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清宮熹妃傳 第188章 靖雪

《清宮熹妃傳》 第188章 靖雪

康熙接在手中喝了一口,神有些怪異地盯著碗中明的湯水道:“朕怎麽嚐到了蘿卜的味道?”見淩若笑而不語,他啞然道:“看樣子這裏還真有蘿卜,雖說蘿卜是個好東西,可朕怎麽不知道蘿卜還有止咳的功效?”

    “隻一個蘿卜自然不行,奴婢在裏麵還加了梨、桔皮、生薑、冰糖,皇上莫小瞧這幾樣東西,合在一起便是一個極有效的止咳方子,奴婢阿瑪往日裏隻要一咳嗽便喝這湯,喝上幾次就好了。”

    “哦?真有這等奇效?”聽了淩若的解釋康熙頗有幾分好奇,在將碗中的湯喝淨後也不知是真有效果還是心想使然,覺難了好幾日的嚨舒服許多。往日裏批上一個時辰的折子,總要咳上好幾回,有時咳得厲害時不得不停下手裏的作,可今日卻隻咳了一兩聲,高興的李德全連聲對淩若道:“娘子的法子真是神了,自春後,老奴還是頭一回見皇上咳得這麽,想不到這幾樣平日裏隨可見的東西加在一起後會有這般神效,真是讓老奴開了眼界。”

    “這湯本並不複雜,隻是難在火候。”見自己拿來的東西有效,淩若亦是滿心高興,“既然這湯對皇上有用,那奴婢往後每日送來,要連著喝效果才好。”

    “不用如此麻煩,你將煎的法子告訴園子裏的廚,讓他們去弄就是了。”康熙拿筆沾了朱砂道,繼續在折子上批閱。

    “能有機會孝敬皇上是奴婢的福氣,何來麻煩之說,還皇上繼續賜奴婢這份福氣。”淩若笑意淺淺地說著。

    的話似乎令康熙有所愕然,停下手裏的作笑道:“你這話說的倒與靖雪一樣,隔三岔五便做了點心給朕送來,朕讓不要做了,左右吃得也不多還麻煩,卻說這是的福氣,讓朕不要將這福氣收回。”

Advertisement

    靖雪……這個名字令淩若心中一,在別院時曾數次見過,雖不曾談,但卻對這位恬靜溫和的公主頗有好,尤其是在看出喜歡容遠後,這份好愈加深切。

    一直以來都對容遠有所愧疚,時刻盼著他能早一些將自己放下,去尋一個真正屬於他的子攜手一生。

    而靖雪無疑是這樣一個好的子,為公主卻不見毫驕縱,知書識禮而又溫雅親切,最重要的是在麵對容遠時,那種不言於外卻無不在的意,若得這樣的子在邊,假以時日,容遠一定能放下

    隻是靖雪的份卻是有些麻煩,為帝,婚姻怕是不得自由,雖說康熙是千古難得的聖明天子,可畢竟太醫與公主的份相差太遠,假如真有那一天,康熙會應允嗎?

    想到此,淩若帶了幾分試探道:“奴婢聽聞皇上許了敦恪公主出宮的權利?”

    “不是聽聞,你怕是已經見過靖雪了吧?”康熙將一本剛批好的折子放到一邊,淡然道:“靖雪這丫頭不知因何喜歡上了醫,經常呆在太醫院中,恰好當時老四宮讓徐太醫去治你的瘋病,靖雪知道後央著朕讓出宮,朕拗不過便答應了,那幾回都是去了你所在的別院。”

    雖然康熙臉上並無不悅之,但淩若依然跪下麵有惶恐地道:“妾雖曾有幸見過敦恪公主,但並不知曉其真正份,至多隻是有所懷疑。”

    “起來吧,朕並沒有怪罪你的意思。”說到這裏,康熙忽地皺眉朝正直起的淩若道:“往後無事不要便跪,朕不喜歡。”

    這話說得卻是有些奇怪了,為皇帝,天下萬民跪拜乃是理所當然之事,怎還有不喜之理。不過淩若也不敢細問,於漫不經心間問道:“敦恪公主天姿國,溫惠賢良,不知何人如此有幸能娶到公主殿下?”

Advertisement

    “朕屬意張廷玉的兒子張英,他也是今屆的士子,朕見過他,長得一表人材,學識也好,與他父親一般,明年今時他若能得中三甲,朕便將靖雪下嫁於他張家。”康熙的這番話得淩若心中一沉,萬料不到康熙早早已為靖雪擇好了夫婿。張廷玉是當朝保和殿大學士,拜吏部尚書,他的兒子自不會遜到哪裏去。

    皇上可曾問過敦恪公主願意嗎?

    這句話直至淩若踏出春暉堂都沒有問出口,聖心已定,縱是靖雪不願意又能如何,聖意始終是不容違背的……

    何況容遠本不曾有過要娶靖雪的念頭,又如何去求得聖意更改……

    終是想多了,隻是,靖雪若不是容遠的良配,誰又是呢?

    淩若輕歎了一聲,正要與墨玉離開,卻在轉時瞥見一個纖弱的影,就站在離春暉堂不遠的一個小湖,倒映著碧澄天空的湖麵上似飄著什麽東西,待走近了才發現是一隻隻用紙疊的小船,慢慢地向遠飄去。

    這個時候背影的主人亦轉過來,赫然就是剛才說過的那個人――敦恪公主,驚訝之餘淩若倒還記得行禮,“奴婢鈕祜祿氏給敦恪公主請安,公主吉祥。”

    “不必多禮。”靖雪的聲音是慣有的好聽,認出了淩若,逐問道:“你的病都好了嗎?”

    “多謝公主關心,奴婢已經沒有大礙。”抬頭的剎那淩若看到有清淚落靖雪姣好的臉龐,可再細看時卻已然沒有,許是春太好,令得看花了眼吧。

    “那便好,否則徐太醫便不能安心。”的聲音既著欣亦有旁人不解的落寞在其中。

Advertisement

    “公主在放船嗎?”在靖雪邊還有很多未放的紙船,一個個皆是用上好的花箋折,極是致,尚有淡淡餘在其中。

    “是啊。”靖雪應了一句,彎腰將一艘小船放湖中,看它隨湖水慢慢行去,“宮中的嬤嬤說,放船可以將人心中的煩惱盡皆帶走。”

    淩若尚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拾了一隻小船在手中,正想要放水中,驀然在紙船的折角的看到一個小小的遠字,瞬間明白了靖雪所謂的煩惱是什麽,想要放走的又是什麽。

    世間最難放下的不是恨,而是,紅塵之中多癡兒怨所困,終其一生皆跳不出自己所畫就的地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