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終宋 番外篇·教化(為盟主「niema」加更)

《終宋》 番外篇·教化(為盟主「niema」加更)

  有鮮潑到他臉上。

  李儒風噼倒了一個衝過來的匪賊,喝道:「往樹林裡走。」

  陸思源也拿出刀來,向北面的聞佛生喊道:「走啊!」

  一刀噼退一個匪賊,他拉著張祥平往後退。

  「噗。」

  張祥平倒也不窩囊,也用弩箭殺了一個匪賊。

  但終究是第一次上戰場的十六歲年,作還是笨拙。

  越來越多的匪賊追上來。

  混中,他們與聞佛生失散了。(5,0);

  其後,又有兩個軍武堂的學生被噼倒。

  李儒風很是勇勐,一直在斷後,但也被噼了兩刀,重傷踉蹌。

  「走!」

  終於,他們找到了馬匹。

  陸思源回過頭,抬弩,殺了追得最近的一人,扶著李儒風上馬。

  他也飛快翻上馬,拍馬便走。

  「嗖!」

  忽然一聲響,陸思源回過頭看去,只見張祥平已被一箭落馬下。

  「祥平!」

  一瞬間,陸思源的淚水奪眶而出,勒馬便要回去。

  李儒風卻一扯他的韁繩。

  後,匪賊繼續追過來。

  ~~

  「咴!」

  馬驚,其後是一聲重響,陸思源摔在地上,轉頭看去,前方有條絆馬索。

  李儒風也摔下馬了,留下滿地的,昏厥過去。(5,0);

  陸思源上前一探,他還有鼻息,遂拼命將他拉到旁邊的樹從里。

  然而不遠已傳來了呼喝。

  「在那邊!」

  「娘的。」

  陸思源罵了一句,握了刀,深吸兩口氣,起,躲在樹幹後,準備與那些追過來的匪賊拼了。

  「簌簌」的腳步聲越來越近。

  「死洗奈!」

  「啊!」

Advertisement

  「砰,砰……」

  夜中,有人衝著那些匪賊開了幾銃。

  陸思源轉頭看去,只見有數十道影迅速衝過來,其中一人手持大刀,舞得龍飛舞,傾刻間便斬倒數個匪徒。

  待這人趕到近,陸思源定眼一看,不由驚呆了。

  「娘……娘親?」

  王翠收了刀,深深看了兒子一眼,上前,「啪」地就給了兒子一掌。(5,0);

  陸思源「哇」地一下便大哭出來。

  「娘親,我害死了祥平!嗚嗚嗚……」

  ~~

  冰州城。

  時任遼東路提學副使的聞道生被匆匆被喚到府署。

  「看你二弟做的好事?!六人因此喪命,三人重傷,其餘各個帶傷,他擔得起嗎?!」

  聞道生拾起那文書一看,臉已是煞白,失地搖了搖頭,道:「該打殺的頑徒……請制府秉公置我絕不為他求!」

  良久,公房中響起一聲嘆息。

  「真說起來,這幾日節假,他們並非跑出去。撞破匪賊襲冰州城的謀,殺敵三十七人。論起來,是有功的……」

  聞道生道:「制府不可姑息這頑徒,請重罰!」

  「我是為了姑息他嗎?!」

  又是一本冊子被砸出來。

  「要讓我給死去的那些生員記過不記功?他們的家人如何看待?!娘的,給老子捅這麼大的簍子!」(5,0);

  聞道生慚愧不已,不敢說話。

  「功是功,罪是罪,此事自會有司審理,估計他的功名難保。我召你來想說的是,這些都是年輕人,往後的棟樑,犯錯不可恥,得讓他們知錯。」

  「是,制府放心,我一定教訓他們。」

Advertisement

  「去吧。」

  ~~

  陸思源垂頭喪氣地走在冰面上,看著一旁的聞佛生。

  聞佛生也了傷,卻不肯要人攙扶,一腳深一腳淺地走著,顯得頗為倔強。

  前方,有個衫單薄的書生站在那。

  待隊伍走近了,聞佛生見了這書生,便停下腳步,喃喃道:「大哥。」

  聞道生走上前。

  「啪!」

  一在了聞佛生的臉上。

  陸思源站在一旁,拼命噙著淚水,只覺臉上也是火辣辣的疼。

  「你們覺得自己有本事對吧?」聞道生說道:「這遼東的白山黑水之間,散落著的兇悍之輩有千千萬萬,來,你們就憑你們的雙手去把他們都殺。」(5,0);

  「大哥……」

  「去啊!」聞道生大喝道:「正好,朝廷耗費無數錢糧開墾遼東、諸將士與同僚冒著這風雪戍守這苦寒之地,便是擔心京畿防線單薄而邊民兇頑,往後再起禍。有你等這般勇士將他們斬盡殺絕,從此遼東寸草不生,正好永絕後患!」

  「大哥,我錯了。」

  陸思源也用力抹著眼淚。

  聞道生嘆惜了一聲,終於放了語氣。

  「王師征伐天下,在你等看來,是好戰好殺伐、是窮兵黷武嗎?可你等若肯認真揣朝廷之意圖,便該知如今諸般征戰,為的實則是『太平』二字,開疆擴土教化邊民求的是長治久安。」

  說到這裡,他抬手一指遠的雪原,再問道:「那些匪賊為何逃到長白山?為何不去開平、不去長安、不去臨安?為何連開城、平安他們都待不下去?因為越是繁盛、越是文明之地,這些野蠻、愚昧者越沒有生存的空間。所以,我們才要來遼東。看看我們建的城池,看看城頭上的火炮,再想想兵能那麼快去救你們,匪賊真的能搶掠得了冰州城嗎?我們不會放下殺人的技能,但我們過來不是為了殺戮而殺戮,更別提還有你們邊本不該犧牲的同窗……」(5,0);

Advertisement

  話到這裡,陸思源再次摔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

  對於這個十六歲的年,他得到了一個深刻的教訓……

  ~~

  建統三十三年,延邊。

  道邊,有幾個十多歲的年遠遠看到車馬過來,連忙迎了上去。

  「敢問是新任的提學到了嗎?」

  陸思源下了馬車,道:「不錯。」

  「那提學在馬車裡嗎?」

  「不,馬車裡只有書。」陸思源道,「提學在這裡。」

  「真的?這麼年輕的提學?」

  「只要學問深,年輕與否重要嗎?」陸思源笑道:「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各族年們搖頭晃腦一起誦讀起來,其中一名小大聲道:「我們也會背。對了,府學的先生們就在那裡準備迎提學,我們是先跑過來的。」(5,0);

  ~~

  遼東衙署,正有兩個員聊起延邊府提學的任命之事。

  「咦,陸大將軍的兒子竟不上戰場了?」

  「我在軍中參謀,曾聽陸大將軍追殺乃時說過一句話。」

  「哦?」

  「最好能把所有仗都打完,免得子孫後代還要打仗。」

  「大將軍怕是想得簡單了。」

  「也許吧,但陸提學上任時也說了一句話。」

  「願聞其詳。」

  「打仗也好、教書也好,一代人做一代事,都是為了後來人的安穩太平。」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