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從百戶官開始 第一百九十五章 這……這竟是反書!【求訂】

《從百戶官開始》 第一百九十五章 這……這竟是反書!【求訂】

  朱厚照聞言不讚賞的看了王明一眼道:「好,王卿能夠這般考慮,如此顧全大局,朕心甚啊。」

  李桓衝著王明拱手道:「明先生卻是有心了。」

  說實話,李桓還真的沒有想到自己意圖用這些抄沒來的銀錢來重整京營的想法竟然會被王明所看破。(5,0);

  不過也就是王明同李桓相一些時日,並且知曉李桓幾番抄家所得的銀錢數量到底有多,再考慮到李桓在京營之中鬧出的靜,稍加聯想便猜測出李桓可能會做出的額選擇。

  這要是換做其他人,甚至是李東、楊廷和他們也絕對意識不到這點。

  不清楚李桓在福州到底抄沒了多的銀錢,文武百自然也就料想不到李桓竟然有充足的銀錢來解決京營的問題。

  畢竟京營的問題數十年來都沒有能夠解決,最大的問題就是朝廷沒錢,朝廷本拿不出數百萬兩的銀錢來裁汰京營老弱,可是只要有了這麼一筆銀錢,京營的問題不敢說迎刃而解,至也不再是什麼無法解決的問題。

  目送王明離去,朱厚照忽然之間道:「朕本來還擔心王閣就會影響,現在看來,王卿還是可信的。」

  李桓笑了笑,王明一才學,尤其是他那已經大的心學,講究的就是知行合一,這一點現在王明在場之中的作風,那就是踏實做事。

  只要是對朝廷有利,王明不是不懂變通之人。(5,0);

  不過李桓也知道,未來如果兩人在某一件事上面產生了分歧的話,以王明的子,肯定也不會有所退讓。

  或許在許多人眼中,王上有著濃郁的李黨的烙印,許多員更是認為王明就是李桓在閣之中的代言人。

Advertisement

  恐怕就是天子心中多都有這種想法,但是只有李桓知道,王明有著自己的想法,他不可能是任何人的代言人。

  就譬如今日之事,如果說不是王明猜到李桓要用那一筆銀錢做什麼的話,恐怕王明也會站在楊廷和、李東他們一邊,堅持將銀錢充國庫。

  送天子回宮,李桓直接向著馬監方向而去。

  馬監做為谷大用的地盤,當谷大用得知李桓前來的時候,當即便放下手中的事務迎了上來。

  遠遠的就聽得谷大用大笑道:「李兄弟這可是貴人啊,平日裡也不見你來尋咱家,今日大駕臨,我這小小的馬監可是蓬蓽生輝啊。」

  能讓谷大用這般對待的人可是不多,放眼天下,怕是除了李桓之外,也沒有第二個人了。(5,0);

  李桓笑著道:「谷老哥說笑了,今日前來,多有攪擾,還請谷老哥多多見諒啊。」

  將李桓迎進了馬監之中,谷大用好奇的看著李桓道:「李兄弟無事不登三寶殿,今日來見咱家,肯定是有什麼事。」

  李桓哈哈大笑道:「就知道瞞不過谷老哥。」

  說著李桓神一正道:「還請谷老哥自騰襄四衛營調一千銳於我。」

  谷大用不由的呆了呆,下意識的道:「李兄弟可有陛下旨意。」

  說著谷大用頗有些不好意思的道:「不是咱家不信李兄弟,而是李兄弟一下子調上千人,若是沒有陛下的旨意的話,咱家可是要掉腦袋的。」

  李桓笑著道:「若是沒有陛下旨意的話,李某也不敢來尋谷老哥啊。」

  說著李桓自袖口之中出一份天子親書的手書遞給了谷大用。

  雖然說不是什麼正式的聖旨,但是騰襄四衛本就是天子軍,調起來不像京營兵馬那麼麻煩,需要經由閣、兵部、五軍都督府重重審核批準方可。(5,0);

Advertisement

  而騰襄四衛營做為天子親軍,想要調的話,只需要天子一道旨意便可。

  如此一來,騰襄四衛營這一支兵馬就顯得尤為重要起來,素來都是由天子最為親信的人執掌,否則的話,一旦被有心人執掌,極有可能會釀大患。

  谷大用接過天子手書的旨意看了看,確定的確是天子的旨意,微微鬆了一口氣,也沒有詢問李桓到底調這上千人要做什麼,只是衝著李桓點頭道:「李兄弟儘管放心,我這就命人給你調一千銳出來,隨時可以聽候你調遣。」

  李桓聞言衝著谷大用抱拳笑道:「如此多謝了。」

  夜幕降臨,錦衛衙門之中卻是燈火通明,李桓面前站著陳克、趙毅、孟輝、陳耀、馮永國、林平之等人。

  李桓看向陳克、馮永國二人道:「陳克、馮永國、你們二人留下來坐鎮錦衛衙門,其餘之人隨我前往浙江紹興府。」

  林平之臉上滿是興,如今他也算是錦衛實權百戶,手下剛剛掌管了上百錦衛校尉,這對於年不過二十的林平之來說,自然是頗為興。(5,0);

