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第270章 舊事了結
「不過隻言片語,哪裡談得上恩與報答?諸位生前便保家衛國,若死後能繼續保得一方安寧,該在下替百姓謝過諸位才是,若諸位真能藉此得證神之道,也該是諸位辛苦得來,皆與在下無關。」宋游笑了笑,已然站了起來,「在下再去逛逛這遠安城。」
「小的領仙人去!」
眾鬼紛紛跟著,為他介紹。
將這城中仔仔細細逛了一圈,他們才紛紛散去這時宋游與貓馬已經回到了原位,就是原本城中守將住的地方,宋游今夜準備在此過夜。
此時邊還剩一隻鬼,便是唐安。
宋游正好對他問道:「聽將軍先前說,此次塞北人之所以再度來犯,是因為有妖鬼參與?」
「聽往來邊境與草頭關送信的人說,塞北人軍帳中有妖鬼助陣。」唐安如實答道,「不知他們從哪找來的妖鬼,竟然願意幫人打仗,若非如此塞北人恐怕也不敢南下。」(5,0);
「厲害麼?那些妖鬼。」 獲取最新章節更新,請前往s t o 5 5.c o m
「在下也不是很清楚,不過據送信人的口風,肯定比不得那幾位妖王。」唐安說道,「妖鬼畢竟與人不同,軍中人多,膽氣雖壯但遇上有道行手段又詭異的妖鬼倒也麻煩,聽說陳將軍回北方坐鎮之前,邊軍已被那些妖鬼鬧得人心惶惶,陳將軍去了後,才安定了下來。」
「原來如此。」
宋游皺起了眉頭。
唐安卻悄悄看向他。
「先生……」
「將軍莫急。」宋游眉頭頓時舒展開來,也出笑意,知曉他的意思,也並不磨蹭,「在下可贈將軍一縷靈力,好使將軍能走回逸都。」
說完便出手,手心有一道流。
唐安低頭看向這道流,眼中倒映著它的澤,連忙拱手:
「多謝先生!」
(5,0);
「你我算是半個故人,無需客氣。」
宋游將手一抬,流便飛起,沒他。
唐安頓時渾一個激靈,鬼軀好似都冒出了一陣澤,幾息過後才消散下去。
「雖說知曉將軍心意堅決,無所畏懼,卻也得提醒將軍,此去逸州,有幾千里路,山高水遠,路上既有邪魔惡鬼,也有除妖除鬼的人,還有宮觀寺廟與路邊神像,有對鬼吠的狗,尤其中間要過禾州,禾州無論妖鬼亦或是民間高人都不。」宋游提醒他道,「若遇見高人,將軍可如實告知他們,是在下助將軍回逸州,請他們高抬貴手。過了禾州應當就會安寧許多了。請將軍莫要進城,路上遇見廟宇,最好避開。至於沿途村落守夜的狗,將軍道行雖不算深,卻也實在不算淺了,想來是不足為懼的。」
「先生大恩在下沒齒難忘!」
「再說一遍,在下姓宋名游,逸州靈泉縣人,若回去之後,還能遇見令正,遇見令弟,遇見對門的羅捕頭,請替我向他們帶聲好。」
「在下謹記!」(5,0);
唐安說著頓了一下,卻又問道:「不過在下即使回到逸都,見到人,卻也兩隔,今後還是要再尋安之,卻是想再請教先生,那州的間鬼城到底能不能去。」
宋游聽著有些慨。
卻不是兩隔了……
不過無論不兩不兩隔,等他回了逸都,也確實要尋安之。
於是他想了想,才對他說:「諸位將軍校尉在北邊軍中的舊識鬼差不是勸諸位不要去嗎?」
「確實如此,然而在下自詡一生坦,除了年不懂事時有過些小錯,此外沒有做過虧心事,這也不能去麼?」
「……」
宋游與他對視片刻,依然說道:「在下沒有去過州,卻是不知那邊況,只是畢竟不是小事,得勸將軍慎重一些。」
唐安也與他對視,片刻後才拱手:
「明白了。」
「將軍慢走。」(5,0);
「先生告辭!」
唐安行了個大禮,轉快步而去。
宋游則目送著他,直到看不見了,才收回目,借著三花娘娘舉起的燈籠,開始取出被墊,就地鋪開。
人恩惠,要將之還了,如此才算是一樁事。五年前在逸都遇見的舊事了,竟然能在這裡了結,也算是一個不錯的句號。
就算僅僅如此,此行也不虛了。
願君一路順風,直到故鄉。
「唉……」
宋游躺了下來,閉上眼睛。
三花娘娘找了個地方將燈籠掛著,學著他嘆口氣,也變貓兒,在羊氈上趴了下來。
……
清晨的直直的照到了面門。
宋游清醒了過來,也睜開了眼睛。
一眼便看到了藍天。
昨夜本是在房中睡的,有瓦頂遮月、房門擋風,屋中雖然沒什麼別的東西,卻也只是簡陋而已。如今醒來,卻已只剩四面黃土牆,甚至這黃土夯的牆壁都有些破損,所有樑柱桌椅都已消失不見,唯有一桿燈籠,在土牆的裂上。(5,0);
眼前哪裡有房頂了?
