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盛世醫香之錦繡涼緣 第二百一十四章 平州水患(合一)

《盛世醫香之錦繡涼緣》 第二百一十四章 平州水患(合一)

近日平州連雨不斷,曲江水位持續上漲,今日一封急報落在建明帝案頭,水壩決堤,洪水一瀉千里,沖毀房屋無數,流民遍地。

建明帝雷霆震怒,此時朝中紛不止,哪里還有人敢上諫選秀,那豈不擺明了是讓陛下拿來泄憤嗎?

水患年年都有,可曲江乃大梁第一大江,曲江周圍遍布村莊,若是決堤之勢控制不住,定會有無數百姓流離失所。

而且建明帝壽宴在即,各國使臣已在前往大梁的路上,若此時大梁境流民四起,只怕突增禍端。

建明帝一時忙的焦頭爛額,既要理各地送來的水患急報,又要考慮治理水患的人選。

前有徐州知府陳延“貪墨”一案,建明帝不得不多些警覺。

大梁國庫并不寬裕,而且還要備下軍需,以備不時之用。

往往朝廷撥下的銀兩,能將三分之一用在治理水患上便已是不錯。

想到那些真金白銀最后指不定落進哪個貪的口袋里,建明帝就抓心撓肝的難

而現在最迫切的問題就是,治理曲江堤壩的錢從何來。

如今正值夏季,尚未秋收,再則上半年就有四個崽子娶親,國庫難免捉襟見肘。

建明帝想不出辦法,便將難題丟給了戶部。

戶部掌管戶籍稅收,由戶部尚書湊錢,自是理所應當。

可建明帝沒想到的是,謝昆前腳應下,回了戶部便將這個重擔子給了顧二老爺。

“顧侍郎一晃來戶部已有半年之久,之前你改良記賬方法,大大提高了咱們辦事效率,顧侍郎的辦事能力真是有目共睹。”

顧二老爺半垂著頭聽著,腦海中不由浮現出一句俗語。

黃鼠狼給拜年,沒安好心。

果然,謝昆話鋒一轉,又道:“如今平州曲江決堤,朝廷需要用銀,正是我戶部為陛下解憂之際。

Advertisement

縱觀戶部,沒有人的能力可與顧侍郎相比,是以這個重任便由顧侍郎吧。”

謝昆面上笑盈盈的,更是對顧二老爺不吝贊賞。

顧二老爺明知道他有意為難自己,可謝昆是他的上峰,他的安排不能違背。

戶部早會之后,眾人散去,有人幸災樂禍,有人心中唏噓。

這籌銀是最費力不討好的活計,籌錢等同于從別人的手里拿錢,自然招人記恨。

若是拉不下臉,便籌不到錢,到時候陛下面前也不好代。

顧二老爺在屋坐了一會兒,便起出了戶部。

眾人見了,紛紛頭接耳起來,“這回顧明哲可真是接了個燙手山芋,看見沒,他現在連坐都坐不住了。”

“顧明哲也就再風這一陣了,不管事能不能辦妥無外乎就兩個結果,一個是被人記恨,一個是陛下責罰,如何都討不到便宜的。”

眾人慨了一會兒,便開始忙自己手里的事,如今各地水患繁多,戶部正是最忙的時候,甚是有時連午飯都沒有時間吃。

而剛被他們說過風涼話的顧二老爺卻直接回了顧府,喝著茶水,吃著熱飯,好不自在。

顧二夫人的肚子已經高高隆起,剛才正在花園中散步,聽到下人說顧二老爺回來了,便立刻托著腰趕回了碧竹院。

顧二老爺正吃著飯,見顧二夫人回來忙起過去攙扶,“夫人小心門檻,別坐椅子,我扶你去榻上坐。”

說完又拿起一個松的錦枕墊在顧二夫人腰后,見坐的舒服才放下心來。

“你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最近戶部的事不是很多嗎?”顧二夫人好奇問道。

該不會是犯了錯誤被炒了魷魚吧!