  尤其是這次他聽李桓說要帶人前去抄家,這一下子就讓林平之對於此行充滿了期待

  那可是抄家啊,當初在福州府,他也就是聽說過,可是並沒有真正帶人抄家過啊。

  孟輝、陳耀、趙毅等人皆是神一震,如林平之一般,無比的興

  很快李桓便帶著三百錦銳趁著夜悄然出了京師。

  雖然說李桓是趁著傍晚時分出發,可是錦衛那麼多人離京,本就瞞不住,更何況如今不知多人都在盯著李桓的一舉一,這會兒眼見李桓趁著夜帶人出京,不知多人幾乎是在第一時間便得到了消息。

Advertisement

  貓眼巷,楊廷和神複雜的看著李桓的府邸,就在方才,他前來尋李桓,結果卻是被告知李桓並不在府中。

  這讓楊廷和有些失,本來打算去錦衛衙門尋李桓的,不過想了想,楊廷和卻是直接回府。

  剛回到府上,就見管家急匆匆而來道:「老爺,您可算是回來了,不久之前您讓我派人盯著李桓的舉,這會有消息傳了過來。」(5,0);

  楊廷和聞言不由的神一震,看了管家一眼道:「快說,到底是什麼消息?」

  管家神之間流出幾分疑道:「咱們派去的人看到李桓帶著幾百錦衛校尉趁著夜出了京師,也不知幹什麼去了!」

  「什麼?李桓帶人離京了?」

  楊廷和眉頭一皺,心思轉,暗暗猜測李桓這個時候帶人離京,到底是為了何事。

  突然之間,楊廷和臉上出幾分恍然之道:「難道說李桓這是去接應錦衛押運進京的那一筆抄沒而來的銀錢了嗎」

  心中生出這般的念頭來,楊廷和越想越覺得自己沒有猜錯。

  隨即一聲輕嘆,如果說李桓真的是帶人接應那一筆銀錢去的話,那麼他想要堅持將之歸國庫怕是就難了。

  畢竟只看李桓親自前去迎接那一筆押運回來的銀錢就知道李桓對這一筆銀錢的重視程度,這種況下,李桓要是能夠答應將之歸國庫,那才是怪事呢。

  不提李桓夜之中帶人離京惹得不知多人暗暗猜測李桓離京的目的。(5,0);

  卻說謝遷自回了謝園之後,接連幾日便在木齋學堂講學,一時之間吸引了許多江南之地的文人士子聚集。

  這一日,謝遷正在謝園之中設宴款待幾名自蘇杭趕來拜見他的士子。

Advertisement

  蘇魁、席真、邵智勇、齊文宇,如果說是幾年前提及這幾人的話,絕對沒有幾個人知曉,可是如今這幾人卻是名滿士林的大名士。

  當然相比那些靠著一才學,一點點的熬資歷,熬出來的士林名人,蘇魁、席真幾人的名聲來的可就有的說道了。

  差不多一年前,因為劉瑾的緣故,一大批的稅吏被派往了江南之地,尤其是以富庶著稱的蘇杭之地。

  這些稅吏按照劉瑾的吩咐到了地方上便大肆收取地方士紳、豪族的稅收,無論是礦山還是田畝又或者是店鋪,皆被這些稅吏給盯上,著地方士紳、豪族稅。

  蘇杭之地的士紳、豪族自然是不願意出手中任何一個銅板,然而面對劉瑾所派出的稅吏,這些士紳卻又沒有辦法。

  而在這個時候,為舉人的蘇魁登高一呼,當即就有席真、邵智勇、齊文宇等文人士子響應,竟然直接帶人堵了稅司衙門,更是衝進了衙門當中,將被劉瑾派來的幾名稅吏自衙門當中拖出,然後當著眾多蘇州百姓的面將之生生打死。(5,0);

  此一事很快便傳播開來,而蘇魁、席真、邵智勇、齊文宇等人也隨之名天下,被無數士子視作敢於反抗閹賊劉瑾的楷模。

  尤其是蘇魁等人在打死了劉瑾派出的稅吏之後,而劉瑾竟然沒能夠將幾人給拿下,這種況下,蘇魁幾人名氣大漲,漸漸地也就了名一方的大名士。

  在蘇魁等人看來,謝遷這位前閣老乃是他們的前輩,更何況謝遷還是為了反抗劉瑾,反對天子寵信佞小人李桓以至於遭到天子罷黜,這同他們為了天下百姓而站出來打死劉瑾派出的稅吏乃是一樣的舉

  所以說蘇魁等人在名之後便想著前來拜訪謝遷,只可惜幾個月之前,他們來的不巧,當他們趕到紹興府的時候,恰好謝遷人不在謝園,幾人自然是見不到謝遷。

  不過雖然沒有見到謝遷,可是幾人名聲在外,無論到任何地方,只要將他們當初圍殺稅吏的輝過往道出,必然會引得士林中人的尊崇。

  所以說幾人這些時日在紹興府的日子過的可謂是逍遙自在,在無數人的吹捧之下,蘇魁幾人的名聲在紹興府也越發的響亮起來。(5,0);

