Advertisement

當然,這個數量跟國,以及包括加拿大在的整個北地區,還是不太好比的,在2002年年底,整個北區的銀幕數,以及高達三萬多塊!而且人家那邊的銀幕,大多都是規范化的、數據統一的。

然后,就在這六千塊銀幕之中,《紅高粱》一開畫就拿到了1358塊銀幕,如果按照最新的概念,排片比來計算的話,大約占到19

%的排片比。

全國各中大型城市全部鋪過去,還是沒問題的,但再小的地方,就很難了。

而且,作為一部文藝電影來說,《紅高粱》這已經算是特例了!

放眼整個中國電影圈,拍出一部文藝電影來,能拿到這個特例的,說白了,也就那個三五個人而已——李謙主演,大銀幕首秀,而且據說角還很有看點,再加上柏林電影節那嚇死人的四座獎杯,這才使得《紅高粱》拿到了文藝類電影基本上可以說是最高級別的待遇。

整個三月十三日,1358塊畫布,19%左右的排片比,最終的實際放映數據,是一共放映了6569場。

明湖文化宣傳部自的調查人員,和特意雇傭的調查公司的調查人員,都是在當天就撒下去了,大型城市的大型電影中心,和中小型城市的普通電影院,乃至是小地方的單廳影院,只要是在當天會賣票放映《紅高粱》的放映廳,明湖文化這邊都盡量取樣,調查觀眾的反應和實際的上座率況——這是尊重市場的必須!也是下一步做宣傳必要的調查工作。

互聯網時代了,什麼都快,什麼都方便。

當天的最后一場放映結束之后不過半個多小時,各種消息就已經匯總上來,并很快傳到了發行方明湖文化那邊。

Advertisement

6569場的放映,總觀影人次611054,場均93人次,平均上座率74.3%,第一天的全國票房,1295萬!

占當日全國可統計總票房的61%!

消息傳來,已經深夜了還在值班的明湖文化部,一片歡騰!

不要說今天只是周二,這個1295萬單日票房的數據,結合場均人次、上座率來看,就算是放到周六周日去,都絕對可以算是好績了!

而拿到現在來,結果就是以19%的排片比,拿到了61%的票房!

第二天,因為《紅高粱》自的超級熱度就在那里,再加上有李謙和柏林電影節獲獎等種種因素,所以各大除了第一時間推出自己的影評之外,也是第一時間報道了從電影協會拿到的方票房數據!

于是,全國驚嘆!

影評這一塊兒,平面上或有各種說法的出,但總好評,有些甚至各種極致的稱贊,而在網絡上,則出現明顯的褒貶不一!

很多第一天就去看了電影的影迷最主要的吐槽點在于——這部電影不夠刺激!覺得沒《我的野蠻友》和《黃飛鴻》那樣的片子好看!

當然,即便如此,即便自己覺得并沒有那些商業制作好看,但絕大部分人還是承認——“教主還是很厲害的!總覺錯過了還是會可惜,至也該去看看教主拍的文藝片是什麼樣子的!也順便覺一下柏林電影節的四座大獎到底牛不牛!”

然而,即便是這樣一種普遍推薦觀影的況,即便是在第一天的放映中,《紅高粱》以19%的排片率,愣是拿下了61%的當日票房,但是各大簽約院線卻只是部微調,適度增加了給《紅高粱》的排片場次,卻并沒有據市場的反饋進行大幅度的調整,以求盡力抓住更多的票房。

得知消息之后,陸平笑得輕松,對高蘭蘭道:“才不到1300萬?哈哈哈哈,李謙真是讓我好失啊!我還以為事先那麼高的熱度,他這部片子前三天怎麼都該猛到無人能敵才對!就不說100%的上座率,至也不該低于90%啊!他可是教主,那可是柏林電影節的四座大獎在加持!”

而在外出錄制節目之余,回到酒店時又聽到各大院線今天并不準備大規模調整給《紅高粱》的排片比,陸平再次大笑,“怎麼樣?我沒猜錯吧?院線商是什麼人?那都是純粹的商人,一樣貨拿到手里一掂,他們就知道值多錢,和該怎麼賣了!藝電影,想要拿到更高的排片……做夢吧!”

高蘭蘭也笑。

院線商就是這樣的,對于文藝電影,而且必須是大咖的、有全國知名度和一定品牌號召力的文藝電影,他們會選擇給予一定的排片比,然后維持穩定的放映,但哪怕你一時間票房再好,他們都不會著急的給你加排片!

首先是因為藝電影必然小眾,甚至放眼中國來說,藝電影的眾,固定的就是那麼些人。除非你口碑逆天到一個“絕對不容錯過”,強大到每一個看過的人都會向邊的朋友和親人推薦的層次,否則,這個觀影人群是很難增加多的!它并不像商業電影那樣,的轟效應!

其次,藝電影的眾們,普遍年齡偏大,以及格偏冷靜和沉穩,他們甚會沖消費!

這就導致一個結果,給你加了排片,你每天該來看的人還是那些,最終只會使得固定數額的觀眾被分配到了更多的影廳里,使得上座率下降!

所以,無論是歐洲還是北,各大院線商們早就已經清了規律——對待藝電影,就要小火慢燉,卡住口子,保持上座率,塑造好口碑,一點一點細水長流,把該拿到手的票房爭取全部拿到!

這一點,和熱門商業大片的排片規律,正好相反!

熱門大片一上映,畫布盡可能得多,排片盡可能的高,大家趁著熱度而來,呼呼啦啦都進場爽一把,然后,還不等負面口碑徹底擴散開來,院線商們就已經在一周到兩周的時間之,把整部電影預期票房的60%以上拿到手了!

之后雖然在絕大多數況下口碑都是會每況愈下的況,但打一打其它的牌,宣傳一下票房多牛多牛,總還能繼續的忽悠人來看——當然,排片會迅速減的!

而現在,毫無疑問,《紅高粱》拿到的就是這樣一個在國電影市場來說,屬于大咖的文藝片的標準待遇!

哪怕是它上映第一天就拿下了完全可以被稱為奇跡的票房,這個待遇,也不會改變!

***

你們的月票啊,太打擊我的碼字激了!昨天八千多字,雖然是過度章節,但勤不打折的,排名居然在往下掉……

兄弟們,投票吧,把排名推上前十五,明天就兩更!讓你們一次爽個痛快!

月票!月票!月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