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靈跟著王邕和一眾從人走上了廊橋。
卻見這廊橋是浮空建在一片湖之上,連通的是湖中心的一座假山。
假山上方又有涼亭敞廳,更有一道溪流從山頂潺潺流下。
也不知是有泉眼在山頂,還是另有什麽特殊法子,總之溪流源源不斷,繞山而走,最後又嘩嘩地落了下方的湖水中。
湖的另一邊有竹之聲約傳來,似乎琴聲叮咚,還有蕭鳴伴奏。
夜風吹來,湖邊燈火如星,湖中水靈秀,再加上樂聲朦朧,夜也朦朧,這境,這意蘊,頓時就被無限拔高了。
世家的風雅於此刻顯無疑,相比起程靈此前見過的,康平的暴樂,臨海王的殘忍直接,王邕這派頭,那才是真的低調奢華有韻味。
王邕沒有直接對程靈提之前假山上風水缸落的事,只是當著眾人的面吩咐邊隨從道:“去查一查那邊假山的布置。”
然後邀請程靈在敞廳座。
座席都是單人獨桌的,因山就勢,錯落擺放。看起來很隨意,但程靈知道,越是隨意的東西其實就越是經過心設計,否則達不到這樣既顯野趣又顯風雅的效果。
就如同此刻那些看起來坐姿隨意的人,他們意態自然,但程靈也知道,不人其實都在或有意、或無意地考量注視著。
他們看被王邕邀請著坐在離主位最近的位置,看態度自然地跪坐在席氈上,看被王邕敬酒……
程靈雙手捧起酒杯,舉至前,從容回應,不卑不。
王六郎等人已經從外層的眺樓下來了,這時就藏在湖東側的一座閣樓上,他們還沒放棄對程靈的窺看。
一名年撇道:“府君敬酒,這家夥居然沒有誠惶誠恐。可見出鄉野,果然不知禮數。”
誰知沒人附和他,反而是王六郎道:“錢二,那人要是誠惶誠恐,恭敬拘謹,你只怕又要笑他小家子氣,說他諂了吧”
話落,就有幾名年忽然跟著笑出了聲。
可不就是這個理
席間,程靈的表現確實令許多人詫異。
本來像這樣出鄉野的民間高手,各大士族也都是常年招攬的。
可是,但凡是出稍差的人,不管平常武藝本領怎樣高強,到了這種正兒八經聚會的場合,卻總會或多或地顯出各種病來。
禮儀有差,言行拘謹那種都還算好的,有的甚至是有怪癖,十分令人難以忍。
王六郎那邊,有個年嘖了聲,忽然說:“以前那個香湯的笑話,你們聽過吧”
這個自然都聽過,有年笑道:“是關大哥招攬北刀門的一個用刀高手,請他席,結果人家把沐手的香湯,當做茶水給喝了。沐風,你說的是這個吧”
沐風的年嘿一聲說道:“那還有一個,你們一定有聽說。是前不久才在我眼皮子底下發生的,我爹也招攬門客,說是從東海那邊來的。我爹侍奉上清酒……”
他頓了一下,環顧左右,十分有趣味地道:“你們猜怎麽地嘿,那人隻喝過濁酒,以為清酒是水,當場就一口氣灌下,結果隻飲了一杯,就醉倒了,哈哈哈!”
這時代釀酒技有限,能夠釀造清澈,不留渾濁的酒非常珍貴。
所以,一般能夠喝到清酒的人,不是貴族就是豪富,還有許多人,一輩子別說是喝上清酒了,就是聽都不曾聽過,原來有酒可以是清澈無暇的。
濁酒度數低,清酒度數高,喝慣濁酒的人突然喝上清酒,一杯倒那是完全不奇怪的。
程靈也會一杯倒嗎
程靈……可能會,
可能不會,自己也不知道。現在這,這輩子就還沒過酒,所以程靈為防醉酒失態,就用了個作弊的法子。做出飲酒的姿勢,實際上卻只是微微沾杯,那酒早就借著手指的遮擋,被送進資空間了。
連“飲了”三杯之後,程靈依舊面不改。
席間眾人看的眼神都不由得變了,王邕似乎微微有了酒意,就十分親切地與說起了家常。
“你讀過書是誰教你的”
程靈道:“家父在世時到縣學一位師長青睞,帶他讀書參加科舉。家父中過生,後來外出時不幸遇難,倒是曾經讀過的書本被他留在家中。”
之前就大致代過自己的背景,說是家中有寡母和兩個姐姐。
現在程靈說到父親程銘曾經讀過書,眾人對的態度頓時又有了微妙的變化。
程靈說:“家父留了書, 家母識些字。晚輩時便是拿著這些書本,跟家母學的認字。後來認的字多了,才又自己學著看書,學著理解。”
頓時有一名員肅然道:“原來是耕讀傳家,令堂更乃是有德之婦人也!”