“我現在負責籌募治理水患的銀兩,這種事哪能在戶部做,自是要出來工作。”

Advertisement

“原來是怎樣啊。”顧二夫人點點頭。

然后就看顧二老爺慢條斯理的吃著飯,小口小口的啜著茶,又趴在肚子上與寶寶說了會兒,最后打了一個哈欠,準備小憩一會兒。

顧二夫人抿抿,糾結了一會兒,聲道:“老爺,你是不是被戶部辭了?辭了也沒關系的,我本來也不愿意讓你在謝昆手下干活,你別有力,更不用瞞我。”

顧二老爺:“……”

顧二老爺哭笑不得,“夫人,我在你眼里就這麼沒用啊。

你放心,若我有一天不在戶部了,那也一定是我自己不想待了,沒有人能辭退我。”

想他顧明哲混跡場多年,豈能那般容易被人磋磨。

“那我怎麼沒看出你著急來,朝廷正急等著用錢治理水患呢吧?”

顧二老爺挑一笑,別有深意的道:“此事暫且不急,端看陛下選誰去平州。”

顧二夫人有些懵,“怎麼,不同的人,還有不一樣的做法?”

顧二老爺幽幽一笑,“那是自然。”

“我還真是困了,我先小憩一會兒,你若累了,也睡會兒啊。”顧二老爺打了一個哈欠,困意上涌,不過須臾便沉沉睡去。

睡了不知多久,直到被顧二夫人推醒,“明哲,醒醒,醒醒……”

“嗯……再讓我睡會兒,就一小會兒……”顧二老爺困得迷迷糊糊的,不愿起

兒回來了。”

“騰”的一下子,顧二老爺翻坐起,眼睛泛亮,“小錦回來了!”

顧二夫人撇笑,點頭應道:“回來了,不過剛到碧竹院沒一會兒就讓老太太走了。”

“那我去松鶴堂看看,你就別了,在這等這我們吧。”顧二老爺連忙下床穿鞋,顧不上整理裳便邁步離開。

顧二夫人看著直搖頭,“至于這樣嘛,錦兒前兩日才剛回來過。

Advertisement

真不愧是上輩子的小人,真真放在心里惦記著。”

今日的松鶴堂氛圍有些怪,除了顧老夫人以外剩下的幾人皆是李家的。

自從顧錦璃被封為縣主后,顧老夫人看時滿臉都是慈的笑意,而今日這種笑明顯更深了兩分。

顧錦璃不的抿了口茶,心里暗想,這老太太怕不是有事求

寒暄一番后,顧老夫人笑瞇瞇的問道:“錦丫頭今日怎麼得空回來了?”

“閑來無事,便想著回府中看看。”顧錦璃不咸不淡的道。

李鄴暗暗蹙眉,子哪有親后總往娘家跑的道理,這位錦表妹終究差了些規矩。

李老夫人見顧老夫人半天也問不到正題上,便直接開口問道:“錦丫頭啊,我聽說陛下要派溫涼去平州治理水患是嗎?”

顧錦璃眸向了坐在一旁的李鄴。

這兩個老太太整日只知與對方攀比,哪里曉得外面的朝政,想來定是李鄴告訴們的。

不過剛過了半日,李鄴就得到了消息,這速度倒真是蠻快的。

顧錦璃淡淡頷首。

李老夫人見狀忙笑著道:“那不知溫涼準備那日去平州啊?”

察覺到顧錦璃的探查的視線,李老夫人笑得更加和善了,“你姨爺爺是平州知府,屆時溫涼自是要住在知府府上。

咱們都是一家人,你與我說說溫涼素日的口味,到時候也免得他吃不習慣。”

顧錦璃眼睫微,輕輕彎笑道:“阿涼去平州是為治理水患去,又不是福去的,不必這般麻煩。

況且他這個人吃東西不挑剔,什麼都可以。”

李老夫人干笑了兩聲,轉了轉眼珠又道:“話雖這般說,但咱們總歸還是有個照應的好啊,可不能讓自己人苦不是。”

顧錦璃四兩撥千斤的道:“如今流民遍地,百姓都在吃苦,阿涼這個欽差自然要與民同苦。”

Advertisement

李老夫人一時哽住了,顧老夫人幸災樂禍的掃一眼,和這丫頭說話就要直著來,否則能把人氣死呢!

