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從百戶官開始 第一百四十一章 豪族的話語權

《從百戶官開始》 第一百四十一章 豪族的話語權

  錢禮捋著鬍鬚笑道:「你們何家之所以如此,自然是因為何邦何大人被賊李桓下獄的緣故,只要我們想辦法將何大人救出來,那麼何家的問題,豈不是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嗎?」

  聽錢禮這麼一說,何家眾人不由得眼睛一亮,可是很快就神黯淡了下去。

  事哪裡有那麼簡單,李桓派人將一眾員拿下,又怎麼會輕輕鬆鬆的就將人給放出來,尤其何邦還是蔡文的心腹,那就更加的希渺茫了。

  錢禮將何家眾人的神反應看在眼中,角掛著幾分笑意道:「此事說難不難,其實錢某此來與其說是為了你們何家,倒不如說也是在為了我們錢家自。」(5,0);

  錢忠同樣被李桓拿下,大家境相似,所以聽了錢禮先前的一番話,何家的人才沒有將錢禮是在戲弄他們而直接派人將錢禮給趕走。

  否則的話,恐怕錢禮一開口,何懷就直接招呼僕從家丁將錢禮給打出何府了。

  「你有什麼辦法,不妨說來聽一聽,只要是真的能夠將人救出來,便是我們兩家聯手也沒什麼問題。」

  錢禮神一正看著何家眾人道:「小侄錢宇不才,想出一策,錢某思來覺得可行,幾位不妨給參詳一下。」

  說著在何家眾人的期待目當中,錢禮將聯絡一眾舉人、秀才,文人士子,人數儘可能多的去府衙大門,去圍堵李桓,向李桓討一個說法,給李桓施迫他放人的辦法說了出來。

  何家眾人聽了之後,一個個的面思索之,就見何懷臉上漸漸的漾起興,猛地一拍桌案道:「好,此法可行,此法可行啊!」

  何家的人也都不是傻子,錢禮那辦法可行不可行,他們還是能夠判斷的出的。(5,0);

Advertisement

  別的不說,他們何氏一族就供養著幾名讀書人,自然比誰都清楚在大明朝,讀書人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力以及特殊的地位。

  或許三五個讀書人對上府起不到什麼作用,可是當讀書人的數量達到了上百人乃至數百人的時候,就算是圍堵府衙門,朝廷的員也只能小心翼翼的應對,毫不敢得罪了他們這些讀書人。

  就像不久之前自江南傳來一個消息,說是劉瑾為了推行新政,愣是派了大量的宦前往地方負責徵收礦稅、鹽稅、茶稅、布稅等各項稅銀。

  當地的豪紳直接召集了一批的文人士子,然後又糾集了一批僕從扮做百姓,直接圍堵當地稅監衙門,生生的闖衙門之中,將那幾名負責徵收稅銀的宦從衙門當中拖了出去,當著無數百姓的面,生生的將那些宦給打死。

  出了這麼大的事,當地員面對群洶洶的讀書人,像這等擅闖府,打死朝廷稅吏的驚天大事竟然就這麼的不了了之。

  哪怕是這件事最後傳到了京師,劉瑾雷霆震怒,可是卻也沒有毫辦法。(5,0);

  甚至幾個月過去,當初那十幾名帶頭衝擊稅監衙門的文人士子如今子啊江南之地已經為了萬人稱頌,眾人敬仰,有著為民請命之稱的一代名士。

  當時聽到這般的消息的時候,他們這些人還忍不住羨慕了一番。

  現在想一想,既然江南的那些文人士子能夠這麼幹,他們為什麼就不能這麼幹呢。

  不說一定要將李桓這禍國殃民的大賊自衙門當中拖出來打死,至也要給李桓施加力,迫李桓將抓進去的無辜員統統放歸。

  想明白這些之後,何懷當即衝著錢禮道:「錢老四,你說吧,究竟要怎麼辦,我們何家全力配合。」

Advertisement

  對於何家的反應,錢禮毫不覺得驚訝,要是何家看不出這辦法可行的話,那只能說何家這些年全養了一群酒囊飯袋出來。

  看著何懷,錢禮微微一笑道:「也不需要做什麼,只要何家主你親自去往楊家、趙家幾家聯繫一下他們,讓他們派出家中供養的讀書人去聯絡同窗好友便可。」

  何懷深吸一口氣道:「好,此事何某應下了,今日傍晚,何某敢保證,至召集百名有功名的士子助我們共襄盛舉。」(5,0);

