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第526章 香火不是白吃的
「知曉此乃天地大勢,自然演變。【】」宋游仍舊恭敬客氣,「只是大仙為當地掌管風雨的神靈,本就有調整風雨的本領,若願意出手,雖然無法違逆天地大勢自然轉變,卻也可使當地百姓好過許多,死不人。」
「這……」
胡木大仙不敢拒絕,卻也不想爽快的答應,猶豫片刻才說:「小神不是不願,實在是年老衰,又多年沒有充足的香火,神力下降嚴重,沙州隴州二地土地遼闊百姓過千萬,小神有心無力啊……」
「那這一年以來,大仙香火可吃夠了?」
「……」
懸在半山的高臺上夜風吹拂,滿神的神靈與道人目錯。
兩人都清楚對方的意思。
此前因為西北風調雨順,不乏水草之地,當地百姓對這位掌管風雨的神靈多有怠慢,使得他神力消退、神軀不穩,他自然不滿。如今西北地區遭遇了大旱災,人們又想把他請出來,再請他辛勞,他自然不願輕易答應。 請訪問s𝕋o5𝟝.c𝑜𝓶 獲取最快的章節更新(5,0);
這是比較正常的。
不過這也從側面說明,這位神仙在過去風調雨順的那些年裡,縱使不滿,也沒有用神力起反作用,好以此聚斂香火。否則以他的神權,即使是在雨水充足的年生,只需將雨水調離百姓聚居地,或者將雨水都湊到一起下,便足以為難百姓了,不至於多年香火蕭條。
顯然不是一個有大德行的神靈,但也並沒有反過來禍害民生。
因此宋游對他也算客氣。
如今則是提醒他,今年已然秋,大旱已經過去了大半年,吸聚了大半年的香火,無論是想趁此時機先吃個飽,還是想讓當地百姓記得旱災的可怕與他這位神靈的作用,甚至是發泄不滿,都已經差不多了。
「這……」
只是胡木大仙仍舊猶豫。
「怎麼了?」
宋游盯著他,很關切的問道:「是天宮有什麼別的指示嗎?」
「沒有沒有!」青木大仙連忙睜圓了眼睛,連連擺手,「尊駕可不敢這麼說啊!」(5,0);
「那是香火不夠了?」
宋游仍舊十分關切的問道。
「隴州一地過於寬廣,老神香火凋零了多年,如今神像神廟也不夠。」青木大仙拱手低頭說道,「老神神力確實不足……」
「還是香火不夠啊。」
宋遊說著轉過,看向了後。
隴州知州就站在後邊,聽他們談。
一見宋游投來目,他立馬便知曉,這是到自己說話的時候,也到了談條件的時候了。
玄華法師則雙手合十,低頭閉眼。
想來他是早有預料的,不然也不會說出那句「若是知州沒有走,道長請來雨神後商議會更方便些」了。
「胡木大仙在上,本魏無期,時任隴州知州一職,如今西北大旱,若大仙能施展神力,救助蒼生,本願給大仙承諾,今後隴州一地,大仙的神像香火必然遍布各地,永世不絕。」魏知州走出來說道,雖以凡人之面對神仙,卻也努力保持著大晏員的尊嚴。(5,0);
只是他仍忍不住看向宋游,心知肚明,自己能在此說話,無論機會也好,資格也好,底氣也好,都是也都該來自於這一位。
「原來是魏知州啊,有禮了。」胡木大仙老臉出苦笑,「只是這番話多年前也有州說過。」
魏知州聞言,哪裡不知——
人家不聽空話。
要說得一些。
「若大仙願意相助,本回去便下令,隴州每縣之地,至為大仙新起廟宇十座,並令當地縣親自帶領百姓上香供奉。只願能為大仙添一些香火增一些神力。」魏知州說著頓了一下,又瞄一眼宋游,「自然了,隴州百姓怠慢大仙多年,大仙如今神力不濟,可先收到當地香火,再為當地調整風雨,免得累到大仙。」
「這……」
胡木大仙又出為難之,看看魏知州又看看宋游:「隴州之大,旱災之重,若要調整各地風雨,須得在各地頻繁來往。知州或許不知,但宋道友定然知曉,我等神仙在各地來往,最方便的便是通過神像,若沒有足夠多的神像,行走起來,以老神的腳,可慢得很。」(5,0);
說著也看向宋游。
宋游抿了抿。
面前的則是仰著頭,用一雙清澈見底的眼睛一眨不眨把他盯著。
胡木大仙瞬間收回目,連忙補充:「當然了,興建神廟也有所耗費,若各村各地,只需一間半高的小廟、一尊泥像就可以了。」
「好!」
魏知州卻是答應得爽快,說道:「只要能方便大仙調整風雨,讓隴州死一些百姓,本這便下令,在每村都為大仙立一座廟宇。」
「可是為難了知州?」
「只願能方便大仙施展神通。」魏知州拱手道,「便拜託大仙了。」
「知州如此,隴州百姓如此,老神就是拖著這幅老骨,也得盡全力調整風雨。」胡木大仙說道,又飛快的瞄一眼宋游,「不過得當著宋道友的面先把話說好。隴州乾旱是天下大勢,自然演變,要持續很多年,老神所能做的,也只是將隴州無人之地的雨水挪一些給村莊農田,將原本聚集堆的雨水挪一些到連續的乾旱之時,能死一些人。然而趨勢不可改變,隴州大地的天氣終會變化,要想真的救治隴州百姓,卻是不可只將希寄託於神靈,知州也得想辦法遷置百姓才是。」(5,0);
