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第476章 余州人好吃蛇鼠
「呼……」
山風吹得林間沙沙響。(由於緩存原因,請用戶直接瀏覽訪問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恍惚之間,霍二牛好似聽見了那晚破廟中夢見過的聲音,還是那般溫和。
「此前足下心存邪念,得了不屬於自己的寶,心中自不安穩。如今邪念已除,這竹杖只可打妖鬼邪祟,對人無用,便贈予足下。足下今生可以堅守本心,好好善用,哪日心中再起邪念,竹杖便重為凡。」
「……」
霍二牛拿著竹杖愣在原地。
張了張,卻不知該說什麼。
此時他心已知曉,這竹杖雖不是此前那,卻也有著同樣的功效,奇妙的是,此時再拿著它,心中卻是一點忐忑也沒了。
霍二牛心中想的第一件事是——
傳說果然是假的。(5,0);
茶樓瓦舍里的說書先生都說,那位段先生竊了羅上仙的寶劍之後,斬妖除魔,匡扶正義,不有了本領,還有一俠氣,這才人敬重。
霍二牛不知天上是不是真的有丟了劍的羅上仙,他只知道一點:
哪有大俠靠來的東西的大俠?
此前的霍二牛不會是。
故事裡的段先生自然也不會是。
然而多年以後,州或許會有個真正的故事,和霍二牛曾聽過的一樣玄奇,引人勝。
……
道人一行已經出了州。
此時烈日當空,強之下,天地的一切和一人一貓一馬的影子都很分明。
馬蹄聲馬鈴聲迴在山路之間。
「州往上邊走,就是帛州,帛州產好布,可以給道士做好裳,跟文平子一樣的好裳。」貓兒依舊與道人並行,扭頭往旁邊看,烈日將的影子打在地上,小小一團,黑乎乎的,而念著自己今早才翻《輿地紀勝》看見的容,「帛州往左邊走,就是余州。」(5,0);
「三花娘娘說得很對,記憶超群。不過在下有裳穿,而且穿得舒服自在,不需要再做一好裳。在下上穿的,就是好裳。」
「都很舊了。」
「舊才好,我悉它,它悉我。」宋遊說著頓了一下,「何況再做一,馬兒帶起來麻煩,換洗起來也麻煩。」
「唔……」
貓兒抬頭看他兩眼,沒有多說,也不知是接了他的解釋還是自有貓兒的想法,繼續念道:「余州好吃蛇鼠……」
「……」
「人是要吃耗子的!」
「……」
「也要吃蛇的!」
「……」
「你怎麼不吃耗子?」
「我不吃。」
「余州的人都吃!」
「人各有喜好……」
「余州過去,就是絡州,絡州產驢子。絡州再往左邊走,就是路州,路州挨著舒一凡的州,路州再過去就回長京了。」(5,0);
三花貓繼續念叨著。
「嗯?」
宋游卻是一陣好奇,不由問道:「三花娘娘不他舒某了?」
「三花娘娘知道他不舒某了!」
「怎麼知道的?」
「在書里學到的。」貓兒一邊說著,腳上小碎步不停,一邊繼續扭頭把他盯著,「你怎麼一直不告訴三花娘娘?」
「很可啊……」
「喵?」
「而且三花娘娘終會知道的,又何須那麼早的告訴三花娘娘。」
「……」
一人一貓一馬繼續往前。
山路兩旁種滿了玉米,生得茂盛高大,隔一個彎或者隔一小片山,別人就只能聽見馬兒的鈴鐺聲,道人的說話聲,而看不見道人一行了。
道人對別人也是如此。
此時腳下是帛州。
(5,0);
帛州從今年起亦常有邪祟出沒,嚴重的甚至影響到了商道往來。好在此時大晏正是盛世,中原兵雖不比開朝時銳,卻也兵強馬壯,若是這些妖邪只禍害一村一宅還好,若截斷道,自有府派兵、請高人來清剿。
大多數妖怪類都抵不住一支兵。
三花娘娘行俠仗義,降妖除魔,若有網之魚,或是兵不擅長對付的鬼邪祟,只要被三花娘娘遇見,都算它們運氣不好。
