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武俠仙俠 我本無意成仙 第505章 流言

《我本無意成仙》 第505章 流言

(4, 0);

  第505章 流言

  「陳將軍呢?」

  宋游端著茶杯,神複雜。【思兔更新的章節最完整全面,無錯容修復最及時,由於緩存原因推薦瀏覽訪問sto.com網】  第一時間更新,彩不容錯過

  雖然這一天早有預料,想來也早就做足了準備,可還是忍不住幾分慨唏噓。

  「昨日護國公上表宮中,謝恩於陛下,說自己重傷,已然不治,恐怕無緣承天恩,只請陛下在他死後,照顧好他的子嗣後代。」俞堅白的語氣也很平靜,如實回答道,「陳子毅功勞蓋世,若他承國公而死,子孫定然幾代無憂,只是唯有一點……」

  俞相說著頓了一下,抿不言,似乎也在想該如何表述。

  邊二人,一人微低著頭,只盯著桌上茶杯中漂浮的茶沫,好似裡頭有無數看頭,一人乾脆扭頭看向外面,好似在審查長京街頭的治安。

  「護國公在上表中請求,讓他族弟陳義陳不愧接替他為北邊三鎮統帥。」俞堅白停頓片刻才開口,「這本沒有問題,自他回京後,北邊三鎮的兵權本就在陳義手中,自他以下,北邊軍中威信最高者也是這位陳不愧,二者又是族親,若是護國公傷勢過重而亡,於於理,讓陳不愧接替他的三鎮兵權都不算過分的請求,只是護國公有一件事不知曉……」(5,0);

  「何事?」

  「如今宮中不知為何,有一些流言,大抵是說……」

  俞堅白左右看了看,也看了看外面,只看到一名抱著碗走來的著三裳的小,便迅速開口:「大晏將衰,取而代之的是陳氏。」

Advertisement

  「這個傳言……」

  「俞某也不知從何而來。」俞堅白猜測與那妙華子有關,但沒有證據,也就沒有說,免得顯得像是無端的攻訐。

  「看來這引起了皇帝的警惕。」

  「應是如此。」

  俞堅白長長嘆息一聲,新君剛剛繼位不久,他就慨著道:「不知將來又有多風雨……」

  宋游坐在原地,亦是沉默不語。

  恍惚之間,未來之事真像風吹雨,過門窗紗簾灑落進來,似有似無,模糊不清,又在他的眼前逐一呈現,翻歷史的篇章。

  模糊間窺的是一角當世的風雲。

  是千百年後人們揣測探尋的史詩。(5,0);

  直到抱來一個斗碗,哆的一聲放在桌面上,碗中是一大碗湯圓,飄著醪糟與蛋花,而一聲不吭,又連忙跑去拿了四個小碗和勺子,將大碗的湯圓分到四個小碗裡,分別給四人。看專注,一不茍,真像是個道,又像個小大人。

  「快吃吧。」

  三花娘娘對四人說完,又抱著斗碗離去了。

  斗碗中還剩不湯底,端了一張小板凳,獨自坐到門口去喝,只給四人留下一個小的背影,抱著比自己頭還大的斗碗,不時低頭喝一口並發出飲酒般的嘆息或喝湯般的咂聲,不時扭頭左看右看,不知在看什麼,只知似乎比屋中四人更悠閒自在。

  「元宵節,該吃點元宵。」

  宋游當先拿起湯匙,對三人說道:「就當甜點,勿要客氣。」

  三人聞言也分別拿起了湯匙。

  長京的街邊小食很出名,有時即使是宮中貴人也會派人出來採買,甚至深夜人出去買夜宵,點名要吃某一家。(5,0);

Advertisement

  這家的酒釀湯圓做得也不錯。

  俞相這等上了年紀的人,尤其喜歡吃這種耙又甜糯的食,連著嘗了三顆,這才稍微停了停,沒有忘記正事,繼續與他請教著道:

  「此次移民填北之事,本是數年前北方初定之時,朝中就有的提議。只是那時北方雖然兵禍初定,卻一直聽說有妖邪禍,很是猖獗,加上當時國師離朝已經數年,陛下也不理國事,就擱置了下來。如今新皇登基,這才重新定下。然而去年以來,各地皆有怪事發生,疫病橫行,此次大規模移民填北,亦不知是否順利,俞某隻怕又有子滋生啊。」

  「北方?應是以越州為主吧?」

  「確以越州為主。」

  「在下幾年前曾行走北方,當時北方的妖邪便被平定了大半,大妖倒是不見得再有了。」宋游一邊回想,一邊如實答道,「然而北方數州的妖邪怪終究是比南方要多不,尤其北方人,人怪滋生。何況如今天下怪事增多,恐會更多一些。」

  「這可如何是好呢?」(5,0);

  「俞相勿憂。不過都是些小妖小怪,能為難人一時,為難不了人一世,能為難一個人一戶人,為難不了一群人。」宋游淡然說道,「只要人們意識到它們並不可怕,有了對抗它們的勇氣與狠勁,這些妖邪也翻不起多大風浪來。」

