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北頌 第0194章 張元吳昊?

《北頌》 第0194章 張元吳昊?

(4, 0);

  若是能趁機從西夏、或者遼國上剜下一塊,也能大壯國威,為趙禎登基增添聲勢,為以後收復燕雲奠定基礎。

  然而,劉娥在得知了此事以後,非但不允,還指著寇準是無端揣測,想伺機謀奪兵權。

  寇準為此,跟劉娥大吵了一架。

  最後在丁謂、呂夷簡偏幫下,此事無疾而終。

  「一幫子棒槌……」

  寇季朗聲罵了一句,隨手把手裡的信件扔到了火盆里,任由它燃燒了灰燼。

  小小青塘,憂外患之際,都能藉此謀劃一二。  

  堂堂大宋,比青塘大的遠不止一星半點,比青塘強了遠不止一星半點,居然甘願放棄大好的機會,原地踏步。

  當真是了不起。

  寇季依稀記得,史書上夏遼之間打過的大仗,不止一次。

  每一次手,雙方加起來的人數,多達百萬,幾乎是空了各部銳,在打仗。(5,0);

  大宋要是趁機出手,一定能從夏遼之間剜下不

  可在夏遼大仗的時候,大宋一次又一次的錯過時機。

  錯過了時機以後,非但沒有覺到後悔和惋惜,反而在夏遼兩國罷手,休養生息很久以後,再對人家出手。

  這算什麼?

  講義氣?

  國與國之間,你跟人講義氣?

  你也是了不起。

  「老子管你們去死啊!以老子如今的地位,混吃等死,也能富貴榮華的過一輩子。」

  寇季長了,邁步下了寇公車,罵了一句。

  「你是誰老子?」

  寇準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等到話音落地的時候,他已經出現在了寇季的臥房裡。

  寇季見了寇準,收起了臉上的怒容,淡然道:「祖父,您怎麼過來了?」

Advertisement

  寇準上下打量了一眼寇季,道:「怎麼,不歡迎老夫?」(5,0);

  寇季擺手道:「不敢不敢……」

  寇準瞥向他,道:「上的傷勢好了?」

  寇季點頭道:「養了這麼多日,應該差不多了。」

  寇準翻了個白眼道:「回頭再讓府上的大夫瞧瞧,別留下病。」

  寇季點頭道:「知道了。」

  寇準盯著寇季道:「老夫聽你在罵人,看來太后等人的意思,你也知道了?」

  寇季無語道:「大好的機會就這麼錯過去,我能不罵人嗎?」

  寇準瞥了寇季一眼,淡然道:「此事只是你我祖孫二人的猜測,沒有實證,朝廷沒辦法因為你我二人的猜測出兵。」

  寇季無奈道:「我就怕等實證出現的時候,朝廷再想出手,已經來不及了。」

  寇準道:「老夫已經吩咐潛伏在遼國的探子,切的注意遼國的向了。遼皇真的要有作,一定會出馬腳的。一旦遼皇出了馬腳,老夫一定會找太后,藉機出兵的。」(5,0);

  寇季撇撇,低聲道:「但願如此吧。」

  事到如今,拿不出確鑿的證據證明遼人要征討西夏,朝廷必然不會出兵。

  那就只能繼續等著,等著遼人出馬腳的那一刻。

  祖孫二人又閒聊了一會兒,寇準讓寇忠去招來了府上的大夫。

  府上大夫查驗了一下寇季的,緩緩點頭道:「小爺的傷勢已經痊癒了,可以走了。」

  聽到這話,寇準滿意的點點頭。

  又叮囑了寇季幾句,就離開了寇季的臥房。

  寇季活了活腳,換上了服,揣上了錢,準備離開四君園,去外面活

Advertisement

  他在寇府里悶了有些日子了,也該出去活了。

  剛走到四君園門口,就被送寇準回去以後返回來的寇忠給攔下了。

  「小爺,您等等。」

  寇季止步,疑的看著寇忠道:「有事?」(5,0);