“錦丫頭啊,你也知道你姨爺爺是平州知府,為迎接欽差總要好好準備一番,免得屆時出了什麼錯,反是不好。”

顧錦璃心中暗笑,總算說到了正點,故作疑的看著顧老夫人,茫然道:“祖母,迎接欽差需要什麼特別的準備嗎?”

顧老夫人點頭,“那是自然,平州治安、災民安頓,這些自然都需好好安排。”

顧錦璃臉上疑更重,“可這些事就算沒有欽差,各州知府也應該去做呀,為什麼還要提前安排呢?”

顧錦璃滿心的疑待人解釋,兩個老太太卻都語凝,總不能說因為他們做的都是表面文章吧。

李鄴看不下去了,這顧錦璃分明就是在打太極,便索直接問道:“錦表妹,還請告知溫涼公子的行程,好讓平州早作準備,以免出了差錯。”

顧錦璃瞇了瞇眼睛,李鄴語氣中的強勢讓十分不喜。

為平州知府就該盡心盡責的為百姓謀利,明明是他們想做表面文章,還這般理直氣壯。

“鄴表哥這種事真是問錯了人,朝中大事子怎可手,子的職責是打理后院,這種事我可不敢問,否則豈不逾越了規矩。”

李鄴有些氣沉,早怎麼沒發現顧錦璃是個講規矩的。

“不過……”顧錦璃皺眉想了想,若有所思的道:“不過我聽阿涼的意思應是朝廷何時撥款,他何時啟程吧,不然手中沒有銀錢,便是去了也無用。

對了,這次去平州不僅只有阿涼一人,承恩侯府的沈世子也會一同去的。”

李鄴眸微閃,如此便還要再等些時日,平州應該來得及布置。

顧錦璃掃他一眼,角輕挑。

阿涼領了圣命后,回府收拾了東西便已啟程。

他與沈染兩人一明一暗,為的便是讓有人放松警惕。

瞥了一眼李家人,眸暗沉。

雖然他們沾著親,可若是平州知府敢無視百姓死活,也定然不會姑息他們。

“老夫人,二老爺來了。”

顧錦璃起,笑著道:“父親定是想我了,祖母,那孫先去了。”

“好好,去吧去吧。”顧老夫人始終笑瞇瞇的,全然一副慈祖母的模樣。

顧二老爺還未等踏松鶴堂,便見顧錦璃走了出來。

兩人相視無話,徑自回了碧竹院。

,顧二老爺才問道:“你祖母喚你去松鶴堂所為何事?”

顧錦璃將事一一道來。

“真是糊涂!”顧二老爺氣沉,這種涉及民生之事怎能徇私枉法。

覺得是在為親戚尋個方便,可若平州真出了什麼子,他們顧府、平王府也會到牽連。

“祖母一向想的不遠,估計是被李老太太的糖炮彈給忽悠了。”

顧錦璃早就發現了,顧老太太慕虛榮但腦袋不聰明,常常李老太太幾句話就能把給拿住。

“父親不必擔心此事,兒自然不會幫著他們欺瞞圣上。”

顧二老爺點點頭,兒一向聰慧,這種事他倒不擔心。

顧二老爺蓄起來的小胡子,搖頭笑道:“這回可真是岳婿齊上陣了。”

“謝昆果然將事推給父親了?”

