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秦:開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 第971章 欲行大善之事,必諳大惡之道

《大秦:開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 第971章 欲行大善之事,必諳大惡之道

第971章行大善之事,必諳大惡之道

「蒙上卿為何不說話?」

「六國故地暗流涌,時常有逆賊子興風作浪。」

「蓋因令兄縱虎歸山,養今日大患!」

一連串咄咄人地質問,讓蒙毅無所適從。

他完全不相信這是從溫文爾雅、謙謙君子的扶蘇裡說出來的,倒像是陳慶親臨麒麟殿。

「兵法有云:卒善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

「齊王已降,兵卒卸甲。」

「倘若再行殺戮之舉,必招致民怨滔天,齊地人人投死相抗。」

「屆時就算殺得赤地千里,骸骨盈野,大秦得了一座座空城又有何用?」

「是故施以恩義,放還降兵返鄉,乃上上策。」

蒙毅憂愁地嘆了口氣。

陳慶本尊在場,他哪裡會這麼客氣。

直接吹鬍子瞪眼,一旦時機,立刻號召同僚一擁而上。

打不打得死先另說,起碼今天這頓拳腳他跑不了。

事後法不責眾,頂天罰他一年的俸祿又不痛不,反正是解氣了。

「本宮於用兵之道見識淺薄,唯記得一句——圍師必闕。」

「想來蒙將軍放還降兵歸鄉,也是為了給他們留一條活路,不至於將其至萬念俱灰,唯有死戰到底。」

扶蘇雙目炯炯有,氣勢奪人。

始皇帝眉頭微揚,臉上的喜完全遮掩不住。

蒼天有眼!

這才是寡人的好兒子,大秦未來的儲君。

你終於開竅了!

「殿下說的是。」

蒙毅暗暗後悔。

他多那一句幹什麼?

明明是朝臣齊齊反對,最後卻沖著我一個來了。

「蒙將軍既往不咎,開釋二十萬降軍是為了將齊地納秦土。」

「本宮今日想問,野人有千萬之巨,遍布大秦江山的每一個角落,與社稷安危息息相關。」

Advertisement

「為何不能給他們一條活路?」

「異日江山有變,野人爭相作,烽煙連城。」

「皆由今日起!」

扶蘇嚴厲的聲音久久回在文武百的腦海,好像鼓都在嗡嗡作響。

震驚、詫異,更多的是難以置信。

扶蘇向來與人為善,哪怕宜春宮的仆婢都寬待有加,極責罰。

今天到底是怎麼了?

蒙毅垂著頭,不想看到對方那神似陳慶的表現。

「殿下,降兵與野人不同。」

「降兵乃良家子,通曉大義,明晰事理。」

「釋之以恩,其定然銘記在心。」

扶蘇不發笑:「蒙上卿,野人可知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蒙毅愣了下:「自然是懂的。」

「野人可知父母養育之恩,兄弟姐妹之義?」

「也懂。」

扶蘇嗤笑道:「野人既知冷熱更替,恩義倫理,為何到了您裡卻如嗜一般?」

「野尚能馴化,難道野人卻不行?」

「他們即使再蒙昧愚蠢,誰對他們好總明白吧?」

蒙毅吶吶不言,低著頭裝死。

他不想在朝堂上和扶蘇發生衝突,哪怕丟臉也無妨。

畢竟蒙家的傳承也延續最後還是要著落在對方上。

小不忍則大謀。

麒麟殿抑和沉靜,只能聽到朝臣緩慢的呼吸聲。

扶蘇把目從蒙毅上挪開,看向了反對最激烈的民部尚書鄭淮。

「殿下,野人並非不能赦免。」

「但他們世世代代拖欠的稅賦,總得向天下百姓有個代吧。」

鄭淮識趣地改口,秉持臣子的職責做了最後的勸諫。

「鄭尚書,本宮只問一句,世間先有民,還是先有君?」

扶蘇語氣放鬆,顯得越發神奕奕。

「當然是先有君。」

「民無國不可以為存,國無君不可以為治。」

Advertisement

鄭淮不假思索地回答。

扶蘇知道對方說的是違心之言,畢竟這裡是麒麟殿,父皇就坐在案后。

要是對方說先有民那還了得?

「昔年齊王遣使赴趙,國書未展,趙威后(趙國孝威太后)問使者: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

「使者不悅,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

「威后曰:不然,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

(出自《戰國策·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

扶蘇張開雙臂:「而今數十年過去,故齊之地仍傳頌威后賢名,人人思慕。」

「先有耕種之地,才有民眾匯聚邦,再有賢者萬民推舉為君。」

「千年萬載,亙古未變。」

「野人棲居深山大澤,不王化,不承君恩。」

「哪來的世代拖欠稅役之說?」

鄭淮著頭皮提醒道:「殿下,野人之中有許多逃戶,都是近些年才跑的。」

扶蘇淡然笑道:「秦國連年征戰,百姓飽其苦。」

「為君者,護佑蒼生黎民乃是應有之義。」

「社稷,君失其民,非民之過。」

鄭淮囁嚅著說:「那該如何向黔首百姓代?」

扶蘇思索片刻:「服役三年,抵籍之罪足矣。」

「秦國之君,非秦地之君,更非國人之君。」

「乃天下共主!」

「普天之下,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一而納之!」

「而今大秦疆域尚有千萬野人不服王化,不奉君恩。」

「如同千千萬萬柄刀劍,在江山社稷之上,將國土寸寸割裂!」

皇家如何擔得起天下共主之名?」

嬴政差點忍不住擊節讚歎。

Advertisement

吾兒長矣!

他的鼻子酸,眼角忍不住泛起老淚。

這一天他等得太久了,等得差點失去了耐心。

還好,一切都來得及。

「請父皇明鑒……」

扶蘇轉回頭去,乍然間發現始皇帝眼角有淚閃爍,一時間怔怔地說不出話來。

「就依太子所言。」

「著禮部起詔,以皇孫降生為名,大赦天下!」

「寡人乏了,散朝。」

皇帝是不能弱的,更不能當著眾臣的面哭泣。

所以嬴政擺了擺大袖,匆匆而走。

扶蘇神獃滯地佇立在原地,心中百味雜陳。

原來父皇一直都對我寄予厚,從來未曾放棄。

相比之下,他倒是顯得矯造作,太過小家子氣。

時常患得患失,偶爾還會生出自暴自棄的想法。

這些年,著實太不應該!

我早就該懂的!

行大善之事,必諳大惡之道。

面面俱到,為善就能為一代聖君,不過是徒增人恥笑罷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