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我的岳父是崇禎 第212章 崇禎退位

《我的岳父是崇禎》 第212章 崇禎退位

(4, 0);

  周世顯提出的這個虛君,和洋人那一套完全不是一回事。520

  咱大明這塊地盤上,要按照洋人那一套,可真不太行,咱大明的聰明人太多了,地盤太大了,花花腸子也太多了。

  從古到今來說,咱這塊土地上派系多,世家豪門林立,鄉土意識又固,用不著幾天又得鬧黨爭,互相捅刀子,下絆子,窩裡鬥……

  很快又會弄的七八糟,軍閥遍地走。  s̷t̷o̷5̷5̷.̷c̷o̷m̷ 提醒您查看最新

  大明還是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

  這是咱天朝上國的傳承決定的,洋人是城邦制,可咱是大一統呀,咱和洋人完全是兩碼事。

  想要維持大一統,必然要維持一個強大的中央王朝,只有這麼幹,才能維持這麼大一塊地盤的完整。(5,0);

  周世顯要推翻的是封建皇權家天下。

  他要推翻的是世襲君權。

  這事兒很容易理解,一個王朝需要崛起,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袖,可這個領袖絕對不能是世襲。

  世襲這玩意可太不靠譜了呀!

  世襲皇權基本上就是賭大小,擲篩子,這能行麼?

  要是攤上永樂大帝那樣的君王,沒得說,大明的輝普照天下,可要是攤上崇禎皇帝這樣的二貨,那就要命了呀!

  所以說皇權這玩意,是萬萬不能世襲的。

  很容易弄出崇禎這樣的二桿子。

  說一千,道一萬,不管什麼制度,都要讓有能耐的人治國理政,不能把希全都寄托在老朱家的子孫後代上。

  讓真正有本事的人掌握權利,帶領大明一代又一代的英,走向這個大航海時代。

Advertisement

  當務之急是把崇禎這個二桿子皇帝拉下馬。

  把老朱家的天下,變公天下。(5,0);

  再說了,限制君權這事兒,也不是周世顯提出來的,是韓非子和法家的思想,當然韓非子沒這麼大膽。

  法家沒敢說君在法下。

  韓非子退了一步,他說說君王的私慾應該在律法之下,可估著韓非子也沒敢說實話。

  朱慈烺終究是年,聽的似懂非懂,卻眼睛亮閃閃的,反正他想來想去,覺得姐夫說的有道理。

  一來二去的,崇禎退位的事還拖著呢。

  可李巖,威軍上下等不及了,三天後,山東總兵李巖再次上書請崇禎帝退位,言辭十分犀利。

  南京,魏國公府。

  崇禎皇帝神了一些,腰傷也養好了,可臉卻還是蒼白,到了這一步他也看明白了,李巖,李錦,繼祖,李遷,黃得功……

  這些手握重兵的大明壯派,是非要他退位了。

  再拖下去就該兵變了。

  他哆嗦的手拿起筆,遲疑良久,終究是寫下了一封詔書,大明崇禎皇帝讓位於太子朱慈烺。(5,0);

  他自己當太上皇。

  「罷了。」

  一封詔書寫完了,用盡了崇禎帝全的力氣,熱淚順著渾濁的眼睛滾滾流下,可又好似長長的鬆了口氣。

  都是死過一次的人了,想開了。

  當皇帝實在太為難他了,不論是格還是能力他都不能勝任。

  這個結果不完,可威軍將領,李巖,李錦等壯派軍勉強能接,史可法,孫傳庭等文極力贊

  一來二去就這麼定下來了。

  總不能真的鬧出兵變,沒來由讓清廷看了熱鬧。

  朝鮮,王京。

Advertisement

  瞧見了退位招數,周皇后,公主可算是鬆了口氣,皇位讓給了太子,也算是全了君臣之義。

  這是大明朝野各方勢力達的妥協。

  可太子朱慈烺很不開心,他跟著姐夫天在外頭浪,正玩的樂不思蜀呢,別提多逍遙自在了。(5,0);

  這下子繼承了皇位。

  他又要回到皇宮那個大囚籠了,大明新皇朱慈烺一張小臉拉的老長了,一臉的不願。

  「呵。」

  周世顯笑了笑,誰說皇帝就得在皇宮裡呆著,瞧瞧同時代人家列強的皇帝,什麼古斯塔夫二世,彼得大帝,個都是傑出的軍事統帥。

  咱大明不也是馬上皇帝起家的?

  「真的?」

  朱慈烺一下子笑出聲了:「哈哈。」

  一聽說當了皇帝,還能起碼領兵上前線,朱慈烺一下子又開心了,終究是個小孩子,好糊弄。

  「哎?」

  皇后,公主一臉的無可奈何,太子正是叛逆期,已經有自己的主見了,太子早就被這個姐夫帶歪了。

  太子可太崇拜這個姐夫了,在朱慈烺小的心靈中,他姐夫簡直就是正義與俠義的化

  上天地,他姐夫無所不能。(5,0);

  「罷了。」

  周皇后也知道無能為力。

  壯派宮呀。

  崇禎退位,太子登基,再一次在大明治下的江南掀起了軒然大波,可已定局,接下來事繁多。

  先是改年號。

  苦苦維持了二十年的崇禎朝走到了盡頭,大明朝野,無數在職或者退休的員,都在家中都淚流滿面了,終於……

  終於熬到崇禎爺退位了呀!