溫涼今日回府收拾了幾件服便要趕赴平州,臨行前他囑咐顧錦璃要小心謝昆生事。

興修水利勢必要用戶部,謝昆很有可能會趁機生事。

顧錦璃本想回顧府提醒顧二老爺一番,沒想到謝昆的作竟然這般快。

籌募賑災銀兩不是個容易差事,見顧錦璃有些擔心,顧二老爺笑著拍了拍顧錦璃的頭,安道:“別擔心,既然這欽差是咱家姑爺,為父定然全力以赴。”

此事若由三殿下或五殿下來做,就變了權位角逐,那他便要另尋法子了。

這般最好,不涉黨政,他也可以放手大干。

“父親,關于籌募賑災銀兩我有個想法。”顧錦璃思忖了一會兒,開口說道。

“錦兒說說。”顧二老爺對自家兒的頭腦十分信任。

“賑災銀兩除了員募捐,但更多的還是需要商家解囊。”士農工商,商人的份雖不高,但生活卻是富裕,這也是許多人看不上商人的原因。

明明地位不高,但活的卻比一些員還滋潤,自是惹得別人眼饞。

“只許多商人重利,他們并不愿意白拿銀子,所以我們不妨……”

顧二老爺聽了連連點頭,雙眸泛的道:“我家錦兒真是聰慧,只可惜古代對子甚為嚴苛,不然定也有為之才。”

“你可得了吧,就算這里讓子做,我也不愿意讓錦兒去。

好好的孩子挨那些累做什麼,平日里玩的開心就才重要。”一直不上話的顧二夫人終于逮住發表意見的機會。

顧二夫人是個樂主義,一直覺得錢夠花就行,千萬不要變金錢的奴隸,整天圍著錢打轉,卻連的機會都沒有。

兩人相視一眼,齊齊笑道:“是,夫人(娘親)大人說的是。”

一家人其樂融融,笑聲不絕。

此時李家祖孫幾人圍坐在屋子里,李楚楚蹙眉,不高興的說道:“祖母,大哥,我看那顧錦璃今日分明是裝瘋賣傻。

nbs

p;那個人明著呢,怎麼可能不明白祖母和大哥的意思。”

李鄴目微涼,點頭道:“大妹妹說的是,心里自然明白,不過是不愿幫我們罷了。”

之前所有的不滿堆疊在一起,李鄴對顧錦璃尤為不喜。

李楚楚想到幾次打探溫,都被顧錦璃打太極給推掉了,心里更是多了怨恨,“說白了還是不拿我們當親人罷了,對顧婉璃就恨不得天帶在邊,而對我們就不聞不問。

大表哥才學不過一般,可他卻結識了宋府大公子,若是肯為哥哥引薦,哥哥的前途定然不可限量。”

李茹茹年紀小些,并不懂這些,此時聽兄長姐姐這般說,才后知后覺的道:“對啊,錦表姐太小氣了,之前給了婉表妹一整套寶石頭面,可什麼都沒給我和大姐姐呢!”

孫子孫的這些抱怨讓李老夫人對顧錦璃越發的不滿,大堂姐是個耳好擺弄的,可這個孫卻是個明的。

“說到底還是咱們錯了,本就不是自家人,如何能指幫襯咱們,若這溫涼是咱們自家人,我們可還用這般煩惱了?”

李鄴幾人面面相覷,“祖母的意思是?”

李老太太角輕勾,命人取來了執筆,幽幽道:“許久未給你們祖父寫家書了,該對他報個平安了。”

……

建明帝將治理水患的任務扔給了溫涼和沈染,引起了朝堂外一陣喧嘩。

有些大臣覺得建明帝此行不妥,溫涼和沈染太過年輕,又沒有治水的經驗,難當大任。

建明帝只輕飄飄的問了一句,“誰若能保證自己把水患治理好,主請纓,朕便封他為欽差。”

登時沒有了靜,這種事誰敢保證,一不小心無功不說,只怕還有過啊!

傅凜和傅決的臉都不大好看,特別是傅決,臉沉得宛若此刻烏云布的天際。

傅凜沒有出宮,而是一路去了麗妃的鐘粹宮。

麗妃聽了心里也是納悶,但還是安傅凜道:“如今朝中大臣著你父皇立儲,他心中不愿,自是就要避免你們相爭,給溫涼他們也是中立之策。

反正那溫涼與傅決關系惡劣,此事對我們不算壞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