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武俠仙俠 我本無意成仙 第241章 莫問歸途何處

《我本無意成仙》 第241章 莫問歸途何處

(4, 0);

  第241章 莫問歸途何

  已是大雪時節了,天越來越冷。

  巧的是,此地名為勿雪。

  歸郡下轄七縣,除了雪原,還剩六縣,勿雪是從北風關進來的第一座縣。

  宋游一行人走了兩天。  請訪問𝓢𝓣𝓞𝟓𝟓.𝓒𝓞𝓜獲取最快的章節更新

  如劉郡守所說,到了歸郡,基本就見不到山了,甚至大地都很見到有起伏,天氣好時一眼能看到地平線的邊緣,若是到了黃昏,夕能把人的影子一直拉到模糊看不見了,也沒有盡頭。

  經過有鄉村,也遇見過行人。

  鄉村有的已經空了,有的則還有人住,若是有人住的,見到有外人來,也都是家家戶戶房門閉,連窗也不敢開,和空村也沒有區別。

  截止目前為止,路上除了他們,行人只有兩種。

  一種是各縣之間往來通信的郵差吏,從服上可以看得出份。(5,0);

  這些人一般往來如風,將口鼻都遮得嚴嚴實實,騎著馬快速通行,無論宋游和劍客怎麼說,他們也絕不會停下來半步。甚至有警惕的,遠遠看見他們就會打馬到路下面去,從田野中繞過他們。

  這些人保證著歸郡各縣府的連通。

  一種是各縣的取藥隊。

  大晏朝廷並沒有選擇以屠城燒城的方式來終結瘟疫,反而在昂州組建了施藥局,從外界派遣一支支隊伍進歸郡,將藥送到北風關,各縣則自己組織人來領取,然後取回縣城。

  這些人偶爾會遠遠和宋游等人問答幾句。

  朝廷送來的藥大致有三種,靈芝敗毒散,金帝救苦丹,菩薩濟世丸,是當前常用的治療疫病的藥。只是聽說對歸郡的妖疫不起作用,最多只是將九日就會死的人拖延到十幾日。

Advertisement

  此疫被做妖疫。

  宋遊走了兩日,也對它有了些了解。

  此疫染髮作之後,先是滿眼,很容易便能辨認出來,隨後有咳嗽流鼻、上吐下瀉、高燒吐蒼白、掉發、四肢萎、全糜爛等癥狀,幾乎每日都會有一個全新的癥狀,到最後昏迷時,人已與鬼無異,大部分人會在發作後的第九日死亡,總計十八日。(5,0);

  因此又九日疫。

  此疫兇猛至極,無藥可醫。

  好在這年頭通不便,這年頭防疫主要靠的也就是通不便。

  北方兵災妖又大旱之後,更是地廣人稀,九日疫主要在城裡發,各地員也幾乎很快的封鎖了城池,不許進出,多數村落影響不大,只數因為莫名其妙的詭異原因被染,便死絕了。

  這便是除了通不便以外,這年頭另一個應對瘟疫的大招了——

  死人。

  人死完了,瘟疫自然絕了。

  甚至有時府會採取屠城燒城的辦法,說來殘忍,也實屬無奈。

  目前歸郡倒是沒有這樣做,反倒嚴格封城,設立病遷坊,積極隔離,若有人死亡,有焚燒的,也有深埋的,埋葬時還要鋪上一層石灰,若是來往通信或取藥的人進出城門,也要通過火燎煙燻等多種辦法來消滅病毒。

  死了人的家屬,朝廷還要給予補。(5,0);

  聽說凡在疫病中一家死掉六人以上的,賜葬錢五千,一家死掉四人以上的,賜葬錢三千,兩人以上的,賜兩千,說是葬錢,其實就是對活人的補

  雖然是個落後的時代,但人們已經發揮出了極高的智慧來應對病毒,也竭盡全力想要活下去,其態度並不遜於後人。

Advertisement

  因此數月以來,幾個小縣雖死人無數,疫卻也沒有繼續蔓延。

  只是宋游去小心的看過了,這九日妖疫雖傳聞是從雪原來的,卻並不是單純的妖法與邪,而是實實在在的病疫,而且極度兇猛可怕,遠遠不是世間常見的瘟疫病癥能及的,患病之人死得極慘,倒真像是大妖的手筆。

  自己不通醫,只可去除妖法邪,治不了病理複雜的病癥。

  四季靈力雖妙用極多,但這病癥也太過複雜,靈力並非萬能,能使健康的人更健康來避免生病,能助人恢復傷勢,都只是放大人的能力,而不能準的解決掉患病者滿的不同癥狀。

  那是神醫的能力。

(5,0);

  若是去災藤或許可以。

  然而宋游並沒有攜帶去災藤,那位於此道的祖師已不在人世,伏龍觀中現存的所有去災藤也救不了哪怕半村之人。

  倒是也有防治之法。

  二十四節氣中,雨水穀雨皆生機盎然,又最是滋潤,雖不能使已經患病之人痊癒,但若化作靈雨降下,或是融進井泉水缸,雖不像那年長京,恰逢時節,勾引時節靈力可以使得整個長京及周邊都因此益,卻也能造福一村一城,百姓生機盎然,健康,靈力護,病邪自然難侵。