  二十年了,整整二十年了,咱這位皇爺可真是把大夥折騰慘了,大明的天終於亮了。

Advertisement

  大明在這一年改元為……中興。

  中興元年。

  大明朝野之間,誰都知道改元是小事,改制才是正菜,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大明新君朱慈烺只有十三歲。

  新皇至還有三年不能親政。

  那麼,自然就得遴選輔政大臣,可這麼一來,大明新一任閣的權利可就太大了!(5,0);

  除了閣還有那些新銳將領。

  明眼人都知道,隨著崇禎皇帝退位,新皇又年不能理政,這皇權相當於被切分了……

  閣和軍方壯派分掌文武大權。

  實際上,已經走完了虛君的第一步。

  此時北方傳來一個可怕的消息。

  短短一個月時間,清廷已盡取北方之地,多爾袞,福臨正在大肆封賞滿漢王公,開始跑馬圈地了。

  八旗,關寧軍,蒙古軍,一個個強大的清廷騎兵集團,紛紛出現在黃河之畔,給退守黃河以南的各部明軍,帶來了極大的軍事力。

  中原各府,一日三驚。

  江南再次譁然!

  在巨大的軍事力下,大明中興新朝第一任閣走馬上任,首輔孫傳庭,次輔史可法,閣臣周國輔,閣臣路振飛,黃道周。

  路振飛,黃道周兩人並非理想人選。

  這也是妥協的結果。(5,0);

  路振飛本是江南漕運總督,兼淮安巡,在江南地頭蛇里還算正派,一向聲不錯。

  此人代表著大清洗過後的江南本土開明勢力。

  黃道周和福建總兵鄭芝龍好,代表割據福建的鄭氏集團,不管怎麼說,閣里得有福建鄭氏一個位子。

  大明在和清軍決戰之前,總算是完了各方勢力的整合。

  當然了,天下人都知道這只是前菜。

Advertisement

  一朝天子一朝臣,大明駙馬周世顯該怎麼封賞?

  這才是正菜!

  沒有周世顯,李巖,李錦這些壯派將領的支持,這大明中興閣也只是個擺設,分分鐘就會垮臺。

  朝鮮,王京。

  江南派來迎接新君的隊伍到了,一群南京禮部員跪在大明新君朱慈烺,還有駙馬爺,公主,皇后面前。

  「無趣!」

  朱慈烺耍起了小孩子脾氣,噘著,一臉的不願,他在宮外撒歡的好日子到頭了。(5,0);

  周世顯微微一笑,輕道:「聽話。」

  公主目掃了過來,黛眉微皺。

  「哦!」

  大明皇帝趕答應了一聲,也只好帶著他心心念念的轉火槍,神駿的小馬駒,一大包七八糟的東西。

  他要和姐姐,姐夫,母后一起回南京完登基大典。

  周世顯著大明中興皇帝的小腦袋,微微一笑,輕道:「登船。」

  「標下遵令!」

  隨著主帥一聲令下,威軍將傷兵留在朝鮮王京修養,餘部三萬餘人集登船,攜大明新君,皇后,公主,皇子們回返江南。

  「嘩,嘩。」

  從朝鮮到江南是順風,戰艦升起了滿帆,速度極快。

  旗艦甲板上一片火熱。

  禮部員與威軍將領談笑風生。

  此時甲板上,響起朱慈烺稚氣的聲音:「本太子……要封姐夫當天下兵馬大元帥,兼大宰相!」(5,0);

  旗艦甲板上,一瞬間雀無聲。

  禮部員們笑容僵在臉上,瞧著興沖沖的大明新君,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不由得心臟砰砰跳。

  就知道會出這種事!

  天下兵馬大元帥兼宰相,那不就是曹麼?

  這是攜天子以令諸侯呀!

  可誰敢說,誰敢管?

  「呵。」

  周世顯微微一笑,不干,沒興趣。

  他要當曹又何必費這麼大的勁兒,領著威軍在扯旗,造反,另立一個新朝又有誰能攔得住?

  當曹沒前途的。

  一個不小心就王莽了。

  睡覺得防著刺殺,天猜忌這個,猜忌那個,等到他一死就更慘了,早晚被皇權反撲,子孫後代都不得好死。

  神一整,周世顯假作生氣:「聽話,我和你怎麼說的?」

(5,0);

  「哦。」

  朱慈烺也知道說錯話了,慌忙改口:「那……封王!」

  「不干。」

  周世顯笑了笑,王爺有什麼好當的?

  要虛君,要推翻皇權,就從他自己開始做起吧,也別當什麼王爺了。

  要賺錢自己想辦法去。

  「這……」

  禮部員們鬆了口氣,對看著,一張張臉上寫滿了錯愕,難不這世上真有品如此高潔之人,不願意獨掌天下大權做曹的?

  「呵。」

  周世顯微微一笑,不再多言。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兩天後,松江府。

  威軍返回大營,大明閣重臣率十萬江南百姓出迎王師,麻麻的人滿了江堤。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