  寇忠點頭道:「老家來信了。您那位兄長的事爺也在信里解釋清楚了。」

  寇季趕忙道:「快快取來。」

  寇忠從袖子裡取出了信件,遞給了寇季。

  寇季翻開仔細閱讀了一番,嘆氣道:「那廝果然騙了我。」

  寇禮在信中言明,他並未有強占民之舉。

  那廝本姓胡,胡慶,他在華州招惹了禍事,被下了獄。

  他的娘親為了救他,就找上了寇禮。

  寇禮沒有答應,那廝的娘親就設計爬上了寇禮的床。

  寇禮被迫納了那廝的娘親為妾,並且救出了他。

  然而那廝在出了牢房以後,不僅沒有去拜會寇禮,反而以寇禮的名義,在衙門裡支取了一筆錢財,拿著錢,直奔汴京城而來。

  寇季收起了信,道:「我去牢里看看他……」

  說完這話,不等寇忠有反應,寇季就出了寇府門口,直奔刑部大牢。(5,0);

  到了刑部大牢門口,守牢門的牢頭,見到了寇季,沒敢阻攔,放了寇季進去。

  寇季在牢房裡找了一圈,才找到了那個冒充他兄長的胡慶。

  胡慶雖然人在牢里,但也沒罪,在牢里待了多日,不僅沒瘦,反而胖了不

  看得出曹佾在把胡慶送進牢房以後,有特別代。

  寇季瞧見了胡慶,沉聲道:「胡慶,你的事發了……」

  胡慶聽到這話,渾哆嗦了一下,咬牙道:「我是你兄長,族譜上落了名字的,你得保我。」

Advertisement

  寇季不屑的道:「那是你娘設計坑了我爹,我爹能把你的名字落寇氏族譜,也能把你的名字踢出去。就算我爹被你娘忽悠的不願意把你的名字從族譜上踢出去,我一樣可以找我祖父,把你的名字從寇氏族譜中踢出去。」

  寇季盯著胡慶,冷聲道:「我勸你還是實話實說,別跟我耍心眼。不然,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忌日。」

  胡慶心中懼怕寇季的話,但是仍舊咬著牙沒說話。(5,0);

  寇季冷哼一聲道:「還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牢頭?」

  「小人在呢!」

  寇季招呼了一聲,牢頭點頭哈腰的湊到了寇季前。

  寇季盯著胡慶,冷冷的道:「牢頭,把你們那些拿手的絕活都給我拿出來,好好招待招待他。」

  牢頭聞言,點頭道:「小人明白……」

  頓了頓,牢頭補充道:「大人,小人們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會要命,到時候您可得多替小人們擔待著點。」

  寇季冷聲道:「儘管施為……」

  「有大人這句哈,小人就放心了。」

  「……」

  寇季跟牢頭的對話,著實把胡慶嚇的不輕。

  胡慶見牢頭要去拿刑,趕忙爬到牢房的欄桿,大喊大道:「我說,我什麼都說。」

  寇季盯著他,冷聲道:「那我就給你最後一次機會,你膽敢再跟我說一句謊話,我就宰了你。」(5,0);

  胡慶猛點頭,他一五一十的把他犯的事,以及如何被救出來的過程說了一遍。

  大致上跟寇禮在信上說的差不多。

  他從華州華縣牢房裡出來以後的遭遇,卻比寇禮說的還要清楚。

  胡慶當日被寇禮救出了牢房以後,並沒有跟著寇禮回府,而是折道去找了自己的至好友張華。

Advertisement

  他把自己的遭遇跟張華講了一遍。

  張華給他出主意,讓他去衙門裡支取錢財,然後拿著錢財來汴京城找寇季的。

  張華給他分析的時候稱,寇府做主的人,並非寇禮,而是寇準和寇季。

  不然,寇禮也不會被送回華州,寇季卻留在了汴京城。

  所以胡慶能不能為寇禮的兒子,寇季的兄弟,還得寇季說了算。

  所以張華給胡慶出主意,讓他到汴京城裡來找寇季,坐實他們的兄弟份。

  藉此攀上寇家,謀一份錦繡前程。(5,0);

  寇季聽完了胡慶的講述,瞇著眼道:「你口中的這位張華,倒是個人,分析的倒也徹。但他敢謀劃我們寇府,我看他是活膩了!」

  胡慶張了張,卻沒敢說話。

  寇季瞥向他,道:「仔細跟我說說這個張華。他一味的竄所你圖謀錦繡前程,肯定也是一個喜歡追求名利的人。我很想送他一份錦繡前程。

  送他去閻王爺哪兒,當一個判。」

  胡慶聽到這話,渾打了一個哆嗦,他猶豫再三,最終還是選擇了跟寇季實話實說。

  「張華是華州華人,跟我是同窗,但他比我的學識好,也比我文章寫得好,是華縣有名的才子。只等朝廷開科取士,他就能金榜題名。」

  寇季冷冷的道:「難怪你這麼相信他的話,原來你心裡很佩服他。不然你也不會說出他會金榜題名這句話。」

  胡慶聞言,垂下了腦袋。

  許久以後,他又抬起了頭,道:「對了,張華還有一個字,雷復。平日裡我都稱呼他雷復兄。」(5,0);