「自然自然。」
「老神以守信重諾為神,答應的事,決不食言,只要廟宇建,老神可以自如來往於各地,自然便會盡全力為隴州百姓調控風雨。」
「多謝大仙。」
「便與知州同抗天災。」
胡木大仙說著,又轉過,看向宋游:「不知尊駕還有何吩咐?」
「在下沒有別的請求了,如此已是皆大歡喜。」宋遊客氣的拱手道,「大仙畢竟是神靈,食人間香火而神,如今也在吃著人間香火,又手握關乎百姓民生的重要神職神力,還得請大仙多造福百姓才是。」
「是是是……」
胡木大仙若非已然神,恐怕已經有汗流下來了。
知曉伏龍觀大多數傳人都看不慣在其位不謀其政的神靈,這位前幾年也才打死了雷部的主與斗部的巨星神,哪裡不知,這是在點自己。
凡間百姓的香火不是白吃的。
這位的香火更不是白吃的。(5,0);
胡木大仙早就聽說過,如今大晏民間名聲最盛的神靈、新上任不久的雷部主周雷公,早就想吃到一炷這位的香火,但差錯,一直未能如願。
卻是自己先吃到了。
一時覺力極大。
「老神告辭。」
「大仙慢走。」
只見得老神仙與年輕道人互相行禮,隨即老神仙帶著滿神,走到香案的邊緣,輕輕一跳,不見怎麼用力,便直直的飛上了香案,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形迅速小,落到香案上時,已經只有不足兩尺高。
神仙在桌上一坐,神漸暗,形迅速變得僵死板。
等到最後一抹神也消散,眼前已經沒了神仙,只剩一尊塗了彩的泥像,兩燭火在黑夜中搖曳,線香剛剛熄滅了最後一點紅。
「呼……」
魏知州也是這時才鬆了口氣。
為多年,已封疆大吏,這還是他第一次親口與神仙對談。(5,0);
以前莫說親口與神仙對談了,就是靠道人或民間高人同神仙流,也本見不到神仙顯,往往是道人與神仙默談再向他轉達神意,或者是民間先生巫婆之類的請神上,神神叨叨難辨真假。
哪裡有這一次來得直觀。
想起這次談,魏知州不慨:「原來神仙也要談條件。」
「神仙需要百姓的香火,百姓需要神仙的幫助,有時付出本就是相互的。」宋游回答著說,「誠然,神仙要有德行,不過要想神仙盡心盡力,卻也不能全靠神仙德行善意,百姓也得供香才是。」
「仙師說得是……」
魏知州從前就聽說過神靈託夢討要香火的傳聞,如今倒是不驚訝於神仙也如此市儈,竟和他討價還價,驚訝的是胡木大仙對他的態度——仿佛面前的本不是那位屢請不來的胡木大仙,自己和他也是完全對等的份。
魏知州心知肚明,這都是因為這位高人站在旁邊。
「下替隴州百姓多謝仙師。」(5,0);
「仙師不敢當,也當不起知州的謝。」宋游與之回禮,「只是胡木大仙說得對,防治大旱帶來災難,不能只將希寄託於神仙神力,還得靠當地員施行良政,雙方同力,方能解百姓之苦。」
「下謹記……」
魏知州客客氣氣,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他面前仰頭一眨不眨盯著自己的,連忙做出請的手勢:「外面風大,還請進去說話吧。」
「好。」
幾人又回到了一間大殿中。
這間大殿稍微小一些。
此時夜已逐漸深了,外頭黑漆漆的,殿中也只點了一盞油燈,不敢說照亮大殿,只能說為殿中添了一點芒,眾人都看不清各自的臉,便坐在團上暢談旱災與神靈、員又該如何治理,有時也聊道教佛教、天宮西天、法修行,眾人僧人都益匪淺,員們也聽得大覺過癮。
三花娘娘起先還老實坐在道人邊,努力扮演著乖巧懂事的道形象,很快就覺得無聊,坐不住了,開始左右晃著腦袋玩。(5,0);
隨即又變回貓兒,在黑夜中獨自玩著尾,到後來乾脆跑出去捉了幾隻老鼠回來,要分給和尚們吃。
自然是被婉拒了。
油燈添了好幾度。
聊了快一夜,直到天將明時,魏知州和玄華法師這才不捨的起,將道人送到住,道別回屋。
……
求雙倍月票!
(本章完)
天地爲棋盤,衆生爲棋子!不願做棋子,當爲下棋人!棋敗,身死道消!棋勝,萬壽無疆!一枚古樸的圍棋子,帶著古海穿越到神洲大地!天道無窮,人壽有窮,做天地之棋子,安享數十年壽命,待提子時,化爲一坯黃土,煙消雲散。還是跳出棋盤,做落子人,與天對弈,爲自己贏取一個永生?我來了,我就要萬壽無疆!
無法修行,卻悟得絕世醫術,煉藥煉丹,如吃飯喝水,九品帝丹更是信手煉來。醫道通神的雲墨,培養出了戰力驚世的一代神帝,然而,被他視如己出的神帝,卻忽然對他下手,致其隕落。睜開雙眼,雲墨發覺自己不但重生,還擁有了修鍊的條件。這一世,他再不會茍且地活著,他要鎮壓孽徒,衝破一切桎梏,屹立於武道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