有時順道為之並不留名,有時被人知曉,也留一段傳說,一切隨意,並不刻意執著於哪一樣。
慢慢也到了帛州的邊緣。
此時已經用了不的時間。
連通長京的馬大道,不知名的一片小山,道人一行走到這裡時,貓兒忽然停下,抬頭看向天空。順著的目看去,雲中有一個小點。
燕子已然飛了回來。
「刷……」
黑點迅速變近,變得清晰,燕子只張開翅膀,並不扇,便輕輕鬆鬆的了過來,落在馬背上。(5,0);
「先生,我回來了。」
「可還順利?」
「這邊往北,先過言州,於是我先去的言州城。」站在馬背上的燕子轉頭看了看底下的三花貓,又扭頭看向道人,說道,「那廢棄城裡的鬼兵鬼將們好生厲害,聽說這幾年以來,他們一面在鬼城勤修行,一面出城巡邏,替言州人清除邪祟,許多兵將上都有了香火氣。我飛進去時險些被他們下來。不過亮出先生的靈力也就好了。」
「他們此時呢?」
「他們對先生尊崇而信任,我離開城時,他們就已經連夜出發了,此時恐怕已經到州了。」燕子說著補充了句「以他們的本領,恐怕許多新的惡鬼厲鬼都無法與之抗衡。」
「那就好。」
宋游頓了一下,又問道:「陳將軍呢?」
「也很順利。我按照先生所說,將丹藥帶給陳將軍,給他說明丹藥的效果和用法,他接過後,沉默了很久,才把我送走。」
「……」(5,0);
宋游聞言也沉默了一陣。
換位思考一下——
陳將軍本就老皇帝猜忌,好不容易才從長京死裡逃生,回到北方現在鎮守北方邊境,在北方境威極高,境外亦是畏他如虎,儼然過著北方土皇帝一樣的生活,可突然有一天,收到一枚來自道人的起死回生丹,怎能不多想?
「辛苦你了。」
「很輕鬆,不辛苦。」
道人點了點頭,繼續往前走。
燕子依然留在馬背上,地上三花貓盯著他的眼神已經好奇到了極致。
「伱飛到邊境去了?」
「對的。」
「你還去了那個烏城?」
「是的。」
「這麼快就回來了!?」
「只要路上不耽擱,尋常燕子也能這麼快飛回來,何況我比尋常燕子還飛得快。」
「有翅膀就是好!為什麼貓不長翅膀呢?」三花貓不由得納悶,「我們從北邊走回來,都走了好久好久了。」(5,0);
「遊歷與趕路不同……」
三花貓總算放過了宋游。
兩隻小妖怪在後說個不停。
相比起八年前在安清,似乎他們兩個都有了不的變化。
直到翻過這座小山,前方道邊上多了一片空地,像是被人踩出來的,空地中間立著一塊石碑。
三花貓見到石碑,立馬放過了燕子,停止說話,往前一陣小跑,跑到石碑背後,仰頭看了看,這才又跑回來,對道士道:
「余州界!到余州了!」
「是啊……」
宋游點頭應和時,眼前浮現出的,卻是多年前的「栩州界」,還有界碑前那隻不認字的三花貓。
三花娘娘也是長進不小。
「前邊有人家。」燕子飛起來看了看。
「前邊有人家?剛好道士吃的東西已經吃完了,要找人再買一些,帶著路上吃。」貓兒目閃爍幾下,邁著小碎步往前,探頭張,只是山上的玉米地長得很深,太小一隻了,本什麼也看不見,「這條路上沒有鋪子,三花娘娘去給道士用錢換點吃的吧。」(5,0);
「不必了,我自己去就好了。」
「三花娘娘幫你去吧。」
三花貓說著就已經變了人形。
「三花娘娘的好意我心領了。」
宋游瞄著那閃爍不已的眸子,語氣淡然,往前走去。
往前大概二里地,有一片村落。
村中有人帶著農行走,有人三五聚一團歇涼聊天,竟還有書生坐在屋前苦讀,看見宋游一行人,都好奇的扭頭看他們。
宋游找了一個坐在門前看書的書生,走上前與之行禮問好,這才問道:「在下姓宋名游,乃是一遊方道人,不知此地是何郡何縣?」
書生聞言也連忙放下書,與之回禮。
