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食全食美 第135章 升官

《食全食美》 第135章 升官

鄉試前後正好是中秋節,食城又順勢賣了一波月餅和鄉試限定糕餅,定價比之前縣試時略貴一星兒,銷量很不錯。

    越往上考的學子手頭越寬裕,因為真心窮的都跟最初的孟暉一樣,一早就被各項開銷死了,榨幹骨頭都不出二兩銀子,本出不了門、下不來場。

    鄉試限定款吉祥糕餅也才幾文錢一枚,那些人上說著不在意,可心裏簡直要在意死了,都口是心非來買。

    一買就買一整套。

    萬一就是沒買的那個花樣靈驗呢?

    銀子沒有嫌多的,食城一群人見買賣好,簡直都賺瘋了,有幾個幹脆熬了兩宿沒睡覺,就頂著倆大黑眼圈蹲櫃臺後麵包月餅。

    那財迷的勁兒著實令師雁行甘拜下風。

    從縣試到鄉試,全國統一時間各自出題。

    八月初九正式第一場,師雁行提前兩天隨大流去城外拜了文曲星君像,哪怕知道可能沒什麽作用,也還是心甘願掏銀子買了幾個心想事的符。

    從師父到下頭一溜兒仨師兄,外加自己資助的今年下場的孟暉,都有份。

    師門四人就有仨不在邊,裴遠山應該也不湊這個熱鬧,就沒送出去。

    唯一一個能接到的就是孟暉了,但師雁行沒送。

    畢竟對外裝陌生人,而且孟暉已經有了家室,男有別,上突然多出陌生東西來,他妻子肯定會發現,不必要的誤會還是別扯了。

    就算是資助人,也得注意分寸

    師雁行其實不大信這個,但當邊在乎的人其間時,竟忽然明白了一句老話:

    盡人事,聽天命。

Advertisement

    科舉這種事外人幫不上忙,但難免著急,所以考生們盡人事,外麵的人聽天命,好歹也是出了一份力。

    什麽都不做反而坐立難安。

    師雁行認認真真學著別人的樣子跪下拜了幾拜,又燒了香,許願。

    據說文曲星君不管考試,還管做對癥的。

    先求大家平安順遂,若能得償所願,就再好不過了。

    二月初,商會那邊去京師的人就回來了,一並帶過來的還有宋雲鷺和田頃的書信,以及一大兜子各話本、雜記等。

    而最令師雁行驚喜的,莫過於一份京城商業布局圖,手繪的。

    甚至還有一大本子京城流行的菜式和基本口味、用料。

    師雁行盯著看了又看,不釋手。

    這可真是無價之寶呀!

    又看書信。

    宋雲鷺跟師雁行未曾會麵,人也老實拘束,字裏行間明顯放不大開,但諄諄關溢於言表。

    師雁行看罷,不由慨非常:

    師門總算有個看著靠譜的啦!

    這位大師兄看著就很穩重嘛!

    相反的,田頃的書信就很放飛自我,通篇嘻嘻哈哈,又說什麽“小師妹不必擔心送來的年貨會壞掉,我幫大師兄吃”雲雲。

    師雁行:“……”

    謝謝你啊!

    不過有田頃這個土豪在,倒不必擔心宋雲鷺吃不上飯了。

    而有宋雲鷺在,也不用擔心田頃功課掉隊,甚至還能取取經什麽的。

    師兄弟互補,好。

    八月初九早上,師雁行忽然想去貢院門口看看,於是簡單安排了店裏就去了。

    昨兒考生們已經悉數場,今天整條街都靜悄悄的,隻有把守士兵們的襟和牆兒底下豎著的大旗在空氣中獵獵作響。

Advertisement

    一聲號子過後,師雁行竟也跟著張起來。

    不知柴擒虎那邊……怎麽樣了。

    實際上,柴有度柴老爺自我覺十分良好。

    就是覺得老家的秀才們跟外麵的人也沒什麽分別,生分的,一點兒不熱

    虧離家時老頭子還信誓旦旦地保證呢,說什麽江東父老最好客不過……簡直無稽之談!

    尤其前幾日曾在茶館聊過的那幾位,老遠見了竟麵驚恐,恨不得避如蛇蠍,又拉著別人竊竊私語。

    然後被拉住的人再抬頭看柴擒虎時,竟也油然生出淡淡的排斥和敵意。

    柴擒虎覺得莫名其妙,忍不住嘟囔道:“莫不是有腦疾?”

    都什麽病?

    隨從笑嘻嘻道:“大約是爺您盛名在外,他們視您為勁敵,難免有些不睦。”

    柴擒虎著下片刻,點頭,“言之有理!”

    師父和小師妹他們都說我才學不錯嘛!