  寇季瞪了胡慶一眼,自語道:「張華……張雷復……我記住了……」

  胡慶聽到這話,知道張華是被寇季惦記上了。

  他心裡有點懊悔,覺得不該出賣朋友。

  但是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這麼做。

  寇季卻沒理會他,他念叨著張雷復三個字,他總覺得張雷復這三個字有點耳

  念叨了許久,他猛然瞪起眼,想起了張雷復是誰。

  「原來張華就是張元!」

  寇季盯著胡慶,沉聲道:「你姓胡,又是張元的好友,那麼你就是吳昊。」

  寇季上下打量著胡慶,幽幽的道:「沒想到我還沒跟西夏對上,倒是先撞上了你們二人。」

  張華是何人,無人知曉。

  但張元在史書上,可是大名鼎鼎的存在。

  一個在大宋屢試不中,最後一惱,投了西夏,幫助李元昊征滅大宋的西夏宰相。(5,0);

  史書上記載,張元在投靠西夏之前,本名不詳,只知道姓張,字雷復,華州華人。

  他還有一個至,本姓胡,名字不詳,投靠了西夏人以後,改名做吳昊。

  如今姓氏、字、籍貫都對上了。

  那麼張華、胡慶二人,必然是史書上投靠了西夏的張元、吳昊二人。

  寇季沒料到,他居然能撞上這二人,其中一人還了寇氏,要跟他做兄弟。

  若非他出現的話,寇準的命運不會改寫,寇禮的命運也不會改寫。

  如今他不止改寫了寇準、寇禮的命運,還間接的影響到了很多人的命運。

  「還真是煽一煽蝴蝶翅膀,地覆天翻啊……」

  寇季嘆了一句,對胡慶道:「你先在牢里待著,等我抓到了張華,再好好收拾你們。」

  不等胡慶說話,寇季就離開了刑部大牢。

  然後一路奔往了曹府。(5,0);

  到了曹府,經過了通傳以後,直接去了曹佾住著的院子。

  曹佾見到了寇季,心裡也是五味雜陳。

  他跟著寇季,雖然占了不便宜,可同樣也沾染上了不麻煩。

  他還年輕,在朝堂上混跡的時間也不久,哪有手段能理這些麻煩。

  雖說最後寇季都會理妥當,但是他總是提心弔膽的,心裡不是滋味。

  若不是跟寇季久了,多有點,他估計會跟寇季打一場,出出氣。

  曹佾剛要張口,問明寇季來意,就聽寇季道:「曹佾,你立刻回刑部,幫我開一卷文書,捉拿華州華士子張華張雷復,令華縣即可將張華押解進京。」

  曹佾聞言一愣,皺眉道:「他得罪你了?」

  寇季點頭道:「差不多……」

  曹佾低聲道:「雖說如今刑部掌了權,可直接下發文書給華縣,仍有不麻煩。」

  寇季擺手道:「這個你不必擔心,我會去信給華縣,讓我爹配合你們刑部辦案。」(5,0);

  曹佾點頭道:「那就好……」

  頓了頓,曹佾疑問道:「頂一個什麼罪名好?」

  寇季沉了一下,幽幽的道:「通敵賣國!」

  曹佾一臉愕然,「這個罪名會不會太大了。一旦大理寺核查下來,很容易查到你我頭上。」

  寇季淡然道:「人來了直接押解到刑部大牢,你不要在刑部文書裡面留底,大理寺就算想核查,也查不到我們頭上。」

  曹佾點點頭道:「我這就去給你辦。」

  當即,曹佾先去申請解除了足,然後就到刑部衙門去幫寇季開了捉拿張華的文書。

  寇季拿到了文書以後,送到了驛站,讓人用八百里加急,送去了華縣。

  相信要不了幾日,張華就會被送到汴京城裡。

  到那個時候,張華胡慶全握在他手裡,是殺是用,就全屏他心意。

  但不論是殺是用,寇季都不會再讓他們叛出大宋,去投靠西夏。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