「在下姓徐,名秋月,回稟先生,此地乃是余州刻郡扶搖縣,和帛州界,先生從哪來,要去哪?」
「在下從州、帛州來,遊歷天下,大抵要去長京。」宋遊說道,「行至此地,水囊也空了,乾糧也吃完了,腹中飢,不知可否向足下討一些水換一些乾糧,沒有乾糧,換些米麵亦可。」(5,0);
「水倒是可以……」
徐姓書生不面困窘之:「然而莫說便於先生攜帶的乾糧,就是米麵,徐某家中也沒了存糧,還等著地里的燕米了救命呢。」
「那便謝過足下的水了。」
「無妨無妨……」
書生連忙捲起書領著他進門。
家中有個水缸,也快見底了,當書生拿起瓜瓢,給宋游裝滿水,差不多就真的見底了。
「先生見笑。」
「清水甘冽,亦是足下辛苦打來的,不敢見笑,只敢道謝。」
「今年是個鬼年,流年不利,到都不太平,不是鬧山賊就是鬧邪,尤以我縣最盛。家家戶戶都過得,路上茶攤也開不走了,先生若是想換些乾糧米麵,恐怕只有到城裡去了。」
「不知城中還有多遠呢?」
「由此往前,還有四五十里。」
徐姓書生說著頓了一下,不上上下下打量著宋游一行。(5,0);
道人樣貌年輕,說話卻老,手中一青玉竹杖,後一匹沒有韁繩的棗紅馬,竟還跟了一隻燕子和一名,倒也新奇。
那漂亮得不似凡人,乾淨得也不像遠道而來的人,此時正仰著頭,一眨不眨的盯著他掛在房樑上的幾隻煙燻耗子。
這一行看起來並不普通。
書生心意一,不問道:
「先生可會除妖之法?」
道人還沒有說話,便從房樑上收回目,率先回答道:「我家道士最會除妖了!」
「當真?」
書生依舊看向道人。
「實不相瞞,在下原先是最會除妖的,不過如今有了我家三花娘娘,在下便是第二會除妖的了。」宋游如實答道。
「既是如此,徐某倒可以給先生指一條路。」
書生看向宋游和,若有所思:
「徐某有個遠親在城,也是扶搖縣的一個大家。聽說今年以來宅中鬧了不怪邪之事,請了不民間先生來看,然而不僅作用不大,反倒怪事越來越多,層出不窮,鬧得宅中十分不安寧。徐某隻是他們八竿子勉強打得著的一個遠親,卻承蒙他們資助讀書,心中十分激,聽聞這等善人卻逢此怪事,徐某也很著急,然而卻幫不上忙。今日偶遇先生,想也是緣分,若先生真有除妖的本領,便去徐家府上運氣吧。以扶搖徐家的品,就算先生除妖未,多半也會給先生準備一些緻乾糧,省些銀錢了。」(5,0);
「扶搖徐家?怪邪之事?」
「先生真有本領的話,去城裡隨便找家商鋪,問問徐府在哪,沒有不知道的。屆時什麼怪邪之事,也自會知曉。」
「那我們便去看看。」宋游笑了笑,拱手行禮,「也多謝足下了。足下讀書刻苦,又知恩圖報,願足下早日金榜題名,直上青雲。」
「也祝先生一路順風。」
宋游這才扯了扯自家三花娘娘的裳,收回目,可以走了,卻不料轉走到馬兒邊,卻從的褡褳里出一隻老鼠干,又跑回去遞給這名書生,說是謝謝他的水。
書生十分。
異常滿意。
以至於此後繼續往前時,無論是貓是人,都常常斜著眼睛瞄向道人,即使是貓兒的五,那眼神也像是會說話一般。
往前再走半日,便到扶搖縣。
道人一到這裡,就覺有些奇怪。
那是一種冥冥中的應。(5,0);
像是今年春末時,走出都,了都繁華人氣的制,立馬就察覺到了天地間一種玄之又玄的變化。後來走出州,大抵一直如此,慢慢的習慣過後便也覺不到異樣異常了。
如今到了這裡,覺又變得清晰。
說明它的不凡之還更濃厚些。
這章4000字,還昨晚那章的1000字。謝謝大家的諒和關心,茉莉壯如牛,沒啥大問題,只是一年總有那麼幾天的病期到了,做個小保養就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