連天上飛過的鳥兒都看得清楚。
幸好早晨無風,可晨卻實實在在的照在了臉上,將道人催醒。
棗紅馬安靜站在一旁。
腰間也很暖和。
掀開毯低頭一看,三花貓正靠著自己腰間,仰躺著出肚皮。
倒是舒服。
覺到,三花貓嗯了一聲,用一隻爪子來捂住眼睛。
「……」
宋游把毯蓋回去,抹了一把臉,小心站了起來。
穿上鞋子,出門一看。
外頭是個寬敞的空地。
似乎曾是一片院落。
院落外四都是斷壁殘垣,一片荒廢之景,牆邊路上都長了野草,也無人清理,唯有道人和棗紅馬昨夜踩出的一串腳印,也十分模糊。夜裡所見的完備的軍事要塞似乎從來就沒有存在過。(5,0);
這無疑是春日草原中的一個黃土世界。
無論地上、牆壁,皆是黃。
殘破之餘,又添一抹荒涼。
屋中的三花貓覺到他的離去,本是只翻了一個,便繼續睡,可閉上眼睛沒多久,又不安心,於是把頭出毯,瞇著眼睛看他,一張小臉上竟清晰可見的出現了糾結之,過了一會兒,才糾結出個結果。
於是邁出毯,跟了上去。
一人一貓便又在城中轉了一圈。
昨夜終究是晚上,看不清楚。
就算看得清楚,也與此時不同。
如今再走一圈,才更能看清這遠安城的設計,甚至一人一貓還走上了城牆,在這寬得可以跑馬的城牆上,繞著整座遠安城走了一圈。
前朝建的城,十幾年前荒廢的,此時竟有了一種歷史的蒼涼。
比之昨夜,自是別有一番風味。
三花娘娘也不問他去哪、要做什麼,只與他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偏偏又很好,好奇心強,總是這裡瞧瞧,那裡看看,到跑,仿佛在專心做著自己的事,完全不關他的事或完全不關心他做什麼似的,可無論如何,又始終與他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5,0);
城樓、箭樓都還保留著。
甚至站在城牆邊上眺遠,還能看見那連綿線的烽火臺。
牆上還有箭簇損傷的痕跡。
昨夜是城中原本的樣子。
如今則是這座城現在的樣子。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可能也是這樣。
只是不知能留多年了。
宋游倒希它能長存下去,最好留到幾百年後,這樣的話,自己和三花娘娘如今走過的地方,還會有很多後人來再走一次。
「……」
宋游停下腳步,環顧一圈。
隨即抬起手來,掌心攤開。
「倏倏……」
十幾道流自手中飛出,落在這座遠安城的邊緣,一半用以恢復周邊土地的生機,一半用來封住城中氣鬼氣。
從此只要這城中的鬼自己不外出作,便影響不到周邊的土地。(5,0);
只是還得再留一手。
宋游在甕城上邊找到了一截在城牆中的木料,似乎原本這裡也有建築,手在木料上輕輕一掰,便掰下一塊來,放在手心裡一,便只見得木屑紛紛揚揚的落下,等打開手掌心,裡頭的木料已了一個大致的令牌的形狀。
「走了。」
宋游對三花娘娘說道。
說完便轉走下城牆。
三花貓則依舊站在城牆上的垛口上,用一雙琥珀似的眼睛眺遠方天地,不知在想什麼,又像是完全沒有聽見道人的話一樣,直到片刻後才轉從垛口上跳下來,小跑著追上道人。
「我們走了嗎?」
「走了。」
「不多玩玩嗎?」
「這裡有很多耗子嗎?」
「很多的。」
「草原上也多,還有兔子,兔子能賣錢。」
「是哦……」(5,0);
回到過夜,收拾好東西,一人一貓一馬便繼續邁著不急不慢的步子,走出城,又在城外池塘鞠一把水洗臉,回稍一施法,聚土牆,在城門前起了一堵大約四尺高的黃土牆壁,隨即便離開了這座城。
再回頭看時,那土城已很小了。
宋游大致知曉國師留著這城、又將鬼兵鬼將們收攏於此是要做什麼了。
間地府將。
間自然是要有鬼兵的。
不過莫名其妙的,宋游卻又覺得,也許自己與他們也還有再見之日。
也有可能沒有,或者等自己遊歷一圈,回到山伏龍觀養老時,會在很多年後,以某種渠道聽說這言州草原上有英魂,頗為靈驗,又或是其中哪位德行與本領尤為出眾的了什麼什麼神,手下草神雜神多多,如此也算是另一種見面了。
(本章完)
這世間本是沒有什麼神仙的,但自太古以來,人類眼見周遭世界,諸般奇異之事,電閃雷鳴,狂風暴雨,又有天災人禍,傷亡無數,哀鴻遍野,決非人力所能為,所能抵擋。遂以為九天之上,有諸般神靈,九幽之下,亦是陰魂歸處,閻羅殿堂。於是神仙之說,流傳於世。無數人類子民,誠心叩拜,向著自己臆想創造出的各種神明頂禮膜拜,祈福訴苦,香火鼎盛……方今之世,正道大昌,邪魔退避。中原大地山靈水秀,人氣鼎盛,物產豐富,為正派諸家牢牢佔據。其中尤以「青雲門」、「天音寺」、和「焚香穀」為三大支柱,是為領袖。這個故事,便是從「青雲門」開始的。
虛度光陰年近不惑的秦笛穿越到了異界,從一個束髮少年接受桃花洗禮開始走上修真之路,一路奇遇,煉氣,築基,金丹,元嬰,步虛,合道,地仙,靈仙,天仙,祖仙,金仙,仙王,仙帝,道祖..... 那時那日此門中, 桃花樹下初相逢。 只見仙人種桃樹, 未聞仙人看花紅。 這是一本與眾不同、悠閒安逸、富有陽光、腦洞大開的仙俠修真小說。書裡沒有太多的殺伐,但有一個廣闊的仙俠世界,還有不少的小故事,貫穿古今,開卷有益。 仙路漫漫,歲月悠悠,希望大家與我同行。
微風小說網提供背劍之人在線閱讀,背劍之人由煮熟的來福鴿創作,背劍之人最新章節及背劍之人目錄在線無彈窗閱讀,看背劍之人就上微風小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