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現代言情 快穿:當滿級大佬穿成小可憐兒 第 527 章 一生要強的媽(36)

《快穿:當滿級大佬穿成小可憐兒》 第 527 章 一生要強的媽(36)

後來,邢大寶拎著的茶葉去找老先生道歉,人家還是笑瞇瞇的:“不要放在心上,有小友上門陪我聊天說話,我也高興的很。”

    老先生為人和善,擔心邢大寶會有心理負擔,一點兒沒推辭的收下了他的茶葉,還讓保姆現場泡了一壺。

    這位老先生的家人在之前的歲月裏都沒了。他的親人隻剩下了已逝妻子的娘家侄子,此刻也並沒有陪在邊。所以,學校安排了人照顧他。

    老先生說的不是客套話,和年輕人的流確實能排解一些過往歲月裏沉積已久的傷痛。

    他以為自己隻是收了兩罐普普通通的茶,但是喝了一口之後,他就覺出了這茶的不同尋常。

    老先生眼睛一亮,說道:“這茶不錯,這樣算起來,我倒是占了便宜了。”

    邢大寶笑得傻乎乎:“您喜歡就好。這是我小姨淘換來的,說好喝,讓我拿給您試試。”

    臨走的時候,老先生愣是又送了他一幅墨寶。

    邢大寶:“……”

    他拿著燙手,轉手又給了羅康。

    據他說,老先生說了,找他要墨寶的學生也沒太多,平均十天一個吧,並不算什麽負擔。

    但是,一年多以後,再有學生上門的時候,保姆笑瞇瞇的開門,委婉的表示:“老先生年紀大了,力不足,抱歉,不能再招待同學們了。”

    這個時候,很多各界大佬都很平易近人,平時在校園裏散步,就和普通人一樣,而且因為信息的傳播不像後世那麽發達,除了學生和人,別人也不認識他們。年輕人大大咧咧的去拜訪,人家也是客客氣氣。

    等到以後大家的照片紛紛上報、上網,就會出現很多回憶錄:在校園門口偶遇一個老大爺,隨口談幾句,還以為他是看大門的,幾十年後才知道,那竟是赫赫有名的誰誰誰。

Advertisement

    時飛速溜走。

    1980年冬天,拆遷工作開始了。

    羅康陸續添置的幾農家院都在拆遷範圍,置換了好幾套房子。因為簽字爽快,一點也沒想著多拿多占,配合度很高,所以在選房子方麵就占據了優勢,有一棟樓的整個二單元共12套房子,都被預定了。

    選的地方,離羅父羅母和羅平一家,都比較遠。

    不過現階段,房子比較肋,不管是租還是賣,都提不上價。也就自住比較合適。

    但羅康本不需要住這兒。這個時候,已經提前大學畢業,開始了半工半讀生涯。一方麵繼續讀研,一方麵開始做研究工作,後者占的比重還更大一點。已經搬離了本科生宿舍,擁有了一個獨立單間。而且在學校附近的小院收拾的好好的,比住樓房可舒服多了。

    邢大媽家買的小院也置換了兩套三居,可把高興壞了。也是有樓房的人了呢。

    但其實,也不去住。

    81年2月,羅康回娘家拜年。整個大雜院也已經躁起來了。因為預計今天可能會談一些關於財產和養老的話題,羅康把兒子拜托給了邢大媽照顧,沒有帶著他一起來。

    年人之間的算計和醜陋,並不想過早的讓兒子見識到。

    大家都笑著跟說,大雜院要拆遷了,以後大家都要住樓房了,開春就能搬新家。大部分人家都分到了不止一套房子。人口越多,原住房麵積越大,分到的就越多。

    借著這個機會,大家都功“分家”了。這要謝現在的樓房麵積都小,最大的也就80平。一大家子人到一起,似乎不太現實。

Advertisement

    長輩們普遍都單獨要了兩居或者一居,小輩們分到了兩居或者三居。

    關係好的,要的房子挨著,關係差點的,就離遠點。

    大家都很高興。在他們看來,住樓房是生活變好的象征。

    羅康笑著恭喜了大家。

    鄰居們也都是有眼的人,知道分房子這事羅家沒有聯係羅康,應該就是沒的份兒,也不去的心窩子,隨便說了幾句就完了。

    大雜院的拆遷,基本上都沒有外嫁的份,默認都是兒子們的。有的姑娘還沒出嫁,家裏的重大決策也沒有們說話的份,父母不會給單獨申請房子,而是要和父母住在一起,等們以後嫁人了,家裏的房間也不會給們留著。