  都說為人最結黨,這話倒是一點都不假,畢竟文人之間都有著自己的小圈子,錢禮自問憑藉他們錢家的關係,在短時間能夠召集三五十名有功名的士子便是不錯了。

  而何家若是聯合楊家、趙家等幾家,還真的能夠輕鬆召集上百名士子來。

  雖然說福建一地不比江南文風鼎盛,但是歷年來所積攢下來的生、秀才乃至舉人還是不在數的。

  錢禮自何家離開之後,何懷便第一時間派出家中子弟以及族老去往同他們何家同病相憐的楊家、趙家等幾家。

  要知道此番被李桓直接以蔡文同黨之名抓起來的員可是有著數十人之多的。

  這些員至一半家都安在這福州城,所以說何懷不敢保證聯絡到所有家族,但是同他們何家好的那些家族他肯定是要跑上一遍的。

  至於其餘的家族,相互之間都有聯繫,就算何懷不去通知,相信要不了多久,這些家族也會知曉並且會同他們何家一樣做出相同的選擇。

  福州城,太白書社(5,0);

  太白書社乍一聽像是一個書坊,但是這並非是什麼書店,而是由福州城一部分讀書人自發建立的一個書社。

Advertisement

  書社建在一片風景優雅之地,桃林植,雖說已經過了桃花盛開的季節,但是如今桃樹之上卻是掛滿了果子,綠樹蔭,顯得景致極為不凡。

  而這會兒一群讀書人便聚集在一個涼亭之前,看著那正站在石凳之上一臉激的錢宇。

  這太白書社建立,錢家可是從中出了不銀錢的,所以平日裡錢宇在書社的一眾讀書人當中還是有著極高的號召力的。

  這會兒錢宇就站在石凳之上衝著一眾人大聲痛斥著李桓的罪行:「……李桓這賊子,於京師之地便仗著天子寵信,借著錦衛的份,辱監察史羅文祥、杜文幾位大人,甚至還迫害謝遷、劉健兩位閣老,可謂是睚眥必報,險狡詐……」

  員的消息最為靈通,京中發生的事,在這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可能就是地方上的讀書人都接不到。

  就像現在,哪怕是文集團已經努力的抹黑李桓了,可是在這福建之地,仍然有不讀書人並不清楚李桓在京城之中到底做了些什麼。(5,0);

  此刻聽錢宇遍數李桓在京中的所作所為,自是讓不讀書人為之憤慨。

  看著下面一眾人的反應,錢宇心中暗暗歡喜,同時話音一轉,一臉悲憤的道:「誰曾想這賊不單單是在京中禍害文武百,如今更是連我們這些鄉梓他都要禍害。」

  自古以來,鄉黨可是深人心的,李桓本就是福建走出去的,按說應該偏幫他們這些福建員才是,卻是不曾想李桓到了福建便直接將福州的員拿下了大半,其中至一半都可以算得上是李桓的鄉黨了。

  所以說錢宇說李桓禍害鄉梓這點,還真的是能夠贏得這些讀書人的共鳴。

Advertisement

  一名錢家所供養出來的秀才直接高聲道:「連自己的鄉人都禍害,李桓這賊簡直就是我們八閩子弟的敗類啊!咱們不求他飛黃騰達了能夠回饋鄉梓,但是你不能翻臉不認人,上來就禍害鄉梓吧,大家說是不是這個道理啊。」

  其他的讀書人被這麼一激,頓時高聲大呼:「李桓,敗類,李桓,敗類!」

  錢宇深吸一口氣,等到一眾人喊的差不多了,這才高聲道:「諸位同窗,我等為大明的讀書人,聖人教化、沐浴皇恩,難道能夠坐視李桓這等賊這般禍害我們福建一地嗎?」(5,0);

  「不能,不能!」

  強烈無比的責任自心頭升起,這會兒幾乎所有的讀書人都是如同打了一般,高聲大呼。

  錢宇大呼道:「對,我們為聖人之地,理應為天下萬民請命,絕不能讓李桓這等賊肆意妄為。」

  說著錢宇雙手作揖躬衝著一眾人拜下道:「諸位同志,可願隨錢宇效仿先賢,前去府衙,向那李桓討一個說法,為諸位蒙冤下獄的老大人們討一個公道。」

  「吾等願往!」

  「哈哈哈,我等讀書人,理當如此!」

  「為萬民請命,萬死不辭!」

  就見這些讀書人一個個的激澎湃,熱高漲,甚至不人滿臉的激

  就在這會兒,錢穀一溜小跑的跑了過來,臉上滿是欣喜之衝著錢宇道:「大哥,大哥,陵書社的人來了,說是要同太白書社的一眾文人志士一起前往知府衙門,向李桓那賊討一個說法。」

  如果說太白書社的讀書人算得上是以錢忠為核心的一系員所影響的話,那麼陵書社的讀書人自然也就是蔡文、顧煌、何邦一系的人所影響。(5,0);