    隨從笑得更歡了。

    自家爺別的都另當別論,唯獨一點,就是想得開。

    初八場,初九開始,第一場考四書和作詩,初十早上離場。

    八月晝夜溫差已經有些大了,早晚微涼,白日卻熱,再加上張,又吃不好睡不著,不文弱書生都有點頂不住。

    柴擒虎自習武,後麵又拉起人來走鏢,荒郊野嶺宿都是常事。在他看來,號房雖窄小,但外麵有人值守,風吹不著雨淋不到,該知足啦!

    他睡得還好,神飽滿到監考都多瞅幾眼。

    等到八月十三第二場結束時,就有好幾位秀才公病倒了,上吐下瀉。

Advertisement

    柴擒虎看著有病號被抬走,經過自己麵前時兩眼發直躺在門板上,隻是涕淚橫流。

    才學不夠好歹還能補,但子骨不,可真夠嗆。

    隻怕這些人縱然能養好病,也要留個疙瘩在心裏,算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嘍!

    第三場策題,正是八月十五當日考,好些人都覺得這個時間選得著實不懷好意,擺明了要讓一幹考生和監考不好過。

    到了這一步,已經不靠記憶力了,因舉人就備了做的資格,所以策題實際上就是在看該考生的眼界、城府和策略。

    柴擒虎先花一上午打了腹稿,又好生用過午飯,這才鋪平試卷,一氣嗬,然後趕在天黑前麻溜兒卷。

    吃飯吃飯,賞月賞月!

    他不是唯一一個這麽幹的。

    好些考生都有點心猿意馬,眼見時候不早,趕忙卷,都排在門口等開門。

    有十拿九穩的,也有覺得夠嗆放棄掙紮的,可佳節在前,竟也顧不上了。

    分明前不久還相互警惕的,這會兒竟也能心平氣和互道一句“恭賀佳節”。

    早有柴家的老仆收拾出一桌席麵,魚自不必說,又有裂了口的大石榴出鮮紅的籽,大個兒梨兒噴噴香,紫皮葡萄滴流嘟嚕……

    柴擒虎嚐了塊月餅,頓時興致缺缺起來。

    唉,不如小師妹做的好吃!

    他最油皮蓮蓉蛋黃和皮鮮的,尤其是的,滿口流油,管飽!

    這邊沒有。

    九月初五放榜龍虎,放榜當日中舉名單就會傳到皇帝和禮部那裏去。

    而直到九月底,裴遠山才接到消息,對來送東西的師雁行笑道:“倒也算爭氣。”

Advertisement

    上謙虛,可眼底卻滿是笑意,顯然也是得意的。

    私人信件走不了這麽快,先來的是方發往各的新一屆舉人名單:

    舉人往往被視為預備吏,可以憑借腰牌向地方府求助,各地通傳名單也是為了防止有心人造假。

    蘇北海知道裴遠山的三弟子今年下場,故而名單一到,就打發人送來了。

    師雁行就拿過名單細看。

    還沒找到柴擒虎的名字,宮夫人就在旁邊欣笑道:“第五名經魁,這個年紀也算難得。”

    說話間,師雁行也找到了。

    核對了籍貫和生辰年月,也跟著笑起來。

    “真好。”

    十八歲的舉人,哪怕不是頭名解元,也足夠引人矚目。

    師雁行鬆了口氣,“如此一來,三位師兄便要在京城相會了,隻不知二師兄和三師兄來年春闈如何。”

    照裴遠山的意思,田頃大約能掛個二甲,多等無益。

    倒是柴擒虎劍走偏鋒,很有些出人意料的攻勢,人不好下斷論。

    “若單論才學和對經史子集聖人言的見識,論名際,他吃了年紀的虧,自然比不得那些年歲大的。但當今陛下正值壯年,正是滿懷雄心壯誌之時……”

    師雁行懂了。

    現任皇帝好像才四十來歲,健康,格也蠻果決,正是野心的時候。而這樣的領導往往更偏好生機發的年輕下屬,因為敢想敢幹,更容易實現君臣共鳴。

    當然,也不排除年輕人好糊弄,更容易當槍使。

    柴擒虎畢竟太年輕了,之前不管是柴家人還是師門,都對他頗為縱容,早一屆晚一屆科舉都無所謂。

    可誰也沒想到他這次突然就跟吃錯藥一樣,憑空生出鬥誌,憋著一勁兒就去考了。

    還真讓他考中了!

    也年輕,敗也年輕。

    在裴遠山看來,柴擒虎此行不亞於一場豪賭。

    賭贏了,他就是當今登基以來最年輕的進士,哪怕名字不靠前也足以載史冊,皇帝也將知曉他的名諱,欣於他的存在。

    這證明了皇帝治國有方,所以才會人才輩出。

    而如果田頃也順利得中,師兄弟二人一並蟾宮折桂必一段佳話,連帶著裴遠山和宋雲鷺都會跟著沾

    甚至裴遠山起複可能都在皇帝一念之間。

    賭輸了……

    不中反倒沒什麽代價,了不起三年之後再來。

    怕隻怕他們錯誤地揣測了聖意。

    皇帝固然可能偏好年輕員,但這麽年輕的……還是個孩子呢!