    但是羅康和別的外嫁又不一樣。人家有丈夫,夫家拆遷能跟著住樓房,夫家不拆也能跟著住平房,全都好過羅康哪邊都不靠,不能住夫家,也不能住娘家,隻能自己租房子住,居無定所。

    他們看羅康的眼神多有一點同,然而羅康不以為意,表示,現在有學生宿舍可以住,以後等大學畢業了,分配了工作,單位會分房子給的。

    “人吶,關鍵還是要自己立起來。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隻能靠自己。隻要你自己立起來,男人算什麽呢,他聽話就留著,不聽話就一腳踹了。人也不需要委曲求全。離了婚自己瀟灑自在,不用伺候那麽多人,多好。”

    離婚宣傳大使隨時在線。

    眾人:“……”

    說的好像也有道理。

    人立不起來,遇到事就隻能委曲求全了。怪不得羅康這麽拚呢,二十多歲了,離了婚帶著孩子還堅持要考大學,就是為了立起來,為了沒有父母和丈夫可以依靠的時候,自己一個人也能過上好日子。

Advertisement

    羅父羅母見到有點尷尬,要是他們通知了羅康,提前把他們娘倆的戶口遷回來,或許能給他們要個一居室。但是為了不讓兒媳婦有意見,他們沒有這麽做。

    羅康就當沒看見他們那點的可憐的疚,也沒有主提起拆遷和分房子的事,就是單純的來拜年而已。

    不來不行。畢竟這時候的大環境如此,在外人看來,羅父羅母的做法雖然偏心,但純屬正常。誰家不偏心呢?

    倒是張紅英在麵前炫耀:“他小姑啊,開春不久咱們就要搬樓房了,明年你再來給爸媽拜年,就不來這個大雜院了,直接到樓房裏去。”

    羅康挨個掃了大家一眼,笑著說道:“我聽鄰居們說了,恭喜你們。去哪兒都一樣,我也就是過年的時候回來一趟拜年,樓房和平房沒區別。”

    等他們搬到樓房,老鄰居們也分散開了,平時回不回就更無所謂了。

    張紅英:“……”

    這不是想要的反應。小姑子怎麽能不羨慕呢?

    還想說點什麽,就聽羅康說道:“拆遷政策我也聽說了,要有房產人家才給分房子,有戶口沒有房產也是白搭,所以你們能分到房子,關鍵還是在於咱們家本來就有幾間房。這房是屬於爸媽的,你們能分到樓房,能住進去,全都是靠爸媽,說到底,這都是爸媽的財產,你們住的依然是爸媽的房子,你們一定要念著點爸媽的好,以後記得好好孝順他們。”

    張紅英:“……”

    羅康接著說道:“我是外嫁,雖然離婚了,但是為了不給爸媽添麻煩,戶口也沒遷回來,離了婚一個人在外麵帶著孩子討生活,也沒跟爸媽手要過一分錢。當然了,爸媽也從來沒有主給過我一分錢。我在外麵生活不容易,爸媽也沒想過要幫幫我。”

Advertisement

    羅父羅母:“……”

    羅康:“我明白,爸媽想把所有的東西都留給兒子,家裏所有的財產也都是兒子的,我理解,養兒防老嘛,他們把財產留給你們,也是指著你們給他們養老,大哥大嫂千萬別辜負了父母的心意。你們放心,我有自知之明,我是潑出去的水,不用給父母養老,當然也就不會分家裏的財產。不管是房子還是錢,我統統都不要。”

    跟張紅英說完,又笑著跟羅父羅母說道:“爸,媽,我說的對吧?你們直腰桿讓大哥大嫂給你們養老,也不要覺得麻煩了他們。該指使他們幹活的就讓他們幹!想吃什麽喝什麽,想要什麽,就讓他們買。你們倆現在有工資,以後有退休金,還有房子,雖說有一套房給大哥他們住,但說到底,那也是你們的房子。大哥大嫂要是對你們不好,你們立刻就把他們趕出去。就是鬧到了派出所,鬧到了法院,也是你們有理。那房子縱然寫了大哥的名,本質上也是你們的。而且,你們倆什麽都不缺,其實也花不著大哥的錢,所謂養老,也無非就是等以後上了年紀,行不便了,讓他倆伺候著。這是他們應該做的!”

    張紅英:“!!!”

    羅父羅母若有所思。

    羅康點到即止。反正該表的態已經表完了。

    要說起來,父母把孩子養大,就算盡到了法律責任。至於他們的財產給誰,那是他們的事,他們有權利做決定,哪怕他們捐出去呢,別人也無權置喙。但是作為不被偏的那個孩子,心裏總是意難平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這個道理。

    1860年的東直門北側。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