  不得不說何家、趙家、楊家的作以及影響力還是非常之大的,單單是這幾家族中所供養出來的讀書人就有十幾人之多,然後將這十幾人撒出去,很快便呼朋喚友聚集了上百讀書人。

  此刻陵書社的一眾讀書人正在何家的老舉人何昌的引領之下沿著長街,向著太白書社而來。

  上百讀書人一個個著青衫,有老有,黑的一片聚集在一起,這等場面可是極其罕見的。

  所以說當這些人出現在長街之上的時候,自然是很快就引來了不人的圍觀。

  做為讀書人,可以說都是這百姓之間的名人,一些百姓可能只認識這些人當中的那麼三五個,但是加起來的話,這些讀書人足有上百人之多,已經足可以覆蓋整個福州城了。

  有街邊的百姓衝著人群之中喊道:「馬秀才,你們這是去做什麼啊,難不有什麼好事不?」

  聽到悉的聲音,人群之中的那名馬秀才臉上滿是激澎湃之衝著那相識的街坊大聲道:「吾等為萬民請命去也!」(5,0);

  這話一出,四周聽到的百姓不愣了一下,滿臉的疑不解。

  有人輕聲嘀咕道:「為萬民請命?這是為我們請命去了嗎?可是他們要為我們請什麼命呢!」

  邊上當即就有人道:「管他請什麼命,人家是秀才公,說的自然有道理,就你這個大字不識一個的傢伙,人家堂堂秀才公,還能騙你不?」

  有人忍不住好奇道:「大家不如跟上去瞧一瞧,你們就不好奇嗎,這麼多的秀才公,舉人老爺,他們這是要做什麼啊。」

  好奇心人皆有之,尤其是那馬秀才一嗓子為民請命更是將不人的心夠勾了起來,很快在這些人的後便跟了一群圍觀的百姓。

  太白書社時不時的就有讀書人聽到消息匆匆趕了過來,加到這些人當中。

  等到何昌帶著陵書社的一眾人趕到太白書社的時候,雙方的人加起來足足有一百多人,可以說這些人差不多占了整個兒福州府大半的讀書人了。

  長街之上,上百名讀書人聚眾穿街而過,放在這個時代絕對是一件轟的大事。(5,0);

  當即就有巡街的差役以及被李桓撒出來監察福州城靜的錦衛發現了這點。

  就見一名錦衛小旗神鄭重的看著遠去的人群,衝著旁一名錦衛校尉道:「你立刻趕往府衙,將這裡所看到的事一五一十,仔仔細細的告訴大人。」

  那名錦衛校尉也不傻,顯然意識到這麼多讀書人聚集在一起肯定不簡單,立刻便點了點頭道:「屬下明白。」

  此刻知府衙門之中,原本的府衙之主黃文政已經是將主廳騰了出來給李桓、王明使用。

  王明倒也沒有辜負李桓的期,在那十幾名員的幫助之下,順利的便接掌了布政司一應事,穩住了福建一省的民政,不使李桓有什麼後顧之憂。

  李桓看著王理起各項民生事務本就是得心應手不嘆道:「先生若是不閣,實為我大明一大損失啊。」

  王明捋著鬍鬚,微微搖頭道:「明這點能力如何可比朝中幾位閣老。」

  正說話之間,就見一名錦衛行匆匆而來,走進大廳之中,衝著李桓一禮。(5,0);

  王明目不斜視,低頭理政務,李桓則是看向那錦衛校尉道:「行匆匆,可是有什麼事?」

  就聽得那錦衛校尉直接便將方才在長街之上所見到的上百文人士子云集的形一五一十的告知李桓。

  李桓聽了那錦衛校尉的一番描述,角不出幾分異樣的笑意輕聲道:「為萬民請命,嘖嘖,他們可還真敢說!」

  說著李桓向著一旁的王明道:「明先生,你可聽到了嗎?」

  將手中筆放在硯臺之上,王明捋著鬍鬚,搖了搖頭道:「此事絕不可小覷,國朝自建國之初,太祖皇帝起便對士子無比優渥重視。若然士子聚集鬧事的話,朝廷首先會拿當地教諭問罪,甚至還會追究當地主的罪責。」

  李桓微微點了點頭道:「王大人所言李某自然知曉,畢竟在朝廷看來,若然某一地的文人士子聚眾必然是當地員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對,這才引得一眾讀書人的不滿,所以朝廷的板子往往都會落在當地員的上。」

  說著李桓看著王明道:「先生是擔心這些人衝著李某來的吧。」(5,0);

  王明沒有開口,其實他也知道不用他提醒李桓也知道在這個當口,福州的文人士子突然聚集起來,要說不是奔著他這位欽差來的話,那才是怪事呢。

  李桓輕笑道:「他們來就讓他們來,說實話,李某還真的有些期待,想看看他們能夠搞出什麼花樣來!」

  王明聽李桓這麼說,緩緩點了點頭道:「李大人心中有數就好,畢竟江南是有過先例的,前車之鑑後事之師,李大人切莫大意了才是。」

  李桓衝著王明拱了拱手,站在王明的立場上,能夠提醒他這麼多,已經是相當不容易了。

  李桓擺了擺手示意那錦衛校尉下去,就在那錦衛校尉離開的時候,一道影匆匆而來,同那錦肩而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