王邕興趣道:“那你都讀了什麽書有些什麽理解”
程靈便道:“淺淺讀過《大學》、《中庸》……理解說不上,主要還是囫圇吞棗,以記憶背誦為上。”
這個就純屬胡謅了,原確實認得些字,但學得非常之淺,大概也就是能認得幾本淺顯醫書的程度。
會背《大學》和《中庸》的是程靈自己,程靈借機夾帶私貨,為往後能夠讀到更多的,這個世界的書而打下基礎。
非常有意思的是,這個世界也正好有著與程靈上輩子幾乎相同的四書五經。
漢以前,歷史文化的繼承與傳播,這兩個世界都顯得十分相似,主要的分裂與分歧在漢代以後。
王邕喜歡讀書人,當即順考校:“自誠明,謂之。自明誠,謂之教。其後為何”
這就是最簡單的接下文,程靈立刻道:“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接上了,王邕歡喜,立即又問:“那依你理解,此言何解”
程靈道:“人生在世,無所謂其它,但要是能做到時時捫心自問,以赤誠為先,則萬事萬,是非決斷,自然能有明察。”
說著,慨了一句:“赤誠之人,才是大智之人。”言罷,程靈對王邕拱了拱手。
這不是直白的解釋,反而是更深一層的引申與悟。
王邕頓時更驚喜了。
前世,她信奸人、嫁渣男,害的家破人亡,最後落得上吊自儘的下場。帶著空間重生後,她左手撕逼打臉虐極品,右手種田經商掙大錢!穿最好的綢羅、住最敞亮的瓦房,吃最美的佳肴、睡最帥的相公。衰神變錦鯉,農女變福妻。……京城傳聞,赫赫有名的海將軍娶了一個小地方的農門女,於是大家都在等他休妻重娶。可等著等著,狗糧倒是吃了不少。某將軍一臉傲嬌,“我家娘子超旺夫,命都給她!”
無雙十五歲便跟了龔拓,伺候着他從青蔥少年到如今的翩翩郎君。 外人都道她得了伯府世子寵愛,日子舒坦,不必起早貪黑的勞作。 只有無雙知曉那份小心翼翼,生怕踏錯一步。那份所謂的寵愛也是淺淺淡淡,龔拓的眼裏,她始終是個伺候人的奴婢。 韶華易逝,她不想這樣熬到白頭,琢磨着攢些錢出府,過平常日子,找個能接受自己的老實男人。 將這想法委婉提與龔拓,他淡淡一笑,並不迴應。 他的無雙自來溫順乖巧,如今這樣小心,不過是因爲家中爲他議親,她生出了些不安的小心思,太在意他罷了。好吃好住的,他不信她會走。 出使番邦前,他差人往她房裏送了不少東西,也算安撫。 半載之後,龔拓回來卻發現房中已空,家人告知,無雙已被人贖身帶走。 成親日,無雙一身火紅嫁衣站在空蕩蕩的喜堂,沒有賓客,更沒有她未來夫婿。 主座男人手捧一盞茶,丰神如玉一如往昔,淡淡望着她。 她雙腳忍不住後退,因爲氣恨而雙眼泛紅:世子,奴已經是自由身。 龔拓盯着那張嬌豔臉蛋兒,還記着手上捏住那截細腰的觸感,聞言氣笑:是嗎? 他養她這麼些年,出落成如今的模樣,可不是爲了便宜別人。