  說著他一轉頭,看向了羅捕頭:「這一點班頭應當會很深。」

  「沒錯!」

  羅捕頭沒料到他會突然與自己說話,也沒想當朝宰相與人間仙人談,自己也能有話的機會,難免有些慌張,卻也答道:「一點沒錯。羅某當捕頭這些年來最大的悟便是,那些妖邪鬼怪並沒有人想的那麼可怕,只是人把它們想得太可怕了,可人只要膽子一大,心堅定,不懼怕它們也不被它們迷,便會發現,有些妖邪鬼怪比山間野狗厲害不了多棒照樣能打死,一刀照樣能砍死。」

Advertisement

  「那就好那就好……」

  俞堅白是文人,有聽說這些,只是聽得羅捕頭話語中的豪氣,也染,心中便多了幾分自信。

  「當初承蒙先生指點,羅某此後再遇上妖邪鬼怪,難以捉對付的,往往遍尋它們的弱點及克制之法,這些年來,也有不心得。」羅捕頭對俞相拱手說道,「若俞相需要,羅某可將之整理冊,好幫助北遷的百姓應對北方妖邪。」(5,0);

  「如此便甚好了!」俞堅白先是一喜,隨即又皺眉,「只是班頭公務繁忙,還要整理冊,會不會有些麻煩?」

  「俞相若想為羅某人省些力氣,就請派一位文曲到衙門住來,羅某口述法子,文人記錄,不僅省力氣,也比羅某這狗爬字更能眼。」

  「便麻煩班頭!」

  「舉手之勞。」

  「在逸州任職,能遇上班頭這般神捕,真是俞某的一大幸事。」

  「不敢不敢……」

  「若班頭能將畢生應對妖邪鬼怪的法子整理書,便應廣傳天下,說不得也能藉此流傳青史。」宋游也說道。

  「羅某一介武人,流傳青史不敢想,只願能助填北之事順利一些。」

  「如此應當憂患不多了。」宋游手握湯匙,平靜說著,稍作一頓,忽將眼睛一瞇,「若說大妖,北邊應當確實還有一位。」

  「哦?」

  桌上三人皆是一愣。(5,0);

  無論是已經貴為宰相的俞知州,還是逐漸居高位的劉知縣,亦或是常與形形的人打道的羅捕頭,都從這一刻的道人上看出,他對那位大妖應是十分警惕的。

  「不知……」

  「哈哈,無妨。」

  道人忽然又展笑了,擺著手說:「在下很快就將離京,正好隨同北遷的百姓,再去越州走一趟。上次未見的前輩,這次要去見一見,上次未看到的風景,這次也要去看一看。」

Advertisement

  「先生何時離去?」

  「過幾日就走,時間不定,這次就無需幾位再送了。」宋游一邊說一邊拱手,「幾位皆是能臣,又有為民之心,此時天下正需要幾位。如今正是公務繁忙之際,還請幾位莫要管一名山野道人。」

  眾人又聊了會兒,將一小碗的酒釀元宵當做了甜點,真像是故人好友閒聚,只是所聊的多是大事,直到日頭升高,三人這才向宋游告辭。

  此時小仍坐在門口小板凳上,抱著比頭還大的碗,每當抬碗低頭,喝醪糟湯時,幾乎將整張臉都埋了碗中。(5,0);

  見到三人在自家道士相送下走出來,雖然沒說什麼,也沒起,卻扭頭一眨不眨的將他們盯著,像是貓兒獨特的送別禮。

  等三人一走遠,便端起斗碗,仰頭咕咚兩口,一飲而盡,隨即起,去收拾桌子了。

  「咦!餃子吃完了!」

  「吃完了。」

  「誰吃的?」

  「羅捕頭吃的。」

  「你吃了嗎?」

  「我吃元宵就夠了。」

  「唔……」

  仰頭晃腦,不太開心。

  道人則坐下來,陷沉思。

  「天下大勢,呵呵……」

  伏龍觀歷代祖師對於風水氣運、天下大勢都有自己的看法與態度,這取決於他們的時代和親歷見聞,宋游也是如此——他向來不覺得命運強大到讓人無法反抗,或者說命運蠻橫到不允許人反抗,他則更傾向於天下大勢與人為相輔相,本無所謂誰主誰客,只看誰更厲害。(5,0);

  人弱則被天所影響,人強則人定勝天。

  二者關係糾纏更加複雜。

  說大晏國運衰退,說天下大勢已定,說林家將衰陳家將興,在他看來,其實都不見得。

  皇帝聽了自然不喜。

  無論君主是否有雄才大略,有與天下大勢一爭的本錢,都不會坐以待斃。

  只是若君主心強大而坦然,有對此不屑一顧的自信,聽後勵圖治、保國安民,說不得哪怕無意與天斗,也能輕鬆勝之。可若是君主因區區一道流言便輾轉反側,憂心不已,忌憚生疑,惶惶不可終日,甚至謀害忠良,濫殺無辜,那麼即使再怎麼掙扎,恐怕也只能順應大勢浮沉。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