  若是患病者,也許也能因此好些。

  這是他力所能及之事。

  宋游想到了那位神醫。

  一路往前。

  漸漸從勿雪縣走到雨落縣,又走到雲臺縣,越發靠近寒,瘟疫也越來越嚴重。

  道兩邊空的村落更多了,偶爾遇見有人居住的,也經常有病患,半夜路過時聽見咳嗽聲。

(5,0);

  人們為了治病,什麼辦法都用。

Advertisement

  各種偏方,求神拜佛,還有戒食的,行善的,甚至吃土吞金、割,莫要覺得可笑,都是人對生命的珍視和面對死亡的掙扎罷了。

  偶爾聽說有些村落本與外界不通,不知為何,卻也有人染了病。

  有說是風吹來的病癥,有說是有人晚上出去又回來,又說是別村得病死了的人沒有埋好,墳被野狗刨了,還有人說是妖鬼為之。

  常常聽到蔡神醫的傳聞。

  越往前走,便越孤獨。

  進不了城,即使在村莊路上遇見行人,也很有人願意和他們流,世界好似都因此變得寂靜了許多。

  很快了冬月。

  進歸郡的第七日,夜晚。

  一個做吳家村的村莊。

  天朦朦朧朧,整個村莊都是咳嗽聲,一個眼睛裡布滿的老者與年輕道人相對而站,奇妙的是,反倒是患疫病的老者更害怕一些。(5,0);

  幾丈開外,一名劍客看著這方,後一黑一紅兩匹馬安靜站著,腳邊一隻穿著灰布麻戴著兜帽的三花貓亦遠遠的觀察著這方。

  「須得與老丈說好,靈藥化的水,可不見得能治得了病,最多讓沒得病的人喝了,不那麼容易被病傳染。若是已經得了病的人喝了,最多也就好一些,多活一些天,每天一碗,喝多無益。」年輕道人的聲音遠遠傳來,伴隨著遠狗的嗚咽,「若是與蔡神醫的藥合起來用,說不定對得了病的人也有些治療效果。」

  「多謝先生多謝先生。」

  村正連連躬,誠心道謝。

  其實凡人哪裡能一下辨得清什麼藥有用?什麼藥沒有用?

  只是平民亦有真

  此疾藥石無醫,九日幾乎必死,傳染又很厲害,有時都不知曉是從哪來的,常人連走進村子都不敢,就是沒聽見咳嗽,在路上遇到人,都得遠遠的避開,若聽見咳嗽,更是唯恐避之不及。

Advertisement

  哪有人明明知曉半村病患,又見自己明顯患了病,還敢來與自己說話的?(5,0);

  不僅說話,還送來了藥。

  人們常說,病急投醫,其實這不止是一種行為,還是一種心態。

  人家願意冒險送藥來,就是毫無作用,也是菩薩心腸,若真有一點用,便真是神仙下凡了。

  何況凡人這水只喝了一口,便已覺得昏脹裂的腦子好了很多。

  就這一點,已是幫了大忙了。

  「若是與蔡神醫的藥合起來吃沒有用,請莫要見怪。」道人繼續說道,「若是有用,便是幸事,功勞該屬蔡神醫。」

  「多謝先生。」

  「不必客氣,只再問村正一句,蔡神醫今日從此離去之後,是往哪邊走了?」

  「聽說是往北邊去了。」

  「多謝。」

  宋游與他道謝,便上路了。

  旁邊的劍客與貓兒這才跟上,村正則連忙後退,用布捂住口鼻,目送他們遠去。

  暮下一行人沿村走過。(5,0);

  村莊中瀰漫著一濃郁的死氣,仿佛比這晚間暮靄還要濃重三分,不知這段時間死了多人,又不知過幾日又將有多人死去。與死氣暮靄相映襯的是濃重的臭味,死亡真是一件毫無尊嚴的事。

  宋遊走得不快,一邊走,一邊左右看。

  三花貓邁著小碎步,跟在道人邊,也跟著扭頭往左右看,眼中一片清明。

  「吱呀~」

  忽然一扇大門被打開了。

  「小先生。」

  一聲呼喊傳來。

  宋游停下腳步,轉頭一看。

  一瞬間此的風都靜止了。

  站在門口的不知是誰家的老婦人,即使用布捂著口鼻,也看得出已經滿面皺紋了,一衫破破爛爛,又髒兮兮。在這北方世之中,恐怕本活著就已經是竭盡全力了,卻又偏偏遇到這瘟疫。

  只見與宋游隔著一個院子站著,滿眼,面蒼白如紙,頭髮掉了大半,黃昏之下,一時分不清是鬼是人。(5,0);

  九日疫怕是已到了七八日了。

  宋游注視著,沉默片刻,這才問道:

  「老夫人有何事?」

  「咳咳……」

  老婦人一邊習慣的咳嗽,一邊抬眼看他,不敢往前邁步:「先生是有本事的,我不求先生救命,救也救不活了,只是咳咳,聽說人死了會變鬼,去間,想問問小先生,是真的假的?」

  「也許。」

  宋游想了想才答道。

  又看了一眼,這才行禮離去。

  滿地咳嗽聲,伴隨痛呼哀嚎與哭泣,此起彼伏。

  烏啼不斷,犬泣時聞。

  人含鬼,鬼奪人神。

  白日逢人多是鬼,黃昏遇鬼反疑人。

  可其實分不清是人是鬼的,又何止是人,連鬼自己也分不清楚啊。

  宋遊行至村口,回首仍舊嘆息。

  只請諸位先行,莫問歸途何,人生酸苦至此,天地又有何不同?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