    前頭三個皇子都比柴擒虎大!

    若朝廷不信任如此年輕的員,柴擒虎將極有可能把未來數年甚至十數年的大好年華浪費在熬資曆上。

    然而師雁行卻笑道:“師父也是關心則。我曾聽過一句話,名要趁早,話雖鄙直白,但道理是不錯的。

    三師兄既然踏上這條路,又是個有主意的,早晚都有這一遭。既如此,不如就照您之前說的二師兄那樣,盡早不盡晚。

    誰不喜歡年英雄?陛下再如何威嚴也是人,是人就有喜好。

    況且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難為他有這樣的誌向,若咱們貿然發言,他必然要往心裏去,萬一弄得瞻前顧後沒了銳氣就不好了。”

    柴擒虎中有細,又有兩位師兄在京城幫襯,三人有商有量的,即便有疏也錯不到哪兒去。

    宮夫人不住頷首微笑,輕輕拍了拍裴遠山的胳膊。

    “颯颯說得有道理,你就是白心。”

    小兒子大孫子,老人家的命子,這話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在師雁行之前,柴擒虎就是裴門最小的,人又率真可,大家難免多疼些,遇事反倒束手束腳放不開。

    裴遠山緩緩吐了口氣,好似整個人都跟著鬆弛下來。

    “也罷,雛鳥振飛,虎出林,且由他們鬧去吧!”

    自從柴擒虎中舉,師雁行才切切實實到何謂古代師門的“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蘇北海自不必說,第一時間就向裴遠山道喜,而就連在州城的師雁行,竟也得覺察到衙門對自己的態度的微妙變化。

    黃夫人借著師家好味持宴會得當的名頭,親自挑了新鮮花樣的裳首飾送來,又打發周雅來說話。

    “我娘很久沒這麽喜歡誰啦,”周雅笑道,“還說得空想請你去家裏耍呢,我也覺得與你投緣。”

    放眼全國,舉人並不稀罕,但十八歲的舉人卻很稀罕。

    這樣年輕,前途無量,親近點沒壞

    放榜一個月,各地舉子們的卷子就都送到宮裏去了,皇帝翻閱。

    因柴擒虎名次靠前,年紀又輕,下頭的人為了討喜也得說幾回,沒多久就傳到皇帝耳中,他便特意命人將柴擒虎的卷子翻出來看。

    看完就笑了。

    “倒是寫得一筆好字。”

    因怕有考據字跡徇私,考試時要由專門書員先抄寫後再行批卷。

    而定了名次之後,則會調取本卷,與新任舉子們核對筆跡之後上朝廷,留作封存。

    “朕記得裴遠山有個小弟子就姓柴?”

    侍揣度皇帝神和語氣,便知他對裴遠山的那點氣早散得差不多,當下笑道:“陛下真是好記,可不就是他。”

    這就是簡在帝心了。

    有的人天天在朝會上晃,可偏偏沒人在意。

    有的人都被發配千裏了,皇帝甚至還記得他的弟子姓什麽!

    皇帝又看了一回,手指在其中幾行上重重點了點,笑罵道:“如此莽撞,不管不顧的,果然是師出同門,有其師之風範。”

    當老師的一口氣把自己的兒都莽沒了,當弟子的也不遑多讓,卷子直白得嚇人,就差直接寫“我想當”“我能當好”了。

    侍陪笑道:“年輕人嘛,難免冒失,可冒失也有冒失的好。”

    被皇上罵不要,起碼證明陛下知道有這麽個人。

    隻要心裏存了痕跡,來日便平步青雲有

    怕隻怕連挨罵的資格都沒有,從頭至尾查無此人……

    皇帝略略出神,也不知想到什麽,半晌點點頭,“冒失也有冒失的好,你說的不錯。”

    當臣子的心眼兒太多也不全然是好事。

    心眼兒多了想的就多,總覺得自己是天下第一號聰明人,上瞞君父,下欺百姓,滿裏沒有一句實話。

    “到底是陛下上承天意,才使得人才輩出,”侍上來奉茶,“這幾科頗有青年俊傑,眼見這便是要江山永固啦。”

    皇帝心下用,卻也知道這話怕不是八分奉承,故而隻是笑了笑,指著他點了點,沒說話。

    皇帝吃了幾口茶,又看了一回卷子,也不知過了多久,忽然問道:“裴遠山被貶多久了?”

    侍回道:“兩年多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