  當幾人得知謝遷開門講學,這才忙趕來拜見謝遷。

  蘇魁幾人之名,謝遷自然知曉,得知蘇魁幾人前來拜訪於他,謝遷自然是親自將幾人迎進謝園之中款待。

  此刻年約三十許的蘇魁紅滿面,的有些發胖,此刻正慷慨激昂的向著謝遷道:「學生真是為閣老到不服,陛下竟然縱容劉瑾、李桓這等佞小人而遠離閣老這般的忠良賢臣,此非明君所為也!」

  謝遷輕咳一聲道:「明慎言,陛下只是被李桓、劉瑾這等小人蒙蔽了罷了。」

  蘇魁字明,所以謝遷以明稱呼蘇魁。

  蘇魁笑道:「閣老就是太過小心了,再說了,在下也不過是直抒臆而已,難道陛下做得,我等還說不得嗎?」

  說著蘇魁向著邊幾名同伴道:「大雅、明坤,你們幾個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席真席大雅、邵智勇字明坤。

  幾人著一襲青,一個個皆是頭大耳,紅滿面,一看就知道素日裡絕對吃的不差,否則的話,絕對不可能像這般模樣。(5,0);

  席真聞言笑道:「明兄所言甚是,閣老就是太過綿,這才被李桓、劉瑾這等佞小人欺辱,依我看的話,閣老就該登高一呼,帶領國子監眾士子將劉瑾、李桓他們給打死算了。」

  謝遷眉頭一挑,笑著搖頭道:「或許真的如小友所言,是老夫老了啊,正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以幾位小友之勇,未來定然是幾位小友的了。」

  聽謝遷對他們如此稱讚,幾人心中大喜,他們雖然名士林不假,可是卻從來沒有得到過如謝遷這般真正的士林宿老的稱讚,他們可以想像,一旦今日謝遷對他們的稱讚、認可之語傳揚出去,他們的名聲將會更大,會有更多的人對他們尊崇有加。

  而有如此大的名聲,他們的家族也將為之益,其他不說,到時候隨便用點手段,未必不能占上一些上等的田畝,就是地方府也是奈何不得他們。

  想到未來他們極有可能也如謝遷一般良田萬頃、園林人環繞,幾人臉上忍不住出欣喜之

  蘇魁忍著心的激向著謝遷拱手道:「閣老謬讚了,我等後輩哪裡能夠與閣老相媲。」(5,0);

  謝遷捋著鬍鬚哈哈大笑道:「老夫說你們配你們就配,其他不說,單單是為民請命,打死閹賊劉瑾所派來的禍國殃民之稅吏這點,你們便是當之無愧的大名士。」

  正當這時,謝迪懷中抱著一摞的嶄新的尚且散發著墨香的書冊走了過來。

  這書冊至有十幾本之多,厚厚的一摞。

  謝迪衝著蘇魁幾人點了點頭,將懷中的一摞書冊放在謝遷面前道:「兄長,按照你的吩咐,這些書籍皆已刊印冊,兄長不妨看一看如何!」

  謝遷聞言不眼睛一亮,隨手拿起最上面的一冊,書冊封面之上,幾個大字清晰可見。

  「陳生拾錄」

  不用說這就是這一冊書的書名,謝遷翻看,漸漸地謝遷臉上出了幾分笑容,滿意的點了點頭。

  謝迪站在一旁,看到謝遷的反應就知道謝遷心中肯定是對書籍所記載的容無比的滿意。

  容謝迪自然是看過,這本就是書生陳明生以回憶的方式描繪的一個小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不用說自然就是謝遷,故事之中,謝遷就是忠心耿耿,不懼劉瑾、李桓這等大賊,勇於與之鬥爭,最後因為天子昏庸,寵信小人,而慘遭罷黜。(5,0);

  故事並不是很長,可是那書生陳明生卻是妙筆生花,將劉瑾、李桓刻畫佞小人,栩栩如生,就連天子在這故事當中,那也是昏庸至極。

  謝遷將這一冊書放在一旁,然後又隨手拿起另外一冊翻看。

  這一冊書名喚作「禍國」,謝迪對於這一冊書的容同樣不陌生,同樣是一個小故事。

  不過這小故事的容並沒有直指李桓、朱厚照以及謝遷,反而是虛構了一個朝代,其中這個王朝的皇帝寵信年輕的權臣,任由其禍害朝廷忠貞之士,尤其是在書中暗喻皇帝有龍之好,同那權臣關係極為曖昧。

  雖然說故事是虛構的,但是描寫故事的人卻是以極為高明的手法將朱厚照、李桓、劉瑾、謝遷等人代其中,只要不是傻子,看了這故事,就立刻能夠明白其中的皇帝指何人,臣又是指何人。

  謝遷看過之後忍不住拍著那一冊書好道:「好,好,此等好書,理當刊行天下。」

  蘇魁、席真幾人見狀不心生好奇,目落在了謝遷面前那些書冊上面。(5,0);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